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全文

月球人的歸來

e。l。馬爾巴斯

紀秋山譯

公元2500年。

正是這一年,他們把「電」送到了彭-依-克萊格農場。

電真奇妙,當格里菲斯爺爺按下開關的時候,農場的這間大廚房便充滿了光亮,我的父親戴和我的母親,在燈光下眨眨眼睛咧嘴笑著,而電工威廉姆斯則如你所見到的那樣滿臉得意洋洋,好像是他親自發明了電並通過導線把它送到廚房裡來似的。只有奶奶顯得悲傷,淚水從她臉上奔涌而下。她收撿起那盞古老的石蠟燈,傷心地把它送進廚房隔壁的雜物間。

說起奶奶也真有意思。她本來是很趕潮流的,在屋子裡堆滿了各式電冰箱、原子能炊具和洗滌器,可是爺爺稱這些是魔鬼的發明,一件也不肯使用。因此,當爺爺終於同意通電的時候,奶奶就流淚了。復古主義--宇宙飛船修理工瓊斯舅舅是這麼說的。

「喂,」爺爺大聲說道,「你們的電來了,但不要以為你們說服了我同意用電,你們就可以說服我使用魔鬼更多的發明。在我活著的時候,誰也別再提起宇宙飛船的事。」

這正是奶奶一直想實現的事。穿著黑衣服的奶奶看來像個可憐的小婦人,她對粗暴的丈夫向來是不敢多嘴的。不過有一件東西卻是她一直堅持要買的--一架宇宙飛船,而這也就成了多年來他們老夫妻間爭吵的起因。

我把這些情況全告訴你們,是要諸位明白,我們彭-依-克萊格家的人,並不如諸位認為的那樣是落後的野蠻人。雖然我們墨守著古老的生活方式,但我們卻具有現代思想。不過真正使我記起2500年那些早已逝去的重要歲月的,卻是第一次出發到月球去的探險,宇宙飛船如何在農場「十畝地」降落,以及隨後發生的奇奇怪怪的事件。

人類嘗試出發去月球探險的活動已經進行了許多年,或者說好幾百年了。可是你知道結果如何嗎?總是發生一些事故阻止人類成行,要麼是氣候惡劣,要麼是某人的媽媽死了,要麼就是碰上月蝕。然而,在2500年的秋天,人類終於準備就緒。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我們都圍坐在電爐旁邊,享受著電的溫暖。爺爺則在側耳傾聽,突然間他跳起來嚷道:「去你媽的上帝!」

沒有人注意他的這個舉動,因為這位老人每天晚上最少要跳起來罵一次上帝,要是他不跳起來咒罵的話,奶奶就會認為他得了病,並拿瀉藥給他吃。

所以奶奶只是虛應故事地說:「怎麼啦,摩提默?」

「飛到月球去了,他們飛上去了,」他嚷嚷道,「宇宙飛船剛從倫敦起飛,人們正在大街上跳舞,燃放爆竹慶祝,該死--」

就在這時,只聽一陣狂風呼嘯而過,接著便聽到一陣可怕的撞擊聲,好像有人搬起我家所有的大牛奶桶扔到那座荷蘭式的穀倉頂上一樣。我們跑出門外,只見在「十畝地」那邊,一件物體正在朦朧的月光下閃爍。那東西很大,像是一支巨大的發亮的火箭。

爺爺看著那支火箭。「也許,他們迷路啦。」他幸災樂禍地說。接著,他把手伸進背心口袋,摸出了一張卡片,把它放在我手裡。

「快跑,波龍汶,」他說,「快把飛船修理王瓊斯舅舅的業務卡交給他們。」

可是我害怕,因為我只不過還是個纏住媽媽裙角的小姑娘。於是,我的父親便一聲不響地發動拖拉機,開出去找飛船修理工瓊斯舅舅了。

那些被報紙稱為「月球人」的宇航員,這時正從下面向農莊走來,他們的頭盔在月光下熠熠發光。爸爸很快也到了,舅舅跟他一起坐在拖拉機里,手握一把巨大的活動扳手,像一匹塞福克小馱馬那樣快樂地咧嘴笑著。不久,越過寂靜的夜空,便從「十畝地」那邊傳來他嘭嘭的錘擊聲。

