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稱謂(轉帖,湊字)
呵呵因為以前看過我們的稱謂很多不知道它的出處趁著今天有空特意查了一下
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相沿至今。
1、醫生最早是對學習醫學的人的稱呼。「醫生」一詞始見於《唐六典》:「醫生四十人」即指學習醫學的人。唐代置學習醫故有了「醫生」之稱。醫生還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別稱。直至近代醫生才成為為業醫生者之通稱。
2、大夫是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泛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dai而不讀da。
3、郎中是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郎中本是官名始於戰國。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設郎中為司的長官。《明史》卷七十二《職官一》載工部下設「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二人(從六品)」。清代因之。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銜泛濫所致。
4、坐堂醫是在中藥店中為患者診脈看病的中醫大夫。坐堂醫源於漢。相傳漢代名醫張仲景曾作過長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醫並分文不取。為了紀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的醫術後來許多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並把坐在藥鋪里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這種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在我國古人的習慣上不論筆記或小說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區別。一般設館治病的醫生都稱為大夫;至於草藥店或上街高喊包醫奇難雜證的醫生卻稱為郎中。所以後來人們稱呼醫院的醫生多數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這個緣故。
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
5、而「杏林」的出處源於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地侯官有個董乾村有一戶人家母子二人兒子姓董名奉字君異深得母親疼愛。董奉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賢惠善良的農家母親。她見鄉親們由於受戰亂之苦饑寒交迫身無禦寒衣家無充饑糧就想能夠找一個辦法幫助大家度過困難。她的院子里有一棵杏樹每年都結很多杏既能夠充饑也可以換糧食。她就想為什麼不多載一些呢?荒地上山坡上房前物後有的是地方啊。如果栽的多了不就可以結很多杏賣嗎?
她帶領兒子一起用自己家那棵杏結的果子開始栽種幾年以後就已經有幾百棵了。杏樹逐漸開始結果了有啼飢號寒之人路過門前她便讓兒子去摘杏與人充饑或以果換糧救濟窮人。由於董母行善鄉里所以他家的杏樹從未有人采折。
在一年春天的時候杏花開了小董奉折了幾枝杏花拿著玩耍。母親現后十分生氣奪過杏枝打奉兒她一邊打一邊含著熱淚說;「你怎麼這樣不懂事樹木是救人的人一生什麼時候也離不開樹木。樹苗長這麼大要用多少心血和汗水你怎能折斷小樹呢?」從此小董奉不但不再折樹而且每年植樹季節還幫著母親挖坑、抬水小小年紀就懂得了栽樹救人的的道理。
為救苦救難母親讓董奉立志學醫讓他四方奔走訪師求教以醫術數民眾於水火。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心誠志堅刻苦努力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成了一位妙手回春的名醫。當時他同南陽張仲景、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成了神醫公子王孫達官貴人求診者日增。這應該是他攀高結富的好時機。但董奉卻不以為然認為榮華富貴只不過象曇花浮雲一樣稍縱即逝。儘管已經成了名醫他依然走街串戶為窮苦百姓看病。而且他無論走到哪裡都一邊為人看病一邊倡導多植杏樹並親自動手和病人一起種杏樹。當他行醫來到江西廬山時見這裡山青水秀房峰巍峨雲霧好繞便在這裡隱居了下來。由於董奉醫德高尚醫術高明送錢財求醫者甚多。但董奉從不索取診金只要求患者病好后在山上種植杏樹病重者種五棵病輕者種一棵要心誠保活。
從此他家門庭若市前來求醫的人越來越多。經過數年以後竟然得十萬餘株杏樹成為一片茂盛的杏林。待到杏子成熟的時候董奉又告訴人們用穀物來換杏子交取多少全靠自覺。董奉把所得糧食用來賑濟窮人和那些出門在外路上遇到困難的行者。
董奉的所作所為教育和感動了民眾一傳十十傳百董奉那高貴的品質精湛的醫術和救人危難的事迹不脛而走。「杏林佳話」從此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