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講 千古風流

第五十二講 千古風流

畫外音:做為民間形象,曹操與諸葛亮,一個是奸詐陰險的小人,一個是純粹正直的君子,做為歷史形象,曹操與諸葛亮卻不乏相似之處。比方說都生活簡樸、執法嚴明,但在人們的心目中,曹操始終被看做是白臉的奸雄,諸葛亮始終是正義和智慧的化身,那麼為什麼曹操與諸葛亮的民間形象和歷史形象有這麼大的區別?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千古風流》。

曹操和諸葛亮是三國時代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後世人們談論最多的兩個人物。在很多人看來,曹操和諸葛亮不但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而且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在戲劇舞台上和文學作品中,他們是針尖對麥芒,漢賊不兩立的。然而易中天先生在上一集卻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他認為諸葛亮很象曹操,那麼易中天先生為什麼這麼說呢?曹操和諸葛亮到底有哪些相似之處?為什麼民間形象和歷史形象的曹操與諸葛亮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大結局之《千古風流》。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諸葛亮,而且講到諸葛亮和曹操的相似之處。這話很容易,引起不同的意見,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這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可謂漢賊不兩立,怎麼會是相似呢?如果我們讀的是《三國志》,而不是《三國演義》,如果我們講的是這兩個人歷史形象,而不是他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如果我們撇開政治集團立場,撇開道德品質評價,單從政治路線看,這兩個人確實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田餘慶先生在講到曹操的法家路線,講到曹操的法治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三國中只有諸葛亮相可比擬,就是至少在法家路線依法治國這兩條上,他兩個人是一致的,而且我甚至認為諸葛亮在蜀漢執行的就是一條沒有曹操的曹操路線,或者說反對曹魏的曹操路線。我們知道曹操要建立的就是一個法家寒族政權,是一個依法治國,而不是由士族地主階級來壟斷的這樣一個政權,這一點諸葛亮和他是完全一樣的,而且是在北方曹丕已經改變了他父親的政治路線的時候,諸葛亮在南方,在益州還在堅持這樣一條路線,這也是他最先滅亡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前面的節目里已然講過,我們甚至會發現他們倆人的官銜都非常相似,曹操是丞相,封武平侯,命冀州牧;諸葛亮是丞相,封武襄侯,命益州牧。不同的在於什麼?不同的在於曹操後來又當了魏公,後來又當了魏王,而諸葛亮沒有封公,沒有封王。但是並非沒有這個動議,李嚴就曾經寫信給諸葛亮要他加九錫,晉封王爵,讓他稱王,當然李嚴寫這封信可能是不懷好意,也把他放到爐子上去烤一烤,問題是諸葛亮怎麼回答的呢?諸葛亮先說我遭到先帝的殊遇,位極人臣,賜錢百億,我已經非常感激了,而現在先帝的恩德還沒有報效,我們的事業也還沒有成功,根本不是談加九錫,晉王爵這個問題的時候,接下來他說(畫面字: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若滅魏斬睿」就是如果我們滅了曹魏,殺了曹睿,因為那個時候曹魏的皇帝已經是曹睿了,「帝還故居」我們皇上能夠回到洛陽,「與諸子並升」我和諸位一起陞官,「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那個時候你不要說給我加九錫,加十錫都行,我都能接受,那這個話常常認為不可靠,在歷史上已經有人認為不可靠了,這個話在什麼地方出來的呢?《諸葛亮集》,是他自己的文集裡面的,但是歷史上還是有人不相信,說諸葛亮這個人是很謙虛的,他怎麼會說這種話呢?我的看法是他怎麼就不能說這個話呢,三國時期的人是有血性的,就包括劉備,包括魯肅,這些在某些作品中被描寫的沒有血性的人,其實都是很有血性的,諸葛亮就不能有血性嗎?何況這個話他是反將李嚴一軍嘛,但是很多人覺得這有損丞相形象啊,這個話不能講啊,我的看法怎麼就有損了,我覺得很光輝啊,我看了這句話我覺得太過癮了,本來就是嘛,如果真的是統一了天下,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只不過前面有一些人是接受了這些封號以後他就篡位了,我可以不篡嘛,所以老實說這兩個人真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畫外音:從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難看出曹操與諸葛亮確實不乏相似之處,他們的政治路線是一樣的,他們打算建立的政權性質也是一樣的,就連他們的生活儉樸、執法嚴明都很相似。那麼為什麼在後來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中曹操與諸葛亮卻成了兩個極端,他們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為什麼差別這麼大,請聽易中天先生為我們陳述的四個原因。

