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惜惜嫁魯王

第二十章 惜惜嫁魯王

歷險的興奮漸漸消退,如皋的秋天來臨。冒辟疆也冷靜了,他開始仔細推敲越獄的每個環節,覺得每個環節都不可能,都是冒險,都是巧合,都像夢。他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怎麼可能呢?一連串巧合的環節推演出近似完美的傳奇,可它的環環相扣而又漏洞百出,風都可以吹斷它的聯繫。太神秘了。現在想起來,只有在獄中挨打是真實的。

現在的生活多了一些擔憂,他總是夢見南京方面有人來追捕他,這種反覆的折磨,使他養成了深居簡出的習慣,深居簡出又使他常常陷入冥想。命運變得越來越神秘,他猜測還有某種重大的擔子要落在自己身上,因為他越來越覺得南京的脫險完全是天意的安排,每個人在這件事上都受到一隻神秘的手的驅使,就像棋子一樣走到該走的位置,所以越獄獲得了成功,他把那隻神秘的手指定為命運。

董小宛聽到他的這些想法,忍不住笑了,總覺得男人一旦遭遇了重大事件都會變成另一個人。樂觀的會變得悲觀,灰心的會變得振作。但是不久,連董小宛也感到一些奇異的想法困擾著自己,命運再次讓他倆走到條思路上,她甚至覺得自己的一生就是為了完成某件事似的,總之,一股力量正卷過來,不是他和她能抵抗的力量。

夫妻倆身居水繪園,讀書論畫,研究金石古玩。董小宛這段時期寫了不少詩詞,她自己將它彙編成一冊,題寫為《閑雲散談集》,都是吟月詠花之類感傷作品,偶而也露出對危難時局的憂懼。也正是這時候,她開始將歷代婦女的貞節故事收集起來,準備編一部關於愛與貞潔相矛盾的書。

轉眼到了冬天,下起了雪,第一場雪總是令人耳目一新。

冒辟疆、董小宛、蘇元芳、惜惜、李元旦相約在水繪園賞雪。

特意在亭子里設了火爐,煮了一壺酒,酒香令紛紛揚揚的雪花沉醉。眾人興緻勃勃。

茗煙忽然跑來,看樣子有急事。由於雪的緣故,路上的卵石太滑,茗煙摔了跟斗。眾人大笑。茗煙索性又在雪地上滾了幾轉才笑嘻嘻站起來。蘇元芳笑得眼淚直流。

茗煙先喝了一杯暖酒。才一邊拍打身上的雪泥一邊對董小宛道:「夫人,外邊來了兩個男人說要見你。」

董小宛問道:「知道從何處來嗎?」

「說從蘇州來的,專程來探望你。」

董小宛立刻警覺起來,她在蘇州並不認識什麼男人,她又問:「來人什麼模樣?」

「一個虎背熊腰,滿臉鬍子,看著就嚇人。另一個年輕的,卻又弱不禁風的樣子,看模樣兩個都是商人。」

董小宛沉吟一會道:「這就怪了,我印象中沒有這兩個人。」

李元旦插話道:「八成是錦衣衛,咱們可得防著點。」

董小宛道:「我也這麼想。我和惜惜去看一看,你們三個先避一避,讓人把雪地里的腳印掃乾淨,別露了行藏。如有不測,我先穩住他們,惜惜來報信。」

董小宛和惜惜便迎出去,茗煙先去開門請那兩個男人進來。遠遠地看見來人,由於雪下得太大,無法認清楚。惜惜舉著一把傘,傘面的雪積澱起來。在董小宛的眼中,那兩個男人像兩截樹樁,雪使他倆的頭頂和肩頭髮白。

