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朝的紅茶
黃昏下了場急雨。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天色刷地一變,陰暗起來,白晝馬上結束。雨漸漸大了。檐前的水滴像一個個過分地扯長了的感嘆號。
沒有人會在下雨的黃昏宣誓、立志、憧憬未來。因為「不合時宜」。
聽著雨聲,無論如何總帶點傷感——即使某些傷感也隱含著少許快樂。
我喜歡泡一杯好茶。
茶分紅、綠、青、黃、黑、白各色。比水複雜,比酒神秘,比咖啡莫測。香氣有一百八十種以上。
為了配合早來夜色卻又不想早睡,我會選擇心愛的EarlGrey(格雷伯爵紅茶)。
把新鮮又完全沸騰的開水,以稍高的姿態灌注圓形茶壺中。壺中的茶葉便因對流而上下翻滾。對泡茶之道講究的人,稱之「跳躍」(Jumping)。但我覺得「舞動」(Dancing)還更好。何必墨守成規?
茶葉因充分的舞動,才可把它本身的味道散發出來。
我們聞到難以形容的芳香。
茶杯,愈簡單愈好。陶瓷土器,以牛或家畜的骨給燒磨成粉,是名貴的「骨瓷」製品。一定要白,雪白
——繪上花蝶水果蟲魚、長春藤、格仔圖案的茶杯,漂亮,但破壞了情趣。
與咖啡杯不同,茶杯是寬口而淺身,易於散發茶香,亦可欣賞到艷麗茶色。一杯好茶,茶杯周圍還出現黃金光環,令茶色潤澤透明。所以色、香、味、質感、茶得「過四關」。
EarlGrey之命名,為紀念格雷伯爵(二世)。
據說,1830年(清道光十年),曾來華任外交使節的英國格雷伯爵,將佛手柑油(Bergamotoil)加入中國茶葉中,調製了帶獨特甘香的極品。不止英國王室,連遠至丹麥、荷蘭、瑞典等國的王室,也聞得美名紛紛定購引進,大為傾倒,漸漸地流傳。其配方則秘而不宣,一度成謎。是「個性紅茶」。
佛手柑為香櫞之變種,果實長橢圓形,前端裂開,如指爪。外表有縱行的皺紋,果肉帶檸檬、柑橘和某種東方神秘香味。由於形狀奇特,顏色金黃,香味濃郁,可作觀賞、供佛之用。
——而且,還與紫禁城中的慈禧太后關係密切。
帝王家,豪華奢侈,規矩大,生活講究。宮中香料的耗費驚人。皇帝上朝聽政時要點香爐。丹墀上的鎏金銅鼎、銅龜、銅鶴……散發鬆柏枝的幽芬。殿內外、寢宮中,也有檀香的煙霧繚繞。出外行幸時,身上掛有精美縷雕的金、銀、銅小香爐。亦遍灑花露。
你別說,慈禧老太太也真有點品味。
她不喜歡松柏檀香。別出心裁的規定:用時鮮水果代替香料和香木,所以儲秀宮、體和殿、樂壽堂……等慈禧地盤,永遠漾著那幽幽甜甜,清新自然的果香。所用多是南果子:柚子、蘋果、香蕉、木瓜……至愛佛手柑。
水果精心挑選,個兒大小勻稱,碼放整齊於官窯精製的缸內、盤上。定期更換,以保持水果的芬芳。但果子並不永恆,每月初二和十六是「換缸」的日子,換下來的水果分給幾個貼身侍候的宮女。
風過處,佛手柑猶有餘香。宮女們學著主子,也擺在自己屋裡享受一下。
看來,慈禧是今時今日流行天然香熏的始祖。我們用的香熏精華油,較好的得百多元至數百元一小瓶,蒸熏時每回數滴的下,雖一室清香,卻比不上新鮮果子呢。
不過佛手柑不是經常可見,隨時買到。而且,說真的,這東西太有「人性」了,一時似留了長指甲(或戴了指甲套)的女人的手,一時因果實分裂又糾纏如「十指緊扣」的姿態,看來有點恐怖。它乾枯後會變黑,如殭屍的爪。我們無法不聯想到慈禧的「餘威」。
愛佛手柑味道的EarlGrey,就無「肉體陰影」了。
格雷伯爵紅茶還可做茶凍、蛋糕、薄餅、巧克力、泡芙、果醬、慕思……一家麵包店還做過紅茶麵包。它微紅色,混了茶葉碎,剛烘好出爐時,香濃迷人,冷卻后反而失色。
可見麵包得趁熱吃。茶得趁熱喝。人得趁熱愛。
記得月前看過國際權威醫學雜誌《刺針》報導:——一名每天大量飲用(約四公升)格雷伯爵紅茶的四十四歲男子,出現視線模糊,手腳抽搐遲鈍的癥狀。後來他自動減少飲用量,有關病徵隨即消失。奧地利一名腦科專家表示:「伯爵茶主要含有佛手柑油,裡頭的『香柑油內酯』物質,對人體有影響。」云云。
其實任何「過分」,都有毒害。
人會「醉酒」、「醉油」(長期在廚房燒菜,猛火沸油會釋出丙烯醛等有害物質令人不適)、「醉啡」、「醉情」……
當然亦會「醉茶」。
長年累月沉迷或離不開某一種東西,它便令你中毒昏眩(即使「自我陶醉」,也一樣)。
想不到2002年時,我們發現這杯1830年清朝的紅茶,如一隻「魔爪」,已深沉地,伸延了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