第一是自身區別。畢竟這是兩個不同的人,他們自身是有區別的,就政治上而言,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曹操稱了公,稱了王,諸葛亮沒有,曹操的稱公、稱王就為後來曹丕的篡漢或者代漢打下了基礎,因此不管曹丕的稱帝是不是曹操的願望,曹操都有洗刷不幹凈的這樣的一個罪名,曹操到底想不想當皇帝,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四個字:聽天由命。就是他既沒有說一定要曹丕當皇帝,也沒有說曹丕一定不能當皇帝,他說的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如果天命真的在我們曹家,兒子你就當皇帝,如果天命不在我們曹家,你就不要當。但是他牢牢把握一條最高權力得攥在咱曹家手裡,我們必須大權獨攬,權力一點不放,名分可以馬虎一點,但是儘管如此,曹丕還是當了皇帝,曹丕當了皇帝這個篡漢的罪名只好曹操來背,他洗刷不幹凈,而諸葛亮絕無此嫌疑。那麼後代的這些人還是正統思想很重的,他在這上面一定是大做文章,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曹操奸詐,諸葛亮坦誠。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你看諸葛亮搞過陰謀詭計嗎?沒有吧,他都堂堂正正地在做事,而正因為他堂堂正正做事,他累啊,所以他特別累。曹操還有很多時間去玩兒,我們看不出諸葛亮有時間去玩兒,太正派了。那麼這也讓後世的人要把這兩個人分開了。但是我這裡要交待一下曹操的奸詐後來也是被誇張了的,奸詐是有的,殘酷也是有的,沒有後人說得那麼重,這個有很多歷史學家已經做了清理了,有興趣你們去讀歷史學家的書。第三點區別呢,就是曹操和諸葛亮都是真實的人。但如果要做一個區分的話,曹操更多的是真,諸葛亮更多的是實。曹操他敢說真話,而諸葛亮做事是很謹慎的,諸葛一生為謹慎,唯一一次被認為不謹慎就是十命可受,所以被人懷疑。而曹操不管,「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種話犯大忌諱的,得罪很多人的,別人一般人不敢說的,他就敢說,我們去讀曹操的《述志令》你會發現這個人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很敢講真話的人,我這個人是不是啊,出身不好,名聲也不好,所以一開始野心也不大,就想做一個好的什麼郡守啊、縣令之類的,讓大家覺得我這個人不是有能力的,但是慢慢的我野心大起來,我現在想做齊桓公、晉文公,他就這麼實實在在地說,他真。諸葛亮實,腳踏實地地做事,實實在在地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是更喜歡實的,中國文化當中有一種精神就是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所以我們會更喜歡諸葛亮這樣腳踏實地的人,而不喜歡曹操那樣說一些犯忌諱話的人,自身區別的第四點呢,是曹操複雜,諸葛亮純粹。諸葛亮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就是一心一意地擔負起天下的興亡,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備,一心一意地治理好蜀國,全身心都撲在工作上,這樣的一種人品是我們民族喜歡的,我們講要做一個好人的時候,有一條就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按照這樣一個標準諸葛亮當然是一個值得崇敬的人。我們不太喜歡象曹操這樣複雜的人,曹操的性格我講過,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一個人,田餘慶先生總結了四句話,說曹操是什麼人呢?叱吒風雲的英雄,反抗傳統的叛逆,文采**的才士,權詐忌刻的奸臣。權詐忌刻這就是奸,叱吒風雲這就是雄,加起來就是奸雄,反抗傳統,文采**,再加上我前面說的喜歡說真話,率性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叫可愛,合起來就是可愛的奸雄。這話很多人聽不懂啊,奸雄怎麼能可愛?聽不懂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實際上我們歷史上有很多看起來矛盾的這些詞,比方說儒將,儒雅就不會打仗,打仗就是大老粗,怎麼會儒雅的?怎麼可能有儒將呢?還比如說義盜,做賊那不是義,怎麼會是有義盜呢?大家想想有沒有義盜,有沒有儒將,如果有義盜,有儒將,怎麼就不可能有可愛的奸雄?所以曹操是一個可愛的奸雄。諸葛亮則是一個備受推崇,其實卻不被真正理解的孤獨的人,這是他們自身的區別,也是他們的文學形象和歷史形象完全不同的第一個原因。

