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

楔 子

當路山城中央那座建於明末清初的鐘樓上傳出八聲悠遠而沉悶的鐘聲時,散發著濃烈油墨味的《路山日報》便開始送進城裡的各個機關單位了。

《路山日報》不很好看,不,準確地說應該是很不好看,就像報紙散發出的那種膩膩的劣質油墨味道那樣,報紙簡直和一碗酸溜巴嘰且絲絲瓤瓤不成形的發餿飯菜差不多。在路山地區,很早就流行著一個說法,誰要檢測自己的肺活量有多大,那他先拿一張剛出版的《路山日報》對著臉低頭猛吸,然後觀察周圍之人有無聞到異味,如有,則需按此法加強鍛煉,如無,則證明此人乃超人。因此,不僅各種層次的讀者難以忍受這樣的「味道」,就連報社裡的編輯、記者、部主任甚至副社長、副總編們也都這樣。

一點兒不誇張地說,每天的《路山日報》就是昨天的重複:一版是要聞版,是專門發布地委、行署領導的工作狀態和日常行蹤的,一年時間裡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版面是刊登這些領導的活動和講話的,當然,那最突出的頭條位置,多年來自然是被地委書記梁懷念獨自享用著,他可以在這裡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地大放厥詞,強調他認為目前應該狠抓的突出問題,大談該積極堵塞的各種漏洞,在這裡發號施令,指揮全區人民團團轉、如何干。每年裡也有少許特殊情況,如省里領導來視察,梁懷念書記就只得忍痛割愛地把頭版頭條這個突出位置提供出來供大領導享用。即使在此時,他也理所應當地站在領導旁邊,當個電燈泡的角色。《路山日報》的一版還另有重用,就像有人戲言的,報紙是給那些為了進步而時刻掌握領導動向的人們提供信息的。看頭版就知道最近哪個領導在不在家,在幹些什麼,如果是視察了藝術團,並和演員們「親切握手,合影留念」,說明領導最近的心情肯定不錯,因此也就應該抓住機會去拜訪,該帶什麼樣的禮品或者是多少「硬通貨」;如果看到領導在抗洪搶險、山體滑坡第一線,或者是陪同上級紀律檢查、監察部門的領導搞黨風廉政建設,那他最近可能煩著呢,最好還是少去討嫌;如果近來地區全體委員接二連三魚貫按順序亮相,加上最近又有幾個縣長、書記和部、局長們到了退休年齡的話,說明可能又要研究人事、決定幹部任免了,提醒想進步的同志們得抓緊時間跑啊什麼的!

像許多報紙一樣,《路山日報》的二版也是經濟、社會、科技等綜合版。除了報道這行業、那部門的工作動態、作風建設等等,就是長年刊登地區煙廠、酒廠、化工廠和水泥廠這些有「油水」老企業的新成績和老經驗,同時,報社也不忘農民朋友,給他們從省內外的媒體上摘抄幾篇農村適用技術文章登著看。當然,這個版還有一類文章不可輕視,就是那些專門給領導同志們看的理論文章、調研報告和經驗介紹等,而且,在這些文章后總是約定俗成地寫上本文作者系某縣委常務副書記、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或者系地區某局副局長之類的字樣,是常務副縣長絕對不能含糊地寫成一般副縣長。按理說這些局長、書記、縣長們即使不標他們的身份,地區領導也不至於張冠李戴,可現在各級的官們實在是多如牛毛,就像在新品種示範瓜地里挑西瓜,白皮的,綠皮的,花皮的,如果它們不貼上標籤,誰又能知道一個個躺在地里圓咕嚨咚的傢伙,都是些什麼品種和貨色?裡面是紅是黃究竟是啥瓤水?

三版是法制文化衛生體育副刊等綜合版,反正都是揀好聽的話刊登。比如說社會治安狀況,小城路山刑事案件接二連三地發生,由於害怕破壞穩定的局面,關於公安的報道在報紙上發出來就成了他們半年破獲三千多起刑事案件的表揚文章(包括一群四十隻的羊就統計為四十起案件),而還有兩萬多案件、包括幾十起惡性案件等在哪裡破獲的事情卻無人提起。自然,「法制瞭望鏡」專欄瞄準的只是高高飄揚在公檢法機關的紅旗,刊登諸如警官揀到錢包歸還失主、全體法官為發了大水的南方群眾捐款的這類好人好事,有時還加上編者按,興奮地隆重發表「進法院大門要通過安全檢查」這類工作創新文章。至於體育欄目,因為路山是個小地方,多年來也沒啥大型的體育賽事,故而出現在報紙上的也就是群眾自發蹬蹬腿,跑跑步,遇到節日搞次活躍職工生活的籃球比賽等,後來出現「萬人練香功」、「中功有奇效」的氣功活動后,該欄目總算度過了稿荒。文化副刊欄目經常被幾個只露名卻可能因為長相不咋樣而難露臉的不男不女的作者們霸佔著,神奇的沙漠、渾厚的黃土地、古老的城堡以及郊外河邊的塞上楊柳,成為他們筆下的永恆主題。當然,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詠嘆盆里的玫瑰、月季、牡丹花,觀察貓呀、狗呀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從懷孕到生產的整個過程,也構成了文化藝術版的生命,時不時地報上出現「站在家的窗戶前,看著遠處公園裡美麗的魚兒在湖中游來游去,自由得不得了」的感嘆,或者寫自己的兒子如何從剛會說話時見人就叫爸爸,到現在只叫自己老公爸爸的聰明變化歷程,不時傳遞出生產兒子過程中的精湛技藝,做作的文章對讀者們而言猶如是在吞蒼蠅,自然叫他們聯想到作者的模樣一定不怎麼樣,說不定是五大三粗的、失去了對男人的吸引力,所以到報紙上來像母狼般進行發情的嚎叫。即使這些令讀者嘔吐的文章,還出現供不應求、常常鬧稿荒的現象。所以三版也時不時地被新華社的電訊稿「包」了,既有國際新聞又有國內新聞,內容五花八門的,被行內人稱為《新華每日電訊》的翻版。當然使用這樣的稿子編輯最高興,一來是因為用新華社通稿省事,不用編來編去的麻煩;二來主要是能解決經常發生稿荒而「無米下炊」的窘況(這樣的報紙基本上失去了讀者和作者);三來嘛,用新華社電訊稿不僅編輯省心,而且報社也省錢,新華社的通稿是每年一次性付費,像路山這樣貧困的小地方,新華社只是象徵性地收幾個小錢而已,倒是省去了給自然來稿那些作者們支付的稿酬。

