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不結婚就是剩女,掉價了

25歲不結婚就是剩女,掉價了

6.25歲不結婚就是剩女,掉價了

無意中翻到一本書,是網路上很紅的男性「情感磚家」寫的,說女人在25歲前必須結婚,過了25歲在婚姻市場上就掉價了。他還畫了個拋物線圖,最高點就是25歲,過了25歲就一路下滑。把女人的價值定位在是否嫁得出去,把嫁得出去的要素定位在年輕,如此腦殘惡毒的價值觀,污衊全體男人的智商,恐嚇沒有戀愛經驗的年輕或者不年輕的女人,居然能大行其道受到追捧,可見中國人在男女關係上還停留在古代。「情感磚家」沒有告訴女讀者的是,在離婚率年年高漲的今天,25歲成功結婚後如何維持住婚姻?如果男人只喜歡25歲的女人,那麼如何讓自己永遠25歲不被嫌棄,如何防止老公繼續在婚外喜歡25歲的女人?「情感磚家」賣書是否還搭賣「永遠25歲」的神仙水?

在地鐵上聽到一女孩跟閨密談她的婚姻,她跟老公都是1986年出生的,結婚半年跟公婆一起住。她媽媽說女人結婚就是第二次投胎,而她投錯胎了。老公沒有進取心貪玩,心安理得啃老,老公的爸爸50歲不到不工作每天搓麻掙飯錢。女孩說婚前以為老公肯花4小時陪她購物,大方給她花錢就是好男人了,現在發現錯了。

她說:「我以後有了女兒就知道怎麼教育她選男人了,我媽媽從來都沒教過我,她也不懂。」她常跟老公爭吵,卻還在想以後生孩子了如何如何。兩個86年的孩子,結個毛婚啊。我真的很想衝上去跟她*說,如果你認為你第二次投胎錯誤,那就不要再隨便弄個孩子來投錯胎了。當然,我忍住了。

有一類男女的婚姻是這樣的:在年紀很輕的時候,連個戀愛都沒談明白,連個班也沒上明白,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就在父母的催促下趕著點結婚了,結果把戀愛談成婚姻,把失戀搞成離婚。本來是怕當剩男剩女,結果30出頭成了離婚男離婚女,中國一路高歌的離婚率就是如此被哄抬上去的。

典型中國式的父母特別怕孩子吃苦,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最倒霉吃苦的一代,生的是80后獨生子女,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讓子女再吃苦,包辦代替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造就了為數不少的寄生蟲、弱智腦殘和自私自大狂。身體勞累的苦,精神壓力的苦,感情世界的苦,一個成年人必須都經歷,經不住,婚姻也別想好。

有位母親問:你一直提到父母不應干涉子女的戀愛及婚姻,我也想讓女兒學會獨立成長,可是有個已婚男喜歡她,她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接受了,現在男的攤牌了她在感情中不能自撥,難道也不要干涉嗎?

我回答:表明你的鮮明立場,理解她的痛苦,但是不要替她解決問題,比如你去跟已婚男見面。戀愛挫折需要她自己去經歷。

這位母親繼續說:真苦呀,從她五歲就培養她琴棋書畫,到為祖國培養了一個好的公民(學生黨員),可在感情上卻眼看她去吃苦,真的於心不忍。

答:學生黨員就是好公民?看來你女兒從小被你捧在手心上了,只會讀書其他什麼都不懂,社會經驗尤其缺當然會被騙了。你還不想讓她吃苦?以後你跟她一起陪嫁出去?

某80后女孩24歲跟23歲男結婚了,她媽媽從自己的痛苦婚姻中總結傳授給她的經驗:貧賤夫妻百事哀,選男人不要看長相,要有經濟實力。23歲男很會賺錢外表差,女孩拒絕婚前性,把初戀初吻初性一併交給了他。婚後一年發現,此男冷漠自私視錢如命不愛她,結婚就為了可以有性。五年後女孩29歲離婚重新學習戀愛。

跟80后說句話:不要指望你們的父母有能力教育你們選對老公老婆,因為他們也壓根不知道怎麼選。他們這一代人結婚的時候是不需要什麼嚴格挑選的,因為那時全國人民都窮,也不需要上進心政治高壓個人沒自由婚姻很安全,現在不同了自由很多卻很難把握。所以80后必須自學成才,在挫折中成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知道你是怎麼剩下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知道你是怎麼剩下的
上一章下一章

25歲不結婚就是剩女,掉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