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29
余非儘管心中鬱悶,很不痛快,但第二天楊義平的到來,卻給他注入了
新的活力。
楊義平是拿著幾沓材料到賓館找他們的,余非一看是蔬菜種植方面的內容,連聲道謝:「真是有勞你了,我正需要這些東西。」楊義平請他們一起吃早餐,席間笑著對余非說:「我昨晚也沒睡好,你看看,和你一樣有了黑眼圈。」余非一看,果真和自己一樣,不過他心裡暗自嘆息,誰會知道自己昨晚竟是為下屬嫖娼的事折騰半宿呢?楊義平又說:「其實種植技術方面的資料倒不難找,只要花時間去書店,更詳細的都有,只不過那些多是理論方面的知識,實踐起來並不容易。」余非點點頭:「也對,可到哪裡去尋能夠手把手教我們的師傅呢?」
聽楊義平這麼一說,余非稍稍放寬了心,但還是有些不太相信,朱三元真有這麼大公無私嗎?不過,余非又一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乾脆到山東跑一趟。
打定主意后,余非立即向楊義平辭行:「百聞不如一見,我去拜會一下這位村**,聽聽他的意見。」楊義平挽留道:「你才剛來不久,別急著就走,我帶你到廈門的風景區轉轉吧,也不虛此行。」余非說:「已經收穫不小了,不過我肯定還會再來麻煩你的。」楊義平說:「真的不再住了?」余非搖搖頭:「我的心已飛到山東去了。」楊義平笑著說:「說實話,剛見到你時,看你這麼年輕,我還擔心你不一定能辦好此事,不過現在我放心了,相信你一定能在青遠鄉搞一次綠色革命。」
為節省開支,余非叫楊翠翠直接回修州去,他和鄔子楓兩個人去山東就可以了。楊翠翠老大不高興,但又不敢不服從余非的安排,只得撅著嘴勉強答應。楊義平見狀,便留楊翠翠到廈門多住一會兒,余非也沒有反對,既然他們是一個村子的,多聚聚也無妨。
楊義平執意要為二人買去山東的火車票,余非推辭了一番,但考慮到錢已不多,也就由著他了。臨行前,楊義平遞給余非一張紙條,說:「這上面寫了一個人名和電話號碼,在壽光若有難處,可找到這個人,就說是我的親戚,他一定會設法幫助你們。」余非接過紙條,鼻腔一熱,差點掉下淚來,原來鄉親如此可敬,自己作為一鄉領導,哪有不把工作做好的道理!
火車抵達濟南,二人出站后,準備轉乘汽車去壽光,余非才發覺錢包被偷了;而且要命的是,楊義平給他的那張紙條就放在錢包當中。鄔子楓翻翻口袋,還有幾百元,到壽光是沒有問題,可是到了那裡吃住卻是一個問題。余非想了想,到了壽光再說,如果朱三元不願接待,再打電話給廈門的楊義平,告訴他紙條丟了,叫他再提供那位山東朋友的電話。
壽光雖然是縣級市,但在朱三元的示範帶動下,通過全市幾年的共同努力,已成為著名的蔬菜種植基地和蔬菜集散地,每天到這裡調運蔬菜的客商絡繹不絕。在汽車上,余非就已聽到了不少「菜經」,說什麼大棚就像聚寶盆,一年四季都產金。聽得余非耳熱心跳,激動不已。心想,要是青遠鄉能像壽光一樣在菜里淘金,那該多好啊。
夢想歸夢想,可現實是口袋裡沒有錢,還要去「蔬菜大王」家裡拜師,人家能接納嗎?
坐車來到朱三元所在的綠元村,天色已暗,余非二人只得摸黑前往。但不巧的是,當他們好不容易找到朱三元的家,朱三元卻到延安傳授種植技術去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余非心中直叫苦,好不容易來一趟,二人該何去何從呢?不想朱三元媳婦兒說:「你們大老遠的從南方跑到山東來不容易,就安心住下來,吃飯就在我家裡吃,村部有床鋪供你們睡。」女主人的熱情讓余非稍感安慰,但朱三元不在,又如何拜師問計?
果然,朱三元的媳婦兒當晚就介紹了村會計給余非,讓余非二人在他家的大棚里實踐學習。
村會計叫朱由桂,第二天就很熱情地帶余非二人到自己的大棚參觀。余非邊參觀邊了解到,這個村子共有住戶200餘戶800多人,可耕地面積1300畝,其中大棚蔬菜佔地500畝,大田菜100多畝,優質果樹佔地500畝,剩餘的很少一部分是糧田。全村年總收入3000多萬元,人均分配近萬元。
朱由桂說:「我們村還成立了多家集體性質的公司,包括蔬菜加工與流通、農資銷售與服務等各個方面。按老**的意思,掙到的錢要用於進一步發展,逐步達到農業農場化、農民職工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國際化的目標。目前,村裡正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完全按照標準化種植,以公司為龍頭,以基地帶農戶,全面推進無公害蔬菜生產。」
余非聽得如痴如醉,這個村真是了不起。他隨後問了朱由桂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建一個大棚要多少錢,會有多少收益。朱由桂回答,投資一個普通的冬暖式大棚要一兩萬元,不過一年下來賺個三四萬元沒問題,如果侍弄得好,還可以多賺些。
如此說來,每個大棚保守估計可純賺一兩萬元,十個大棚可就一二十萬元!余非心想,青遠鄉的農民要是有這麼高的收入,窮鄉僻壤的稱號可就要甩他娘的十萬八千里了。不過余非也有些疑惑,綠元村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它的發展模式是否可以嫁接到青遠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