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萬曆不是洪武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萬曆不是洪武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萬曆不是洪武

「......皇帝低估了王通的情報系統,那個被稱為三江的商業帝國給王通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巨大的財富......」

當李虎頭死在戰場上的官方消息傳回京師,僅僅過了三個多時辰,京師就開始發生了混亂。

萬曆皇帝本來的計劃並不是這樣,李虎頭戰死在疆場上,然後風光大葬,這個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可李虎頭部下報上來的消息是在戰場上被人暗殺,大家都不是傻子,明白這個到底意味著什麼。

勛貴豪門紛紛出城避禍,要是以往,他們會安然居住在京師中,或者鑽營或者是站隊,總歸要在這亂局中撈取些實惠,可如今不同,王通如果還在京師,那還罷了,王通先去了天津衛,那結果如何就不可知了。

若是以往,除了京師內外的宅院和莊子,這些勛貴豪門也無處可去,可如今,大家都是北上出塞要不然就去遼寧,塞外和關外都有莊子要塞,在那裡他們也有家兵護衛蓄養,在那裡遠避安居,等待結果,也是個方法。

天子要對付臣下,有太多的法子,這是個一邊倒的局面,可對付王通,王通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

「......各種各樣的消息在京城流傳,而且很多人都聯想到了這個帝國剛建立的時候,被稱作太祖皇帝的朱元璋將功臣一個個清除的往事,事實上,這個帝國的歷代皇帝都有類似的習慣,儘管一向疏遠的文官集團迅速聚攏在皇帝身邊,可輿論還是倒向了禁軍軍官團......」

先抓到禁軍一部,然後說服其他出鎮各邊的禁軍將領,解除王通手中的權力,這樣的計劃倒是穩妥,可局面發展到這樣的地步,一切都是休提了。

萬曆皇帝向著各處派出了使者,之所以不稱之為欽差,那是因為現在這個局面下,不能採取太刺激武人的舉動,儘管文官們一直在鼓噪著下詔書解除這些悖逆粗野之輩的兵權,恢復各項德政。

但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明白,皇權鼎盛是因為禁軍的支持,禁軍將領的地位,對隊伍的控制都是大明曆代最有效的,而且以當年那兩個團為骨幹軍官建立起來的禁軍大部隊,對王通這一系的將領極為親近,真要是下詔奪權,最大的可能就是將兵一體,直接嘩變。

虎威軍到底是如何強悍的一支軍隊,從歷次輝煌無比的勝利就能知道,軍團團背後牽扯到什麼樣的勢力,宮中更是明白,如今天下最顯赫的將門,最豪富的鉅賈,都和他們有這樣那樣的密切關係,一動全動,天下皆亂。

不過萬曆皇帝這次又是晚了一步,王通的使者比宮中派出的使者早一步上路,早一步到達了各處。

朱家先天有個問題,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事情太出名了,影響也是太大,明英宗殺于謙,至於正德死後江彬錢寧就被清算,也不是什麼好例子,如今這局勢是空前絕後,社會大繁榮,開疆拓土,滅國殺王,將領們各個立有大功,怎麼看也和大明開國的時候類似,然後宮中的太多消息被泄露了出去,比如說「荊棘」這個比喻,太祖皇帝對子孫這麼講,如今萬曆皇帝也對兒子這麼說,這些「刺」自然心中驚惶。

王通做了多少事,立下多少大功,這個大家都看在眼裡,幾次收到打壓主動的忍讓謙退,大家也都是知道,這個人是個忠臣,為了大明做了這麼多事情,立下了這麼多功勛,到了如今卻是這個下場,大家都是心寒了。

而且禁軍軍團和身後利益集團到現在發達的這麼厲害,從士紳那邊虎口奪食,搶下多少東西,如果王通一倒,文官集團肯定要清算回來,難道現在這麼多的錢財田土,還有這威風八面的權勢都要煙消雲散?