走到近前,兩個男人都衣衫單薄,壯實的漢子若無其事。

另一個則在顫抖,臉色發黑,嘴唇發紫,目光中驚懼和疑慮擠滿了眼眶,甚至分不出善惡了,就像一隻被追獵太久的狼一樣,早就作好準備把自己交出去而束手就擒。

壯漢恭身一揖道:「董夫人別來無恙。」他將頭上、肩上、鬍鬚上的雪抖掉一些。另一人怔怔地站著,看見掉落的雪,忙也把自己頭上、肩上的雪輕輕拂落。

董小宛細細打量那壯漢,的確是張熟悉的臉,她一邊遲疑地問:「先生……」一邊努力從濃密的鬍鬚后將另一張臉恢復過來,和記憶中的肖像對上號。

「哎呀!」她說道:「楊將軍。」

來人正是楊昆將軍。他伸手示意別大聲,董小宛會意,叫茗煙關上門。大家一路進了寒碧堂。董小宛這才施了萬福,叫茗煙和惜惜奉上茶來。她說:「恕剛才怠慢,實不知將軍光臨,如此大雪寒天,將軍是路過還是有貴幹,如有小宛能出力之處,但說無妨。」

「我們此來是專找冒公子的。」說罷看看茗煙。他認得惜惜,知道不是外人。董小宛會意,又叫茗煙去暖壺酒來。

楊昆這才道:「我們有國事而來。這位乃魯王殿下。」

董小宛心裡一驚,但立刻鎮靜下來,拉著惜惜就要行君臣大禮。魯王慌忙止住。見面以來,他第一次開口說話:「董……董……夫人,別……別……別這樣。孤於心不安!」他說話哆哆嗦嗦顫顫兢兢,惜惜猜他一定是冷壞了。董小宛卻覺得是由於驕慣的王爺生活發生了空然變故,使他還沒準備好便被突然推到完全陌生的世界面前,所以不能適應而感到羞怯、拘束才造成這個樣子。從他眼神判斷,他竟是比普通人還善良的一位年輕王爺。

等惜惜跑去叫冒辟疆來時,董小宛已經自去取來幾套冒公子的厚實棉襖讓魯王換上了,他覺得暖和起來,能夠細細地品一杯茶也令他幸福,畢竟連續幾個月來他都處在動蕩之中,若無楊昆捨命相隨,他不知死在何處呢。水繪園讓他有回家的感覺。

冒辟疆見過魯王和楊昆。他對困擾自己命運的玄想有了一個合適的解釋,也就是說南京越獄的種種巧合都是天意,目的就是讓自己來輔佐魯王。他對魯王極具好感,他深信正是命中注定自己要遭逢貴人,所以才能夠神奇地逢凶化吉。董小宛自去準備酒菜,叫惜惜一道道地奉上桌來。

杯盞之間,酒酣耳熱,眾人話題自然就扯到國事之上。冒辟疆問道:「殿下打算怎樣才展宏圖?從何處開始?」

魯王道:「從此處開始如何?」

「如此,則臣萬分榮幸。」冒辟疆道:「恕臣直言,今清人席捲魯豫之地,無險可守,無退路可言,所以殿下於此實不宜久居,非臣有意推諉勤王之責,望殿下三思。」

魯王和楊昆相視一笑。楊昆道:「冒公子所言極是。現在殿下權寄貴處,待各方聯絡就緒,方才待機舉事。」

冒辟疆道:「如此說來,楊將軍早有安排了。」

「殿下意欲守通州,糾集兵力,以楊州為中心形成互相呼應之勢。戰則戰之,不可戰則揚帆入海,清人無可奈何也,冒公子以為如何。」

「臣以為還不是萬全之策。試想清人之中多有智謀之士,特別是那個寧方我乃天下奇才,他不可能想不到分而擊之的戰術。若有一支清兵斬斷退路,則入海不成,大家入布袋也。」

「孤所慮也在此。」

「楊將軍多日奔走,不知兵力集結如何?」

「楊某無能。兵不多,將也少。只蘇州約二萬餘人,實不能御強敵。」

「另外有打算嗎?」

「只有一個。紹興府有我舊部,我想招之以輔殿下。」

「好極了。紹興地處江南,又近大海,且兵力充足。一旦清人南下,必血戰揚州。如此緩衝一下,紹興得以喘息,待攻到紹興已是強弩之末,王師可以一戰。戰而不利,再入海盤踞舟山、廈門,再謀襲殺。如此可定江南。江南一定,與湖廣闖賊殘部及獻賊舊部呈犄角之勢,抗擊清兵,則天下又成三足鼎立之勢。久之,或可謀復國大業。」