畫外音:曹操和諸葛亮雖然有著自身的區別,但在易中天先生看來他們都展示了真實的自我,都有真性情的流露,因此都應該肯定。比如說曹操的真和諸葛亮的實就完全可以並存,但是在民間形象中這兩個人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文藝渲染。由於這兩個人的歷史形象本身就存在著差別,到了後代的文學藝術作品當中,這種差別被放大了。比方說曹操講:寧我負人,毋人負人。八個字,還不是正史記載,到了《三國演義》里就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人。放大了,本來人家話是有對象的,寧肯我對不起他,不可他對不起我,是一對一的,加上一個天下人,變得普天下人了,放大多少倍?所以他的奸詐和殘酷在文學藝術作品當中是被放大了的。另一方面,諸葛亮的智慧在文學藝術作品中也被放大了,什麼草船借箭啊,借東風啊,空城計啊,編出多少故事來,因為這一段實際上在史書的記載上是空白啊,那麼這樣一種做法,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來說,它是符合文藝創作規律的,話要講清楚,文學藝術作品要做什麼呢?塑造典型。典型有兩種,一種叫科學典型,一種叫藝術典型,科學典型選擇的那個東西叫什麼呢?叫標本,標本一定是這個物種當中最普通的那一種,一定沒有任何特殊性,他才標準,標準的本嘛,標本嘛,比方說你做個臭蟲標本,你一定要找個最一般的臭蟲那才叫標本,叫科學典型。藝術典型剛好相反,藝術典型一定要把一個人當中某一個性格他把它突出出來,比方說要描寫一個人非常吝嗇,就吝嗇到什麼呢?吝嗇到偷自己家裡的東西,他才成為藝術典型,文學藝術作品他塑造典型那麼這兩個人他一定要把他典型化,一定要把他們身上某些特點加以渲染、突出,他才有藝術價值。所以說從文學藝術創作的規律來講,文學家、藝術家這樣做是對的,但是我們的觀眾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是文學形象,不是歷史形象,這是兩個概念,這兩個形象可以並存,但我們要把他分清楚,否則就是一筆糊塗帳,然後你再來討論問題就沒辦法討論。這種文學藝術的渲染除了典型化的這種需要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別的需要呢?有,政治需要。這是這兩個人文學形象和藝術形象差別那麼大的第三個原因,政治需要。什麼政治需要?統治階級需要一位忠臣,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文人、士大夫需要一位代表,三種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諸葛亮。因為我前面講過了諸葛亮在蜀漢確實是八個字:位極人臣,大權獨攬。依照他的能力、地位、聲望完全可以做第二個曹操,他完全也可以封個公,稱個王,最後把那個雖然不弱智,但是肯定鬥不過他的劉禪趕下去,完全可以這樣做,但是他沒有這樣做,這叫做千載難逢的一個忠臣的楷模啊,上哪兒找這麼忠誠的人去?而且是一個亂世啊,你想,亂世英雄起四方,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誰都可以撈一把的,太難得了,太值得肯定了,太值得大書特書了。所以統治階級看中了這一點,需要一位忠臣,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我們中國人啊或者說我們傳統社會的中國人有三個夢:第一個夢叫作明君夢,就是希望有個好皇帝,真命天子出來了,天下太平,如果皇帝指望不上了,他就希望有一位清官,就是第二個夢叫做清官夢,皇帝糊塗一點,我頭頂上的父母官是個清官,我日子也還好過,如果清官也指望不上了,他還有第三個夢俠客夢,這個時候我就希望有一個俠客出來,半夜三更取那貪官首級,為我們報仇雪恨,為我們平反冤案,如果俠客也指望不上了呢?就只好指望武俠小說了,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武俠小說的原因。

好了,三個夢: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這清官夢大家又選中了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確實廉潔奉公啊,而且執法公平啊,正因為他廉潔奉公、執法公平,所以他去世了以後,蜀國的老百姓都主動來祭祀他,至今崇拜他啊,寄託了我們人民群眾這樣一個社會理想啊,這是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第三個文人、士大夫需要一個代表。「士」這個階層非常特別,它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秦漢以後是最高一等的平民,他們的特點是什麼呢?是基本上沒有不動產,有的是一身本事,有武藝的叫武士,有文才的叫文士,武士可以給別人做保鏢或者刺客,文士可以去給別人做謀臣或者秘書,所以士這個階層的特點他是一個要參與政治的,只有極個別,極個別真正不願意參與的那叫隱士,其他的文士也好,武士也好他都要參與現實的社會政治。但是士這個階層他還有一個特點是什麼呢?他是獨立的,他沒有不動產,他是可以流動的,是所謂人才流動啊,他是可以流動的,因此他是什麼?他是毛,毛要附在一張皮上才有作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他一定要附在一張皮上,但是他又不肯附在一張皮上,因上附在一張皮上我就沒有自尊了,沒有尊嚴了,因此最好是什麼呢?最好是皮來找毛,跟毛說你來附在我身上,我說我不去,你來吧,我不去,你來吧,好吧我勉強去,三顧,為什麼後世那些人要把三顧誇成那個樣子?就是表達了他這樣一種政治需求,希望最好天底下的君主都象劉備一樣請我三回,對不起,歷史上就這一回,而且後世的皇帝不但不來請你,還告訴你,你想來依附嗎?先考試,科場考試你知道是個什麼樣子?進門的時候是要脫光了衣服搜身的,怕你帶個什麼作弊的東西啊,全部光著身子進去,三國時代還有一位士人是三請才出來,他太羨慕了,三股力量集中在一起就塑造出諸葛亮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了。因此他由人變成了神,那麼有人問曹操呢?曹操為什麼由人變成了鬼呢?道理也很簡單,典型需要,正面典型還需要一反面典型,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才能夠教育後代嘛,諸葛亮既然做了正面典型,那曹操當然去做反面典型了,活該你,誰要你闖在前面呢?誰要你自己有那麼多毛病呢?誰讓你被人抓住那麼多把柄呢?政治需要。哪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宰相學曹操,有那個皇帝喜歡?對不對?哪個做下級的也不喜歡自己的上司一不高興殺人?誰喜歡?至於文人、士大夫當然不會表揚曹操了,因為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的,你要知道宦官和士族是矛盾大大的,東漢末年叫做清流和濁流,根本是不能合流的,蔑視他還來不及呢,政治需要,第三個原因。

