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與超越

世俗與超越

世俗與超越世俗,在我看來其中隱藏著一種人類文化歷史中沿革下來的矛盾偏好,即對於絕對的質疑與嚮往。人們總是試圖在有限的人生之內,尋求一種無限的或終極的意義,但每一種絕對的意義都因太過偏激而不能取得大家的一致同意。

佛教悖論便是其中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用通俗的話講,叫作「終極的意義就是無意義,終極就是無終極」等等。這是一種原始思維,在很多文明中都出現過,無論是出於恐懼或好奇,面對宇宙的千變萬化,儘管知道不可能,但人們仍需要一種語言上的簡單描述,使人們獲得一種表面上對於問題的答案,而在當代仍堅持提供這種答案的就只剩下宗教了。但人們已經懂得,宗教只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層面,它的作用早已不像古代那樣幾乎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了,其實我們現在已擁有很多遠為方便快捷的理論與方法可以代替宗教——我從未看到哪一種宗教提供的價值觀能像當代倫理學、政治學與經濟學那樣,提供出細緻而清楚的分析與全面的考慮,從而更有助於人們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現代法律的複雜程度與人性化,也絕非某種宗教的戒律可比;當代科技雖然沒有那麼神乎其神,也遠比神通或魔法更加可靠;當代的價值觀同樣具有道德作用,對於局部的細小的問題,可說是更加的究竟。而曾經困擾佛陀的問題,對於很多現代人人來講已是聞所未聞,甚至沒有意義,生與死,被看成一種自然流程,多數人也不會因想到自己會死而驚慌失措,從而決定立刻著手解決它。人們也不會因為在生活中遭受了苦難,而試圖僅靠個人的力量,從根本上脫離出來。事實上,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人們對於那些佛教所提出的問題與答案聞所未聞,但人們仍可快樂地生活下去。在當代,如果你想當一名先知或是救世者,那麼也許開個公司比建個寺廟更加合理。

當然,仍有很多人覺得現代資訊太過繁多複雜,更偏好藉助遠為簡單的佛法,從而生活得更加滿意,更加心安理得,對於這一人群,佛法仍具有勃勃生機,當然是善莫大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口吐蓮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口吐蓮花
上一章下一章

世俗與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