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正本清源話真幣

第八章 正本清源話真幣

◎回溯人民幣史跡

我國的貨幣是人民幣。它是在炮火聲中誕生,並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統一和形成的。

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協會就已經建立了銀行和信用社,併發行自己的貨幣。如湖南平民銀行於1927年發行的臨時兌換券,湖北黃崗縣的「農民協會信用合作社通券」等。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在全國各地都開創了自己的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為了支持戰爭,發展生產,各蘇維埃政府都發行了自己的貨幣。如1928年海豐勞動銀行的銀票。1929年江西東古平民銀行的鈔票。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的鈔票、銀元及銅幣。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各根據地的貨幣全部採取獨立發行的原則,由根據地內自己的銀行發行鈔票,只允許根據地內的鈔票流通。因此,那時的貨幣幣制極不統一。在當時,各根據地被分割被包圍的情況下,貨幣的統一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根據地貨幣有:陝甘寧邊幣(陝甘寧邊區)、晉察冀邊幣(晉察冀邊區)、西北農民幣(晉綏邊區)、北海幣(山東解放區)、中州幣(中原解放區)、南方幣(華南解放區)、東北幣(東北解放區)等等。

從1947年秋天開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進攻,各解放區逐漸連成一片,同時也出現了物質的交流和經濟往來。但因各解放區的貨幣不統一,比價不固定,給開展經濟貿易帶來很大的困難。人民解放軍轉入全線出擊后,各兵團開始協同作戰。國貨幣的不統一,給後勤供應帶來了十分不便。各新解放區,恢復生產,扶植工商,安定百姓生活等方面工作都需要解決人民幣統一的問題。因此統一貨幣,整頓金融秩序,是當時新生的人民政權經濟工作中的一項特別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1947年12月2日,董必武向黨中央發電,建議中央批准成立中央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

12月18日中央回電,批示:「目前建立統一的銀行是否有點過早,進行準備工作是必要的,至於銀行名稱,可以用中國人民銀行。」

董必武接到回電后,立即著手組建中國人民銀行的籌備工作。

不久,在董必武、南漢宸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宣告成立。參加的成員主要是從晉察冀邊區銀行和晉冀魯豫的冀南銀行抽調的幹部,如何松亭、武博山、孫及民、石雷、秦炎等,解放后,這批同志都成為新中國金融戰線的領導骨幹。

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首先從統一各解放區的貨幣開始。在鄰近或連接解放區之間,把幾種不同的通貨實行固定比價流通,或實行混合流通,或以一種通貨為主,然後逐步合併統一。如1948年1月,西北解放區停止了陝甘寧邊區幣的發行,而以西北農民幣作為西北解放區的主要貨幣。在東北解放區,規定東北幣、關東幣、長城幣三種通貨混合流通,以東北幣為主等。

7月22日,在石家莊市聯合辦公的冀南銀行和晉察冀銀行正式合併,成立了華北銀行。總經理由南漢宸擔任。原冀南銀行行長鬍景雲和原晉察邊區銀行行長關學文任副總經理。這就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

1947年的冬天,遼瀋戰役結束。東北獲得全境勝利。百萬大軍揮師入關,直取京津。江南的淮海戰役已是勝利在望。

1948年11月18日,董必武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工次政務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

在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詢問南漢宸:「漢宸,眼下已是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呢?」

南漢宸胸有成竹地回答:「我看可以了!經過這一年來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給了,12種面額的鈔票版面,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同志看過,我們已托晉察冀邊區印製局給印製出來了,存放在發行準備庫里,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準備北平解放后立即有我們的人民幣佔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裡的一家印製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我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

董老當即拍板:「好!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會議最後形成的決議如下:「發行統一貨幣,現已刻不容緩,應立即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並任命南漢宸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一面加緊與各解放區銀行的磋商,一面加速準備人民幣的發行。」

華北人民政府政務會議的決議遞送到中央。中央有關領導全部同意。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家莊正式宣告成立。南漢宸出任第一任行長。董必武親筆題寫了行名。現在的人民幣票面上的「中國人民銀行」的隸書字樣就是出自董老之手。