「哈哈哈,生子當如孫仲謀。」魯王說道。

「楊某乃一介武夫,智謀之慮實不足用。冒公子能否推賢能之士為殿下籌謀?」

冒辟疆拍掌道:「哎,只顧吃酒閑話,忘了一人。此人姓李名元旦,智勇雙全,可以輔佐殿下。」他扭頭叫惜惜:「快請李公子。」

魯王一見李元旦便認定他是一條好漢。又添杯盞,說話之中,魯王對李元旦的才智更加深了信心。問他願否同行效力。李元旦慷慨激昂道:「願效犬馬之力,任憑驅使。」眾人飲至深夜方散。

第二天,冒老爺一早就到了水繪園,魯王還沒起床,他就站在雪地中恭敬地守候。雪已停了,看來又是個大晴天。待魯王、楊昆和他相見之後,他將自己的四名丫環叫到魯王身邊,命她們用心服侍。然後告退,臨出門時輕聲對冒辟疆道:「吾兒,天賜良機。」

眼見魯王在冒府已經習慣,且是個比較安全的藏身地,楊昆便放了心,於是告別魯王,要去紹興拉攏張名振。冒辟疆道:「楊兄何故如此匆匆,鞍馬勞頓,何不多歇幾日。」

「國事為重,吾輩怎敢貪圖安逸。」

李元旦道:「楊將軍先天下之憂而憂,令人欽佩,令人欽佩。」

冒辟疆送楊昆出城,方知他還帶來了二十員心腹,他們在城外雪地上駐紮了一夜。冒辟疆慌忙將將士們帶到城外本家地面上的幾家大戶人家安置妥當。楊昆打馬奔紹興而去。

冒老爺常常來給魯王請安,他久居官場,早就練成了察顏觀色的職業習慣。魯王的寂寞逃不過他的眼睛。雖然冒辟疆和李元旦整天陪著他品梅、論詩、作畫、飲酒、下棋、聊天、踏雪,或觀注時局,或指點江山,依舊無法讓他不在夜深人靜時倍感孤清。冒老爺想出一個極好的點子,將冒府上上下下幾十名丫環編成舞隊,由董小宛執鞭訓練,竟然勉勉強強湊成一個戲班子,可以演幾段戲。於是,夜中的水繪園便傳來笙歌燕舞聲。如皋城裡的有識之士便深深嘆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都認為好端端的江左名士冒辟疆已毀在董小宛這個秦淮妓女手中了。人們並不知道魯王在此,連冒府那些丫環都不知道,因為在人前,眾人都叫魯王為楊先生。

也難怪有識之士捶胸頓足,時局確實越來越危險。就在前兩天,離如皋以北約二百里處曾出現一股清兵游騎,有大膽的鄉民躲在樹林里數了數,說有三十四騎。他們就像從地底冒出來似的,站在一處斜坡上指指點點。正在田地中勞作的農人,慌亂間扔了鋤頭、耕牛、犁鏵等什物和牲口,抱著孩子,拖著老婆就沖樹林里跑。為首那個清兵哨總用鞭子指著逃命的無數村民道:「瞧瞧吧!那些漢人。」清兵們哈哈大笑,笑聲傳出去很遠。

好大膽的清兵,欺我大明無人,竟敢孤軍深入到如此地步而毫無懼色。魯王一掌擊在楠木桌上,手掌一陣巨痛,差點腫了,桌上的杯盞、筆硯及飾物都跳了幾下。魯王憤怒得咬牙切齒。後來聽說如皋知縣曾派出一百餘鄉勇去追殺流寇,雖然他們只看見一片馬蹄印,卻也博得魯王的歡心。