四版是廣告版,這個版被報社職工最看中,是大鍋以外的「小飯碗」,每天報紙一出來,大家就大眼珠子瞪著小眼珠子盯著她,因為吃好吃壞、有無油水全在這裡了。報社的編採人員和印刷廠職工不完全分家,攬來廣告都一樣的提成,因此廣告版不僅編輯、記者看重,就是印刷廠的工人們,甚至連早年退休的老職工也很看重,如果連續兩三天報紙沒有整版廣告的話,編輯記者就會不無戲謔誇張地說:完了,完了,這下徹底完了,照這樣下去,下月的抽煙檔次肯定要降好多!那些兜里裝著醫藥費條子的老職工也把拐棍敲打得啪啪作響,顫巍巍地喊叫:難道叫我們把醫藥費條子帶到棺材里,找閻王爺報銷嗎?!

「黨報就是這樣,難辦!」每當地區一些部門的頭頭腦腦,縣上的書記、縣長們向《路山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溫彩屏提出對報紙的看法時,她總是臉色緋紅、笑容燦爛地做出一副秀色可餐的少女狀,不住地搓著保養細嫩的一雙大手這樣說;可當她的手下或是基層的通訊幹事、讀者們對報紙提出建議和意見時,她或漫不經心地拍打著整潔的衣服,或端坐在那張碩大的真皮轉椅上,翹起美麗的二郎腿,眯起勾人魂魄的、用美麗遮掩了淡淡魚尾紋的丹風眼,不知算是和藹可親還是算盛氣凌人地說:「這就是黨報!明白嗎?黨報就是這種辦法!不相信,你問問《人民日報》。」

正因為報紙有如此大的功能,路山地、縣的機關幹部和一些關心時事政治的人們,早晨上班在泡好第一杯熱茶后,就把閱讀《路山日報》當成了一份另類的早餐,大家用非常寬綽大方的時間,把油膩膩的報紙當作個小情人般地翻來覆去,字裡行間瞧個夠,輕車熟路地從報紙的各個角落裡尋找著信息。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發現,地委常務副書記吳帆在出席地區人事工作會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講到全地區的機構改革比較細緻,有抓全盤工作的味道,似乎透露出要當書記或者專員的意思;行署常務副專員魏有亮剛陪過省民政廳長檢查完貧困群眾的安置工作,又陪同副省長檢查農村抗洪救災,他一年裡風裡來雨里去的,看來老實人永遠乾的就是這種出力不討好、有時候還要承擔領導責任的棘手事;地委主管經濟的副書記董高興剛剛出國回來,就第三次帶著財政、計劃、農業、水利等部門的一把手,深入到他的扶貧村現場辦公,誰都明白所謂現場辦公就是現場給錢,瞧,照片上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看來他是準備在扶貧村裡放上顆「衛星」,攢足點政績,以彌補沒有什麼後台背景的不足;地區計劃局主持工作已經兩年的女副局長馬茹萍,在最近的兩個月里竟然連發四篇有關地區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文章,這正在應驗人們的傳聞,她大概即將轉正了。

……

今天的《路山日報》有些特別,當大家和往常一樣,泡好熱茶又準備開始咀嚼這份「早點」時,不約而同地發現,在頭版報眼的位置上,用大號黑體字並加了花邊框發了這樣一則重要消息:

郝智同志擔任中共路山地委書記

經省委近日研究決定,郝智同志擔任中共路山地委委員、書記職務;原路山地委書記梁懷念同志將不再擔任地委委員、書記職務,另行安排工作。

而叫人奇怪的是,在頭版頭條位置上卻仍像往常那樣,用醒目的一號大字標題,發著梁懷念書記的消息:

弘揚中華文化全民強身健體

滋陰補陽功大師今日將在路山做帶功報告

地委書記梁懷念出席報告會

在這篇千字消息里,發布了路山地區將成立「滋陰補陽功」協會、梁懷念將親自擔任會長和大師連續進行三場帶功報告的信息。整個上午,地委、行署大院里,不,是整個路山城裡的電話打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旱碼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旱碼頭
上一章下一章

楔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