交換的日記(6-8)

交換的日記(6-8)

6

謝樂生去年搬來這幢七層高的房子。房東是一對猶太人夫婦。由於房子就近大學,所以樓上樓下都住著幾個留學生,有中國來的,台灣來的,也有香港來的。

謝樂生領著於曼之走進屋裡去。於曼之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幢新房子。這裡的陳設很簡單。客廳里的其中一面牆全是書。

你先休息一會兒吧!他把行李箱放在客廳里,去倒了一杯暖開水給她。

謝謝。她接過杯子。

她看到窗子旁邊放著一個電子琴。

這個琴是前陣子買的。一個人在這裡,有時候很孤單,所以忽然很想學彈琴。可惜,買回來之後,我還沒有時間學。他解釋。

她用手指在琴鍵上戳了兩下,說:沒聽你提起過呢。

她發現,每一次再見,她都要花一段時間重新適應他。那一段由時間和空間造成的距離,變成他們重逢時的隔膜。他們像兩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需要坐下來慢慢重新了解對方,慢慢拾回彼此隔別的歲月。

往往當她剛剛適應了,又到了要離別的時候。

明天我們可以出去走走。謝樂生說。

去哪裡?

我向房東借了車子,我們去買聖誕樹。他微笑說。

7

第二天,謝樂生開車載著於曼之到市場去買聖誕樹。

這個市場是臨時搭建的,就在公園旁邊。他們選了一棵小號的聖誕樹。謝樂生走在前面,於曼之走在後面,合力把聖誕樹扛上車。

她和他,現在只有一棵樹的距離。他的背影熟悉得來彷彿又有點陌生。他好像已經完全習慣了波士頓的生活。三年來,都是她過來陪他,他已經三年沒回去香港了。

見不到他的時候,她想像重聚的一刻應該是熾烈的。重聚的時候,卻有點平淡。人在思念里,彷彿比現實美好一點。

那天晚上,他們在家裡吃飯的時候。他說:

畢業之後,我想留在這裡。

你不是說過會回去香港的嗎?她的聲音有點激動。離別的時候,他們明明約好了五年後在香港重聚。他是什麼時候改變主意的?

我喜歡這裡的生活。你也搬過來好嗎?

我在香港有工作,來到這裡,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難道你喜歡現在這樣,每年只能見兩次面嗎?

她沒法回答他。她不想跟他爭辯。他似乎總是覺得她的工作並不那麼重要。她的夢想,也並不是那麼美好。

他從來沒有關心她每一天怎樣生活。

你愛我嗎?她問。

我當然愛你。

你有沒有為我做過一件事?

他答不上來。

8

於曼之穿著厚厚的毛衣坐在波士頓國際機場的候機室里。

她滿懷希望的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這裡。可是,這兩個星期的日子,並沒有她想像中那麼愉快。

三年前,當謝樂生決定要來波士頓念博士學位的時候。她哭著問他:

你會不會愛上別人?

當然不會。他抱著她說。

那個時候,她以為最壞的結局是他愛上了別人。

三年以來,他還是愛著她。可是,每一次重逢,她都覺得,他們的距離又遠了一點。

她已經不是七年前跟他初相識的時候那個毫無主見的女孩了;也不是三年前他去了留學之後,每天哭得死去活來,要他打長途電話回來安慰的女人。沒有他在身邊的日子,她變得獨立了,她有自己的夢想。

假如是三年前,他叫她過來波士頓,她一定會答應,因為他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可惜,他在三年後才說這番話。

他好像一本寫在三年前的日記。三年後重看一遍,原來,不經不覺間,許多事情已經改變了。理想也改變了。

你也是坐這班機回香港嗎?

她抬起眼睛看看是誰。原來是李維揚。她沒想到又碰見他。

你的事情辦好了嗎?她問。

他點了點頭:波士頓的天氣真冷。

他看到她潮濕的眼睛。

你在哭嗎?

她垂下頭。

一定又是跟男朋友難捨難離吧?

已經習慣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氣。

什麼事情都會習慣的,譬如別離和思念。他低聲說。

是的,連思念也是一種習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流波上的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流波上的舞
上一章下一章

交換的日記(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