隨後又傳來兩淮危急的壞消息。魯王憂心如焚,縱有大家輪流作東給他解悶,也快活不起來,終日自嘆國運不濟,自怨無力殺敵。

這天晚上,冒辟疆夜宿水繪園,無意中走到窗前,看到窗戶紙被風吹破兩格,便從格眼望出去,外面依舊是雪的世界,雪已經變硬。他看見對面樓上魯王的房間竟敞著窗扉,魯王在房間中垂頭喪氣地走來走去,偶爾站在窗前重重拍打窗欞。董小宛見他看得出神,也湊到窗前去看,見此光景,不覺嘆道:「好可憐的男人。」

她把冒辟疆拉到床邊,說道:「我有個想法想和你商量。」

「什麼想法,你說使得就使得,怕我不相信你的才幹?我的美人。」

「別貧嘴,我說正經話呢。」

「說說看。」

「我想讓惜惜侍侯殿下。」

「殿下?」冒辟疆怔了怔,道:「能行嗎?」

「事在人為。不成也不打緊。」

「關鍵是怎麼人為?」

「我們創造機會讓惜惜和他多一些機會單獨相處,自然會滋生情義。」

「這樣做值得嗎?」

「值得。你也知道時局危在旦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難道你整日只想建功立業,卻不曾想留條可靠後路?」

「哎,我怎麼沒想過呢?冒府如此產業卻如何棄得?」

「就呆在如皋等死?」

「不。我想到時候總有個避難之所吧。」

「等到時候?我們都被誤了。」

「如何能誤?」

「讓惜惜嫁給殿下。殿下據紹興乃進退兩易之地,清人不易前來剿滅。如有不測,我等也可以遠投殿下,到時惜惜是王妃,自然可以順利立足。若大明氣數未盡,你還可施展平生抱負。」

「這的確是一條切實的退路,宛君睿智乃至深謀遠慮,鬚眉不及也,只不知惜惜願否?」

「我明天就去和她細說。」

第二天,董小宛叫惜惜陪著自己,在水繪園裡隨意地散步,她一言不發,腳步聲輕飄飄踏過殘雪以及殘雪掩蓋的枯枝敗葉。在園子東頭見一盆殘零的菊花,經風雪之後已經腐爛發紅。惜惜嘆道:「偌大一座花園也留不了一株秋菊,多麼可憐啊!」

董小宛苦笑一下道:「就像你一樣。」

「姐姐取笑了。我終生能伴姐姐左右足也。」

「傻妹妹,哪天你嫁了人就不能伴我了。」

「誰還娶我這種人。」

「妹妹何苦自賤。你這般容顏男人娶之唯恐不及,我倒想看看誰消受這般艷福呢。」

惜惜只當她說笑,便撒嬌道:「姐姐替我挑一個好了。」

「一言為定。」

惜惜見她認真的樣子,方知不是說笑,乃假裝生氣,努著嘴不言語。

董小宛正色道:「眼前就有一個。」

惜惜道:「別說!別說!誰知是哪個村野匹夫?不知道倒好!」

「我說殿下!」

惜惜唬得一怔,隨即滿臉羞紅。

董小宛又問道:「你覺得殿下為人如何?」

惜惜不語。

「我看他也是有為少主。只是經驗不夠,若久經錘鍊,必是一個好男人,你也可成正果。」

惜惜道:「殿下身處危難,怎能顧戀家室。其心中想必是國將不國,何以為家?」

「就因為他自處危險之時,你才更應侍候。患難成夫妻是一個女人的福份。想當年紅拂女追隨李靖乃千古美談。現在正是你慧眼識窮途的時候,機不可失啊!」

惜惜再次不語。只低頭踢那殘雪。

她繼續說道:「世間多少女子憑恃年輕,妄動貪戀,總欲配那功成名就的男子,好坐享其成。這種女子目光短淺,殊不知男人要成就事業需付出多少汗水和艱辛,待有成就時大多中年也。若此,總有那荊拙中女子無意間嫁人。運氣好者,只隨夫君吃兩年苦就翻身做了人上人。」

