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立身之道

四、立身之道

1、化解執著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別在於儒家是以人為中心的,是一種標準的人文主義,總是要為人找到一條出路,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途徑。道家不以人為中心,認為以人為中心未免太狹隘、太主觀。譬如我問你,蘋果為什麼是紅色的?因為它想讓我引起食慾;豬為什麼肥呢?它想提供我營養品。這是標準的以人為中心的回答。事實上,蘋果絕對不會是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長成紅色;豬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長得很肥。宇宙萬物都有其內在的價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對的。他主張順其自然,盡量避免人為的造作,因為人為造作越多,麻煩也越多。對於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對自我中心主義,主張「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們覺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於自己所見,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為對,所以真相彰顯;不誇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勞;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領導;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老子連續四個「不」都是反對自我中心,要把自我執著化解。第一句「不自見,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見到的為標準,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學為什麼從《柏拉圖對話錄》才開始高潮迭起?因為是「對話錄」,我跟你意見不一樣,我們來對話;對話之後,你把你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告訴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這樣才全面。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兩邊對照之後,才能夠發現真相。所以在希臘時代,「真相」這個字就是發現的意思,人平常總是被自己的主觀見解所遮蔽,只有不總認為自己所見到的就是對的,才能發現真相。

第二句話「不自是,故彰」意思類似。「不自是」,不要老認為自己是對的,老認為自己對,就不能夠彰顯出來真實的情況。「明」和「彰」都代表能夠看得清楚,讓真相彰顯出來。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那麼主觀,你要跳開自己的立場,才能夠客觀;但事實上,你再怎麼客觀,還是會有一定的立場,一定的觀點。老子只是提醒我們說,你不要走得太極端了,太局限於自己的所思所見。老子很喜歡用「明」這個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啟明」,心靈之眼張開,才能啟明。從莊子的話來說,從「道」來看萬物,萬物沒有貴賤之分,這叫做啟明。我看任何東西的時候,不要說這個貴,那個賤;這個如何,那個如何;從萬物本身來看,它都值得你欣賞。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歡更重要,你連真相都沒弄清楚,你說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只是一種主觀的一廂情願而已。

接下來,老子說一個人要「不自伐」,別到處去誇耀自己。這讓人想起孔子的學生顏淵,孔子曾經問他,你有什麼志向?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我希望做到: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不把勞苦的事推給別人。「無伐善」就是不誇耀自己的優點。這說明儒家和道家在修養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你才有功勞;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說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個人的功勞,你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需要別人來幫你;譬如現代社會的民主選舉,你選勝了,可是背後有多少人在幫你,怎麼可能靠你一個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領導別人。如果你說這個團體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沒有問題;但你真的去做時,別人不會服從你的領導,認為你太驕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個人做好了。今天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如果你不能夠以服務代替領導,以謙虛來領導別人,別人只要稍微動動手腳,或是不願意配合,後果就不堪設想。

所以這四句話雖然簡單,卻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須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測,不堅持己見,不頑固拘泥,不自我膨脹。也要設法把「自我執著」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道家更為開闊,不僅對別人要尊重,對於宇宙萬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後一句話很有意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代表什麼?代表我沒有必要在每一點上勝過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是在某一點上各有優點,各有專長,所以不用去爭。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專長,到時候輪到我上台,輪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樣都去爭的話,爭到最後恐怕兩敗俱傷,別人看了你的優點,也不見得願意承認。譬如我有時候開玩笑說,我下圍棋沒有輸過,為什麼?因為我從來不下圍棋。你聽到覺得很好笑,有點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這種想法是無可厚非的。你一個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參加奧運會,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記,奧運有幾百種項目,你只是在這一方面勝過別人罷了。而且即便你能夠勝過別人,也要不爭,以「不爭」作為處世原則,等到你非爭不可的時候,別人自然會尊重你的專長。

2、自己做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一句中國人都很熟悉的話。這句話出自《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三十三章》)

了解別人的是聰明,了解自己的是啟明;勝過別人的是有力,勝過自己的是堅強;知道滿足的是富有,堅持力行的是有志;不離開根據地的才會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長壽。

