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伊斯蘭教在唐朝的源起
本書中提到了回鶻人信奉伊斯蘭教,歷史上對於回紇(回鶻)人什麼時候開始崇信伊斯蘭教的,並沒有確切的說法,但是普遍認為是在七世紀末興起的,另外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伊斯蘭教在唐初就已經傳入了中國。
伊斯蘭教在唐貞觀年間傳入之說,與歷來民間傳說及《回回原來》(《西來宗譜》)的說法相同。《舊唐書》中的《西域傳.贊》「大蒙之人,西方之國……貞觀開元榮街充斥」,李世民開國初,長安街頭滿是西域商人,其中肯定有不少穆斯林;《太平廣記》中敘述西域客商購買水珠的的故事,雲「吾大食國人也,王貞觀初通好」;《唐會要》卷100記載,貞觀三年(628)六月址六日太宗李楊民下令「諸蕃使人」將所娶漢族婦女帶回蕃地。古人稱西域穆斯林商人為「胡賈」、「蕃商」等,可見西域人娶漢女的婚姻於貞觀二年就有了。同時考古發現也佐證伊斯蘭教唐初來華,考古學家楊鴻勛在《試論泉州「聖墓」的建造年代,兼及傳說的真實性問題》中:「……可以判斷,泉州『聖墓』石郎應為初唐時期所刨建」,那麼阿拉伯傳教士是「唐武德中來華」無疑了;還有1980年楊州唐代墓葬出的灰青釉綠色飾阿拉伯文「真主至大」之釉彩背水壺,是唐代穆斯林禮拜前用的湯瓶物證。簡言之,伊斯蘭教唐初經「番料之路」傳入是可信的;後來中國西北的伊斯蘭教徒,大都由陸地「絲綢之路」入華的。《伊斯蘭教簡明詞典》云:「伊斯蘭教於唐初傳於中國。蒙古西征以後大批穆斯林東來。元代末年回回民族即早期回族形成。在中國新疆西部地區,十世紀中期開始有大批突厥人信奉伊斯蘭教。」
唐朝時稱阿拉伯為大食,七世紀初,伊斯蘭教創造人穆罕默德統一阿拉伯半島后,東滅波斯,西陷開羅,建立了勢力達到中亞、南亞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人嚮往中國文明,公元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在此後的148年間,大食遣使來唐計有36次之多。
唐代時期,以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馬六甲海峽,到南海登陸的海上航線稱「香料之路」,從此海路進入中國的阿拉伯與波斯穆斯林,多在廣州、楊州、泉州、長安等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肅宗借調大食兵,經波斯陸行長安、洛陽,平定安史之亂,轉變了朝庭的觀點,大大有利於穆斯林在中國的留居與伊斯蘭教的傳播。經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帕米爾高原、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入華的穆斯林,始居西北的阿克蘇、庫車、和田、河州一帶;顯而易見中阿友誼由來已久。唐初政治與外交關係甚密,唐代許可大食人與中國女子通婚,娶屯蔭子,安居樂業,有的大食人當時因歸路不通,有的商務纏綿,個別傳教者又隨遇而安。唐朝開始后的數百年,熱情對待阿拉伯人與波斯商人及使者;清真寺許建,方便了穆斯林的宗教活動,促使他們逐漸以華土為家,他們世居華夏成為中國籍民。大食人的足遍大江上下與中國南北,但其任何方面,都必與中國原有的漢、蒙等民族發生關係,年長日久,互相影響彼此促進,和平共處。唐時起,大食人攻讀漢學者日多,隨漢俗取姓名,應試中榜者與日俱增,《南部新書》云:「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色目人,變謂曰榜花。」色目人即西域人,用阿語稱名者不慣用於漢人,故「姓氏稀僻者」指大食人,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大食商人的後裔李彥升在長安考中了進士。
而在軍事方面,早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阿拉伯伊斯蘭「聖戰」大軍就開始了對中亞的入侵。在半個多世紀內,已相繼征服了唐朝所轄的中亞諸國及這一地區的許多重要城鎮。此前唐太宗一直以疆土到達帕米爾高原而驕傲。《唐書》記載他說:「曼之一天下,克勝四夷,惟秦皇、漢武耳。朕提三尺劍,定四海,遠夷率服。」
據10世紀波斯史學家塔巴里的《世界史綱》與洪均的《元史譯文補證》披露:公元709年,阿拉伯帝國駐倭馬亞(今伊拉克)哈里發哈查智.依賓.玉素甫曾授命其親信穆罕默德.依賓-卡西木與庫泰拔-依賓-穆斯林二人:伊斯蘭教東征的最後目的地將是中國;二人中誰先征服大唐帝國,誰就是未來的中國哈里發。
卡西木立即揮師東南先取印度;而庫泰拔是當時真正希望征服中亞的唯一的阿拉伯將領,他先是打敗了東突厥的軍隊(當時東突厥強大的可汗默啜是整個蒙古地區的君主),而領兵的是默啜的侄子,赫赫有名的闕特勤。之後庫泰拔又向塔什干發動了一次遠征,並親自從忽氈(今苦盞,原名列寧納巴德)方向進入拔賀那(今烏孜別克斯坦費爾干納)。但是公元715年阿拉伯的哈里發蘇來曼新登位。擁重兵在外的庫泰拔不服而舉兵謀反,結果失敗被殺。同一年唐安西都護呂休璟率一萬大軍進軍中亞,在拔賀那城下給阿拉伯大軍以迎頭痛擊,取得巨大勝利,使原先的拔賀那王複位。隨後在吐藩大軍的壓迫下,阿拉伯軍被迫西撤。
