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那幾天,袁梅吃不香卧不寧,她不知道怎樣才能解開女兒的心結,既不能單刀直入,又不能隔靴搔癢。說得太直白了會引起女兒的懷疑,那結果一定更糟。繞彎子兜圈子又解決不了問題。袁梅苦惱極了。
這時她想起,前不久一家報紙刊登過一條心理熱線的電話,當時掃了一眼,但沒記住號碼。袁梅馬上將一堆舊報紙抱出來一張張查找,終於找到了那個電話號碼。
袁梅將電話打過去,接電話的是一位心理專家,他聽了袁梅的敘述后說,學生進入高三后,常會出現這種心理焦慮,這是一種普遍的、但又具有明顯階段性的心理特點,有人稱它為「高三現象」。據調查,在高三學生中,有40%的人患有學習焦慮症,而且女生比男生嚴重,越臨近高考,患學習焦慮症的比例越高。學習焦慮症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會對一些學生的性格產生負面影響,如自卑、敏感、疑心重、幽閉等。對患有學習焦慮症的孩子,應該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家長要與他們做朋友,傾聽他們的苦惱,平等地與他們交流,特別是要為他們「減負」,也就是減輕心理負擔。
他分析認為,小波的心理焦慮主要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奮鬥目標定得太高,自己的力量又一下子不能達到,一次次的挫敗更加劇了這種焦慮。他認為當務之急是降低目標,針對小波的具體情況,提出現實的、可達到的奮鬥目標。調整奮鬥目標的目的是減壓,壓力減下來了,包袱自然也就放下來了,沒有了包袱,才能輕裝上陣。
他還建議袁梅適當轉移孩子對高考的過度關注,在鼓勵孩子進取的同時,不忘經常性地給她卸壓,組織一些輕鬆愉快的活動或者坐在一起聊聊天什麼的。總之,要一張一弛,當孩子壓力過大時,及時減壓,當孩子過於鬆懈時,適當加壓。
他說,進了高三,大家比拼的40%是能力,60%是心態。心態好,到了考場也許會有意外的發揮,心態不好,即使平時成績不錯也許會考得一塌糊塗。他說他有一法可以緩解緊張、焦慮的心情,那就是在大考前大喊幾句:「怎麼辦呀?還沒複習好呢!我緊張,這次也許會砸……」這些話看似大戰在即自亂陣腳,其實恰恰相反,把這些壓在心中很久的焦慮適當發泄出來會使心情得到放鬆,也可以卸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這就叫「喊出焦慮,調好心態,努力去拼」,但這一方法使用不能過頻,否則就失去了意義,甚至會真的消磨自己的自信。
他說:「高三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更要重視對孩子的心靈呵護,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最脆弱,最敏感。作為家長,有責任扶著孩子走過這片人生的沼澤。」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