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農民的兒子

第一章 農民的兒子

1904-1920年

鄧小平本名鄧希賢,參加革命后才取名鄧小平。他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中國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農村,農曆是七月十二日。鄧小平本人年輕時一直使用這個出生日期。根據20年代的記載,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時所登記的出生日期也是7月12日。

鄧小平的父親叫鄧文明,是一個小地主。母親淡氏,是鄧文明的第二個妻子。他們居住在距廣安縣城幾里遠的牌坊村。廣安縣位於四川省的東部,這裡遍布著小山和小溪。鄧文明擁有大約10公頃土地,在好的年份,足能收穫10噸糧食,廣安是一個相當大的地方,擁有幾干戶居民,但是這裡不是四川最繁華的地區。四川的動脈長江,從西南穿越全省流向東北,途中匯合了不少支流。廣安坐落在長江的支流嘉陵江邊,但距河谷還有很長的距離。廣安距省會成都二百多英里,要繞過幾座綿亘的山脈,距最近的城市重慶也有一百英里。

在鄧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鄧文明的祖先從華南移居四川。他們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的一部分,原居住在中原,後來遷移至南方,在這之前的幾個世紀里,他們的情況還是神秘的。客家人所講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風俗習慣,與中國南方當地的其他漢族人和非漢族人都不同,然而,鄧家或許在遷至四川前就已經放棄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到了18世紀初更加可以肯定。因為此時鄧家出了一位名人,他在朝廷里做了大官。這個人叫鄧時敏,在乾隆時當過翰林、大理寺正卿。1774年鄧時敏告老還鄉。他死後不久,人們為了紀念他,在村口建起了一座牌坊,上面雕刻著皇帝的御筆,這個村子從此就改叫牌坊村了。"文化大革命"中,這作為鄧小平的罪狀,村子被改名為反修生產隊,牌坊也被搗毀。儘管後來村子又恢復了原來的名字,但牌坊卻沒有重建。

鄧文明是個精力充沛、樂觀向上,喜歡社交的人。在鄧小平離開家以後的生活中,鄧文明一度曾成為廣安縣及其周圍地區有影響的人物,指揮過幾百人的民軍。牌坊村那些還記得他的老人對外國遊客介紹說,鄧文明樂於同人交往,在調解地方爭端時處事公道。在家裡,他嚴格而又謙和。他對孩子們的訓戒是嚴厲的,但當孩子們犯錯誤時,他仍願意傾聽他們的陳述。他生前沒有照片,人們記得,他中年時謝頂,蓄著大鬍子。鄧小平倒一直沒有謝頂,但他似乎繼承了他父親的性格——自信、有抱負、處事果斷。

鄧小平的母親並不引人注目。當鄧文明確定第一個妻子張氏不能生育時娶了淡氏。淡氏的娘家家境可能很不錯。她嫁到鄧家時的嫁妝是一張雕刻精巧並上了紅漆的大紅木床。這樣的嫁妝,貧窮的父母是提供不起的(鄧小平就出生在這張床上。80年代在鄧文明的舊居里仍能看到它)。淡氏為鄧文明生了四個孩子,鄧小平排行第二,也是三個兒子中最大的一個。後來,大概在1920年鄧小平離開家之前,淡氏變得體弱多病,20年代後期她便去世了,據說死於結核病。設人寫過成講過她同她的孩子們的關係,所以很難推斷她對孩子們有什麼樣的影響,或者說孩子們對她怎麼樣地依戀。

鄧文明以後又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三個妻子蕭氏為她生了第四個兒子。第四個妻子夏伯根是船工的女兒,只比鄧小平大一歲*,為鄧文明生了兩個女兒。夏以前比鄧小平大兩歲。---譯註)結過婚,她是帶著一個女兒嫁到鄧文明家來的。因此,鄧小平總共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一個同父異母弟弟、兩個同父異母妹妹、還有一個異父異母妹妹①。因為他十六歲就離開了家,而且再也沒有回去過,所以他直到四十多歲,才見到了這幾位異父或異母的兄弟姐妹。但他卻永遠也見不到他那位同父異母小妹妹了。1949年,就在鄧小平作為共產黨部隊的政委攻克四川前夕,她去世了。

