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欠債必須還(41)
不過光地兄,請繼續上台演出,歷史就是一個舞台,有忠臣就必然有奸臣,有紅臉就必然有白臉,有人下台就必然有人上台,我是觀眾,你也是觀眾,歷史才是導演,決定了一切。
李光地出賣了自己的朋友,博取了榮華與富貴。然後他想到了建功立業,在鄭經死後,李光地站了出來,打吧,收復台灣;在收復台灣后,李光地依然站了出來,撤吧,放棄台灣。
李光地是福建人,福建在台灣的對岸。李光地在那裡有萬頃良田,在那裡有家業祖產,如果不徹底蕩平鄭氏勢力,鄭氏家族經常派人過來搶單,光地兄的家業祖產保住很成問題。
#小說鄭氏家族被打垮了,台灣收復了。
玄燁與施琅滿面喜悅,而李光地卻愁容滿面,台灣滿目瘡痍,如果不從福建運糧過去接濟,恐怕台灣人民生活都會成問題,接濟就接濟吧,問題在於得光地兄這樣的財主掏腰包。
讓李光地掏腰包,你揍死他,他也不會幹。
施琅聽說有人主張放棄台灣,很惱火,自己拚命打下的江山,豈可說放就放,施琅給玄燁上奏摺,放棄台灣,這個提議根本就不現實,台灣好幾十萬人,哪有這多船搞渡海移民?
萬一有幾個人逃進台灣山地中,聚眾為盜,干起索馬利亞海盜那樣的勾當,福建人民還敢出海做生意?這還不說,西班牙人還在台灣周圍晃悠,虎視眈眈,你一走,他就常駐沙家浜。
玄燁再一次被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他並不想放棄台灣,但他需要人給他堅持的信心與勇氣,在這個時候,玄燁依然想到了明珠,這個很陰但是很行,很世故但很能幹的大臣。
明珠意見很堅決,支持施琅!沒有支持的理由,只因十五年以前的那次攜手。
施琅兄,不管怎樣,我明珠永遠支持你。
玄燁下定決心,在台灣設立了台灣府,隸屬福建,大清國對台灣開始行使行政管轄。
第一任台灣知府是漢軍八旗人,名蔣毓英,他帶著懷疑與抱怨,來到了台灣島。
五年後,施琅回到了北京,一別五載啊,玄燁對施琅的信任沒有減退,施琅對玄燁的忠誠沒有減退,施琅繼續為大清國鞠躬盡瘁,直到他七十六歲,走完了人生的最後行程!
施琅再次回來的時候,明珠的風光已經不再了,施琅應該記住這個人,這個在自己失意的時候給自己鼓勵,在自己落魄的時候給自己支持,在自己委靡時候給過自己信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