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不折不扣的寄居者
趙明宇
「我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寄居者。在美國生活20年也不能改變我的寄居者心態,回到國內我也有找不著位置的感覺。」電話中,剛剛在台灣家中跑步機上下來的作家嚴歌苓有點氣喘吁吁地表達出了這樣的觀點。
就在上個月,嚴歌苓在新星出版社推出她的新作《寄居者》,這也是她繼《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后又一部值得關注的長篇小說。
「聽」來的寄居者——
一直到前年,我突然想到,可以借用柏林的故事來作為串聯大背景
一直讀到全書倒數第二頁,《寄居者》一直是籠罩在頭上的烏雲,低低的壓抑的烏雲。
故事發生在1939年的亂世上海。美籍華人女孩MAY愛上一個剛剛逃離集中營上岸的猶太男子彼得。那時趕上臭名昭著的「終極解決方案」就要實施,為讓彼得逃脫屠殺,MAY把一位愛上她的美國青年勾引至上海,讓彼得用他的護照與自己一起逃往美國……愛情與信仰,忠義與背叛,自我追尋與自我迷失,都在其中。
與此前很多書的故事來源一樣,這部小說依舊是嚴歌苓「聽」來的。故事的原型來自柏林牆。1993年,嚴歌苓和丈夫去柏林旅遊時,知道了這個像小說的真實事件。一對年輕人在東柏林訂婚後,小夥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愛著未婚妻,幾年後仍無法忘懷。偶然中,他在歐洲見到一個像他未婚妻的女孩子,他勾引了她,把她帶到東柏林,讓未婚妻用歐洲女孩的護照到了西柏林。
這個故事中人性的東西讓嚴歌苓念念不忘,但她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把它寫出來。1999年的時候,她跟陳沖對猶太難民在二戰期間被上海接納的事件非常感興趣,「我們做了一階段的資料研究,但苦於找不到一個比較集中的故事來反映。一直到前年,我突然想到,可以借用柏林的故事來作為串聯大背景。」
飄忽的寄居者——
他們全然忘記了我的身份與唐人街的關係,忘記了這樣開玩笑是在傷害我
對「寄居者」這種身份的探索,嚴歌苓曾經在《扶桑》和其他移民故事裡有過表露,但不像《寄居者》這樣集中、直接,並且遠遠不局限於華人的寄居狀態,而是從華人本身的寄居狀態探索其他種族的寄居狀態。而對這種寄居狀態產生共鳴的,也許是不分種族地域的每一個人。
嚴歌苓坦率地表示,自己和MAY都是不折不扣的寄居者。在寄居國如此,在自己的祖國亦如此,夾在兩者之間,自己總有飄忽的感覺。
「在美國生活20年也不能改變我的寄居者心態,就是那種邊緣的,永遠也不可能變成主流的感覺。因為無論怎樣,西方文化都是我半路出家學習來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感到他們的文化優越感。」她對記者舉例說,自己和美國朋友在一起聊天時,他們有時會肆無忌憚地嘲笑唐人街里公交車上廣州人的口音,會嫌惡地說起唐人街里的蟑螂,「他們全然忘記了我的身份與唐人街的關係,忘記了這樣開玩笑是在傷害我。」
而另一方面,當她回到自己的祖國感覺自己也是一個邊緣人,「祖國的人在我缺席的20年裡,改變非常大,很多人的感情和文化都變化了。回到國內我也有找不著位置的感覺。」她說,大家都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年建設自身生活的時間,現在都迎頭趕上,很忙碌。「我過去回國,是把公事放第二位,把與好友們的見面放第一位。我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但朋友們仍處在正常的工作中,不覺得你老遠從國外回來,就應該如何如何。他們沒辦法把友誼放在第一位。有時我也覺得很失落,那些可都是我少年時代的朋友。」
樂觀的寄居者——
這個人物靠我很近,我倆都是那種看起來特蔫,但不定什麼時候就干出什麼大事來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嚴歌苓表示,寄居者的身份也有好的一面,自己是個樂觀的寄居者。「很多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寄居者這種角度給了我新鮮的感覺,使我更沉靜。對什麼都不認為理所當然,都會玩味,品評,不由自主地把祖國和寄居國做比較,社會、觀念、情感表達方式、語言、食品……一切。比得最多的當然還是語言。」
