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鐵鉉堅守濟南
李景隆一敗再敗,建文二年五月,德州失守,這個水陸要衝的碼頭,在當時是伐燕大軍的主要兵站,貯糧百餘萬石,兵器不知其數,竟盡為燕軍所得。
為李景隆督運糧餉的是山東參政鐵鉉,齊魯之士提起鐵鉉,無不肅然起敬,至今濟南仍有「鐵公祠」,廟食千秋,當之無愧。因為鐵鉉不僅僅是忠臣——忠臣跟奸臣一樣,也有好多種,有有用的忠臣,有無用的忠臣,有無用而誤事的忠臣,如鐵鉉與黃子澄就是一個強烈的對比,如果建文朝參國政的是鐵鉉與齊泰,此兩人的合作,定可戡平大亂。
在李景隆潰敗時,鐵鉉為他辦善後,一路收集潰退下來的散兵游勇;及至燕師南追,李景隆在濟南城外,又吃了個大敗仗,單騎南奔,鐵鉉與李景隆手下的一個都指揮使盛庸便合力堅守濟南城。燕王起兵以後,因為兵力單薄,深怕各路官軍合圍,「以大吃小」,把他的部隊吃掉,所以攻城如果兩三日不克,便即引兵走避。但自攻濟南開始,他的戰略改變了,因為李景隆大敗,五十萬大軍剩下十萬不到,而燕軍則盡得德州的糧儲,復多降卒,軍力一消一長,在燕王認為可以硬拼一下了,所以決心攻佔濟南,截斷南北水陸道路,準備划疆而守,這樣先穩住了,再進一步設法窺伺金陵。
打算倒是不錯,偏偏遇著鐵鉉與盛庸,不但守住了濟南,而且常出奇兵突襲,相持達三月之久。燕王決水灌城,情勢危急,鐵鉉將計就計,故意派出一千人詐降,燕王大喜,軍中歡呼,哪知鐵鉉在城上埋伏壯士,城門上設下機關,是一塊鐵閘板,預備等燕王進城時,放下閘板,同時隔斷護城河上的橋樑,活捉燕王,則大事可定。
到了獻城的那一天,燕王得意洋洋地策馬進城,不知是哪個冒失鬼把閘板放早了,落下來打在燕王的馬頭上,而橋樑又一時弄不斷,以致燕王死裡逃生,回營震怒,下令轟城。
那時已有大炮了,稱為「紅夷大炮」——紅夷者葡萄牙等國的人——以其威力強大,常封為「大將軍」;用紅布作炮衣,所以亦稱「紅衣大將軍」;又根據Frangi的音譯,稱為「佛郎機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