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第1175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
感謝殺韃子的好哥100元打賞!
.........
「鄭芝龍死了?!」
天津,施琅得知鄭芝龍以及其三子鄭渡、四子鄭恩、五子鄭蔭、六子鄭默等親族136口被輔政大臣蘇克薩哈處決於柴市口后,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雖然父兄當年被鄭成功所殺,但施琅對於鄭芝龍到沒什麼恨意,他為人處事還算分明,鄭成功是鄭成功,鄭芝龍是鄭芝龍,他還不至於將父兄被殺大仇算在鄭芝龍身上。
況且鄭芝龍降清后雖被軟禁在北京,但怎麼也是同安侯,他又捨得使錢,京中不少官員對鄭芝龍頗是照拂,如漢臣之首的寧完我和范文程便一直在順治面前力保鄭芝龍,這才使得鄭芝龍能夠屢次化險為夷,安然活到現在。
反觀施琅,同樣也是降清,可卻在北京坐了十年冷板凳,落魄到要靠妻女給人家做女工貼補家用。朝廷里也沒什麼大人物看得上他施琅,兩相一比較,就算施琅想找鄭芝龍報仇,他也沒有這個機會和能力。
哪怕施琅現在是手握實權的天津提督,只要清廷沒有處決鄭芝龍的意思,他施琅也不可能動鄭芝龍半根毫毛。
當初,聽到鄭成功父子反目,吐血病逝的消息后,施琅沒有笑,而是哭。一整夜抱著個酒罈子坐在北京那座租憑的小院中,對著南方痛哭。
對鄭成功,施琅真的是恨,恨他處事不公。然而,當一直想要千刀萬剮的大仇人突然就這麼死了后,施琅這心也一下空蕩了許多,連帶著對鄭家的仇恨也一下淡了許多。
人都死了,自己還抱著仇恨做什麼?
施琅現在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也沒想過去找鄭芝龍,讓他「子債父償」,卻不曾想,鄭芝龍竟然被清廷給處決了。
這可真是出乎施琅意料了,不過這件事同樣讓他只有震驚,沒有絲毫幸災樂禍之意。
因為蘇克薩哈做的太絕了,也太狠了,竟然將鄭芝龍滿門抄斬,一個子孫都沒留下!
天津這邊,很多官員都在議論這件事,對於鄭芝龍被殺,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
名面上的說法是鄭芝龍是因為「通海」被殺,但私底下很多人認為鄭芝龍的死和山東巡撫黃梧有關。年初,黃梧曾經上過一道摺子,力主叛臣家族應當逐出京師,充軍寧古塔,不過這件事卻被范文程給壓了下來。
現在山東那邊吃緊,朝廷需要黃梧出力穩定山東,故而一些人猜測處決鄭芝龍或許是出於安撫黃梧的目的。不然黃梧若是消極怠工,山東一亂再亂,對大清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種猜測,施琅肯定是不信的,因為他清楚黃梧現在和他做的一樣的打算,都在為自己尋找後路。不過黃梧選的是南都,他選的是吳三桂和滿清。
一個隨時都準備換身衣服的巡撫,怎麼可能還有心思算計鄭芝龍?
清廷縱是要安撫黃梧,大可准他摺子,將鄭芝龍一家流放寧古塔便是,又何必將他滿門抄斬呢。
所以,對於鄭芝龍的死,施琅的看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鄭芝龍之所以被殺,並非其它原因,只因為他是鄭芝龍。
鄭芝龍這三個字對於海上生活的人影響太大,施琅自己就是鄭氏水軍出身,山東巡撫黃梧也是鄭家出身,大清這邊的鄭家降將有很多,而江南的太平軍水師主力更是原先的鄭家水軍。
如果清廷依舊強勢,或許,這些都不足以要鄭芝龍的命。然而,現在,這些卻成了鄭芝龍的催命符。
如果換作自己是蘇克薩哈,施琅認為他也會殺鄭芝龍,沒辦法,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可能被降服,當初,他也是被南征主帥貝勒博洛騙到北京的。
可以說,打骨子裡,鄭芝龍就從來沒有真心歸順過大清,失去自由的他又偏偏仍有很大的影響力,為絕後患,蘇克薩哈抄斬鄭芝龍滿門,也在情理之中。放鄭芝龍龍游大海,可不是智者所為。
施琅微微搖頭,心中很是唏噓。
三天前,北京派兵部滿侍郎德克來封賞施琅,授他靖海將軍,封靖海侯。與此同時,天津大捷的塘報也發到了各方,可施琅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他的大捷是假的,北京的封賞也是假的。只是現在這情形,假的卻必須是真的。大清太需要勝利了,哪怕一場子虛烏有的海戰大捷也是好的。反正,也沒有人知道這場海戰的實情。
六天前的天津海戰,施琅儘力了,可最終還是因為實力過於懸殊,敵眾我寡慘遭全軍覆沒。他乘坐的旗船也被太平軍水師的龍火炮擊沉,還是兩個忠心親兵用木板將他救上岸。上岸之後的施琅只以為死期將至,不出意料,取得勝利的太平軍水師必蜂湧進港,然後攻打天津本衛,然而直逼北京。
可是,打贏了的太平軍水師卻突然退去了。來得無聲無息,走的也是無聲無息。
天津保住了!
怎麼保住的,知道的人不會說,不知道的人更不會說。
捷報發了,封賞也下來了,施琅現在儼然大清功臣。
可是,自己這個功臣還能做多久?
施琅苦澀一笑,輕嘆一聲,準備出去巡營。太平軍水師退去后,天津緊張的氣氛總算得到緩解,可是市面上還是有些不安和騷動,需要他這靖海侯去露個面,以安人心。
在外面,施琅見到天津知府姚啟聖正在帶著衙役維持秩序,不由有些讚賞,他是聽說過這個姚啟聖的,知道此人是浙江人,並且還是個有仇報仇的性子。
順治元年清軍佔領江南時,姚啟聖前往通州,結果卻被當地的士紳土豪侮辱,一氣之下投效清兵,被清廷委任為通州知州。做了知州后的姚啟聖,立馬帶著清兵將侮辱他的土豪抓捕杖殺,后辭官離去。
不過因為辭官後生計沒有著落,姚啟聖無奈到北京依附漢八旗的族人,后被列籍漢軍鑲紅旗,得益於順治生前採納范文程的抬漢軍入滿州意見,姚啟聖被抬入了滿州鑲紅旗。
主持抬旗的康親王傑書對姚啟聖頗是賞識,一紙調令叫他來天津做知府,和施琅一起,一文一武,也算配合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