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個私企小老闆迷信瑪雅預言2012世界末日,他準備了很多逃難物資。2012年12月的一場大霧使他誤以為末日降臨便帶著家人和部分員工倉皇逃離……
世界末日沒有來臨他們卻不幸被扭曲的時空離奇的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
與他們一起落難的還有一批自助游的驢友,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努力拚搏。他們利用有限的物資和自己的知識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並幫助周邊的百姓擺脫貧困,剛剛解決了自己的生存危機之後其中幾個小青年便幻想著揮動小翅膀企圖通過蝴蝶效應改變歷史軌跡實現大華夏之夢想,避免異族入侵,打破「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之魔咒……
試想,柴榮發現木牌撤了張永德的點檢之職誰的利益最大?——趙匡胤。
所以「點檢作天子」肯定是趙匡胤或趙匡義所為。
唐朝已逝華夏四分五裂。柴榮在統一華夏初見成效的時候卻在幽州城下「病」倒,是巧合還是陰謀?
拯救柴榮,幫柴榮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大華夏。
……
建立大華夏?實行君主立憲?
目標也太低了吧?二十世紀末的時候大家不是已經開始嚷嚷「地球村」了嗎?以咱們現在領先時代一千多年的知識和技術,咱們完全可以把目標定的高一點——建立一個和諧的地球村。
實力達不到沒關係,咱們可以先建一個小點兒的村,隨著實力的壯大慢慢擴大村的規模。
要想建立新秩序就必須打破、推翻舊王朝,可又有哪個君主願意心甘情願的把江山拱手讓出來?這一切都需要靠戰爭來解決,打來打去傷害的都是老百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難道就不能換種方式來解決嗎?讓周邊的百姓、豪紳和各級官吏從羨慕到敬仰,然後水到渠成、自覺自愿的加入、投靠咱們總比通過戰爭征服更穩固吧?百姓的生活改善了,豪紳的利益也沒受到影響,各級官吏的收入增加地位更穩定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來製造麻煩?
百姓們不是把咱們稱為警察嗎?咱們可以把村裡的三權分立,讓大家相互監督,咱們只當警察,不當村長。村長、縣令、知府及品級更高的官員只要民憤不大就繼續保留,並傳授新的執政方式供他們參考……用和平&演&變的方式兵不血刃統一大華夏,於國於民是不是一種最好的方法?
國家名稱:華夏大周帝國
元首:柴榮
甘肅區長景瓊;歸義軍敦煌區長曹元忠;南唐區長李煜;后蜀區長孟昶;于闐區長李聖天,契丹區長耶律璟;大理區長段氏等。割據的十國滅亡的除外其餘全部收攏為區,吳越錢俶、北漢劉紀元、南漢劉鋹、荊南高繼沖、願意加盟就任命當區長,不願意?嘿嘿,那就換個方式換個新區長;逐步擴大到暹羅、交趾(安南)、天竺、高麗等……
五代十國(907~960年)是指唐朝滅亡后至北宋建立前那段時期。
907年汴州朱溫篡唐建立後梁,五代十國開始。太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梁,建國後唐。後唐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后被女婿石敬瑭引來契丹軍滅了並建立後晉,割讓長城沿線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養子石重貴繼位后不願向契丹稱臣,契丹人揮兵南下滅後晉,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郭威篡後漢建後周,960年,後周被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十國是指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
顯德六年春,柴榮率軍北伐,志在收復被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三月二十九,車駕發京師。
四月十八北伐大軍剛到寧州境內,刺史王洪舉城投降。
四月二十三,駕御龍舟,率舟師順流而北,首尾數十里。
四月二十七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
四月二十九,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世宗以為汝州刺史。
四月三十,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來降。
五月初一,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
四十二天兵不血刃收復三州三關共十七縣,戶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是役也,王師數萬,不亡一矢,邊界城邑皆望風而下。
就在商議攻打幽州的時候柴榮病倒返京,六月十九,駕崩於萬歲殿,享年三十九。
天妒英才,可憐柴榮壯志未酬身先死,
病逝還是謀殺?382年的宋朝淹沒了一切證據,史學家們無從考證。但史書的字裡行間仍透露給我們一個信息——柴榮很可能死於慢性中毒,是被謀殺的,而且認定趙匡義下毒的可能性最大。
柴榮年輕力壯常年馳騁於疆場身體何等強壯?什麼樣的慢性病可以讓他五月初二病倒四十七天後死亡?如果他有舊傷在身史書肯定會記載,但只留下一句「雖宰輔近臣問疾者皆莫得見,中外洶懼。」
「點檢做」天子的木牌怎麼那麼巧被柴榮看到?是誰想陷害當時的點檢張永德?陳橋兵變前後的安排那麼的周密,如果說這一切的一切沒有陰謀鬼才信。
縱觀宋朝三百二十年歷史,趙匡胤自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為避免被篡權就開始重文抑武,沒有繼續柴榮的軍事先收復北方屏障,而是對富庶穩定的南方大打出手,失去了遼國睡王當政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佳時期,從此屢受北方游牧民族襲擾,一退再退,終於在崖山退無可退,1279年漢政權以及其悲壯的方式退出歷史舞台,由此揭開了蒙元統治中原的序幕。
如果,如果柴榮活著燕雲十六州能攻下嗎?他不會像趙光義那麼狼狽的獨自乘驢車逃回吧?收復十六州后能否抵擋遼軍的反攻?能否鞏固長城沿線北方屏障?能否抑制党項興起?對內是繼續執行節度使制度?趙匡胤為防止部下也效仿陳橋兵變而冥思苦想而採納文人治國的建議。如果柴榮活著趙普會不會把這條計策獻給柴榮?柴榮在青少年時期曾經做過販運茶葉生意了解民間疾苦,也切身體會到軍閥割據的弊端,他會不會為鞏固政權而在崇尚武力的前提下宣揚文化、執行文人治國的方式?當初他下令孔廟處亦收稅本來是中華歷史上改革文人士大夫最好機會,可惜被趙匡胤「不殺士大夫」使閹儒等越加猖獗遺禍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