一位「月球人」摘下他巨大的頭盔。「剛才我們突然著陸時,我咬傷了舌頭。」他說。

「等你們在月球著陸時,就沒什麼東西好咬啦。」我的祖父說。

「我考慮的正是這件事,」那個「月球人」答道,「正如我說的,這正是他們能保住他們古老的月球的原因。我要乘頭班火車回古德斯-格林去這趟車是專為我準備的。」

這時月球人的頭頭也摘下他的頭盔。「缺一個人想飛上月球?」他大聲說道,「那絕不可能。」

「我來代替他的位置。」我的父親平靜地說。

「你?絕對不行,」我的祖父吼道,「我的兒子誰也別想到星球之間閑逛。」

父親氣得滿臉通紅,但是沒人敢跟祖父爭吵。這時,我們聽到飛船修理工瓊斯舅舅打招呼說,月球飛船已完好如初啦。

那些「月球人」,除了那位咬傷舌頭的之外,全都出發到「十畝地」那邊去了。

「我要去看你們起飛。」祖父說。我們都看著他跟那些月球人向小山上走去。

只聽一聲轟鳴,那艘月球飛船射上天空,爬行在星辰之間,很快我們便再也看不到它了。

「回家吃晚飯吧。」奶奶說。

我們正準備吃飯,忽然有人問:「祖父呢?」

所有的大人都顯得得心事重重,我突然覺得害怕,哭了起來。

「也許,跟那頭老牛聊天去啦。」奶奶說。

父親一聲不響地提起燈籠,出門走進野地里,過了很久,他才回來。

「走啦,」他說,「像風笛聲一樣消失啦。」

沒有人說話。

祖父整夜沒有回來,第二天也不見他的影子。

黃昏時分,「閱遍全球」的伊文斯駕著直升飛機飛過的時候,他沒有從半空給我們丟下晚報,而是直接降落。他走進屋子,用報紙戳著父親的鼻子說:「看吧,你。」

「八十老翁在月球上。」晚報的大字標題寫道,緊接著是:「月球分部無線電消息,摩提默-格里菲斯--一位年老的威爾士農民,代替了那位在地球著陸時受傷的月球飛船宇航員。」

「啊,他真狡猾,」父親說,「出去五分鐘,卻跑到月球上去了。」

奶奶沒有說話,她走到衣架那邊,拿下她的外套,開門出去了。

「快跟她去,波龍汶。」父親命令我,不過語氣很溫和。

我走出門外,這時天色幾乎全黑了。不過,一輪大大的滿月正好懸在小山項上,把山頂照得清清楚楚。我可以看到奶奶正沿著那條登上斷背嶺、經過「十畝地」的小路爬上那座山頭。雖然我還是個孩子,可我明白奶奶想去哪兒及為何要去。因為站在小山頂上,她比在任何地方都更接近月球。雖然我的年齡尚小,我也知道她此刻需要的是孤獨,所以我與她隔著不遠的距離,默默地跟在她後面。

奶奶就這樣不斷地向山上走去,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終於爬上了山頂。這裡除了破碎的岩石、一個個的黑水洞和年老孤凄的幽靈之外,什麼東西也沒有。月亮如今就掛在頭頂,離你那麼近,你會覺得要是你踮起腳尖,就能像觸摸掛在枝頭的蘋果那樣摸到它。

奶奶舉頭望著月亮,月亮也望著奶奶。

如今祖父已成了一位名人,我明白此刻奶奶希望看到他,他也許會在月球上支起一頂小帳篷,也許會點燃一隻煤油爐,可是,月亮表面上見不到什麼人的跡象。過了很久,奶奶終於失望地嘆了口氣,喃喃地說:「也許,他繞到月亮後面去了。」於是她轉身慢慢下山。雖然她肯定看到了我,可是她沒有說話。

第二天夜裡,同樣的情景又重演了一遍。在月亮升上來時,奶奶出門上山,而我則跟在她後面。不過這次月亮不那麼圓了,奶奶又對著它望了很久,後來她說:「月亮變小啦。」又下山回家。

