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格林斯潘否定的格林斯潘(3)
這兩項工作,締造了格林斯潘「輝煌成就」的開端。正如他的信徒後來在給他唱的頌歌里所描述的:「在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的18年時間裡,美國經濟出現了創紀錄的長達10年的持續增長期,中間只發生過兩次溫和的衰退。格林斯潘領導美聯儲應對了紐約股市大崩盤、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機。他運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使美國股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格林斯潘創造這一切的魔棒就是低利率,就是不斷地向市場注入大量貶值的貨幣。也正是因此,格林斯潘獲得了一個「寬鬆的艾倫」的外號。
「格林斯潘對策」,又叫格林斯潘應對,按照金融辭彙的解釋是指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為防止市場大幅持續下跌採取的行動,主要指美聯儲會為經營失敗的金融企業提供廉價資金,提供貸款援助。這一行為的必然結^H小說果是誘發市場的道德風險,進而為未來孕育更大的泡沫危機。而在本書,我對該辭彙的理解要比上述解釋更為寬泛,在本書,我將格林斯潘及他的繼承者伯南克的對策等同於:為熨平經濟周期,一見經濟波動就予以實施貨幣干預的通脹政策。股市上漲的慣性及對「格林斯潘對策」的信賴,導致了一場無法抑制的狂熱,一次次IPO都理所當然地高歌猛進。但凡是泡沫終究要破滅的,雖然格林斯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美國的科技泡沫還是不可避免地破滅了。
但格林斯潘並沒有因為這次泡沫的破滅而去反思和檢討,哪怕是重新閱讀一下他自己以前的文章。他不僅沒有去認真思考他自己親手製造出來的「多餘的儲備」對經濟的影響,相反,經過一番深思后,格林斯潘決定讓他掌控的美聯儲再次打開總開關,增加更多的儲備,以此刺激美國經濟繼續「前進」。
從2001年9月起,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創下了1981年以來「最為猛烈的降息輪迴」。直到2003年6月,聯邦基準利率降低到近50年來的最低點——1%,並一直維持在歷史低位近一年時間,直至2004年6月再次升息。它將官方利率降得如此之多,這就意味著在l%的官方利率和2%的通貨膨脹率的水平下,美聯儲實際上是對借錢的人給予了補貼。特別是,美聯儲以官方利率隔夜拆借給銀行。當美聯儲降低這些官方利率時,它也間接地降低了更大範圍市場內的資金成本,導致在房地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出現前所未有的泡沫。
按照格林斯潘的說法,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大蕭條,是由於20年代美聯儲創造了過多的流動性,以致出現了大規模的投機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