利益攸關,大家的立場馬上就統一了起來,禁軍各團名義上是李虎頭總管,可實際上分駐各地,等同於總兵大將,都有上奏之權。

韓剛最先,孫鑫次之,一眾軍將紛紛上奏,最後一個上疏的是歷韜,薊鎮歷家為了和歷韜通信,在這段時間內跑死了上百匹馬。

大家的奏疏都是一個態度,為何李虎頭這樣的大將會被人暗殺,請朝廷徹查......言辭都是謙卑懇切,但奏疏里的意思很明白,朝廷如果不給個說法的話,那大家恐怕也做不安心了,不安心的話,控制不住的部隊,會出現什麼事情,那就不好說了。

「......對於皇室來說,局面迅速的惡化了,內宮中幾位高級宦官都是自盡,以死來承擔這個責任,皇帝也派出最親信的奴僕去對王通解釋,不過雙方的裂痕已經出現,王通以健康的原因停留在天津,不再回京,按照比較可靠的消息,王通的確生病了.....」

「跟著夫君這麼多年,從未見他這樣過。」

韓霞私下和張紅英說道。

李虎頭遇刺的消息傳到王通這邊,時間是深夜,王通當時很是冷靜,一邊讓家中親衛準備車馬,一邊派人去聯繫城內的可靠親信。

到了這個位置,如果說王通沒有一定的準備也不可能,史七在得到了王通允許之後,將蓄養的私兵撒了出去,監視郡王府的一干密探凡是不屬於王通的在夜間全部被格殺,消息完全被封鎖住。

五城兵馬司守備的京師東門,比往日也早開了大半個時辰,甲胄騎兵護送著王通家眷的車隊衝出了城門。

王通在京津的布置相當的周密,在京師之內就有五百餘鐵甲騎兵護送,到了通州的時候,騎兵的數量已經是超過了一千,這樣的力量足以擋住京師能動員起來的追擊人馬一段時間,保證王通進入香河縣境內,到了那裡,就是韓剛團的駐紮所在了。

王通到達天津衛的時候,天津衛立刻是群情涌動,頭面人物紛紛出迎,值得注意的是,監軍蔡楠也是出迎,薊鎮天津衛參將出迎,天津同知出迎,但天津兵備道沒有出迎,其餘官員富貴人物都是出迎。

天津衛是王通的城市,在這裡長期保持著兩艘十海大艦級別的炮艦,和各種武裝船隻二十餘艘,更不要說三江系統的護衛隊足足上萬人,這些民兵都是以虎威軍的老兵作為骨幹,裝備精良。

還不要說,王通可以從海路調集援兵......

王通住在了天津衛海港一側的府邸中,一道道命令和安排從府中發出,等一切都安排停當之後,王通自己呆在了書房裡,稟報隨時可以來稟報,但現在差不多什麼都安排完了,接下來就是等宮中和其他各處的回應。實際上也就是個獨處的時間,大家也都知趣的不去打攪他。

旁人還好,韓霞卻不能不去,王夏十五歲之後就被安排到朝鮮那邊,讓他在譚劍手下從普通一兵做起歷練,現在孩子在外,萬一有個閃失,而且又是這般的局面,韓霞實在是牽挂之極。

去往書房的時候,親衛們自然不會阻攔,韓霞走到書房外,卻看到書房的門半開著,從門縫處能看到王通正坐在書桌前用手捂著雙眼,肩頭聳動,能聽到抽氣的聲音,王通自己坐在書案前哭了。

韓霞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男人如此,一時間也是百感交集,在外面等了好久才進去,看到王通通紅的眼圈也只當沒有看見。

王夏倒是早就做了布置,已經有快船去往朝鮮,而且譚劍那個團也有王通絕對信用的人布置,王夏的安全不會是問題。

「.......受到壓制的文官集團以為是他們的機會,可他們的動作在刀劍和金銀面前不值一提,王通做出的反擊很迅速,朝中那些官員的產業都和王通的商業帝國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凡是做出明確表態站在王通對立面的官員都在一個月內破產,其餘的官員不是在王通一邊,就是一直不敢表態.....」

「......京師的守備地方官呂萬才是王通的心腹親信,他在王通離開京城之後立刻被撤職,一同被撤職的還有錦衣衛指揮同知李文遠,但錦衣衛和京師其他治安官署中,有太多太多王通的人,京城對王通來說,完全是個篩子......」

歷家和馬家沒怎麼遲疑就選擇站在王通這邊,已經把持禁軍和京營的陳家和唐家在觀望一段時間后也開始保持中立。

萬曆皇帝發現軍方根本不和他站在一起后,終於認識到事不可為,他不是太祖朱元璋,王通不是病死的徐達和常遇春,也不是那些乖乖等死的開國功臣,王通雖然忠心,但並不是毫無防備,他一直在做準備做謀划。

「人不這般對我,我不這般對人」這是王通的原則,不過很多事一動起來,就很難停下了。

而且到了這樣的局面,就算是王通和萬曆想停,也停不下來了,多少人盼著如此,尤其是王通這邊。

在極小的圈子裡有流傳,消息到了徐廣國那裡的時候,徐廣國第一個反應絕不是悲慟和遺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霸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霸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萬曆不是洪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