畫外音:根本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由於文學渲染和政治需要,所以在民間形象和文學形象中曹操與諸葛亮擔當了兩個被放大的角色,一個代表著惡,另一個代表著善,曹操不可避免地從英雄變成了奸雄,諸葛亮也從此走上神壇,那麼為什麼後世的人們願意接受這樣一個並不完全真實的改編呢?是什麼原因促成了二人的最終形象呢?

第四個原因,社會心理。中國人的社會心理是什麼呢?聖人情結。因為中國是一個宗教意識就是我們民族是一個宗教意識淡薄的民族,在我們傳統社會的社會生活中,其實是沒有宗教的,我們沒有本土宗教,宗教都是外來的,道教是宗教外來以後才出現的,不是自己產生出來的,我們不崇拜神,我們崇拜人,這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崇拜神,而且基督教的神是無形的,基督教教義的上帝沒有形狀,不是人格神,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因此超越了所有的人,因此才可能實現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才有了對上帝的懺悔,他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獨白。而中國呢?它沒這個概念,中國傳統沒這個概念,它崇拜的是人,從伏羲開始,然後是周公,孔子,都是真人,真人崇拜,那麼這個真人一旦他變成了崇拜對象就必須把他完美化,就把他神話,就要弄得他完美無缺,比方說孔子,後世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甚至後來有一種說法說一個人,你只要在孔子身上學到三條你就是君子了,孔子太高大、太完美,高山仰止,你只能仰著頭看,你學都學不來的,你學三條就不錯了,有一個紈絝子弟、花花公子就說了,我就學了孔子三條,人說不可能,就你這麼個人還能學到孔子三條,我當然學到三條: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唯酒無量。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真人崇拜是多麼的可笑,是人他就會有弱點,是人他就會有缺點,是人他就會犯錯誤,世界上哪有無弱點、無缺點、不犯錯誤的人呢?那神都難免嘛,《聖經》裡面那個上帝他也不知道伊甸田裡有條蛇嘛,你說那蛇哪來的,是他創造的還是不是他創造的?是他創造的他不全善,外面進來的他不全能,外面進來一條蛇他不知道他不全知,神都難免犯錯誤何況人呢?那麼由於我們有這樣一個崇拜,我們就要把這個對象說得完美無缺,而在我看來一個人一旦變成完美無缺了,我就不相信,絕不可信,也絕不可愛,可愛的人一定是有缺點錯誤的,哪怕睡覺打呼嚕,你總得有點缺點。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自身區別、文藝渲染、政治需要和社會心理是曹操和諸葛亮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形成的四大原因。其中聖人崇拜和情結至關重要,由於有這樣一個情結,我們就要把崇拜的對象說得完美無缺。同樣,由於有這樣一個情結,我們在把一個人變成神的同時,也一定會把另一個人變成鬼,那麼這個情結的背後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在我們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當中的曹操和諸葛亮一個神一個鬼,恰恰就是我們人性的兩面,人是複雜的,人是矛盾的,任何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善與惡的鬥爭,當我們這個人性折射到文學藝術作品當中,折射到我們的民間傳說當中就形成了這樣兩個形象,因此我們說他們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這枚硬幣就是人性。他們也是長江的後浪和前浪,曹操是前浪,諸葛亮是後浪,都在致力推行一條屬於庶族地主階級的法家路線。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諸葛亮變成後浪以後,曹操就不可避免地死在沙灘上了,而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我們應該看得更高、看得更遠、看得更深,這就是我寄希望於諸位的52集大型系列節目《品三國》全部講完,謝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易中天品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易中天品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二講 千古風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