「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與人來往時了解別人。一個人了解別人說明他很聰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內省的功夫,才能從整體上去觀察「人我」,打破遮蔽。否則光了解別人,不了解自己,反而本末倒置。「明」在這裡指「啟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化解自我執著之後,走向悟「道」境界的啟明。人一旦啟明,眼界、心胸就完全不同了。如何了解自己?你必須靜下來,「致虛極,守靜篤」,虛靜之後才能了解自己,這是老子修養的明確方法。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過別人說明你力量很大,但只有勝過自己才是堅強。因為真正的強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人如果不能勝過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能勝過別人,那只是表面而已。王陽明說「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要把山上的盜賊趕走很容易,為什麼?給我軍隊,好好訓練,就可以把山賊趕走;但要把心中的賊去掉就不容易了,因為心中的賊牽涉到人的慾望、想法、成見,很難去掉。怎樣勝過自己?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倒過來,我想做什麼偏偏不做,代表自我控制力掌握得很好,這樣才能勝過自己。否則,只順著自己的慾望走,很容易變成自己慾望的奴隸。

「知足者富」,西方有類似的說法:「致富的最佳途徑是減少慾望」。富有與貧窮是相對的。譬如你現在問我有錢嗎?我說要看跟誰比,跟天下首富比,我這點錢算什麼,簡直窮的不得了。但是我自己並不覺得有所匱乏,反而很滿足,因為別人再有錢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就像莊子說的「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一隻鳥在森林裡做巢,只需要一根樹枝就夠了;土撥鼠到河邊喝水,所需的不過是裝滿一個肚子。人只要懂得滿足,那就是富有了。

至於「強行者有志」,這是我年輕時的座右銘。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指尚未做到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強」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勤,就是很努力地去做;其二是勉強,勉強自己去做。譬如放假了,想要休息了,我再勉強自己多念兩天書;今天晚上累了,想睡了,我還是勉強自己多念十分鐘書。只有這樣不斷地勉強自己去做,堅持力行,你讀書才會比別人更多一點心得。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或收穫,不是經過自我勉強而得來的。像美國的喬丹打籃球,年輕時每天練習投籃,規定自己一定要投五百個才能停下來休息。如果沒有自我勉強,人就會顯示惰性,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真正的志向,除了強行別無捷徑。

最後兩句,「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本性與稟賦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可能持久。我們知道四處奔波很辛苦,譬如經常換工作或經常遷移,或者出去開會東奔西跑。所以,不要輕易離開自己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不安定的感覺。「死而不亡者壽」有兩個意思,第一是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和風範留下來,供後人景仰效法,這樣的人才是真的長壽,否則就算活到一百多歲,死了還是什麼都沒有了。第二是回歸「道」體,亦即永不消失。人若未能悟「道」,則「身死如燈滅」,因為真正恆存的只有「道」,我們的生命再怎麼長存也只是個名字,名字有什麼用呢?人沒有不死的,但是要知道人的那一部分是不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死而不亡,因為有道作為歸宿,這是道家的基本原則。我們常會在意身體有什麼變化,但是如果經由有形的生命回歸最後的根源「道」,即可化解不必要的執著,因為我們的精神會隨著「道」而不斷成長。譬如自知、自強,然後知足、強行、不失其所。這一路下來最後就「死而不亡」了,因為生命回到了原來的基礎。

3、消除煩惱

道家對人的慾望與煩惱觀察得非常細膩、深刻。老子主張對於人生的許多事情都要「保持距離」,才能夠保全自己。「保持距離」是為了減少外界的干擾,尤其是耳目的干擾。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五種顏色讓人眼花繚亂;五種音調讓人聽覺失靈;五種滋味讓人口不辨味;縱情於狩獵作樂,讓人內心狂亂;稀有的貨品,讓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只求飽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重視內在的滿足。

古代所講的「五色」依序是:青、紅、黃、白、黑。這也是五行的順序:青屬木,紅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看多了這些顏色,人就會眼花繚亂。譬如現代人早就習慣了七彩綜藝,看電影、看電視、上網……花花綠綠很好看,到最後眼睛受不了,幼稚園的小朋友都開始戴眼鏡。說明什麼?你放縱你感官的慾望,就會帶來後遺症,眼睛是為了看清楚,結果你反而看不清楚。

「五音」指宮、商、角、征、羽五種音調。「五音令人耳聾」,當然不是指耳朵真的聾掉,而是說如果經常在噪音影響之下,到最後就無法聽清楚,產生聽覺失靈的現象。就像現在立體聲影院製造出來的電影音效,有時真叫人頭疼。有時候反而愈單純的聲音,愈能讓人感到深刻的含意。

