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夾尾陞官
歷來官場都有"夾著尾巴做人"的說法。其中涵蓋的為官法則就是:其一,縮頭做低調狀,就會少受他人攻擊;其二,狗的收臀其實是為了進攻,"退可守進可攻",也就是藏而不露;其三,擺尾是要討上司的喜歡。這個為官法則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但是並不是每個官場上小人物都能做到這一點,往往是很多小人物一進入官位,一得到上司的賞識就洋洋得意,最後不僅是官位不保,還丟掉性命。然而古代官場也有真正把這個法則運用到得心應手的地步的人,他就是唐朝的官員馬周。
唐朝初年,馬周最開始只是一個中朗將的食客,食客說白了就是寄在一個官員家混飯吃的,最後卻得到唐太宗的賞識和提拔。他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侍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諫議大夫、中書侍郎等官職,成為皇帝的得力助手,官到中書令,前後不過15年。在馬周48歲的生命中,有20年始終在唐太宗身邊,沒有任過地方官,沒有受過處分,可謂平步青雲,一帆風順。他的提拔之快、官位之顯赫、宦途之平坦,在唐初官場中是不多見的。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馬周深深領悟官場之術,至死都襲用"夾尾式"的做官法。
馬周於公元601年生於山東清河。幼時父母雙亡,孤苦伶仃。不過,他十分好學,通過不懈的努力,他通讀了很多的史書,加上他的天資聰穎,在他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滿腹經綸了。然而他生性豪放,也有些怪異,周圍的人都瞧不起他。唐高祖武德初年,馬周終於出仕,當上了鄰郡的一名低級文職人員。可他認為這對他是大材小用,做得很不開心,整日里以飲酒為樂,不務正事。這一點很像三國時期的名士龐統,可龐統得到了諸葛亮的推薦。馬周的狂放不羈卻受到當時博州刺史達奚恕的責罵,說他不是做官的材料。馬周一怒之下掛冠離職,周遊山東一帶。後來,他來到了國都長安。他知道唐太宗是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明主,如果自己能得到皇帝的垂青,一定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馬周來到離長安不遠的新豐小城的時候,因為身上的錢不多,住在一家低檔的旅店裡,還經常拖欠店錢。店主對馬周冷眼相待,經常出言不遜。馬周也不介意。有一次,馬周讓店主拿來一斗八升的酒來,獨自豪飲。一個人也不要菜佐酒,一次喝下了如此多的酒,把店裡的人都驚呆了。店主也看出了他不像一般的人,也不再難為他了。不久,他來到了長安,面對舉目無親的他鄉異地,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他通過一些途徑投靠了當時的一位官職也不太高的中郎將常何門下做了一個門客,好在常何為人比較正直,對馬周也很照顧。馬周就這樣在長安安下身來。
公元632年(唐貞觀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寫一篇關於時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個武將出身的,不會舞文弄墨,見皇帝要他寫文章,不禁著急起來。馬周得知了這個消息,便本著報恩的想法,主動提出替常何寫這篇文章。常何很高興,便讓馬周代自己寫。過幾天,常何把馬周繕寫的這篇關於時政的文章呈給了唐太宗觀看。李世民看過後大吃一驚,他知道常何不善長文才,怎麼也能寫出這麼透徹的文章來?他有些不相信這是常何寫出來的,便問常何這倒底是不是他寫的。常何為人誠實,沒有冒功,便老老實實地對皇帝說:"臣沒有這個本事,這是臣的門客馬周代臣寫的。"
李世民一聽常何門下居然有這麼一個奇才,很高興,併產生了立刻想見見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將馬周叫來。可沒想到馬周架子還很大,被派去的侍從一個人回來了。唐太宗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再次派人去請馬周,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這位性格高傲的馬周請到了皇宮。馬周感覺事情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便高興地來到了宮中。唐太宗見到了這位穿著普通卻氣質非凡的年輕人時,就感到這個人非同一般,便和顏悅色地和馬周談起了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為政之道。馬周侃侃而談,從古至今的為政得失談得非常細緻,讓李世民大為驚嘆,直嘆相見恨晚。李世民立刻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雖然官職很小,可是,以馬周的真才實學及李世民對他的賞識,升遷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沒過一年,馬周就當上了權利很大的監察御史。唐太宗對他十分看重,為了表揚發現馬周的常何,賜給常何三百匹錦帛。
