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上)

第四十三章 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上)

更新時間:2013-01-01

「多鐸,帶著你的鑲白旗壓著祖大壽,我去找大汗請罪。」多爾袞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哥,何必去呢。我們又沒敗。」

多鐸這話說得算對的,正白旗只是退下來了,鑲白旗還蓄勢待發,兩白旗總體上來看根本就沒有傷筋動骨,頂多算和祖大壽打了個平手罷了,甚至這麼說還算抬舉了祖大壽,因為兩白旗還有進攻的能力,而祖大壽只能被動挨打。

「汗命是讓我們擊垮祖大壽部,可不是叫我們來和祖大壽對峙的。」

「那也不用哥你親自去請罪啊,派個傳令兵回去不就行了嗎?」

「我親自去,表明的是一種態度,這態度,在大汗眼裡,可能比一場勝利還要重要。」多爾袞也顧不得清洗自己了,調轉馬頭,向著中軍奔去。

「多爾袞有辱汗命,未能擊破祖大壽部,請大汗治罪。」

一身血漬,甲胄上更有多處破損的多爾袞就這樣恭敬地跪在皇太極面前。

「勝敗乃兵家常事,再說也沒有打敗仗,退下吧,收整你的人馬去吧。」

「謝大汗不罰之恩!」多爾袞再次行禮,完全是臣子對君上的禮節。這在此時后金上層社會中還是很少見的,因為大家都是兄弟親侄,都覺得搞這些噓噓繞繞沒有必要,況且如今雖說是皇太極為汗王,但仍然有著四大貝勒同朝議事的傳統,皇太極個人的權柄並未全部收回。

但作為十四弟的多爾袞這番舉止,在皇太極眼裡,無疑是給了其他兄弟們做了個很好的表率。就連城府極深的天聰汗心中都有著一絲欣慰出現,當然,僅僅一絲,並沒有表現出來。

「南面剛剛受挫,祖大壽部必士氣正盛,那我們就打西北面的王承胤,莽古爾泰,上前聽命!」

莽古爾泰磨蹭許久,才來到皇太極馬前,也不下跪,就這麼站著受命。

「命你率部擊垮王承胤,不得有誤!」

莽古爾泰臉上還帶著笑,斜著脖子,拱了拱手,算是領命。

俗話說,有對比才能體現差距,多爾袞的姿態和莽古爾泰的狂妄正好做了一個再明顯不過的對比。

不過對此,皇太極卻無絲毫反應,神色也沒什麼變化。

倒是莽古爾泰在不經意間偷偷打量著皇太極,見皇太極臉上並無什麼不愉,心頭也暗暗舒了一口氣。其實,見自己十四弟對八弟皇太極如此恭敬,莽古爾泰心裡就是一陣膩歪,難道日後他也要這般?按照莽古爾泰平時的作態來看,讓他對皇太極如此恭敬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所以現在莽古爾泰比平時更加猖狂,平時見了皇太極禮節還是會敷衍下,這次連敷衍都懶得敷衍。

但是,莽古爾泰還是心虛的,不自覺地偷偷打量著皇太極是個什麼反應。

滿桂是粗中有細的「莽夫」,那這莽古爾泰才算是真正的莽夫一個。他的政治智慧現在僅僅和現在的多鐸差不多,但是多鐸還算年幼,十五六歲而已,他還可以成長,並且還有一個軍事政治都擁有極強天賦的嫡親哥哥多爾袞幫持著。但那莽古爾泰除了會打仗之外,就是一個政治草包,一個自以為是的草包。

可惜,他不明白,此時的后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會打仗的將領。

似乎上天將整個整個滿洲族往後三百年內出的將帥之才九成九都空降到這個時代,造成了后金此時將帥濟濟,隨便挑出一個都能獨當一面。倒是大清入關后,滿族將領在各大戰役中表現平平,再也沒了祖上那種將帥之才出現了。所以莽古爾泰這個將才在此時並不算怎麼吃香,物以稀才為貴嘛,此時會打仗的將領在皇太極周圍就像大白菜一樣。隨便丟出一個「巴圖魯」鰲拜,後來都是響噹噹的人物。皇太極身邊的子侄親貴,哪個沒有獨自領軍作戰過?

所以,此時后金政治框架中,拼的不再僅僅是個人的武功,而是政治智慧。豪格在大清入關后戰功赫赫,到最後還不是被多爾袞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一個人,能對「弒母」仇人恭敬如此,可見其心機之深沉,圖謀之巨大!