「五味」也是按照五行的順序來的:酸、苦、甘、辛、咸;酸屬木,樹上結的果子是酸的;苦屬火,東西燒焦了是苦的;甘甜屬土,土裡長出來的莊稼是甜的;辛辣屬金,冶鍊金屬時聞起來有一股辛辣的味道;咸屬水,海水是鹹的。有時候吃東西味道太多,反而不辨滋味,譬如吃滿漢全席,幾十樣菜,到最後每樣菜的味道也許就不記得了。

五色、五音、五味代表人的感官慾望,如果對這些慾望不知加以約束,恣意放縱,最後超過了限度,就會變成「求樂反苦」。至於狩獵作樂,雖說原野可以讓人的生命盡量奔放,但是沉溺於此,不知收斂,時間一長,就會讓人內心狂亂。譬如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放假的時候玩得太過頭了,剛開學反而收不了心,心思很亂,不能安定下來。至於稀有的貨品讓人行為不軌,很容易理解。你不會聽說有人去搶什麼拖鞋、皮箱、衛生紙,要搶就搶鑽石、黃金、珠寶,為什麼?稀有貨品,容易讓盜賊有非分之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最後受到社會制裁。

聖人在面對這些感官慾望時,怎麼辦呢?為腹不為目。「目」指五色、五音、五味這些感官慾望。聖人讓你吃飽喝足,生活得不錯,但是不要有太多誘惑。為什麼呢?因為人免不了受到誘惑的困擾,誘惑一多,人往往把持不住;如果總是隨著外物賓士,到最後人心都會發狂。聖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摒棄物質的誘惑,讓我們回到內心,取得內在的滿足。

這種想法,現代人不見得可以立刻接受。社會的發展讓人眼花繚亂,產生各種慾望。有些人認為,如果沒有慾望,沒有消費,商業社會怎麼辦?經濟不流通也不行。況且,叫我們回到顏色少、聲音單純的古代已經不可能了。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是不能夠回頭的,那你怎麼辦?只有設法收斂和約束自己的慾望,學會自我控制,不在這個充滿慾望和誘惑的社會中迷失自己。譬如現在有些人每天看電視、上網,到最後會覺得心煩意亂,因為你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很羨慕,自己又得不到,就產生煩惱。這時候如果稍微約束一下自己,少看一點,少聽一點,或是看到別人擁有的各種值得羨慕的條件也不動心,想到我自己有的別人其實也未必有,心理才會平衡。就好像小孩子有時候羨慕別人的玩具,忘了自己家裡也有很多玩具;我們小時候住在鄉下,羨慕住在都市裡的人,但都市裡的小孩反而羨慕鄉下孩子,因為可以跟大自然親密接觸。所以,每一個人其實都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重要是你要安於自己的生命條件,珍惜這些,了解自己的限制,劃定自己的努力範圍,不隨波逐流,這樣就少了許多無謂的困擾。

4、以德報怨

人這一生用十六字就可以描述了: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怨,是其中之一。人跟人在一起相處,有時難免會有抱怨。你對我不好,我抱怨你,或者我對你不好,你抱怨我。雙方互相抱怨,總覺得自己受委屈,這是人生常有的情況。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你認為如何?孔子說,這樣不行,應該「以直報怨」;否則,「以德報怨」的話,何以報德呢?別人對你好,你對他好,叫做以德報德;別人對你不好,你還對他好,那對於對你好的人不就不公平了嗎?所以他主張「以直報怨」。「直」在儒家來講包含兩個意思,一是真誠;二是正直,不扭曲心中的情感,按照正義的原則對待他人,讓他人受到公平的待遇,就是以直報怨。但老子不這麼認為,他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重大的仇怨經過調解,一定還有遺留的怨恨;這樣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聖人好像保存著借據的存根,而不向人索取償還。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據那樣寬裕;無德行的人像掌管稅收那樣計較。自然的規律沒有任何偏愛,總是與善人同行。

「和大怨,必有餘怨」,這句話說得很深刻。與別人發生了重大的仇怨,就算和解了,也會留有一些小的怨恨,至少心中會覺得不平、受委屈,或者沒有面子。從前的社會,甚至有代代相傳的怨恨,子孫有時未必搞得清楚是怎麼回事,雖經過調解,怨恨仍難以化解。如果這時候還說「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就不太合適了。所以,化解怨恨最理想的辦法是從根本上就不要與人結怨。