在中國,起名字沒有約定的標準。父母從所有的語言辭彙中選擇一兩個字,表達他們對孩子的願望或期望(在鄧小平出生的那個時候,往往表達的只是父親的願望或期望)或者是為孩子的出生討個吉利。鄧文明為他的長子取名為希賢,這兩個字的意思是"渴望"和"善良",寓示有才智。鄧文明還給他取了一個表示他在家族中的輩份的名字,即先聖。他的姐姐已被取名先烈,鄧文明接下去給後來出生的他的所有孩子都取了以"先"字開頭的名字。鄧文明的第三個和第四個妻子所生的孩子們一生都使用這祥指定的名字。而鄧小平和他的兩個同父母的弟弟則不是,他們後來都改了名。

鄧小平出生和長大的那座房子80年代時依然存在,只是被當地幹部進行過相當大的修繕,他們想把它變成一個博物館。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這所房子雖然寬敞,但極普通。這棟大宅共有二十二個房間,房屋與房屋之間用很高的木樑隔開。後來拆了右廂房,房間就沒有那麼多了。庭院是鋪設過的,但屋頂在鄧的童年時代是用茅草覆蓋的。窗戶是紙糊的長條格子窗。有些房間是硬泥地。沒有自來水。可以肯定,鄧吃得很好,而且冬天有溫暖的被窩可睡。但他的房間里並沒有懸挂什麼字畫,也沒擺設貴重的傢具。

鄧文明屬於中國傳統的統治階層——讀書人中的最低層。他的地位不是繼承來的,也不是靠財富獲得的,而是靠他所受的教育。跟他的祖先鄧時敏一樣,他讀過幾年私塾,學過文言文和中國古代的文史哲。但與他的先輩不同的是,他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鄧文明可能在重慶的一所現代法政學校學習過一二年。鄧文明所交往的都是些地方官員和當地有地位的頭面人物。所以,他享有一些特權,諸如可以免除一些義務和勞務,一旦犯法,也不必受肉體上的刑罰等。

鄧文明因此在當地頗有名望。他也是位很傳統的人物。哥老會是中國最古老的秘密結社之一,它在四川最強盛。鄧文明就參加了哥老會的協興鄉分會,後來還當上了它的首領。他篤信佛教,經常去廟裡拜怫。1938年的一天,*他在拜佛后回家的路上,被士匪或仇敵暗殺*應為1936年。---譯註了。他同鄧小平的母親結婚時,第一個妻子還活著,**而**此處有誤,鄧文明同鄧小平的母親結婚時第一個妻子已經去世——譯註且仍然生活在池的家裡,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做法。

在教育方面,鄧文明卻很跟得上時代。鄧小平開始在一個老式私塾接受教育②。兩年以後,池七歲時,轉到一所新式小學就讀。四五年以後,升入廣安中學,成為一名寄宿生,每星期回家一次。所以他從早期起就學習了現代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和地理,並且學的是白話文,而不是過去一直使用的文言文。

關於鄧小平的學校生活沒有什麼文字記載,與毛澤東、周恩來不同,他從未向外國人談起過這些。不過多少也有一些趣聞軼事。80年代,牌坊村的老人們,包括他的舅父淡以興,對外國來訪者說,鄧兒時是個活潑、聰明的孩子,喜歡和同學們玩遊戲,而且學東西非常快。其中有人說,他讀書只朗讀三遍便能夠記住並背誦出來(七十年後,鄧小平的橋牌搭檔和親密的政治夥伴萬里向一位外國人透露,鄧小平對牌的記憶力非常好,這就使他比技術水平相當的選手略勝一籌)③。這些老人們還說,鄧小時候也是個有主見的孩子,即使有些事情是違反傳統道德的,做了會受到懲罰,他還是無所畏懼,照樣去做。