這一天,華北人民政府貼出金字第四號布告,說:「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之需要,統一華北、華東、古北三區的貨幣,決定:一、華北銀行、北海銀行、古北農民銀行合併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原華北銀行為總行。所有三行發行之貨幣,及其對外之一切授權業務,均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承受。二、於本年12月1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下稱新幣),定為華北、華東古北三行的本位貨幣。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幣為本位貨幣,新幣發行之後,冀幣(包括魯古幣)、邊幣、北海幣、古農幣(下稱舊幣)逐漸收回,舊幣末收回之前,舊幣與新幣固定比價,照舊幣末收回之前,舊幣與新幣固定比價,照舊流通,不得拒用……」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伍拾元票面的人民幣,由河北省平山縣銀行正式對外發行。

第一張面額5O元的人民幣的印號為00000001。鈔票的正面底紋為淺藍色,花邊為高粱紅色,圖景為黑色。正上方印有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中間印有「中華民國三十七年」等字樣。左邊主圖為水庫,

右邊為煤礦。背面底紋為黃茶色,正上方也有「中國人民銀行」及「五0」字樣。

建國伊始,政府立即廢止了國民黨遺留下來的的各種貨幣,用人民幣佔領市場。堅決取締了外國銀行在我國發行貨幣和壟斷中國外匯經營的特權,禁止一切外國貨幣在我國的流通和私下買賣,由國家銀行規定合理的牌價收兌外幣,加強了外幣的管理。取締了金銀市場,禁止金銀計價流通,不得私下買賣。國家對金銀生產和銷售,按嚴格計劃管理,金銀的收售和兌換,統一由人民銀行經營。通過採取這一系列措施和步驟,穩定了貨幣,並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貨幣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至今已對人民幣進行了四次改革。這四次改革主要是改革人民幣的價格標度及票面設計,都不影響貨幣的流通。通過改革,進一步完善了人民幣制度。

解放以來,我國政府已先後發行了四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家莊市成立后,發行了第一套,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

1953年3月1日,我國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共11種。

1962年4月15日,我國政府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共有13種。

1987年4月27日,我國政府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共有9種。

第一套和第二套早已退出了我國的金融市場。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后,與第三套人民幣在市場上混合流通。第四套人民幣分1980年版和1990年版兩種。主幣有l元、2元、5元、10元、5O元、10O元六種,輔幣有1角、2角、5角、豆分、2分、5分。

●新版人民幣特徵

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后,在4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詳細介紹了新版人民幣的特徵。文章是這樣介紹的:

從1987年4月27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將分次發行第四套新版人民幣(198O年版)。這套人民幣共分九種面額,每一種面額上都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正面上方都有隸書「中國人民銀行」行名。背面有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和漢語拼音書寫的行名和面值。主幣正面還印有盲文面額符號。

現分別簡介如下:

主幣:

壹圓券:用滿版古錢水印紙印製。幅長14O毫米,寬63毫米。主色調為深紅色。面面右側主景是瑤族、侗族人物頭像,中間偏左是多色圖案襯托的面值「壹圓」兩字,左上角有國徽,背面中央主景是長城。

貳圓券:

用滿版古錢水印紙印製。幅長145毫米,寬63毫米。主色調為綠色。面面左側主景是維吾爾族、彝族人物頭像,中間偏左是多色圖案襯托的面值「貳圓」兩字,左上角有國徽。背面中央主景是南天一柱。

伍圓券:

用滿版古錢水印紙印製。幅長15O毫米,寬7O毫米。主色調為棕色。面正面右側主景是藏族、回族人物頭像,中間偏左是多色圖案襯托的面值「伍圓」兩字,左上角有國徽。背面中央主題是長江巫峽。

拾圓券:

用固定農民頭像水印紙印製。幅長155毫米,寬70毫米。主色調為黑藍色。正面右側主景是漢族、蒙古族人物頭像,中間偏左是多色圖案襯托的面值「拾圓」兩字,左上角有國徽。背面中央主景是珠穆朗瑪峰。

伍拾圓券:

用固定人工頭像水印紙印製。幅長160毫米,寬77毫米。主色調為黑茶色。正面中央主景是多色圖案襯托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人像右下方是面值「伍拾圓」三字。背面中央主景是黃河壺口,左側以古典圖案襯托出國徽。

壹佰圓券:

用固定毛澤東側面頭像水印紙印製。幅長165毫米,寬77毫米。主色調為藍黑色。正面中央主景是多色圖案襯托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側面像,人像右下方面值「壹佰圓」三字。背面中央主景是井崗山主峰,左側以古典圖案托出國徽。

輔幣

壹角券:

用無水印鈔票紙印製。幅長115毫米,寬52毫米。主色調為深棕色。正面左側主景是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右側是面值「壹角」兩字。背面中央主景是多色圖案托出國徽。

貳角券:

用無水印鈔票紙印製。幅長120毫米,寬55毫米。主色調為藍綠色。正面左側主景是布依族、朝鮮族人物頭像,右側是面值「貳角」兩字。背面中央主景是多色圖案托出國徽。

伍角券:

用無水印鈔票紙印製。幅長125毫米,寬58毫米。主色調為紫紅色。正面左側主景是苗族,壯族人物頭像,右側是面值「伍角」兩字。背面中央主景是多色圖案托出國徽。1992年5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向全國發布通告。通告全文如下:

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令,我行自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發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屬人民幣。現將三種金屬人民幣的規格、圖案、特徵分別通告如下:

一、一元幣為鋼芯鍍鎳,鎳白色,圓形,邊部無絲齒,直徑25.OO毫米,邊厚1.85毫米,單枚質量6.O5克。正面圖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景,國徽上方印有漢語拼音國名,國徽下方印有國名和鑄造年號;背面圖案以牡丹為主景,在牡丹圖案右上方印有面值「1元」及其漢語拼音字樣。

二、五角幣為黃銅合金,金黃色,圓形,邊部有間斷絲齒,直徑20.5O毫米,邊厚1.65毫米,單枚質量3.8O克。正面圖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景,國徽上方印有漢語拼音國名,國徽下方印有國名和鑄造年號,背面圖案以梅花為主景,在梅花圖案右上方印有面值「5角」及其漢語拼音字樣。

三、一角幣為鋁合金,銀白色,圓形,正背面內周緣有九邊形,邊部無絲齒,直徑22.50毫米,邊厚2.4O毫米,單枚質量2.20克。正面圖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景,國徽上方印有漢語拼音國名,國徽下方印有國名和鑄造年號;背面圖案以菊花為主景,在菊花圖案右上方印有面值勺角」及其漢語拼音字樣。

在通告發布的前一天,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就發行三種新金屬貨幣一事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詳細地介紹了新2行的一元、五角、一角三種金屬人民幣具有的三個特點。

新聞發言人說,這三個特點是:

一是在圖案設計風格和文字表達上與現行流通金屬幣不同,它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新發行的三種金屬人民幣正面圖案在保留國徽、漢字、國名、鑄造年號的基礎上,增加了漢語拼音國名;背面圖案採用了非對稱藝術手法,分別再現了牡丹、梅花、菊花三種花卉,同時進一步突出了貨幣面額文字。圖案設計構圖新穎,莊重大方,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風格。二是在幣材選擇上採用了不同面額不同材質,容易區別。新發行的一元、五角、一角三種金屬幣分別採用了鋼芯鍍鎳、銅全金、鋁合金三種不同材料。這三種材料色澤不同,比重各異容易區別。其中,一元幣選用的是目前國際新型的材料,具有外表美觀,耐磨損、耐腐蝕等優點,而且鑄造成本較底;五角幣選用的是經過技術改進的銅合金,色澤金黃,抗變色性能較高;一角幣選用的是現行流通分幣的鋁合金材料,具有輕便、成本底等特點。

三是在尺寸規格上突破了面額越大、尺寸越大的傳統做法,使之趨於合理。新發行的一元、五角、一角三種金屬幣的直徑分別為25.0毫米、20.5毫米、22.5毫米;邊厚分別為1.85毫米、1.65毫米、2.4毫米。在邊部設計上也採用了不同的工藝,鋁合金一角除厚度明顯加大外,採用了外國內周緣九邊形、邊部無絲齒的設計方案,可通過視覺和手感明顯區別於現行流通的鋁分幣。

