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柏台之名起於漢朝。御史府中多植柏樹,而朝廷禁省,統稱台閣,所以御史府別稱柏台。至明朝設都察院,與六部平行,合稱「七卿」。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各一人,稱為「台長」;正途出身授職監察御史,稱為「入台」。特設而無專署的,有六科給事中,習慣上通稱為「垣」,與「台」相對。如謂「台垣」即包括御史、給事中在內。台垣皆為言官,但兩者常成水火,是明朝政治上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相當複雜,不涉本文,就不必去談它了。

清朝的政治制度,沿襲明朝,但亦有好些變化,柏台的變化較大,與明朝比較,有如下之異:

一、明朝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清朝只設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各一人(僅就漢缺而言,增設滿缺是另一事),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定為總督及巡撫的兼銜。督撫另一兼銜為兵部尚書、兵部右侍郎。因為有此兩個兼銜,所以督撫能參劾屬官,管轄兵馬。

二、明朝御史之權特重。巡按御史官止七品,與縣令相同。但巡按「代天巡方」,小事處決,大事奏裁,督撫亦不能不買賬。其威風只看「三堂會審」的王金龍,便可想像。至清朝則御史幾專司言職,初期還有巡漕、巡鹽御史等,至雍正後盡罷,只保留了北京五城的巡城御史,具有一部分地方官的職掌,以後會談到,此不贅。

三、六科給事中納入都察院。御史分道,合稱「科道」,與明朝兩者合稱「台垣」,次序相反。此因給事中品秩較御史稍高,故列在前。四科給事中的主要職掌原為「掌封駁」,可說是專行使於皇帝的監察權,即凡詔諭不合成憲,或者窒礙難行者,以原詔諭封繳,請求改正,故謂之「封駁」,但至明朝已不甚分明,及清更無區別。科道惟一的不同是,各道御史可由翰林及六部司官考授,而六科給事中則必由御史升任。

本篇以談科道的軼事為主,兼及講官,並附記有關人物。所謂「講官」,是「日講起居注官」的簡稱。此為翰林的差使,凡兼「日講起居注官」者,為天子近臣,例得專折言事,等於兼任科道。科道無紅黑,翰林有紅黑,主要的就因為有此講官的兼差之故。能兼講官,必放考差,必派種種與文字有關的差使,如國史館等。

凡此科道講官,統稱「言路」。開通言路,為政治清明的表徵之一。但言路亦須有所節制,過分猖狂,易致動亂,明朝萬曆以後的情形,可為殷鑒。

目錄

李森先1

附記:王紫稼·清初蘇州書辦·釋大汕·潘耒季振宜13

附記:季寓庸·季開生·劉正宗·顧湄

黃六鴻·許三禮·郭19

附記:洪升·趙執信·查慎行·王士禎·余國柱·高士奇·朱彝尊·何焯·陸隴其·徐氏兄弟·明珠父子彭鵬43

附記:李光地

任宏嘉·陳紫芝·高層雲·錢灃49

附記:管世銘·洪亮吉·和·王望·吳卿憐·畢沅·國泰·於易簡·王傑·董誥·福長安謝振定·曹錫寶·廣興·戴璐64

附記:劉統勛·海蘭察·訥親·張廷玉·汪由敦·史貽直·高恆父子·和門下儲麟趾87

附記:朱荃

眭朝棟·孟傳金93

附記:于敏中·柏·陳孚恩·王鼎父子

沈淮·游百川·德泰·陳彝100

附記:恭親王·醇親王·王慶祺

吳可讀113

附記:成祿·勝保·王家璧·張之洞·寶廷·宋初君臣·光緒后妃安維峻151

附記:王五

劉恩溥·鄧承修155

附記:李鴻章·劉錫鴻

李慈銘·褚成溥163

附記:周氏兄弟·林紹年·王先謙·潘祖蔭·趙之謙·戴望·譚獻·王運·高心·王懿榮·翁同·周福清·周錫恩·殷如璋·魯迅·樊增祥·孫毓汶·劉銓福·黃輔辰父子台規240李森先

附記:王紫稼·清初蘇州書辦·釋大汕·潘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柏台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柏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