聖人跟別人來往,給人金錢卻不向人要債,自然無怨可生。「司契」總是借錢給人,所以寬裕和樂,受人歡迎;「司徹」負責收取租稅,難免斤斤計較,受人厭惡。兩者都是比喻,代表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我們要讓自己不受怨,跟別人來往的時候,就要給別人留有餘地。老子認為人活在世界上,有什麼仇怨和解都來不及,何況還要以直報怨,更不要說以怨報怨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就是這個道理。

《老子·六十三章》直接說到「報怨以德」四個字。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所作為的,是無所作為;所從事的,是無所事事;所品味的,是淡而無味。大小多少不必計較,以德行來回應怨恨。

前三句「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是標準的老子思想。王弼的註解說:「以無為為居(居者住也,就是以」無為「作為基本原則;處於無為的狀態中);以不言為教(不說什麼話,以此去教導別人);以恬淡為味(飲食恬淡對身體比較好);治之極也(這是政治領袖治理百姓的最高境界)。」而「大小多少」,獲得多獲得少,居於大位還是安於小位,都不要去計較。如果別人對你有怨恨,你要「報怨以德」,用德行來回應怨恨。這是老子的處世態度。

老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因為道家的思想是一個整體觀。人活在世界上,要從整個一生來看,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成敗。跟別人來往,這人也許現在虧欠了你,將來說不定別人又來回報你。別人如果得罪你,你把它當成一種磨鍊和考驗,想到別人恐怕也有痛苦和煩惱。事實上,我們活在世界上,很多人給了我們恩惠。小時候,有父母老師照顧;進入社會,有長官同事照顧。我們照顧別人的時候,就不要老想著回報;你在這裡得不到回報,說不定在那裡的收穫更多。我記得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用英文寫論文不太有把握,請了一位在台大念過碩士的美國人幫我修改。改完之後我要付他費用,他拒絕了。他說當年他在台大念書的時候,也有同學義務幫他修改論文,所以他要回報,結果我運氣好,回報到我身上來了。我當時就想,將來如果有機會幫助外國學生,就儘力而為,等於也把他對我的恩德回報在其他人身上。

如果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心態來處世,好像一顆石頭丟到水裡,它的漣漪慢慢向外擴張,到最後整個社會都會充滿一種信賴和諧的氣氛。所以「以德報怨」是一個高超的社會理想,並不是單純的德行修養而已,裡面包含著深沉的智慧。它從萬物一體的整體觀看待個人生命、人類世界和社會歷史。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有恩於人,也可能有怨於人,唯有抱著「以德報怨」的態度處世,至少在老子看來是非常適當的。

5、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語出《老子》,一聽就覺得是要採取一種比較委婉、低調的方式跟人相處。先看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老子·五十六章》)

了解的不去談論;談論的並不了解;塞住出口,關上門徑,收斂銳氣,排除紛雜,調和光芒,混同塵垢,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對於這樣的人,人們無從與他親近,也無從與他疏遠;人們不能讓他得利,也不能讓他受害;無法使他高貴,也無法使他卑賤;因此他受到天下人重視。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們小時候念書念到這裡,開玩笑說教道家的老師最好不要說話,因為一說話就代表他不知道,他如果知道就不說話了;所以教道家很容易,進入教室什麼話都不用說,跟學生笑一笑,就下課了。這當然是玩笑,事實上道家是把說話當成一種方便法門,說的時候盡量用比喻,因為很難直接去說清楚到底什麼是「道」。

「塞其兌,閉其門」,塞住和關上的是感官的慾望,意思是你眼睛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聽太多;因為看太多聽太多,心就亂掉了,慾望就增加了。《莊子·應帝王》里有一個關於渾沌之死的寓言,說渾沌對別人特別和善,別人看他可憐,沒有七竅,想報答他,就幫他開竅。結果「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為什麼?慾望多了。「塞其兌,閉其門」是同樣的道理。