這個場景每天夜裡都在重複。月亮變得越來越狹小,而奶奶出門的時間也越來越晚。雖然我還小,但是大人們還是讓我呆到很晚以便跟著奶奶上山。終於到了月亮很晚才升起的那天晚上,父親便說:「今夜你去睡吧,我的女兒。」

可是我睡了不久便醒來了。我探望窗外,只見天上的月亮,瘦瘦的,像一把銀色的鐮刀;又見一盞發著黃色光線的燈籠,正爬上那沉睡著的黑暗的山坡。

我披上外套,跑進了寒夜中。

當我爬上山頂時,奶奶已到那裡了,令我驚奇的是她指著那鉤瘦瘦的殘月對我說:「現在他用指甲就可以把它鉤起來。」說罷她拉起我的手,領著我下山回家。

第二天晚上她問父親:「今夜月亮幾點鐘升起,戴?」

父親翻看報紙后,說:「今夜沒有月亮,媽。」

「沒有月亮,」奶奶有氣無力地重複道,「沒有月亮。」她站起身,將一件黑衣服遮在祖父的一幀大像片上,那是祖父在詩歌節上拍的。

「現在他將跌下太空,」她自言自語,「他會像流星一樣落下,像流星一樣消失。」她走向她的那把椅子坐下,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

「事實上,您看不到月亮並不是說月亮不在天上」,父親解釋道,「這隻意味著太陽此時正在地球另一邊照耀而已。」

奶奶看了父親一眼。「在漆黑的午夜」,她大聲嚷道:「在漆黑的午夜,你卻對我大談陽光。開門,」她用一隻蒼老的手指指著夜空,「如果太陽還在照耀的話,我會光著腳跑上山頂。」

父親不敢頂嘴,一陣沉默。接著奶奶又開始自言自語起來。「他是個刻苦的男人,」她說,「我沒有照顧好他。他從來不買什麼東西給我。我想買一架飛船,只是一架小飛船,我求他好多次了。他卻得意地笑著說,『在聖徒的心裡沒有飛船的位置,』還把十隻指尖並在一起,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我真的生氣了。可是他那句話沒有用處,我不想跟你爺爺發生爭論。」她站起身,睡覺去了。第二天,奶奶離家到阿波利斯瑞斯去,嫁給了「時間機器」勒威林。

他們回到1954年度蜜月。他們走後兩天,祖父也從月球回來了。

「莊稼收割完啦?」他問。「收完啦。」父親答。

「你把『十畝地』的柵欄修好了嗎?」

「不用操心『十畝地』的柵欄啦,」父親說,「媽已經跟『時間機器』勒威林結婚啦。」

這是個可怕的時刻。祖父站了很久,撫摸著他的鬍子。突然,他伸出長臂抓過一把大斧子。「他們在哪兒?」他咆哮道,「他們在哪兒?」

父親臉色蒼白,沒有說話。

祖父攫住他的喉嚨,搖著他。

「他們在哪兒?」他重複道。

「在--1954年。」父親喘著氣說。

祖父放開了他。「把拖拉機開出來!」他命令道。

「您要去哪?」「到1954年。」祖父。

他走了幾乎一個星期。他回來了,還是孤身一人。不過他心情很好,而且很健談。

「我在蘭都奴租了一架時間機器,」他微笑著說,「一直追著他們到了中世紀,勒威林嚇得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我則用斧頭劈碎了他的時間機器。」

「媽媽呢?」父親問道。

「留在中世紀啦,既沒有錢,也沒有回來的意思。」祖父很滿意地說,當我后一次看到她時,她還遮著面紗,住在一所潮濕的屋子裡,看來像是一所女修道院,又濕又冷。「停了片刻,祖父又加了一句,「我要叫她除了追求宇宙飛船之外,還要學會如何思念。」

編者附言:在二十六世紀,當人類已有能力購置宇宙飛船,乘飛船前往月球旅行時,在英國威爾士的農村,卻仍有一家農民情願生活在中世紀的生活中。現代文明帶給人類的是各種生活上的方便,但未來似乎並未能完全代替人類古老的傳統,這是頗發人深思的。

原作者寫這篇小說時,人類登上月球還屬一個夢想,可它已在1969年實現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有時會大大出乎科幻小說作家的意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月球人的歸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月球人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