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9)
這樣,要提高產量,水利灌溉設施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人口會一直增長到最佳狀態下的農業產出所能供養的極限。由於在許多年份這種狀態都不會一直維持在最佳,所以人們想盡辦法來保護農業體系的運作,抵禦荒年。情況還不止如此,還是在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飢荒常周期性地出現。這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現象,包括19世紀鐵路出現之前的西方。飢荒和旱澇一樣,基本上局限於本地,最多也只是區域性:某地作物歉收、當地人挨餓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充足的運輸工具將穀物這樣的大宗笨重商品從糧食盈餘之地運出。國家會在飢荒區盡其所能地分配糧食,但缺乏應對作物歉收及其後果的諸種手段。
1.4社會運行規則
頻頻出現的自然災害,使人們認識到大自然的威力,也意識到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人口主體的農民反映了社會精英對自然界的態度。他們強調傾聽自然、適應自然的必要性。《論語》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描述了人類社會的道德法則是如何反映主宰宇宙、天體運動和四季交替的「天道」。孔子(約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在《論語》中表達了他對人類道德法則的看法: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東亞人堅信宇宙運行法則的存在,認為人類社會的運行也是有規則的。但這種理念同樣是建立在實用性的基礎之上。個人行為規則在他或她一生的不同階段各有不同,被認為是防止社會秩序紊亂和實現儒家目標--「和」必不可少的因素。這種思想完全不同於西方,特別是美國。美國人重視一種不太嚴謹的概@念--「自由」(liberty/freedom),崇拜個人,極力推崇個人行動的自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革命者驕傲地將「別惹我」印在他們的戰旗上;到了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則高唱「別管我」這首歌。可以說,美國社會的特點就是個人主義和競爭。
但在東亞人看來,「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沒有規則的約束,社會必將陷入動亂。在東亞人的語言中,找不到和我們所熟悉的「自由」一詞相同的辭彙;最接近的同義詞的意思是「沒有規則」。這種狀態會導致社會總體秩序的紊亂,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