她就是在這種比較中,越發感覺出中國語言之魅力。「沒有哪一種文字像唐詩宋詞那麼美,那麼有圖畫感,那麼有音樂感,那麼有色彩感,而且還那麼經濟,好記好背好唱。這些是舊體英文詩也不能相比的。我要求女兒背了好多唐詩。」
MAY身上體現了嚴歌苓寄居者的心態,同樣,在性格上,兩個人也有相似之處,「這個人物靠我很近,我倆都是那種看起來特蔫,但不定什麼時候就干出什麼大事來。只不過,我的人生沒有MAY那麼戲劇化,也沒有像她面臨那樣的絕境。」20年前,嚴歌苓在30歲時放棄國內穩定優越的生活,去美國開始留學。對自己生活的這段大轉折,她說,當時有情感上的原因,「那時就感覺人去樓空,一門心思想聯繫國外學校,可能是一種死而復生的感覺吧,倒算不上膽大妄為。」
關鍵詞——
讀書
在國內,我的童年好友都不讀書,也不讀我的書。有一個青年時代的朋友,記得她那時還跟我爭著讀索爾·貝婁《洪堡的禮物》,現在很少讀書了。國內的生活壓力太大,大家都筋疲力盡,有的人連電影都不看,更別說讀書了。還有就是媒體泛濫,手機也提供了娛樂,電腦可以充實一切業餘空間。我爸爸整天還在讀書,但他晚上的時間獻給了電視劇,儘管一邊看一邊罵,大概也是惱火他自己的無聊吧。
愛好
如果在國外,我平均每天有五六個小時寫作,生活很有規律,國外的生活很清凈。如果回祖國大陸生活就比較混亂了,因為要見朋友,要談事,你也知道有時談一個事情幾個飯局都未必能確定。我是個電影迷,我有一個身份是好萊塢編劇,所以他們經常給我提供好萊塢最新的電影,基本上在國外每晚都看一部電影。
愛情
現代人的愛情我不想寫,因為無力、蒼白,現代人想得開。想得開的還叫什麼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絕對是想不開的愛情。其實我們說了那麼多年愛情,可是我們可能對自身都還沒什麼認識,愛情也存在各種面目。有的是那種愛得死去活來的;有的則是沉靜瑣碎的,燈熄滅了又再燃起。我年輕的時候對後面這種沉靜瑣碎的愛情沒有認識,現在這兩種愛情我都經歷過了。
成名
我強調自然,哪本書都有自己的運勢,我不刻意去做,不希望看起來很硬。對成名,我考慮的是,它能幫助到文學嗎?我希望通過我的聲音和文字能讓更多人喜歡我的作品,這是我期待的。有時名氣能使你發出聲音。
改編
為什麼很多人買我的作品改編?大概因為我善於講故事、也喜歡刻畫人物吧。而且,跟女演員接戲的道理一樣。一位女演員演了一部電影,效果還不錯,下面自然還會有人找她繼續演。我的小說最開始在1993年李安買走了我一部,後來李翰祥也買了一部,同一年朱言平也買了一部。到了祖國大陸后,陳凱歌也找到了我。我最想跟哪位導演合作可不好說,因為我天生不狂,人家看中我的小說,我就喜出望外,覺得備受抬舉了。還因為我想不了那麼遠,我只想干好眼前的事情,就是手裡正寫的小說。
讀者
2004年以前,我的作品收入以海外為主,沒太重視祖國大陸市場。後來我發現祖國大陸經常從海外轉載我的東西,與其這樣,還不如我主動投稿。2006年前,我開始在祖國大陸出版作品。《第九個寡婦》出版后,市場反響非常好,印數很多,我開始關注祖國大陸讀者,還是他們最懂我,最會欣賞我。
關於嚴歌苓——
嚴歌苓,旅美著名女作家。生於上海。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歲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此後的10年間,她寫出了《天浴》、《扶桑》(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人寰》(獲台灣中國時報「百萬長篇小說獎」以及上海文學獎)等多部引起海內外讀者關注的長中短篇小說。《少女小魚》(根據此作改編的電影獲亞太影展6項大獎)、《女房東》、《人寰》等獲得了一系列台灣文學大獎,其中《天浴》由陳沖拍成電影后獲金馬獎7項大獎和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英譯版《扶桑》曾登上2001年洛杉磯時報最佳暢銷書排行榜。
200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