然後,收斂銳氣,排除紛雜,「和光同塵」。我們都知道要調和光芒,不要太明亮,一個有才華的人太亮眼了,別人看了會刺眼,會對付你。當領導也是這樣,要知道有人上台,就會有人下台;上台是機緣湊巧,條件成熟,一旦任務完成,要懂得下台,讓別人上來。至於「同塵」,混同塵垢,一般人都愛乾淨,不喜歡塵垢,但有時候在社會上做事,不能太清高;要知道別人有一些小毛病,你同樣也有,只要無傷大雅,就不要太計較。《孟子》里有個故事,說齊國有一個叫陳仲子的人,非常有節操,他認為哥哥收了別人的好處,不跟哥哥來往,自己搬到外頭去住。有一天他回家探望母親,正好有人給哥哥送了一隻鵝。過了幾天,母親把鵝殺了,做飯給他吃。正吃著,哥哥從外面回來了,說你不是說收別人的鵝不好嗎,幹嗎吃呢?他聽了立刻跑到門外,把鵝肉吐出來。孟子就批評他「若仲子者,蚓而後充其操也」,只有變成蚯蚓才能做到他這種操守。所以不管儒家道家,都認為人在這世界上生存,必須尊重世俗的一般規範,和光同塵。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謙卑,一種願意體諒別人難處的處事態度。

接著,老子說了六個詞:親、疏、利、害、貴、賤。這六個詞剛好兩兩相對:有親就有疏,有利就有害,有貴就有賤。什麼意思呢?不受外界的操控和影響。孟子說:「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如果別人很容易就影響你,讓你覺得自己很不錯,那別人也很容易讓你覺得自己不行;因為你價值觀的來源在外不在內。而親疏、利害、貴賤如果都操之於自己,你自己心中有譜,知道自己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如何,跟別人關係如何,對自己有基本的了解和信心,就不會隨便受別人操縱。

這裡所說的「別人」一般指大眾或媒體,說你幾句好話,你就開心;倒過來批評你幾句,你就難過。這怎麼能行呢?應該像莊子說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天下人都稱讚我,也不會使我更加振奮;相反,天下人都批評我,也不會使我更加沮喪。能夠做到不讓天下人的想法來影響你,這樣的人就有一定水平了;但是還不夠,最高境界是從「重外輕內」到「重內輕外」,最後到「有內無外」。「內」是一種智慧的啟發,是經過某些生命修鍊而了解了「道」。從「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就會發現人生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得失、成敗、來去這些問題,更沒有什麼親疏、利害、貴賤之分。

這種覺悟的境界,老子稱做「玄同」,玄妙的同化境界。你覺悟了「道」,不再生起「分別心」和「比較心」,也不再覺得自己缺乏什麼,你本身圓滿具足,與「道」同在。莊子說「上與造物者游」,「道」是萬物的來源,同它一起遊玩,生命怎麼會落空呢?「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能夠讓我好好有這麼一個生命的,也可以好好讓我的生命結束。這樣一來,就把人生的悲情轉化為喜悅之情,這正是道家高明的地方。

6、老子三寶

說到「三寶」,我記得小時候吃過一種廣東餐點,叫「三寶飯」。後來讀書,知道明朝有個「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上大學念了哲學,才知道「三寶」二字出自《老子》: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老子·六十七章》)

我有三種法寶,一直掌握和保存著。第一是慈愛;第二是儉約;第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因為慈愛,所以能夠勇敢;因為儉約,所以能夠推擴;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夠成為眾人的領袖。

先說「慈」,「慈」是母性的特質,代表人的心態要慈愛。老子認為道生萬物,道是萬物的母親,母親的特色就是慈愛。西方有一句諺語,上帝不能照顧每一個人,就給每一個人一個母親。莎士比亞說:「女子雖弱,為母則強。」女人做了母親之後,因為對孩子的這份慈愛,會變得非常勇敢堅強,碰到任何困難都要設法解決。有一個故事,美國一位母親帶女兒到超市買東西,出來的時候,女兒跑在前面,忽然一輛卡車急駛而來,把她壓在車輪之下。千鈞一髮之際,母親立刻奔上前去把卡車車頭抬起來。如果是平常的情況,一個女人怎麼可能抬起卡車車頭呢?但是這位母親真的做到了。看到女兒被旁人從車輪底下拉出來的那一刻,母親也倒下了,在醫院裡躺了好幾個月。這說明在一剎那間,慈愛所帶來的勇氣實在是難以想象的強大。孔子說:「仁者必有勇。」有仁德的人一定會有勇氣去做他該做的事。老子也說:「慈故能勇。」一個慈愛的人,一定能夠勇敢地去幫助別人。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老子·二十七章》)

