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靖難軍待命討逆
酒過一巡,燕王突然把桌子一拍,滿面病容變成滿面怒容:「尋常百姓家,哪怕是貧苦小民,兄弟宗族之間還有情分,患難相扶;我身為天子親屬,朝不保夕,不知道一條命什麼時候送掉?你們這些地方官,這樣子對待我,天下還有何事不可為?」
一頓罵完,擲杯為號,埋伏在東殿周圍的護衛,在張玉和朱能指揮之下,一擁而出,除了抓住張昺、謝貴,還有長史葛誠以及其他暗通款曲於朝廷的人,牽到殿前,立即斬首。
府內已生巨變,府外還不知道,消息保守得極其嚴密,加以另一個都指揮使張信輸誠燕王,早已取得默契,所以張昺、謝貴入府不出,大家雖有些懷疑,猶在觀望等待,人心未亂。
到了夜裡,張玉、朱能奉命出動了,一夜之間,佔領九門——北平的九座城門,天亮出示安民,但仍有小規模的巷戰,有的戰死,有的逃走,有的降了燕王,三天工夫,城中大定。
其時都督宋忠,領兵三萬屯開平,即今內蒙古多倫,外則備邊,內則監視燕京。宋忠接得消息,星夜急馳,但到了居庸關,忽然膽怯,退保懷來。這一下,燕王就可以從容部署了。
燕王誓師以誅齊泰、黃子澄為名,把他的軍隊稱為「靖難」軍,廢除建文的年號,改稱「洪武三十二年」;並且上書朝廷,引用祖訓說:「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臣謹俯伏待命。」按:明祖訓法律規定,「凡朝廷新天子正位,諸王遣使奉表稱賀,謹守邊藩,三年不朝」,只准屬下官吏奏事。這是怕嗣君即位,朝局未定,親王入朝,或有不測之變,不得不加以限制。但這一來,可能又有奸臣謀反,因而又課親王以「勤王」的責任。
這個責任行使的條件和程序是「如朝廷循守祖宗成規,委任正臣,內無奸惡」,換句話說,這些正臣已委以保護新天子,如是則不怕親王有異心,所以「三年之後,親王仍依次來朝」。倘使「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準備鋤奸,但仍不準擅自行動,須「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