◎造幣廠深幽

貨幣歷來是統治者們鞏固政權的重要工具。共產黨自從有了自己的軍隊和根據地后,就立刻印製發行了自己的貨幣。以此支援戰爭,發展經濟。就是在工農紅軍被迫撤離並崗山根據地進行長征時,也要把票版挑在肩上跟隨長征,還在長征路上繼續發行自己的鈔票。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后,著手印製了第一套人民幣。從此,新人民幣幾乎跟隨解放軍的炮火一同佔領城市和鄉村。解放軍每攻進一個城市,首先要考慮的工作之一是接管銀行,查封國民黨鈔票,代之以人民幣。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接管。當天下午,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就派人接收了當時稱「中央印製廠北平廠」的北京印製廠,馬上更名為「中國人民印刷廠」。從2月2日起就開始晝夜加班加點趕印人民幣。那時,人民解放軍一勝再勝。一座座城鎮和大片的鄉村被攻佔。戰爭形勢的發展對人民幣的需求量急劇增大,解放大軍需要軍響;解放區需要人民幣代替國民黨貨幣。當時剛剛到任的北京市市長彭真特別指示北京印鈔廠:「解放軍打到哪裡,人民幣就運到哪裡。」印鈔廠工人為了支援戰爭,夜以繼日地工作。當時,印鈔廠的金庫門前,停滿了軍車。只要人民幣一印出,就立即裝車,直接運往前線。那時,人民幣的印製任務主要落在了北京印鈔廠工人的肩上。解放后,北京印鈔廠成為全國最大的印製人民幣的專用工廠。有一年,筆者有幸到一家印鈔廠參觀,它坐落在山西中部一個山區。這家印鈔廠在全國同行中是小兄弟,以生產輔幣為主,年生產能力也較小。這家印鈔廠是在接管國民黨時期的一家印鈔廠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

印鈔廠用高牆電網圍繞,大門全由武警把守,廠內的安全則由廠保衛幹部負責。廠區內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閉路電視監控。筆者到廠區內巡視了一番,雖末能進入生產車間參觀,但是對整個工廠的情況略有了解。外界的傳言:工廠工人進出廠門都要搜身。筆者從未見過這種現象。詢問一位老工人,他說:「搜身的做法在解放前曾有過,解放后,工人當家作主,搜身自然就被取消了。」我請教了一位保衛幹部老周,廠內的安全生產採取了哪些措施。他首先帶我來到辦公室,指著牆上的白紙黑字說:這是全部的軟體措施。筆者細數,約有十來項,上百條準則。之後,他又帶我在廠區內轉了一圈,指指點點了廠內的硬體:各種監視器安裝在牆角、大門口、車間內。工廠內每一個人的活動都了如指掌。從紙張、油墨的進廠,到雕版的上機,到製作,到下線、打捆,到進庫,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定和監督措施。哪道工序出現了漏洞,根據工作記錄,可以馬上查找到責任者。鈔票成品進庫后封存起來,然後根據上級的調撥命令、指示,由武警武裝押運到目的地,通過銀行投入到流通領域。

鈔票的設計是一項非常特別的任務,也是一項非常特別的工作。它不同於一般的雕刻繪畫。鈔票的設計是很複雜的過程。

接受設計任務后,首先要考慮新鈔票的主題內容、形式和票面色澤等等。同時一定要兼顧印刷因素。鈔票設計出來后要層層上報,直至最高層的首肯。毛澤東、周恩來生前對人民幣的設計非常關切。在第二套人民幣設計圖報上后,很快得到了周恩來的具體指示。針對5元券主景,周恩來指示:「民族大團結景可用,但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對1分硬幣汽車景原稿畫的是美式汽車認為「不妥」。對已製成大版印出產品的貳元券又轉述了毛澤東的意見:「『中國人民銀行』改從右向左為從左向右;鈔票上不要放我(毛澤東自己)的像。」在第三套人民幣設計圖案送上去后,周恩來對1角券主景指出:1角券學生用的多,因此要把原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圖案改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圖景。因此說每一張鈔票都凝集了設計者的聰明才智,體現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面貌。在我國,鈔票的設計任務主要由北京印鈔廠負責。各生產廠家根據人民銀行總行提供的票樣、任務生產,決不許有廠家的任何意見摻雜,否則印出的鈔票被視同假幣,決不許出廠。建國以來,我國先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鈔票設計者,象劉延年、蘇席華等大師,為我國的人民幣設計堪稱嘔心瀝血。