她看看惜惜接著說:「女人一生只在婚嫁上是唯一一次賭博,無數的女人賭都沒賭就輸掉了一生。如果你想賭就賭殿下,事成你就是王妃!」

惜惜羞紅了臉。她跺跺腳道:「姐姐,咱們只顧說話,腳都凍僵了。」

董小宛這才發覺兩人竟站在平日堆垃圾的牆根下,也忍不住笑了。

兩人往回走。惜惜道:「咱們在這裡談天說地有什麼用?殿下心裡怎麼想才算數。」

「這麼說你動心了?」

「姐姐。」惜惜跺腳道。

董小宛心裡轉了一個念頭,騙她道:「其實是殿下對你有意,昨天和公子說,公子叫我先問問你。決定還是由你下。」

惜惜羞得埋了臉,只顧朝前走。

當天晚上,董小宛告訴了冒辟疆。他第二天就去遊說魯王。魯王正寂寞,況如此危險時局竟有紅顏知己願左右相隨,倍受感動,豈有不肯之理。那天午後,魯王在園中不慎撞到惜惜,惜惜羞得趕緊迴避,魯王也獨自臉紅。

冒老爺聽說此事,當即收惜惜為女兒,為她備制了嫁妝,便擇了臘月十八的吉日,準備嫁人。惜惜心裡歡喜,想不到如此苦命竟得如此良緣。雖然她知道此去只有患難沒有多少歡樂,然可以期盼重整山河之日的幸福。

出嫁的前一天夜裡。董小宛陪惜惜度過了一個夜晚。這是她倆一生度過的最後一個共同之夜。兩人起初互抒情懷,想到不久就要天各一方,乃抱頭痛哭不止,哭了很久,方才彼此勸住。

話題慢慢轉入出嫁的喜悅和憂傷。董小宛突然抓起她的手,仔細端詳她修長的指甲。然後說:「讓姐姐替你修修指甲。」

惜惜本不肯,奈不住姐姐一再堅持,只得依了她。董小宛用一把小巧的剪子,只留下兩隻手的食指不剪,其餘皆剪圓磨平如月牙狀。惜惜很奇怪,卻不便問。董小宛將它食指的指甲剪得很少很鋒利,像槍頭。惜惜問道:「這是何故?會劃破他的皮膚的。」

「瞧你,還沒過門就痛他啦。這指甲自有妙用,就是要刺出血。」

「這又是什麼怪規矩?我可沒聽說要把新郎刺出血的事。」

「不是刺他,是刺你自己。」

「刺我?怎麼講?」惜惜驚得張大了嘴。

「因為你不是處女才有此劫。是姐姐害了你,當年不該讓你去應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方密之破了你的身子。」

「提他作甚?」

「哎——,凡是明媒正娶,男人都把貞節看得太重要了。不像我這樣半路出家做人側室,彼此都清楚過去,也就無話可說。表面看來貞節對女人是個壓力,其實對男人是真正的壓力,多少男人結婚之後,忽然變了,整日去尋花問柳或賭博喝酒,其根源就是因為婚後發現老婆不是處女身。雖然新婚之夜,新娘都有各種理由借口去博夫君的信任,男人一般都假裝被騙過去,其實心中有數,日後多以尋花問柳來報復。這是凡夫俗子中盛行的慘劇。今日妹妹得幸魯王殿下,乃前世積的陰德。若讓他對你不信任,日後有失寵之憂。所以姐姐教你這個不得已的辦法,希望騙得個處女身份。」

「如何使得?」惜惜惶恐道。

「這指甲就是妙用。也很簡單易行。明日跟殿下行房,你自己悄悄刺破下體。反正蠢男人只認血。當然,可能很痛。但一痛解千愁也值得。一定要在他進入前的剎那間動手,否則動手就不方便了,切記。」

「不這樣行嗎?」

「不行。」董小宛斷然道,「為殿下想一想,如果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只能徒增哀愁。他需要專註於國事。為了大明江山你就忍著點。何況這也不難,只是動動手指頭,但這一指頭你一定要動。」