按照新的教育制度,在十八九歲之前,鄧應該呆在中學,然後,如果他學得很好,並且他與他的父親都有這樣的願望,他就可以到一所設在成都或重慶的高等學校繼續學習。然而在1918年的某個時候或1919年初,他才只有十四歲時,鄧文明從重慶給他兒子寫信說,他從當地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內容是,重慶即將開設一所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培訓年輕男子(或許也有年輕女子)準備到法國"勤工儉學"。他問鄧小平是否想進這所學校。鄧文明還給他的弟弟鄧紹聖發了一封類似的信,鄧紹聖只比鄧小平年長三歲。他們兩人都沒有馬上答覆,但也沒有拖延太長時間。1919年夏未或初秋,他們離開牌坊村,進了重慶的這所學校。

從表面看,鄧文明的舉動難以解釋。鄧小平還只是個孩子,對廣安這個小天地之外的生活毫無經驗,他的叔父的經驗也不會更多。他們都未受過培訓或教育,對應付遙遠的外國的不穩定的生活缺乏準備。除此之外,鄧文明一定已經意識到,送他的長子到法國去讀書,其結果意味著他們的家庭將失去這個兒子。如果鄧小平衣袋裡揣著工科畢業證書回到中國的話,他一定不會想成為一個農民,而且他不可能想在只有很少工業的四川工作。

可以推測,鄧文明是受了一個熱衷推動留學運動的人甚至可能是個外國人的影響,或者他已經發現他兒子很任性,便想把他送走。然而這些可能性沒有任何根據。而且當時的實際情況也與這幾種推測不符。重慶這所學校的創始人吳玉章是成都的一位教師。鄧文明應該沒有見過他。20年代時由於熱心支持四川學子出國留學而知名的楊森也是廣安人,他和鄧文明是同時代的人,但在鄧小平成長的過程中他並不在廣安。當時有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廣安,但鄧文明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不可能和法國教土有所來往。至於鄧小平他們父子間的關係,據牌坊村的老人們講,兩人猶如同輩朋友那般親近。因此鄧文明送兒子去法國這一舉動似可以簡單地解釋為,一個做父親的遠大抱負、愛國心以及他對整個世界形勢的了解。

毫無疑問,鄧文明非常關注國家政治,他所參加的哥老會當時正參與四川的保路運動。他讓他的兒子和弟弟到法國去的行為就是關心政治的一種體現。對他來說,了解四川和整個國家所發生的事情並不難。到了20世紀初,大多數城鎮都有了電報局,大量地方報紙和雜誌的發行是當時的一個特色。村中父老相傳,他到茶館里喝茶的時間很多,而茶館正是交流地方和國家新聞的中心。

即使鄧文明在家不多談政治,鄧小平在1915年或19l6年進入廣安中學的時候,*自己一定也能了解到一鄧小平是1918年進入廣安中學讀書的——譯註些。當時,中學都普遍訂閱報紙,領導組織激進的愛國主義的示威遊行也是當時一些學生的時尚。根據鄧的官方傳記記載,1919年,鄧小平參加了學生抵制日貨活動。因為當時在凡爾賽會議上,西方列強將德國在山東享受的優惠權益轉讓給了日本,儘管當時中國也是協約國成員。從而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

在鄧小平的童年時代,主要的政治事件是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陳舊的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和自1644年以來一直佔據皇位的清王朝。清王朝最初嚴禁外國軍事、貿易和文化侵入中國,這是導致這一傳統帝國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幾代皇帝統治下,曾相繼嘗試過三種政策:閉關自守;"自強":吸取外國的技術、軍事和工業,但不接受外國思想;對趨於衰落的君主制度進行改良。但所有這些政策都失敗了。因而最終導致了一場革命運動的到來。

這場運動的領導者叫孫逸仙,他1865年出生於廣東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在夏威夷接受教育,又到香港學醫。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成為一名革命家,致力於中國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徹底的改革。從1905年開始,他成為所有立憲共和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只有很小部分)公認的領導人。這些人都有同孫逸仙一樣的目的,並準備通過武力去實現它。他們一起工作,但關係並不總是那麼融洽。同盟會這個秘密組織的主要基地在日本,其國外成員多於國內成員。