紙幣同樣屬一種印刷品,但是從白紙變成鈔票要經過一系列十分複雜的程序,它是別的印刷品所無法比擬的。如果細分,從設計、雕刻、製版、印刷、檢封等要經過幾十個環節。環環相扣,決不許有絲毫的差錯。而其中設計和雕刻是最關鍵的兩個環節。設計者精心繪製出的圖紙,交由雕刻者細心雕刻。人民幣的雕刻分手雕刻和機雕刻。所有票面的主景圖案由手工雕刻,又稱凹版雕刻。所謂的凹版雕刻就是指印刷所用的版是雕刻師用特製的刀在特別的鋼版上刻出來的。版上的頭像、風景、文字、裝飾圖等都是凹的,油墨進入這些四處,印出的鈔票就會凸出來。過去的手雕刻主要由幾個人輪流在一塊版上雕刻,現在則大都採用分頭雕刻方法。手雕使用的工具不是刀而是筆,鋼版的板材比普通的鋼板稍軟一些。雕刻師在工作時,必須左手執放大鏡,右手握筆,在鋼板上屏心靜氣地一點一線地刻畫,稍有失誤,將全功盡棄。日本有人曾用計算機計算過鈔票上的點和線,一個點要刻幾刀,一張鈔票要刻上百萬刀。沒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和過硬的基本功,普通人決不能勝任此事。要說雕刻術,目前,在國內蘇席華大師堪稱泰斗。第四套人民幣的佰圓券、伍拾圓券及拾圓券都出自他的筆下。

蘇席華,是位由普通工人成長起來的雕刻大師。38年前,22歲的蘇席華從北京印鈔廠的印製車間走進了技術室。他先經過數年的刻苦學習和鍛煉,被分配作文字雕刻工作。這一刻就刻了20年。這2O年,練就了他運筆如神的本領,鍛煉了他對藝術的鑒賞力。他不僅文字雕刻技高一籌,還掌握了另外三種雕刻技法,尤擅長人物雕刻。1982年,蘇席華在本系統舉辦的人像雕刻比賽中,奪得多項冠軍。從此,一鳴驚人。當北京印鈔廠接受第四套人民幣佰圓券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頭像雕刻任務時,蘇席華和另外四名雕刻大師同時受命。半年後,5份作品同時上交。五塊版被編上號碼,遮蓋作者名姓,幾經審評,最後,蘇席華的作品中選。同樣,伍拾圓券的頭像雕

刻是在三位雕刻師的作品中選擇,蘇席華作品再次奪魁。拾圓券上的蒙古族和漢族人像也是蘇席華筆下的作品。

人民幣的佰圓券上的四位領導人物頭像,原是中央美院的雕塑家司徒兆光用石膏做成浮雕后,又由中央美院侯一民教授把浮雕畫下來。蘇席華就根據這張浮雕的素描雕刻在鋼版上。以往的人像雕刻,線條的走向大都隨著肌肉紋理。而蘇席華在雕刻時別出心裁.全部採用平行的直線,走出了一條別人從未走過的路徑。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對於浮雕,蘇席華有一番匠心獨運的見解:「浮雕的明暗差別不大,外圍有影子襯托出浮雕的莊嚴,不必強調真實感,應和現實有一種距離。」在後來雕刻宋慶齡頭像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頭像的作品中,蘇席華也是採用的平行線方法,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真假人民幣鑒別訣竅

就一個國家或地區而言,科學技術越發達,印製技術越高,鈔票的防偽能力就越強。在古代,活字印刷引入印製術后,中國紙幣的防偽術無疑一路領世界之先。到近代,中國的印製術仍可堪稱先進。1908年清政府建立了度支部印刷局(即北京印鈔廠的前身)。準備自製鈔票統一貨幣。印刷局不惜巨資從美國引進了鋼版雕刻、凹印技術成套設備,並高薪聘請了美國海趣等5名技師。時至今日銅版四印仍是世界印鈔業普遍採用的技術,因其複雜、精細、嚴謹和難以複製而成為重要的防偽手段。它是偽造者難以跨越的難關。應該說,近代我國的印製技術仍是走在世界前列。可是好景不長。清政府不久壽終正寢。自此,諸侯混戰,民無寧日。印鈔業蕭條冷落。直到全國解放,印鈔業才起死為生。到60年代,我國印鈔技術幾乎可與日本等國的水平等齊。不幸的是十年的天災人禍,印鈔業再度遭遇劫難。幾年時間,我國的印鈔業落後了日本國老大一截。改革開放后,印鈔業真正復甦,不僅擁有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

經過幾年的研究和發展,人民幣的綜合防偽能力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造幣專用的紙張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防偽能力。除了是由嚴格按一定的比例配給材料外,還加入了一種唯有中國才有的稀有植物。水印嵌入紙張更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第三套人

