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初下江南
龍信推著獨輪車,上面放著五百斤生薑,生薑上面坐著龍丹,爺兩個出家鄉,過沂蒙山區,經淮河,渡長江,在各地紅旗招展,如火如荼的遍地革命的熱潮中,風餐露宿,一路上由於龍信小心翼翼的周旋,倒也相安無事。(www.)一個月後的一天晚上,來到了鎮江邊上的一個小鎮梅城。
小鎮梅城,四處是古香古色,一眼望去,一座座四合小院錯落有致,濃郁的江南氣息,也使得龍信精神大振。龍信也是第一次來到江南,眼中滿是驚奇。當年百萬大軍過江南,由於龍信腰部挨了小日本兵的一槍,沒能跟隨大軍南下,由當時的部隊首長給開了一封介紹信,就退伍到了地方養傷,一直到現在也沒落實政策給予安排,也許是部隊的政管部門給遺忘了吧。
眼望著四處的青磚碧瓦,安靜的氣息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裡好像沒有了爭鬥,沒有了北方那種與天地人爭鬥的場面,世外桃源般的氣息倒使得龍信沒了主張。龍信萬般無奈下只好扯起嗓子吆喝了起來「賣生薑來~~~賣生薑來~~~」,喊了半天,竟然沒有人來答理,偶爾過往的行人就像看怪物一樣望著龍信,不解的眼神使得龍信更加迷茫起來。
「怎麼回事?難道江南不興做買賣?」龍信自言自語的尋思,怎麼辦?龍信沒了主意。
龍信推著獨輪車,漫無目的的走著,來到一個看起來很大門樓前,放下獨輪車,把龍丹從車上抱了下來,自己拿起旱煙袋一口一口的抽了起來。
臨近天黑的時候了,一車的生薑無人問津,龍信的眼裡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吱呀」身旁的大門突然開了,「嗨,嚇我一跳,你是幹什麼的?」門裡走出一個五短身材的中年人,「我?我是齊魯省的,來這裡做買賣」龍信有些怯懦的答道,「齊魯省的?那麼遠怎麼跑到這裡來做買賣?」中年人不解的問道。「阿福,你和誰說話?」這時門裡面又走出一個白髮躘髯的老人,「咦?賣什麼的?」躘髯老人又問道,「大爺,我是齊魯省的,來這裡賣生薑的」龍信恭敬的答道。「生薑?生薑可是好東西,可是那麼遠,你還真行,2000多里地啊」躘髯老人道。
躘髯老人說道:「怎麼在我這大門下,不去集市?」「我初來咋到不知道怎麼賣,喊了半天也沒開張」龍信沮喪的說。
「這樣吧,你一個外地人,也不容易,就住到我家裡來吧,我家就我和阿福兩個人,你要不嫌棄就住到我家廂房裡吧,明天再說賣姜的事情」躘髯老人徵求的問道,龍信連忙說:「怎麼好打擾你們?」「齊魯人都是仗義痛快,怎麼?還怕我貪了你的東西不成」躘髯老人生氣的說道。「怎麼會,您老要是不怕麻煩我就暫住你們家了」龍信趕緊說道。「這才對,這年頭,爭鬥紛亂的,都不容易,進來吧」躘髯老人高興的說道。就這樣,龍信爺兩個就住在了龍人老人家裡。
晚飯後,龍信去正房北屋裡去見了躘髯老人,表示致謝。這才聊起了話題,龍信把家鄉鬧革命的情況跟躘髯老人一五一十的細述了一遍,躘髯老人用手捋了捋鬍鬚,沉吟這說:「北方歷來乃紛爭好鬥之地,自古英雄出北方,這也難怪,太祖打江山以來,也是窮底子,合該有這麼一劫。倒是這江南梅城,自古以來少有兵家紛爭,也不失為世外桃源,倒也沒有涉及到這裡來。龍信啊,說起來我們還是本家,你可能不知道,當年先祖避禍,倒是有一支家族去了你們齊魯,不知道是不是你們這一隻啊?」龍信答道:「我是守字輩,十八世,這孩子是十九世,桂字輩,聽我爺爺說,我們這一支也是避禍遷移的」。躘髯老人一聽道:「看來真是了,我們真是本家,我是十七世的,京字輩,老夫今年九十有七,你得叫伯父了,你們齊魯省的方言叫大爺吧?呵呵」龍信一聽,滿臉的激動,連忙對兒子龍丹說:「龍丹,快叫爺爺」「爺爺」龍丹乖巧的叫道。躘髯老人高興的說道:「小傢伙叫龍丹吧,我這一支一直人丁不忘,到我這一代就只剩下我自己了,還有家人阿福,我一直未娶,膝下無子女,今天乾脆就認這個孩子為孫子吧」。