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雖然我們的公司還很小,但是我們認為日本是一個很大的、有潛在活力的市場,日本的工業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日本的公司必須出口產品才能生存下去。我們除了人的能力之外沒有其它自然資源,日本別無出路。所以我們很自然地盯著國外市場。另一方面,隨著生意日益興旺,很明顯,如果不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就不可能把公司辦成井深和我當初所設想的那樣。我們要改變日本貨質量差的形象,而且我們推斷,如果要想出售質量好的高檔產品,就必須有一個寬裕的市場,也就是要找一個富有的、高品味的國家。今天,日本99%的家庭都有彩色電視機,98%的家庭有電冰箱和洗衣機,磁帶錄音機和立體聲音響系統的普及率在60%和70%之間。但是在1958年,也就是我們生產出袋裝式晶體管收音機之後的那一年,只有1%的日本人家裡有電視,5%有洗衣機,千分之二有電冰箱。可喜的是從五十年代中期起日本的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兩位數的國民經濟總產值(GNP)增長率和低通貨膨脹率給消費支出帶來了很大的促進。很多人說,日本真正的戰後時期是從1955年開始的,正好在那一年我們向日本市場投入了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國家的GNP迅猛增長,增長率為10.8%。日本的家庭需要每一種商品,而且那時的存款利率很高,我記得曾超過20%,所以人們買得起。由於國內市場的大好勢頭和迅速增長,再加上潛在的國際市場,我們的世界開始露出光明。
作為一家新公司,我們必須在日本的市場上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原來的老公司正在恢復生產,打出人們早已熟悉的牌子。我們必須創造自己的名牌。我們為此而推出新的產品,甚至還為它們編造了一些新名詞,例如「Tapecorder」[英語中tape(磁帶)與recorder(錄音機)兩個單詞的拼接——譯者],但是後來發現這種創新也有不好的一面。當我們把第一台磁帶錄音機投入市場的時候,它在日本還不為人知。當然我們不能將「磁帶錄音機(taperecorder)」一詞註冊為已有,我們只好提出「Tapecorder」。因為市場上只有我們的產品,Tapecorder這個名字幾乎一夜之間就變得家喻戶曉了。後來,當我們的競爭對手也開始製造磁帶錄音機時,人們把所有廠家產的磁帶錄音機都叫作「Tapecorder」,這種現象是否值得慶賀,實在令人懷疑。從那以後,我們特意強調,在我們的產品上顯著地標明公司名稱,儘管我們仍然給一些產品創造新名字,像Walkman[英語中walk(步行)和man(人)兩個單詞的拼接,是SONY公司隨身聽放音機的名稱,在中國也常被人叫作「步行者」——譯者]就是一例,這樣一來,商標名稱,公司名稱和產品名稱就都很清楚了。
儘管五十年代後期日本正在逐漸富裕起來,我們還是很難籌措資金,必須依靠朋友和通過朋友的介紹,才找得到可能投資的人。在這方面,我們幸虧有個顧問委員會,他們起著真正的重要作用。他們會為我們引見我們自己無法找到的潛在投資者。1953年至1959年,該委員會的主席是萬代順四郎,他是三井銀行的前任董事長,其他顧問中包括井深的岳父前田多門,他是前任內閣大臣;田島道治,他擔任過宮內廳長官;松谷輪,他曾在攝影化學實驗室僱用過井深,那時井深是第一次出來做事;當然,還有我的父親盛田久左衛門。
顧問們推薦的可能投資的實業家中有一位是石坂泰造,他後來擔任了日本經濟團體聯盟(經團聯)的首領。井深和我去拜訪過他,並說服他對我們公司投資,但數月之後,三井銀行請他去當東京芝浦電氣公司(東芝)的總裁,因為那裡遇到了財政和勞動力方面的麻煩。當時戰後的反托拉斯法已經生效,所以他覺得儘管東芝是個龐大的公司,索尼是個很小的公司,他還是不能在另一家生產同樣產品的公司里持有股份。他把他的股份給了他的女兒友子。東芝生產出自己的晶體管收音機的時候,當然比我們公司晚得多,他勸女兒賣掉了手上的股票。他告訴她,沒有一個小公司能與日本的電氣工業巨人競爭,現在這些大公司也開始生產同樣的產品了。石澤的女兒是生活在我周圍的好朋友,她經常開玩笑地說:「我父親是個成功的實業家,也是經團聯中的巨頭人物,但他不懂怎樣為自己賺錢。」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真地照父親的勸導賣掉了SONY的股票。她失去一個發財的機會。
萬代,我們的董事長,是日本的一位大銀行家。他戰前是三井銀行的首領,那時在銀行職員的眼裡他仍然具有神一樣的地位。和其他與老財團有關係的財閥一樣,他也被佔領當局清洗了。我們因為有了他而感到幸運。三井銀行從一開始就很幫忙,但井深和我有一段時間裡卻很難從那裡貸到更多的款。有一天萬代帶井深和我去三井銀行與銀行的負責人談起我們的公司。我們一直很想出售股票,我們希望萬代能向銀行說明這個情況。當我們去拜訪時,令我們大吃一驚的是萬代竟用命令的口氣告訴每個人說:「我的公司已經決定增加股份,我可以安排你們都買一些。」這簡直就是一道命令,從一個大人物的口裡說出。後來銀行的幾位負責人都告訴我,為了買我們的股票,他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湊足了錢。他們覺得必須買,因為萬代實際上已經下了命令。但我至今還沒發現有人後悔。當年買了我們股票的,有幾個人發了大財,僅據我所知道的,有一位很快就用他早期的分紅蓋起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