從1905年到1911年,同盟會試圖在中國內地建立基地,有時在港口城市,有時在開放的農村,但都沒能成功。該組織的人力、物力和武器的來源都很匱乏。其計劃一般說來也是粗劣的,它總是寄希望於同盟者的合作,如秘密會社的支持,而這些會社更注重自我保護,不會大膽地採取行動。但是,同盟會從未放棄過它的理想。1911年秋,同盟會制定了計劃,策動長江中游武昌的駐軍起來暴動。

如果這些計劃制訂得比較周密,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革命了。在計劃實施時,突然發生的偶然事件,使它受到干擾。一群革命黨人很令人意外地在位於長江北岸的(武漢的另一部分)漢口的俄租界內引瀑了一顆巨大的自製炸彈。這次爆炸使得中國城市警察迅速進入這個爆炸區。通常情況下他們是不能進入租界的。在那裡,警察逮捕並處決了三個革命黨人,還發現了混在本地軍隊中的同盟會成員名單。在這危急關頭,一群革命黨軍官加緊煽動武昌駐軍的暴動,讓他們同保皇黨軍隊進行戰鬥。結果保皇黨軍隊失敗,被迫撤回。當政府還在考慮下一步的對策時,中國其他幾個地區駐軍的暴動又突然爆發了。

第一次暴動發生時,正在美國的孫逸仙返回了祖國。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被來自十六個省的議會代表推選為共和國臨時大總統。當年僅六歲的皇帝的母親宣布他的兒子五個星期之後退位的時候,本應由孫中山任總統,然而他缺乏軍隊的支持。皇后在最後的詔書中邀請袁世凱,一個為王朝訓練現代化軍隊並因此連結了大多數省份的指揮官的職業軍人,組建了共和政府,於是僵局便產生了。孫性格軟弱,所以他很容易妥協。或許他真的對袁充滿希望,以為袁會接受民主共和的方式,因此決定支持袁並催促國務院選舉袁當總統。孫沒有在袁隨後組建的政府中任職,只是被保留了黨的領導人職務。1912年8月,同盟會與四個較小的組織共同組建了國民黨,孫當選為主要領導人。

以後八年,全國的政治與管理混亂不堪。人們很快便看清楚了,袁世凱不是民主主義者。當國民黨在新的國民議會兩院選舉中取得勝利時,袁拒絕對政府進行改組,然後謀殺了國民黨內最有名望的年輕領導人宋教仁。他繼續破壞共和制,煽動復辟帝制,要人們擁立他當皇帝。但最終都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失敗的原因並不主要是因為多數殘存的君主主義者把他看作非皇帝的嫡系,而是因為復辟的行為引起了許多省的戰亂,由此導致了中國20世紀最為有害的格局出現:地方勢力或軍閥割據,中央政府崩潰。

鄧小平進入重慶預備學校所參加的活動的正式名稱叫"勤工儉學",其先驅是李石曾。李是一位愛國人士,信仰無政府主義,推崇法國文明。他已作了多年的努力,建立中法之間較密切的聯繫,並且設法要使中國工人與學生同時在法國享受工作與教育的好處。他本人家境富裕,曾在法國的中學和巴黎的巴斯德學院學習。

李最早的籌劃始於1908年。他在巴黎郊外創辦了一家豆腐加工廠,並開始給工人們(都是來自中國他家鄉的同鄉)傳授中文、法文、基礎科學和良好的社會行為。按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的做法,他主張對學生們嚴格管理,禁止喝酒、吸煙和賭博,只是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這個嘗試最終沒有維持多久。豆腐加工廠因為不賺錢而破產廠,李只好把參加這項實驗計劃的學生送回祖國。

