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欠債必須還(34)
鄭氏家族世代駐守台灣,你想幹什麼,若干年後,扯起大旗,東山再起。忽悠,你繼續忽悠,今日之勢,給你面子才跟你談,這就是我施琅的談判價碼,不答應,那就不用談了。
曾蜚把施琅的談判價碼告訴了鄭克塽,鄭克塽沉默了。
馮錫范與劉國軒相顧無言,施琅如此堅決的態度,已經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答應這個價碼吧,只要能保住我們的命,價碼就不算是太黑。#小說隨即鄭克塽宣布投降,並遞交了土地清冊。
聽到鄭克塽投降的消息,施琅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施琅收拾好家當,帶領弟兄們,拔錨起航,他們的目的地是台灣,那個他朝思暮想,他夢縈魂牽的地方,那個令他痛心疾首,夜不能寐的地方,那個寄託著他光榮與夢想的地方。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二十多年了,施琅由一個步履穩健、意氣風發的青壯,轉眼間變成一個兩鬢髮白、步履蹣跚的老人,但是,他的夢想還在,他的壯心還在,他的勇氣還在。
少年時候的輕狂,中年時候的鬱悶,老年時候的輝煌,都過去了。
俱往矣,施琅不再是那個以報仇為己任,被仇恨蒙蔽了良知的人,歲月悠悠,人生百年,歷經風霜之後的穩健與成熟,讓施琅明曉了寬容的力量,把握住了為蒼生而一呼的豪情。
有人對施琅說,鄭家當年剁你全家,你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施琅微微一笑,這種笑,是大度,是從容,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是一種難以企及的生命高度,施琅成熟了。
台灣給施琅的印象,是一片狼藉,是愁雲慘淡,二十年來的經濟封鎖,讓這裡的老百姓飽嘗艱辛,都是炎黃子孫,都是華夏子民,為何要兵戎相見,自相殘殺呢,施琅沒時間多想。
施琅能做的,是發展生產,讓這裡的老百姓不再受苦;施琅能做的,是減免當年賦稅的四成,休養生息;施琅能做的,是讓來台的官兵秋毫無犯,是讓所有的台灣人,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