惜惜端詳著手上鋒利的指甲,這麼兩片薄薄的普通玩意,竟可以改寫從前的難言之隱。董小宛補充道:「完事後立即想法弄掉指甲,別露餡。」

惜惜依言行事,成功地騙過了魯王。魯王整天喜滋滋的,在惜惜面前像個小孩。惜惜想皇家之子就是這樣的,怪不得只有老皇帝能夠更好地治理天下。

魯王並不在乎婚禮進行得樸素隱秘,反覺得這樣省事,私下裡還決定將來如有登基之日一定要頒布詔書,簡化民間婚禮俗習。他努力回味那天的情景:天未亮,兩乘花轎便出了水繪園,悄無聲息到了冒府,爾後悄無聲息又回到水繪園,只是多了一個惜惜。在冒辟疆、蘇元芳、董小宛、李元旦、冒全、茗煙等人的賀語中拜了天地。吃了一回酒,便入了洞房。

滿屋的紅燭讓他覺得天下都紅彤彤的充滿喜色。

連續幾夜之後,魯王就愁眉苦臉了,惜惜老是血流不止。

這早在董小宛的意料之中,她知道是老傷口帶來的麻煩。她請來常年為冒府行診下藥的老郎中陳藥師,這人因醫術高明,幾十年前就沒人叫他的名字了,久而久之,已無人知其真名字。她私下教陳藥師如此這般地說話,以加深魯王對惜惜的寵幸。

陳藥師坐在門外,細細捻動一根紅線,為惜惜診脈,他感到了她的心跳。一切正常,他滿意地站起身來,在書桌邊抖動手腕寫了一付藥方,都是些可吃可不吃的藥物。他扭頭看見茗煙在外面探頭探腦,突然想起有一年茗煙借去兩百個小錢沒還,便要捉弄他一回,便對魯王道:「楊先生,這劑葯開水煎服,每日三次。另有一個藥引子,卻不易得,必須由童男子親自上樹去揀蟬蛻方可。」

魯王急道:「那裡去找這人呢?」

冒辟疆在旁驚喜道:「太巧了,茗煙正是。」

於是,茗煙只得去找蟬蛻。他走出門就仰天長嘆:「寒冬臘月,到那裡去找蟬蛻呢?」尋了整整一天,只顧往樹上瞅,脖子都扭痛了,最後在水繪園南牆邊拾得一個被霜雪弄得快爛掉的蟬蛻,拿來交差。

董小宛特意弄幾樣小菜請陳藥師喝酒,魯王也在一邊陪著。喝酒之間,魯王道:「請問陳藥師,何故拙荊會得如此怪病?」

陳藥師早知他有此問,便假裝嘆口氣,然後將董小宛教唆的一席話道出來:「不瞞楊先生,若是一般郎中定然無從診治,幸虧遇到我。我卻知此病有些來歷。據史書載,此病只有唐朝太宗李世民的愛妃徐惠妃得過,當時虧得李靖李藥師一劑良藥才治了根本。可見,此病只有貴人才消受得了。我自幼讀些相書,知尊夫人乃有貴相,可惜時運不濟……。」

這幾句話說得魯王心花怒放,非常想表白自己是殿下,惜惜已經是貴妃了。但還是克制住了,他腦門上興奮的汗珠表明他是花了很大的心力才定住了神。大家見魯王高興,說的話也就多些喜色,其實這時說啥話,魯王都覺得高興,他早就走神了,甚至去想自己是李世民,惜惜是徐惠妃。

陳藥師臨走時,忽然想到還有幾句重要的話忘了說,忙悄悄拉住魯王輕聲道:「楊先生,需得二十天莫行房事才好。」

魯王當然依得。

陳藥師一走,董小宛便朝魯王道了個萬福。她說:「恭喜殿下,承天命得娶王妃。說來也真巧,李世民落難時得徐惠妃,殿下如今得惜惜做王妃。更巧的是兩個妃子有同一種不便。當年李靖人稱李藥師,如今又來了個陳藥師,真是巧得妙。可見殿下跟李世民一樣,必有收復江山的重任。」

