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2004年3月20日,中國成都龍泉驛桃花故里。
龍泉驛是中國最大的水蜜桃種植基地,漫山遍野桃樹成林。每年春天桃花盛開的時候,成都市民都要拖家帶口,三五成群,施施然而來,在這裡舉行他們的狂歡節。這一天就更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因為東方電視台和成都電視台要在這裡現場直播大型文化電視節目《花開中國·花重錦官城》。
沾衣欲濕的杏花雨飄逸地瀰漫在空中,把滿樹桃花撫弄得嬌艷欲滴。四川省和成都市的領導人,也戴著旅遊者的小紅帽,和成都市民們一起談笑風生。這時,恐怕很少會有人知道他們心頭的沉重。事實上,就在這天,就在這裡,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告訴我,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經過慎重考慮和半年試點,成都市已在五個月前正式全面啟動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他們決心用這把利劍,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魔障,從根本上解決成都的「三農」問題。
這當然並不容易。
誰都知道,「三農」成為「問題」,真是千頭萬緒,說來話長。儘管也曾有過相當的關注和不懈的努力,「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這三句話,仍然揮之不去。畢竟,冰凍三尺,本非一日之寒。解凍,也就不可能只需要一天兩天。就說成都,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雖然算好,卻還是有一些地方至今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窘境,也未能解除部分農民的返貧之虞。這些丘區和山區佔全市土地面積多大比例呢?丘區27.6%,山區32.3%,加起來竟達六成!何況還有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諸多社會建設問題。這麼多問題加在一起,一個「城鄉一體化」就能都解決了嗎?
次年7月底,由於一個偶然的原因,我又來到成都。曾經開滿桃花的龍泉驛,處處都能吃到紅彤彤、香噴噴、甜津津的水蜜桃。這時,距離他們決定統籌城鄉並且試點,已經兩年多。朋友們告訴我,成都的「城鄉一體化」,也像龍泉驛的桃樹一樣,結碩果了。而且,成都市委、市政府還進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比如在新都試點「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以及在全市建設「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內容,有開放三會、全委票決、公推直選和民主測評;「規範化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則是轉變政府的職能,從審批和管制,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使成都悄悄地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化。比方說,過去,城市與農村是「二元對立」的,城裡的錢下不了鄉,鄉里的人進不了城,農村的建設跟不上城市的步伐,農民對城市沒有感情卻有意見。推進「城鄉一體化」以後,至少部分農民的感覺變了,他們說:現在城市是我們的了。又比方說,過去,鄉鎮黨委書記的產生是不關群眾痛癢的,因為反正是上面往下派,黨委和政府的好壞也不關他們的痛癢,因為反正管不著。實行開放三會、全委票決、公推直選和民主測評,也就是試點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以後,群眾的看法就變了,他們說:現在書記是我們的了。再比方說,成都市政府清理了審批項目,規範了服務流程,建立了政務中心,實行了質量檢測,建設了「規範化服務型政府」,人民群眾也非常滿意,他們說:現在政府是我們的了。城市是我們的了,書記是我們的了,政府是我們的了,這些說法一下子讓我產生了興趣。我相信這三個「是我們的了」背後,一定有一些值得回味和琢磨的故事。反正這時正是暑假,閑著也是閑著,何不住下來看個究竟?
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本書就是我這一個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在2005年8月1日到10月1日兩個月走馬觀花的結果。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將用「訪談實錄」和「追問筆記」的形式給大家講一些故事,一些發生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故事。我還會追問這些做法後面的想法,以及實際操作的方法,並儘可能給出一個說法。做法、想法、方法、說法,加起來就是「方式」。因為這個方式是在成都發現的,所以叫「成都方式」。實際上,這些年來,成都一直在試圖探索出一種適當、可行、符合實際、事半功倍的方式,以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我看來,這事已經有了些眉目,也有了點成果。而且,正是靠著這種方式,他們使探索成為經驗,使理想變成可能。這樣一種實踐,不會沒有借鑒意義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讓我們走進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