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錢讓我們不快樂(14)

第三章:錢讓我們不快樂(14)

為了平息群眾激憤的情緒,深圳相關部門臨時決定,連夜再印製500萬份認購證。原先500萬份認購證印製的時間為一個月,現在要求10小時之內印出500萬份,怎麼可能?為了防止被仿冒,印刷質量還不能低。後來的妥協辦法是,先印50萬張兌換券,等到認購證印完之後,每張兌換券可換10張認購證。然而,憑空又多發了500萬張認購證,中籤率顯然降低了一半,僧多粥少,如狼似虎的股民們把股票當成飢餓時的肉,沒有肉吃,光有一張肉票也沒用。深圳市不得不大膽決定,將原定於1993年發行的股票,提前到1992年發行。消息一發布,原先遊行的隊伍立即不見了,圍堵市政府的人群也立即消失了:都搶著去排隊了!錢啊,發財的慾望啊,把人都變成什麼了。

如今回頭看當年的股市瘋狂,有一些東西是值得反思的。比方說認購證。中國股市重新恢復后,一開始並不被人看好,所以才會有攤派、擺地攤的現象。但是,很快就發生了變化。由於準備不足,少量的股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決策人便企圖用認購證的方式,將大多數人擋在股市大門之外。這個辦法最初的確是顯示了效果,然而,在突然爆發的、無法控制的發財慾望下,認購證方式不僅沒有起到降溫的作用,反而成為舞弊的對象。從上海的30元認購證漲到幾千元的黑市價,已經可以看到,認購證不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深圳股市的決策人卻試圖用100元的更高價,把股市的韁繩勒得更緊一點。這是一種矛盾的心態,既希望股票能賣出去,又希望不要變得不可控制。從攤派、動員到認購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行為,也體現出那個時期對股市缺乏了解,相關制度也不健全。同時,在人民收入普遍不高的情況下,認購證方式的另一個效果是: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更沒錢。

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則在後來一直影響著中國股市:到底是誰在發股票?當年的狀況給大眾的感受是政府在發股票,股市行為大多是政府行為。事實上,政府當時也的確有利用股市融資的想法和行為,發行股票的企業也以國有企業為多。習慣於政府行為的人們在潛意識裡產生了一種觀念:政府發股票還會虧嗎?於是,人們對股票的風險意識,在最初的懷疑和擔心之後,迅速消失,買股票似乎變成了公民的福利,沒買到股票變成政府的不公平,而非企業的市場行為。此後很長時間裡,政府為國有企業融資而發行的股票始終是中國股市(色色小說的重頭,政企不分既導致政府機構在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不佳的時候,通過股市來轉嫁責任,也導致股民虧損后對政府的埋怨和不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錢讓我們不快樂(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