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銀行業大恐慌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德國獨立自主的經濟發展政策卻不得不承受銀行業危機的後果。1890年,倫敦久負盛名的商業銀行——巴林兄弟銀行,由於在阿根廷的債券投機和投資虧空巨大,幾近破產,國際金融的金字塔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傾倒,德國銀行業也涉入阿根廷的金融投機,柏林銀行恐慌隨之發生。
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投資者深陷國際鐵路建設的投機狂潮之中。巴林兄弟銀行的崩潰,其投資於阿根廷的價值7500萬美元的各種債券的蝕本,粉碎了德國投資者對金融投機奇迹的幻想。
阿根廷小麥出口的主要對象是歐洲。阿根廷的金融危機之後,對歐洲出口小麥的柏林大穀物交易商里特-布魯門塞爾產生了利用阿根廷金融危機,佔領整個德國小麥市場的愚蠢想法。然而,他們的計劃失敗了,這加劇了德國的金融恐慌。赫希菲爾德-沃爾夫私有銀行破產了,導致德國內利奇-偉斯費里徹銀行的巨額損失,進而觸發了對所有德國銀行的擠兌和柏林股票市場的崩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91年秋。
為了應對恐慌,德國總理提名了28位傑出人士組成調查委員會,他們在帝國銀行行長理查德·科克博士的領導下,負責調查造成金融恐慌的原因,並提出立法建議以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科克調查委員會在德國社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包括了來自工業、農業、大學、政黨以及銀行金融界等各方面的代表。
調查委員會所做工作的大部分結論,在1896年6月和7月德國議會制定《交易法》和《保證金法》時被寫進了法律。《保證金法》幾乎是當時工業國家中對金融投機限制最為嚴格的法律。穀物期貨被禁止,股票市場投機也受到了嚴格限制,從那以後,作為影響德國經濟主要因素的股票市場投機現象大幅減少。
1896年的德國《交易法》確立了一個與英國和美國的金融和銀行體系完全不同的組織結構。19世紀90年代之後,這些限制性規定也迫使倫敦金融機構減少了他們在德國金融市場上的金融活動,從而減輕了倫敦金融界對德國經濟政策的影響。直到今天,英美銀行結構與在德國、荷蘭、瑞典以及日本等國盛行的「德國模式」之間的根本差異仍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