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亂之後,唐朝初年,士大夫不樂仕進,造成唐政府官員不足。據《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全國官員僅643名。唐政權剛建立不久,百廢待興,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這就為馬周步入政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馬周是在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初次見到唐太宗的,在當時皇帝令全國舉賢的情況下,馬周的出現可以說是適逢其時。
有了好的機遇,又遇上了慧眼識俊才的唐太宗李世民,馬周才得以進入仕途。憑著自己的才華得到唐太宗賞識,馬周並沒自得自滿。一進入宮中后,馬周就開始實行"縮頭、收臀、擺尾"的夾尾式做官法了。這完全和同樣受到唐太宗賞識的魏徵的高調不一樣。
馬周在為官上完全是個聰明人,他在進諫時比較講究藝術,不像魏徵那樣直來直去。例如貞觀六年的一次上疏,他反對李世民去九成宮避暑,但他不直接說你就知道跑去圖涼快,政事交給皇太子,份內工作不好好乾,太不像話了,而是以"孝"的名義來勸阻李世民,"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宣朝夕視膳。今九成宮去京師三百餘里,太上皇或時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最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請李世民立即頒布回朝之期,"以解眾惑"。他要求李世民盡孝,李世民總不能因為這個而處罰他吧,所以只能是一點脾氣沒有,"深納之"。
馬周的聰明還表現在他對李世民心思的揣摩上。在《新唐書》上記載,馬周的一些奏章,其中有一扁主旨就要唐太宗孝敬太上皇。唐太宗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又用近乎逼宮的手段,從父親手中取得帝位。怎樣處理好父子的關係,以免遭到時人譴責,這是當時李世民非常鬧心的事。馬周從這些看似小事上下手,解皇上的憂,從而取得李世民的喜歡,足見馬周的政治眼光。我們常說搖尾不一定搖多高,而是要合適,如何在上司面前搖得恰當,就是要懂上司的心。我們再從另一個事例中來看馬周的搖尾之法。時至李世民征遼東,下旨命馬周等人輔佐皇太子李治,留在定州監察國事。等到李世民征遼歸來,李治安排留在定州的平日很得父皇恩寵的嬪妃在李世民要經過的地方迎接。李世民自然非常高興,問李治怎麼想起來這麼做,李治說:"這都是馬周教導兒臣這麼做的。"李世民道:"這個山東人總能窺知我的心意。"
如果說馬周那些治國的策略屬於大智慧,那麼這些也許只能算是小聰明,但正是這種小聰明潤滑了他與李世民之間的君臣關係,所以李世民對他始終很好。貞觀十二年(639年),馬周遷為中書舍人,要調到中書省去辦公。李世民對左右的侍臣說:"我一會兒見不到馬周就想他。(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他對馬周的評價非常高。貞觀十八年,李世民曾品評朝中重臣,他這樣評價馬周:"馬周見事敏速,性甚貞正,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稱意。"為了表彰馬周勤勞國事,李世民還用飛白書題寫了十六個大字"鸞鳳沖霄,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賜予馬周,足見對其倚重之深。
貞觀一朝,人才濟濟,馬周官能升得這麼快,並深得當朝皇上如此倚重,除了馬周確有才能外,同時更顯他在為官上的過人之處。而這過人之處,也就是低調的"夾尾式"做官法。這種為官法,馬周即使到了病終還不忘。
馬周患有消渴病,即糖尿病,這在醫學昌明的今天,依然是不治之症。在他那個時代,當然更是無藥可救。馬周這個病,估計很早就得上了,大約在貞觀十二年前後。岑文本曾對他親近的人說:"馬周論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沒有一個字可以增刪,聽起來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卻疲倦。跟蘇秦、張儀、終軍、賈誼等有得一比,但他兩肩上聳,面有火色,向上陞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長久(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我不懂醫,不知道這"鳶肩火色"是不是糖尿病或其併發症的癥狀。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中書令兼右庶子馬周病,上親為調葯,使太子臨問。"但終於治不好,幾天後,馬周去世。
馬周在病重前,命家人把自己這十幾年來給皇帝上的奏章取來,親手燒掉,並說:"管仲和晏子因顯露國君的過失,博取身後的名聲,我不做這樣的人!(管晏彰君之過求身後名,吾不為也!)"
他這樣為李世民考慮,李世民自然感他的情。馬周死後,李世民非常悲痛,對他十分思念,一度曾準備藉助道術來求得相見。李世民晚年諸事不順,兒子和弟弟謀反,像高陽這樣的女兒又不聽話,出征遼東又失利了,身體又不好,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一定十分希望有一個懂得他心思又足夠智慧的人陪他說說話。馬周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與馬周不同,在他之前五年去世的魏徵曾把自己多年來寫給皇帝的諫辭抄錄了一份,拿給起居郎褚遂良看,引得李世民很不高興。因此,有不少人據此認為,馬周在這一點上比魏徵要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