因此,聖人總是善於幫助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總是善於使用物,所有沒有被丟棄的物。這叫做保持啟明狀態。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老師,不珍惜借鑒,即使再聰明也免不了陷於困惑。這是精微奧妙的道理。

聖人為什麼善於幫助人,善於使用物,而使人不被遺棄,使物不被丟棄呢?因為聖人有慈愛,聖人領悟了「道」。從「道」的角度看,每一個人每一樣物都源於「道」,「道」讓這些人和物出現,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所謂的「棄人」與「棄物」。「棄」與「不棄」是由人的眼光來判斷的,喜歡這個或者討厭那個,但人的眼光常常是片面和短淺的。所以要「襲明」,保持啟明的狀態,以一種慈悲的胸懷,寬容的心態,對每一個人每一樣物都能尊重和珍惜。

接著,「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我們現在常說的「師資」二字就出於此。「善人」是先了解道理的人,走在前面;「不善人」像學生一樣,跟在後面。學生向老師學習,老師向學生借鑒,等於雙方要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因為某一方面的長處在此為師,又因為另一方面的不足在彼為資。所以對兩者都要接納,這樣一來,就不會陷於迷惑了。這種強調相輔相成、相對相重的觀念,是老子思想的特色。

總之,我們對「道」的學習,首先要在心態上學習「道」的慈愛,學會用慈母的心對待天下所有的人,不分善、惡、美、丑都要照顧和關懷,由此形成一種普遍的、平等的同情。這是老子的第一寶「慈」的深意。

老子的第二寶是「儉」,針對物質。很多人把道家跟環保聯繫起來,就因為這個字。「儉」是要人收斂和約束慾望。譬如一個人如果節儉,固定的錢可以多用一陣,固定的食物可以多吃幾餐。大家都節儉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就不會這麼快了。其實,這個世界的問題並不在於財富不夠用,而是財富不平均,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差距太大,天下很難太平。老子對於「儉」的觀點和他本身的哲學思想相呼應。「慈」從「道」而來,因為「道」是萬物的母親,所以「慈」是一種普遍的關懷和同情;「儉」則是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人在消耗這個世界的能量和資源時要盡量節儉和珍惜,因為每樣東西都來自「道」,怎麼可以浪費?而且也只有「儉」,才能使每個人都普遍地使用到世界的資源,所以老子說:「儉故能廣」。

「儉」也代表節制慾望,如果一個人的慾望層出不窮,是不可能接近道家的。道家的基本原則是「少私寡慾」,一個人多私多欲,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的慾望,然後更痛苦,這是很簡單的邏輯。況且,即使所有慾望都能滿足,人就能快樂嗎?會不會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呢?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四十四章》)

名聲與身體,哪一個更親近?身體與錢財,哪一個更貴重?獲得與喪失,哪一個更有害?過分愛惜必定造成極大的耗費;儲存豐富必定招致慘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會碰上危險;這樣可以保持長久。

為了追求「名」「貨」而勞累或傷害身體,可謂得不償失。名聲和財富是身外之物,身體對於人而言卻是不可或缺,無法替代的。為了追求名利,把健康搞壞了,到最後生病進了醫院,這時候誰能來幫你呢?只好自己忍受病痛的折磨了。有的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恨不得拿自己的一切所有來換回多活幾天,有什麼用呢?如果早知道身體比名利貴重,為什麼平時不多留意一下呢?至於「得與亡孰病」,「得」兼指名、貨而言。出名得利,常常帶來後遺症;無名無利,反而可以清凈生活。這不只是「鐘鼎山林,各有天性」的問題,並且還考慮到人生長遠的苦與樂。