魯王樂得不知該怎樣才好。自此之後,魯王心裡便自比是李世民。另一方面,董小宛早將一些靈藥叫惜惜療傷。其中有來自天竺國的止血散和雲南白藥。不僅治好了傷,連疤痕都沒留下。

過了新年,形勢急轉直下,兩淮失守,清兵直抵揚州城下。史可法只有勉強招架的能力,他怎麼也沒想到清兵比自己的兵強大得多。他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這一切應該歸罪左良玉,他不該妄率大軍赴南京去清君側討伐馬士英,導致馬士英調江北四鎮回兵內戰,從而江北大營形同虛設,清兵長驅直入,所向披靡。

如皋城也混來許多清人的姦細。冒府的人們更加緊張、小心防犯。這天,冒辟疆進水繪園大門時,覺得靴中有沙粒,乃依著門框脫靴抖了抖,就在他穿靴的剎那間,瞥見街對面有個外地攤販翹首朝敞開的大門裡張望,心裡一驚,想在媚香樓吃的虧便犯了疑。進了水繪園,告之李元旦。李元旦從門縫朝外偷窺,那貨郎的確不像貨郎,倒是不時朝水繪園看,有一次甚至站到旁邊一輛大車車轅上,踮腳想越過牆看見水繪園裡邊。

李元旦疑心也起,認為此人不是清人就是錦衣衛,總得用計廢了他。於是,便設下圈套,布置停當。

兩個丫環開了大門,招手叫貨郎進園裡來,然後被兩個家丁捉住,陷害他圖謀姦淫。貨郎有口難辯。李元旦仔細審問之下,才發覺是個哭笑不得的誤會,那外地貨郎只是聽說董小宛的美名而渴望窺見她的模樣而已。

楊昆從紹興回到如皋,一路上躲過幾支清人的游擊軍。有一次還和小股游勇發生衝突,被他殺了兩個。

魯王聽說紹興知府張名振願意效忠自己,恨不得立刻就到紹興。無論如何,如皋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這時如皋城發生了一些變化。縣衙門的典史暗通了清人,清兵的耳目根據各種跡象推測出魯王就在這一帶隱藏。典史得密令要察出魯王的行蹤。他借口防範流賊姦細等入城搗亂,取得知縣的命令,封鎖如皋四門,凡進出的外鄉人都要仔細盤查,稍有可疑便關起來,典史的理由是「寧肯錯關一百,不肯漏掉一個」。

魯王和楊昆便不宜亂動了。眼看著時光流逝,元宵也快近了。魯王心急如焚,恨不得派人去把那典史殺死。無奈眾人想盡辦法,也沒得矇混出關的良策,這更急得魯王茶飯不思。常惹得惜惜為他掉眼淚。

幾個男人天天坐在一起喝悶酒,好像大家取得一致意見似的,要等那典史鬆了勁。雖然每個人都覺得不能這樣等下去。世上很多不幸本來是可以通過積極行為去予以阻止的,但人們往往坐失良機,當它發生時便只有嘆氣。李元旦認為可以採取最積極的一種辦法,他說:「殿下要出如皋也不難,叫人通知城外的將士,咱們裡應外合殺出去就是了。」

「這樣不妥。」冒辟疆道:「如此,則必然暴露了身份,惹得江北清人聞風追殺,可能殿下就到不了紹興了。」

眾人默然,頻頻舉杯。酒就像從一個罈子前例入另一個罈子似的,沒有節制。

董小宛做完最後一道菜,也到桌邊坐下。見此情景,便叫取碗來,自己斟了酒,也不和他們說什麼,連干三大碗。幾個男人見如此飲法,都被唬住了,一時竟無心再舉杯。

她用袖口輕輕抹乾嘴。朝四個發愣的男人笑道:「瞧你們愁眉苦臉的樣子,哪裡像運籌帷幄的將才啊!」

冒辟疆見她模樣,知她一定有了良策,便道:「宛君若有良策儘快獻出來,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她微微一笑道:「要出如皋有何難哉!我有一策,保管大家神不知鬼不覺就出了這彈丸之地。」