但是一個人,能對一個跟自己有「弒母」之仇的弟弟如此重用,可見其心機之深沉,圖謀之大。

前者是多爾袞,後者是皇太極,仔細看,兩人的圖謀其實不一樣,皇太極明顯比多爾袞高一個層次。但是多爾袞勝在年輕,彼此勉強算個旗鼓相當。

至於那莽古爾泰,算個球。

「祖大壽挺住了,那咱們也不能丟臉,督師還在後面看著咱們呢!都給老夫打起精神來,今兒個,老夫就在這兒紮根了,除非我死,否則決不允許後退半步!」王承胤掀開自己的盔甲,將膀子袒露著。

「卑職願與將軍同心抗敵,決不後退!」眾將附和。

滿洲軍隊在這個時代是武勇達到了頂峰,整個族群的血氣武功都被集中到了這數十年內爆發,故而可以縱橫天下難尋敵手。估計是血勇集中爆發的後遺症,大清入關后,八旗軍勇就成了渣渣的代名詞,曾經笑傲天下的八旗子弟也淪落成紈絝子弟的象徵。

不過,就算是民族氣運的巔峰爆發,也並非無敵的。

漢族能夠一直挺立在華夏神州,延續傳承,五胡亂華,蒙元入侵都無法將漢族泯滅,這滿洲八旗驍勇,也不能泯滅漢族傳承。

大明王朝正好氣數盡了,一個單一民族王朝的興衰往往也影響著這個民族的興衰,整個漢族就像被腐朽的大明王朝綁架了,一起滑下了低谷。但是,一個王朝往往是無法表現出一個族群的全面的一面,因為王朝的統治者代表的不可能是全族利益,或者可以代表全族利益,只是那個族不是民族,而是皇族,以及附庸皇族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後世的人們一直在迷惑,政權和國家民族究竟是什麼關係?

每個政權都會將自己綁架在一個國家民族的大義之上,造成一種錯覺,反對這個政權就是反對自己這個國家,反對自己的民族。這點,曾經身為華夏二十一世紀的政壇巨擘的費揚古理解最深。

因為他也是個積極推動者,對全民日復一日地灌輸政權即是民族,即是國家的思想,效果是很明顯的。但是,事實說明,政權的,不等於民族的。政權的衰朽會導致這個民族氣運下降,但是絕對不是絕對的。

就比如現在,祖大壽部挺住了兩白旗的進攻,而在王承胤的誓死督戰下,莽古爾泰也沒能擊垮王承胤部。大明王朝的腐朽,並不意味著整個漢家的腐朽,只要有人傑出世,統和漢家兒郎,也並非無法對抗處滿洲的興起。

遼東軍這支被灌輸了血性的部隊,面對八旗鐵騎也有著一戰之力!這證明,在當時,漢家兒郎的武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廢,漢族子弟的武勇還是有的。

即使這個大明王朝已經腐朽不堪,但是這個大漢民族仍然有著可戰的士卒,到了大明後期,明曉大義的將領對抗大清入關的大勢時,已經很少提什麼復興大明了,民族大義反而被拉了出來。大清入關所遭遇的抵抗大部分是這個漢民族對異族入侵的本能抵抗,作為漢家代表的明王朝已經無力組織代表這些力量了,自然談不上指揮統籌。

因為漢族實權階層已經放棄了腐朽的明王朝,明王朝已經無法代表這個民族利益了。

因此,南明王朝以及之後的幾個小朝廷都指揮不動這些大將,像左良玉這些宿將早就看透這一層面紗,不過,似乎也正是這種民族自我覺醒與重新選擇定位,給了大清入主中原的大好時機。

明廷對民族駕馭力,或者說綁架力下降,漢民族自我意識增強,可是,兩者相互對抗的後果,反而是給大清帶來了機會,這也算是一種無奈吧。

眼下,在這大明京師之下,八旗勁旅兩次進攻,都被遼東軍給擋下來了。誰言漢家兒郎不善戰?

莽古爾泰是灰著臉不聲不響地回來的。也不去請罪什麼了,鐵青著一個臉,誰也不搭理。

這種毫無體統的作派,就連皇太極眼神中也露出一絲陰鬱。

正紅旗給了岳托去防備著正在側翼使勁折騰的滿桂,兩白旗也「敗了」,正藍旗和鑲藍旗也沒打贏,似乎自己手上也就只剩下嫡系兩黃旗可以用了。

那麼,到底是打,還是放棄?

作為一名當世梟雄,自是不會畏手畏腳,遲疑猶豫。既然下定了決心,那就打下去!

既然南面和西北面我攻不破,那就攻正北面,你袁崇煥的中軍!本汗倒要看看,你袁崇煥將能打的部隊都放到兩邊,你中軍究竟還有多少戰力!可能抵擋本汗親自一擊!

「傳令,多爾袞多鐸領兩白旗牽制祖大壽部,莽古爾泰阿敏率兩藍旗牽制王承胤部,大貝勒代善領鑲紅旗坐鎮中路視情況支援,本汗,親帥正黃旗,鑲黃旗,去打一打這袁蠻子所在的中路!各將嚴守本位,不許懈怠!」

「領汗命!」

ps(元旦回家了,不過居然感冒了,我的個去了。祝大家元旦快樂,新年快樂。嘿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泱泱大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泱泱大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