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4)
儘管這兩方面的問題在20世紀里已經都帶來了嚴重的結果,甚至應當將兩次大戰的原因包括在內一併加以考慮。但是二者相比較,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質上也就是所謂「南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提到人們意識範圍之內,儘管這個問題在這個世紀里還沒有找到比較圓滿解決的辦法。
文化多樣性問題則屬於另一層次或性質。文化就其廣義而言就是人造的世界,包括社會制度和其意識形態。引起兩次大戰的矛盾,意識形態的爭執還屬於次要的地位。但第二次大戰之後,卻暴露出「意識形態」的矛盾成為「東西的問題」,形成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基礎。直到這個世紀快結束時,才出現以對話代替對抗的信號,但還不能說在世界一體的格局中怎樣容納和處理文化多樣性的問題已經有了一致的看法。
文化多樣性是一個與人類同時出現的事實。我這樣說表明我是同意人類起源多元論的。從世界各地考古學的發現,我們看到早期的人類生活似乎很相似,如使用石器,住在洞穴里等等,因而發生了一元或同源的印象。這些生活上的^H小說相似並不一定表示同源。人是從自然的基礎上創造人造的世界的,文化是從自然中誕生的,是對自然的加工。人類初期和自然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他們受到自然的限制也是十分大的。各地的人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開始他們的文化生活。只要自然條件相似,開始時的生活方式也就表示出相似狀態。
這樣說,我不僅認為人的世界一開始是多元的,而且在多元的基礎上向著多樣發展。文化的類型越來越多。到了20世紀,當各自相對獨立發展的各地方的人被交通、信息和經濟上的聯繫拉在一個難解難分的體系中時,文化上的多樣性,包括社會制度的多樣性,在互相接觸中也就顯著和突出了,而且開始在世界範圍內以對抗性的矛盾出現了。這些問題已經以「東西對抗」的面貌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將帶入21世紀,而逐步顯示其緊迫性。要討論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能適應21世紀生活的話,文化多樣性的問題值得倍加註意。
現代化過程中文化的多樣性是會像經濟不平衡性一樣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淡化么?望文生義地想,現代化既是全世界人民面臨的共同趨勢,就應當包括經濟的趨平和文化的趨同。事實可能比這種看法要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