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錯愛的情緣

那一段錯愛的情緣

梅蘭芳,一代京劇大師,其高超的京劇藝術、不屈的民族精神,使眾多梅迷為之傾倒,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孟小冬,著名的京劇女老生演員,9歲學習老生,12歲登台,18歲在北京演出,為都中名士所賞識,並被冠以「冬皇」(老生皇帝)之稱。

「在20世紀20年代,菊壇的一件大事是一個『易弁而釵』的『伶界大王』——梅蘭芳和一個『女扮男裝』的『頭號坤伶』——孟小冬,因在舞台合作演出,而『戲假成真』地譜出了戀情。」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一輩子在一起的兩個人,彼此之間仍然可能感到陌生。

所以,當梅蘭芳遇見孟小冬的時候,他心裡應該是滿心歡喜的,他們兩個互懂彼此,惺惺相惜,隨便一個眼神里都傳遞溫情的信息,甚至在提到福芝芳這個敏感人物的時候,兩個人也都可以坦然平和,沒有任何多餘掩飾的動作。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註定是真實的、滿足的,不必多說什麼,心中互有對方。

我不懂戲劇,更不懂藝術,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身具邱如白所說的「孤單」,一個人才能在表演上臻於化境。但是有一點我很認同:只有真正體味過孤獨、寂寞、憂鬱的人,才可能完美闡釋出那種錯失的凄苦。孟小冬離開的時候,梅蘭芳當著福芝芳的面哭了,在這個他最不應該流露此時感情的人面前,哭得毫不做作,哭得理所當然,兩個人對視的時候,誰都沒有任何氣急敗壞的情緒,只是在兩個人的心底,都會響起各自的那聲嘆息吧。

於是梅蘭芳繼續孤單,也繼續他在演藝事業上的輝煌。當美利堅大劇院所有燈光聚集在他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對台下的喧囂,他在台上鞠躬謝幕的身影顯得格外單薄、孤寂。

得知真相,演出成功,再次讀過大伯的信,也讀過了孟小冬最後那封信的梅蘭芳,一個人走在異國他鄉大雪紛飛的路上,不知道當時的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生活畢竟不是故事,有些人在生命中只能出現一次,上天從來都吝於給世間的凡夫俗子圓滿的機會。孟小冬再也沒有出現過,相反,是那個帶點刻薄,帶點心直口快的福芝芳伴隨著梅蘭芳走過了最後的日子。她曾經眼含熱淚,站在遠處看著自己的丈夫與別的女人引為知己;她曾經為了丈夫的戲藝,登門造訪那個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她曾經在凜冽的寒風中,一個人在日本軍署的門口苦等。最後,還是她,與丈夫相攜著一步步走下去。她一直沒成為丈夫的知己,但她一生的心血都耗在了這個男人身上,無所怨悔。

這孤獨的塵世啊……

2008年的這個歲末,看過了嘈雜喧鬧的《愛情左燈右行》,看過了情節空洞的《大搜查》,看過了欲言即止的《桃花運》,看過了鐵血柔情的《葉問》,但是唯有人物詮釋稍顯木訥的《梅蘭芳》,讓自己暫時性失語——產生了想找人傾訴些什麼的衝動,伴著不知從何說起的茫然。

人的力量如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塵。倘若不能以靜制動,不能耐住寂寞,必會白白耗費精力,一事無成。就像魯迅筆下描敘群麻木的看客,「彷彿一群鴨子,被一隻無形的手提著脖子」,此類人物,當然耐不住寂寞,扎在熱鬧堆里,活靈活現勾勒出麻木空虛且沒出息的形象。在這樣的一群看客中,沒有真正務正業的人吧。

只有耐的住寂寞,才能幹一番真正的事業,才能成就大事。

人生感悟:

其實每個人都有孤獨寂寞的一面,但又有幾個人能夠享受寂寞呢,很多人不是在寂寞中墮落就是在寂寞后消沉,能夠從寂寞中走出的人不多,能夠享受寂寞的更是屈指可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上一章下一章

那一段錯愛的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