魯王道:「快說來聽聽。」

董小宛道:「過兩天就是元宵節。按慣例,城裡要舞龍、玩獅、放燈,到時大家混在人群中就出城去了,根本不用愁。」

冒辟疆道:「那典史分明別有用心。根本就不準龍獅進城,哪來的機會。」

「事在人為。」董小宛道:「我看這事辦起來也簡單。」

「如何操辦?」冒辟疆皺皺眉頭。

「花銀子就行。」

「真能行?」魯王問。

李元旦拍掌道:「對對對。沒有見錢不眼開的縣官。多使些銀子,定可辦成。」

魯王道,「這般小吏膽敢這麼貪污?」

楊昆道:「殿下有所不知,大凡為官的,就縣官最貪。等到有了升遷時,他已刮盡民膏了。」

李元旦道:「人說將縣官挨個挨個殺頭,有人被冤枉,隔個隔個殺頭,又有人漏網。」

「此話怎講?」魯王問。

「說明縣官貪污之嚴重,全部殺頭,又總有那麼幾個的確又是清官。只殺一半,又有些惡棍得以逃脫懲罰。畢竟不貪的只有少數。」

冒辟疆道:「咱們少說閑話。宛君何不細細講來。」

「首先,讓老爺出面請知縣和典史飲宴,席間贈之銀票,諒不便推辭。再次,咱們先備好龍獅,使人告之全城百姓,讓百姓終日談論期盼,則典史也不便違眾意了。」

楊昆道:「此法應該行得通。」

元宵的後半夜,如皋城還熱鬧得到處是人。而魯王、楊昆、李元旦、惜惜等人在冒了一身冷汗之後,發現自己已站在離城二十裡外的地方。魯王讚歎:「宛君妙計。」

接著楊昆帶來的將士也按約趕來,並準備好七八輛坐車。

第二天,冒辟疆和董小宛又騎馬追來為他們送行。

董小宛和惜惜這對相依為命的姐妹陷入生離死別的悲痛中,哭得天昏地暗。

李元旦道:「既是這般難捨難分,何不大家一起走?」

魯王道:「使不得。冒公子江左名士,他年我們打回來時,他振臂一呼,不知多少人云集響應。到時更壯聲威。何況,冒府還得作為今後江左活動的根據地。他不能走,宛君當然也不能走。」

眾人依依惜別,互道珍重。董小宛和惜惜忍痛分開手都毅然轉身,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她不須回頭,便知道惜惜此去的艱難。

惜惜此去始終伴隨著魯王。他們到了紹興府,張名振率全城百姓出城相迎。舉起抗清復明大旗。揚州、南京相繼失守之後,各方義士俱雲集魯王帳下。後來張名振不幸戰死,由張惶言總領兵馬。張惶言就是當年南京會試時,和冒辟疆同場考弓箭連中三個十環的少年。

魯王最初也取得過幾場勝利。但由於誤用謝三賓造成軍事上的失利,只得敗走紹興,航海遠避舟山,又退到台灣。康熙元年九月,魯王在金門病死。十月,惜惜寫了一首詩貼在寓所牆上:「漁樵無功名,樂得唱銅斗。營營於世事,悟此乃白首。」爾後跳海自殺,隨波逐流而去。

楊昆初為總督,統率水師。順治三年八月十五,因醉酒,想撈江中月亮而掉入水中淹死。魯王痛失愛將。

李元旦懷著魯王的空頭敕誥行走江湖,到處尋救義士抗清。順治十二年,在洞庭湖一帶和闖王部將李過談判時,一言不慎,被李過等人怒而殺之。

一場轟轟烈烈的爭鬥終以弱方的英才被斬盡殺絕而收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董小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董小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惜惜嫁魯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