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布哈拉王吐格沙達(布哈拉為今烏孜別克斯坦布哈拉州),儘管是阿拉伯人鞏固了他的王位,他仍稱自己是唐朝的屬臣,請求唐朝介入布哈拉事務,為達此目的,他於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派其弟阿爾斯蘭(突厥語「獅子」之意)到來到長安。同樣,撒馬爾罕王胡拉克(約710-739年在位)儘管被迫承認阿拉伯人的宗主權,但也再三請求唐朝援助他反對新的阿拉伯主子(719年,731年)。再往南,吐火羅地區(指昆都士和巴里黑)的突厥人,同樣要求中國保護,免受阿拉伯人的侵害(719年,727年)。而此時的大唐正忙於對付吐藩人,對於中亞的番邦只是授予他們的首領爵位,鼓勵他們反抗阿拉伯人。中亞各國在突厥別部突騎施王蘇祿的率領下抵抗阿拉伯人多年,最後在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阿拉伯人才重新征服撒馬爾罕。
隨後唐代歷史上著名的高仙芝西征,對於帕米爾西部的兩次戰役,標誌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中國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佔有人和塔什乾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直到公元751年,阿拉伯人捲土重來。
天寶九年(公元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指責塔什乾的突厥王車鼻施沒有進到保境安民之職,趕到塔什干把他殺了,引起塔什乾地區叛亂。車鼻施之子同時向葛邏祿部突厥人和栗特地區的阿拉伯人求援。阿拉伯將軍齊雅德-伊本-薩里率軍從南方北上,而葛邏祿軍從北方南下。高仙芝的軍隊被聯軍重重包圍。
七月雙方在坦邏斯城下大戰,高仙芝大敗,唐朝的兩萬大軍絕大部分被俘。這次戰役改變了中亞的命運,中亞沒有成為中國的,而是轉向了穆斯林世界。因「安史之亂」隨即爆發,唐朝無暇西顧,於是阿拉伯軍隊在大將結比沙達克率領下,於公元769年第二次進佔疏勒(今新疆喀什),但不久他又在對於闐的「聖戰」中陣亡。後來再次被吐藩趕了出去。伊斯蘭教也隨著戰爭傳入了大唐的西部。
回溯九世紀時,回紇汗國瓦解,部眾星散。分三支向西遷徙:一支奔甘肅,日後稱甘州回鶻;一支奔吐魯番和庫車,消滅了疏勒國,改國都伽師城為喀什噶爾,后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其中人數最多的一支約15萬人,由回鶻汗國貴族龐特勤率領,穿過伊犁河谷進據巴爾喀什湖以南,不久就兼并一個世紀前就已遷居該地的突厥葛邏祿部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隨著歷史的發展,回紇人逐漸拋棄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從西方阿拉伯傳來的伊斯蘭教。人們因為伊斯蘭教為回紇人所信奉,所以倒果為因的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遭到中亞薩曼王朝的軍事打擊,王朝副汗奧古勒恰克被迫撤往帕米爾以東的喀什噶爾,與西州回鶻合併。不久薩曼王伊斯瑪依勒的兄弟納賽爾.本.曼蘇爾因與兄長敵對,萬般無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爾,投向敵國西州回鶻。奧古勒恰克將喀什噶爾以北40公里的阿圖什作為納賽爾的棲身之地,同時還在阿圖什修了一座清真寺供納賽爾及其侍從們使用,以示對他信仰的尊重。在完全不自覺的情況下,讓伊斯蘭教闖入了喀什噶爾。伊斯蘭教逐漸的在大唐本土的西部發展起來。
接替奧古勒恰克的索圖克-布格拉汗稱為了第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回鶻國王,並為自己取了阿拉伯化的教名——阿不都-克里木,不僅使喀什噶爾成為伊斯蘭教向天山南北傳播的第一個基地,而且從這位大汗開始,回鶻部族的人名也有了阿拉伯化的趨勢。索圖克的兒子巴依塔什繼位后,也追隨其父取教名為木薩-本-阿不都-克里木,並使伊斯蘭教成為喀喇汗王朝的國教。
索圖克-布格拉汗於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在喀什噶爾去世。為了紀**自己成為伊斯蘭教忠實信徒的那個地方,也為了讓他的後人記信自己為傳播伊斯蘭教而奮戰的一生,他死後被安葬在阿圖什。時至今日,依然能夠見到「蘇丹索圖克麻扎(陵墓)」。這是新疆歷史上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地方政權首領的陵墓,至今還被新疆穆斯林們視為宗教「聖地」。伴隨在索圖克-布格拉汗旁邊一座小墓,這就是索圖克-布格拉漢的宗教導師、原薩曼王朝王子納賽爾.本.曼蘇爾的長眠之地。
伊斯蘭教的東傳,既得益於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的發展,也受到了唐朝與阿拉伯之間的戰爭驅動,更重要的是喀什噶爾的回鶻人對於伊斯蘭教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