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吃飯的時候,躘髯老人就對龍信說道:「今天你去集市上,讓阿福領著你,這方圓幾十里的人大都認得我,也買我個面子,不會有人欺負你,就連集市上的事情,也讓阿福幫你張羅張羅」接著老人又說:「我行醫幾十年,也略懂相術,龍丹這孩子有些看不透,說不定是個奇才,這些日子我就給你照看著,你放心去做買賣」龍信連忙道:「那感情好,就麻煩大爺您了」,說完,就由阿福領著去集市了。
來到集市上,阿福對龍信說道:「龍大哥,你是想多賺些那?還是少賺些?」龍信說道:「自然是多賺些啊」,阿福說:「想多謝就零賣,現在的生薑價格是三毛錢一斤,我們這裡的大米是一毛五一斤,你也可換些大米運回去,只是要多待些日子了」「那就按照老弟的話做」龍信說道。說完,阿福領著龍信把集市的攤位找好,又囑咐了集市上管事的頭頭方才回去了。
躘髯老人在阿福領著龍信去集市后,就細細打量其龍丹來:「天庭飽滿,上丹方圓,是個福相,可惜身子羸弱,大概是營養不良所致,破壞了法相,看來此子50歲前劫難不斷,難有成就,我膝下無子,一輩子也沒收徒,師門總得有個傳承,龍丹今日巧遇於我,也算緣分,看來也是氣運所致,就賭一把了,今生所學只好寄予此子了」。老人思來想去,終於有了主意,想到這,老人也想通了,不做他念,只等著龍信回來與其商量著辦了。
晚飯後,躘髯老人把龍信叫到北屋裡,鄭重其事的對龍信說道:「龍信老侄子,你走後我觀察了龍丹半天,這孩子天生異象,只是這幾年孩子營養不良,把身子弄壞了,需要後天培養,我打算收龍丹為徒弟,好好培養培養這孩子,你可願意?」「收龍丹為徒?學醫?」龍信驚奇的問道。「不光學醫,還要習武,我是有門派的,一直也沒收徒弟,今日遇到你們,也是有緣,這孩子說不定能將我門發揚光大」躘髯老人回答說。龍信說:「大爺,我也不懂醫,更不懂武道,你看著這孩子行,那就行,我就把孩子交給你了」。躘髯老人說道:「也不用交給我,你再這裡有一個月也就把生薑賣完了,這一個我用藥水把這孩子養養,就是我們門內所說的洗筋伐髓,一個月後你們該怎麼回去就怎麼回去,你們明年這個時候再來,我再為他補身子,連來三年,三年後孩子上學了,我去你們那教導孩子,如何?」「行」龍信乾脆的回答道。
接下來的日子,龍信每天去集市賣生薑,逐漸也在梅城鎮混熟了,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齊魯省的漢子是賣生薑的,而且還是躘髯老人的本家,大家也都照顧一些,一個月下來,龍信用生薑換了600斤大米,還賣了60多元現金。一個月算下來在當時也算是有錢有糧的富人了。
龍丹在躘髯老人的照顧下,身子也逐漸好轉,原本羸弱的身子也豐滿起來,每天在中藥里泡一個時辰,一個月下來,在小龍丹的眼光里也好像露出了一絲靈氣。其他時間,閑來無事,老人就給小龍丹看小人書,講武俠故事,多多少少,小龍丹也認識了幾百個字,一般的小人書也能念了下來。
一個月多了,龍信的生薑終於賣完了,龍信就打算回老家。躘髯老人也不強留,說了些道別的話,又悄悄的送給了龍信50元錢當做小龍丹的營養費。龍信開始說什麼也不敢要這50元錢。這在那個年代可是一筆巨款。老人只好說是送給龍丹的,龍信無奈,就只好收下了。
回走的路上,路過沂蒙山區,一個不小心被幾家農戶發現了龍信有大米的情況,從來沒見過大米的山裡人非要買一些嘗嘗。龍信無奈,山裡人也沒什麼錢,就是每家每戶有的是地瓜干,龍信只好以三斤地瓜干一斤大米的價格,換了三百斤地瓜干。加上原來的500斤大米,八百斤的糧食裝了滿滿一大車,累的龍信只好三里一歇,五里一停的慢慢的往老家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