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東林與閹黨相火拚.

30、東林與閹黨相火拚.

由於趙南星曾受三黨排擠,所以他的「四凶」論不免予人以借故報復的印象;同時援引東林被廢諸人重登朝班,升遷亦似乎太快,這都是可議的地方。

至於魏忠賢,起先對趙南星與眾不同,這或許因為同是河北人的緣故,結果因趙南星的書生習氣搞壞了關係,《明史本傳》:

魏忠賢雅重之,嘗於帝前稱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應星介一中書贄見,南星麾之去。嘗並坐弘政門選通政司參議,正色語忠賢曰:「主上沖齡,我輩內外臣子,宜各努力為善。」忠賢默然,怒形於色。

他對魏忠賢說的話自是正論,但魏忠賢不識字,哪裡懂得這些道理?而況以魏忠賢的作風,又豈是大庭廣眾之間,片言可以使其愧悔改過的?所以趙南星的對牛彈琴,是「不可與言而與之言謂之失言」。明朝的宦官用事,由來已久,這種政治形態上的畸形存在,是一個不能不承認的現實,趙南星如果懂得政治藝術,正應該珍視魏忠賢對他的好感,設法規過私室,則必能有所匡正,那一來可能歷史又是一種寫法了。

由於天啟三年京察的不免失平,因而三黨人物如王紹徽、阮大鋮、崔呈秀、馮銓等人都成了閹黨。崔呈秀後來成了魏忠賢最親近的心腹,那是天啟四年九月間的事。

東林與閹黨大規模開火的第一個高潮,起於天啟四年六月,此即楊漣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之一舉。楊漣自光宗泰昌元年擁立有功,有個後來成為閹黨的御史賈繼春,說他與王安相勾結,「圖封拜」。正人君子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說法,而小人又最喜歡用這種說法來誣侮君子,結果楊漣不勝憤慨,抗疏求去,意志堅決,這年十二月就已出都。天啟二年復起為禮科都給事中,一年多的工夫升到左副都御史,這一半就是趙南星的力量。

《明史本傳》:

是時魏忠賢已用事,群小附之,憚眾正盈朝,不敢大肆。漣益與趙南星、左光斗、魏大中輩激揚諷議,務植善類,抑邪。忠賢及其黨銜次骨,遂興汪文言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的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明朝的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30、東林與閹黨相火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