但李並不灰心,他接著又策劃了一項新的更具雄心的計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近的幾年裡,他安排約一百三十名中國男女學生在巴黎、蒙達吉斯個和楓丹白露的中學里學習。戰爭期間,他創建了一個學會。這個學會就是給在法國工廠里的中國工人以基礎教育,並使他們了解無政府主義的重要性。該協會在巴黎開辦了一所學校,部分中國工人在辛苦工作之餘,還抽空前往學習。

1916年,仍在法國的李石曾又推出了一個計劃:招收一大批受過教育的年輕的中國人到法國,邊工作邊學習。他熱切地希望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知識分子克服輕視體力勞動的壞思想,同時讓他們教導當時在法國的三萬名中國工人,並使他們學會對中國的現代化有用的技能。他創辦了"華法教育會",希望"發展中法兩國聯繫,尤其是在法國的科學與精神教育幫助下,改進中國的道德、學術與經濟生活"。④他勸說中國的朋友們和具有善意的人們在中國開設華法教育會分會,並設立學校,招考學生,為到法國生活和工作準備經驗。

由於當時中國的政治狀況非常糟,也因為第一代現代中學畢業生找工作困難,所以一大批中國青年被李的計劃所吸引。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期間,有近一干六百名學生,其中約三十名是女生,從海上乘船前往法國。像鄧小平這祥還不到二十歲的學生不多,三十多歲甚至四十多歲的更少,大多數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學生。他們大部來自四川省和毛澤東所在的湖南省。有些是大學畢業生,但絕大多數沒有超過中等教育程度。他們來自社會的中層,大多是比較貧窮的地主、商人或知識分子的子女。即使輪船公司提供一百銀元的優惠票,大部分家庭還是難以承擔(有時候,商會會借錢給他們買船票,如果他們手頭不方便,商會會延長貸款的期限)。

從一些回憶錄和相關的記載來看,大多數勤工儉學的學生動身赴法時是樂觀的,確信雖然必須辛苦工作,但最終會獲得先進的專業知識和工業技能。有人還希望了解法國如何成為並保持民主共和制的成功秘訣。周恩來(他和鄧小平後來成為最知名的勤工儉學學生)1920年6月,在赴法的五個月之前,寫了一首詩,詩中稱法國是"自由的故鄉",並期待有一天能夠在中國"扯開自由旗"。⑤在法國這邊,也對這些中國學生抱有很高的期望。有一段時間,法國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們曾為英美文化的傳播,特別是新教徒傳教士通過創辦中學和大學對中國施加影響,而感到優慮。所以他們歡迎中國的這個勤工儉學運動,認為這是讓中國人了解及敬仰法國文化的最佳方式。他們中有些人同年輕的中國人一樣浪漫,斷言這項運動會帶來兩種文化的交融。一位熱心者寫道,中國人是"遙遠東方的法國人"。因為他們是哲學家、詩人和藝術家⑥。

在重慶學校,必修的基礎課程是法語、中文和基本工業技能。鄧小平在班級里表現如何,不得而知,不過他的一個同學六十多年後寫道,他當時學習"非常勤奮"。⑦從法國外交部的檔案文件里,我們還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情況。文件記載,他到法國時希望到冶金廠工作。文件里也指出,他成功地被學校錄取,並通過了由設在成都的法國領事館主持的法語考試。從重慶學校畢業后,鄧可能回到廣安作了短暫停留,為旅法準備行裝等,並向他的家人道別。離別是痛苦的。倘若他和他的父母事先知道他們註定永遠不會再相見,那麼這次離別會更加令他們傷心。

1920年9月,鄧和他的叔叔以及其他近一百名同學,乘輪船從重慶啟程,踏上了旅法的第一段旅程,同時也就開始步入了他的革命生涯。

註釋:

①《鄧小平傳略》第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②作者本人。

③《鄧小平傳略》第3頁。

④貝利《中國的勤工儉學運動在法國》,第449頁。

⑤同七書,第452頁。

⑥同上書,第453頁。

⑦弗朗茲:《鄧小平》第28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鄧小平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鄧小平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農民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