民幣10元券正中就加入了天安門水印。第四套人民幣採用了固定水印和滿版古錢水印。油墨方面從色粉到它的聯結料以及原材料的配方也是中國自己所獨有。比如,人民幣50元、100元中的阿拉伯數字上就是採用的螢粉反應,自然需在儀器下才能見到。手工雕刻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它版紋深,墨層厚,具有較好的防偽功能。票面上有些花紋在太陽光下晃動,就會顯出一個字,這是利用光學原理做出的比較隱蔽措施。在人民幣一元、二元、五元、拾元券的正面花鳥圖案和50元券、1OO元券背面右上角面額數字下面的團花所採用的接線技術,在國際印鈔界領先了2O多年,是至今最重要的防偽措施。現在所使用的印刷設備也是專用的防偽設備。比如一次可印八九個色的平凸印機器,可以雙面對印。這是一般單面印刷所不能達到的。

以上簡要地介紹了人民幣真幣的一些基本特徵。只有掌握了以上特徵,才有可能對假幣作出正確的反應,免受假幣的侵害。這裡,不妨簡要地介紹一些識別真假人民幣的常識。平時,我們鑒別偽鈔除了儀器鑒別法外,主要的是直觀比較法。它分為眼觀、手摸、耳聽。

眼觀——看票面的外觀、顏色、油墨、花紋、人物形象是否逼真,套印是否準確,字型大小、數字排列是否整齊。

看水印。假幣的人物形象失真,沒有立體感。

看安全線。在199O年版的50元、100元券的正面右邊有一條貫穿票面的安全線。假幣雖也有安全線,但那是用筆劃在票面上,或是把細紙條安插在假幣的夾層中。需要特別提示的:1980年版的50元、1O0元券沒有安全線。

手摸——就是用手摸票面的盲文、國徽、主景圖案、花邊等部位有無凹凸感。真幣的紙質平滑,厚薄均勻。假幣紙質疏軟,厚薄不均。

耳聽——聽鈔票紙發出的聲音。用手抖、摔、彈時,真幣發出清脆的聲響,假幣的聲音則發問。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幣為了保護自己免遭侵害,藉助高新科技手段武裝自己。首先確保印刷質量,真正做到萬無一失,其次是防偽技術手段的提高。假幣為了使自己更具欺騙性,千方百計要用複印(黑白、彩色),膠色等手段大規模造假幣,假幣的印刷質量已日趨和真幣接近。特別是海外的造偽分子引進激光印刷設備從事造假,使假幣的外表幾乎可以亂真。這些出自海外造偽分子之手的假幣和真幣表面直觀比較已非常接近,兩者之間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區別就是防偽安全標誌的差異。因此,國民在鑒別真假鈔票時首先得對真鈔的防偽標誌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如水印,安全線等的特徵和位置。假幣都製作有水印和安全線。如果不仔細區別,很容易被矇騙。假幣的水印一般是用圖章蓋在鈔票上,既不透明,也沒有立體感,它附著在鈔票的表面。假幣也有安全線,但這條安全線是把細紙條夾在鈔票的中間,用手細摸,會有凸起感。其它較隱蔽的安全措施,如熒粉、團花等肉眼不易看見的記號。假幣上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在直觀鑒別真假幣時,還需要仔細地比較,細細地體會。

現在金融系統都裝備起了驗鈔機。職員在對鈔票檢驗時一味地依賴機器。這種做法是否妥當,很值得金融界研究。儀器不是萬能,它是人製造,也是人操縱的,一巳儀器出現故障或1漏,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就難以估量。又想起1993年在日本東京都出現的假鈔恐慌症,不能不使我們引以為戒。驗鈔機主要是根據鈔票上的防偽措施設計的。工作時,儀器主要作用於鈔票上的某些特種安全記號。只要鈔票上具有這些安全記號就能被確認。日本的造偽分子就是利用驗鈔機的這種原理,在白紙卡,或印刷粗糙的紙片上製作了日元上的安全記號,放入驗鈔機后,同樣被確認為真幣,用真眼觀察是一張紙片,而被驗鈔機確認是一紙真幣。日本假鈔案發生后,全世界銀行家對驗鈔機的工作性能產生了懷疑。各國製造商正在積極研究改進防偽技術手段。看來在鑒別方法上,人工直觀法和儀器鑒定法各有利弊。使用時,切不可偏頗,兩者須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罪惡的黑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罪惡的黑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正本清源話真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