「甚愛必大費」,因為人一旦執著於所愛,就會不顧一切的付出,對人如此,對物亦然。漢武帝有「金屋藏嬌」的故事,你過分喜歡一個人,要什麼給什麼,會耗費很大。父母對子女也是一樣,過分溺愛,讓他予取予求,對孩子的成長不見得好。「多藏必厚亡」,天災人禍將使儲存財物越多的人陷入更大的危機。譬如一個倉庫著火,如果裡面只放了些簡單傢具,損失還不太大,但如果裡面堆滿了古董字畫、金銀珠寶,那損失就不得了了。我有一個朋友,喜歡收藏玻璃杯,他家裡有個大柜子擺滿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漂亮玻璃杯,結果碰上地震,整個柜子倒下來,幾十年的收藏毀於一旦。我跟他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他聽了很驚奇,想不到老子居然兩千多年前就知道會有這種情況發生。老子最後說,一個人如果能區分內外,進而重內輕外,做到「知足」與「知止」,自然可以安全自在。要知道,做人做事,能夠把握分寸,做到「適可而止」是最難的。而適可而止的秘訣就在於一個「儉」字,懂得收斂自己的慾望,你活在這個世界上才不會覺得匱乏。

老子的第三寶叫「不敢為天下先」,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夠成為眾人的領袖。也就是說,在一個社會或一個團體里,你要做到謙退禮讓,不與人爭,能夠居於人之後,才能成為真正的領袖。有人說,那會不會是故意擺姿態啊,我先讓別人,最後目的仍是居於人之先?不是的。老子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老子·六十八章》)

善於擔任將帥的人,不崇尚武力;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發怒;善於克敵制勝的人,不直接交戰。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操守,這叫做運用別人的力量,這叫做符合天道的規則,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前三句話和戰爭有關。老子說,善於擔任將帥的人,不崇尚武力。崇尚武力等於是靠有多少軍隊、多少武器來打仗,不見得有制勝的把握。優秀的將帥帶兵時要帶「心」,用慈愛的心來對待部下,作戰的時候別人才願意為你效命。然後,善於作戰的人也不輕易發怒。兩軍交戰,你還沒有準備好,別人知道你的弱點,故意激怒你,你去應戰,結果陷於劣勢。歷史上很多戰役都是因為自己穩不住陣腳,不到關鍵時刻就輕易出兵,最後造成慘敗。最後,善於克敵制勝的人,根本不直接交戰。《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用武力,而是用謀略、外交去贏得勝利。因為兩軍作戰就算打贏了,死傷也很慘重,殺敵一千,自己損失五百,到最後還是兩敗俱傷。

老子用了三個「不」:不武、不怒、不與。等於什麼呢?收斂。不要仗著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就急著跟人作戰,而是要用一些間接、柔和的方法克敵制勝。接著,老子提到「用人」,一個領導人要使喚別人,自己先要言語謙虛,態度卑下;否則,你態度傲慢,高高在上,別人就算不得不聽命於你,心裡恐怕也不會服氣,等到具體做事的時候,不見得照你的意思來做,反而誤事。接著老子連說三個「是謂」,這叫做不與人爭的操守,運用別人的力量,符合天道的規則。「無為而治」就是這麼來的。你如果能善用每一個人的才華,讓他們自由發揮,沒有什麼壓力,在適當的崗位做適合的事,再權責劃分,分層負責,那麼你自己幾乎不用做什麼事,說不定只要說幾句話,甚至什麼都不用說,你任用的人就自然而然把事情做好了。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西方中世紀以後,基督教有「七大死罪」(thesevendeadlysins)之說。第一宗死罪就是「驕傲」(pride)。為什麼驕傲這麼可怕,居然成為七大死罪之首呢?因為人一旦起了驕傲的念頭,就會忘了自己是誰,最後會以為自己是神。神代表什麼?神在此不是指上帝,而是一種完美的境界,以為自己抵達完美了,到了圓滿之境了,但是不要忘記生、老、病、死,誰能避開呢?你一驕傲的時候,一覺得自己完美,當下就是一個墮落。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了解,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不是非有你不可,也不是非有我不可;任何事情,你不做,自有別人來做,絕不會說少了哪個人,地球就不轉了。所謂「斯人不出,如蒼生何」,只是一種說法罷了。在現實世界中,這個人出來,對天下就好嗎?不一定;這個人離開,天下就亂了嗎?也不一定。所以西方宗教把驕傲稱為最大的死罪,是一種非常深刻的觀念。老子也說「不敢為天下先」,你跟別人相處時,要能夠退讓,居於別人之後。一個愈是有能力的人,愈要懂得謙卑。這樣的觀念,對我們來說非常具有啟發性。我們不會因此而放棄自己的鬥志,反而更能夠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特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學的天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國學的天空
上一章下一章

四、立身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