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貨幣利益和成本考量(1)
儲備貨幣利益和成本考量
各國對儲備貨幣地位都感到很矛盾,因為儲備貨幣地位帶來的不僅是利益,還要為其付出成本。
利益
為本國國民提供便利。一個國家的出口商、進口商、借款人和貸款人都能用他們自己的貨幣而不是外國貨幣來進行交易。因此,獲得另外一種貨幣的交易成本,以及將本國貨幣兌換為外國貨幣的心理成本會有所降低,甚至完全消除。當一個美國遊客出國旅遊時,他(她)在很多地方經常用美元購買東西或服務,因為美元被廣泛接受,或是很容易地能把美元兌換成當地貨幣。相反,一個泰國遊客就必須到銀行去兌換相應的本地貨幣來消費。對於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說,以本國的貨幣進行交易也有一些成本優勢:當交易以美元進行時,外國經濟機構為了了解交易過*程,不得不把美元兌換成它們本國的貨幣;相比之下,美國的機構就省下了兌換這件麻煩事兒。這就像是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易一樣便利。
繁榮時期的鑄幣稅或過度特權。讓其他國家的政府或人民持有本國貨幣所帶來的優勢,只是鑄幣稅的一個狹義的定義,這從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的話中可以看出來:
美國有著為數不多的國家擁有的優勢:它可以印製印著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傑斐遜頭像的綠色紙張。這些一張張綠色的紙張叫做「美元」。美國人把這些綠色的紙張分給世界上的人們,換來汽車、義大利面、計程車、酒店房間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只要外國人繼續被引誘來持有美元,不管是藏在床墊底下、放在銀行里,還是用於本國的流通,美國人都能用這些綠色的紙張來換得實實在在的商品。
但是,鑄幣稅在更廣意義上的定義,同時也是儲備貨幣地位的核心,被稱為「過度特權」(查爾斯·戴高樂及其顧問雅克·呂埃夫這樣稱呼這一特權),即一個國家能夠以本國貨幣在國外大量借債的能力,特別是在其他國家的投資(包括對外直接投資)回報更高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