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張遼張文遠
第二日一早,董卓與李儒將董守業叫過來,跟他講講出兵的事兒。
並告知董守業這一萬精銳中八千為灰熊軍精銳,兩千為前西園軍的精銳。
其中李傕領四千灰熊軍,董守業亦是領四千灰熊軍精銳。
正要說道剩下兩千前西園軍的統領人選時,只聽李儒抱拳施禮說道:「太尉在上,吾保舉一人,可為守業之臂助,統領那兩千西園軍。此人名叫張遼,字文遠,武藝非凡,精通戰陣。那張遼本是西漢聶壹之後,其家因比恩怨而改張姓,中平二年,時并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之後多立戰功,后又多次領兵隨丁原與匈奴作戰。中平五年十一月,丁原命其帶兵往赴京都。之後何進命令張遼至河北募兵,共募得千人。正值何進因剿滅宦官身死。張遼迴轉京都之後,便一直在太尉帳下待命。值此用人之際,太尉正可命其輔佐公子。」
那董守業一聽張遼要來輔佐自己,頓時眼前一亮,我嘞個去,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文遠啊,那可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一流名將。這哥們兒要是真的能給自己當手下,當打手,可真是爽死了,睡覺都能笑醒啊。
要是說董守業是弓馬武藝嫻熟,兵法韜略精湛那董守業肯定是得臉紅,要是說張遼張文遠是弓馬武藝嫻熟,兵法韜略精湛那董守業可是毫不懷疑啊。張遼的戰績在東漢三國的時代里沒幾個人能比得上啊,在逍遙津張遼帶著800死士愣是打敗了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啊,整個歷史上也沒有幾個人做到過啊!
只見這二愣子一聽到如此人物將要歸於自己麾下,做自己的小弟,馬上咧嘴開笑,抱拳施禮,朗聲說道:「願聽父親安排!」
董卓見李儒推薦張遼,自己兒子對此也是毫無疑義。便爽快答應了,當下便施令拜董白董守業為中軍校尉,李傕為右校尉,張遼為軍司馬。
緊接著父子倆又聊了一些軍營戰陣之事,董卓常年征戰,經驗豐富,很多事情講的是通俗易懂,讓董白受益匪淺,很多知識都是從生死戰陣之間得來,珍貴無比。
這就好比一個在新手村剛剛出生的菜鳥,即將出去打怪練級的時候,馬上有個高手給了一本珍貴的攻略,看了攻略以後馬上菜鳥就不菜鳥了,升級打怪效率奇高,經驗猛漲,技術裝備都能快速提高啊!
談了近半天時間,見已經臨近正午,便催促董守業趕快去沙場點兵。那董守業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見張遼了,一聽父親允許,便隨著幾個軍士一溜煙的躍馬而出,直奔營盤而去。
在這裡說一下為什麼張遼會被調到董白的手下,而且張遼本人也沒有什麼反對之類的話。
首先,張遼出身并州邊地,有史料記載說張遼十六歲就參軍開始打仗,後來由於作戰作戰勇猛,不避生死而在軍中嶄露頭角,後來在中平二年被丁原看重,招為從事,估計也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兒。在并州軍中出名之後還是繼續領兵在丁原的麾下作戰。
後來,由於大將軍何進有意組織新軍,而此時的并州丁原與何進交好。丁原便向何進推薦了張遼這個年輕人,並把張遼派到京城作為何進的部下。何進見到張遼以後也是十分喜歡,對其也算是重用,派他出去河北募兵。
其實募兵這種事還是比較重要的,夏侯惇夏侯淵都曾經為曹操到揚州募兵過,由此可以看出張遼在何進這兒還是混的不錯的,而何進對張遼也是非常信任。
而張遼在以後的工作中也為何進招募了千人的部隊。在張遼還沒有回到京師洛陽的時候,何進卻是由於想要誅殺十常侍,在行動中又比較優柔寡斷,反而被十常侍這幾個太監給弄死了。接著董卓率軍進京勤王,何進死後的部眾無人統領,結果被董卓吞併。
這時候張遼從河北募兵返回京師洛陽。卻發現洛陽已經被董卓控制,何進的部將也都歸屬董卓,而此時的張遼之前時接受何進的命令出去募兵,交接命令的時候自然還是得找何進的老部下或者是何進的繼任者,所以張遼就歸屬於董卓了。
當然緊接著董卓與丁原開始關於京師的控制權發生爭鬥,結果董卓的部將李肅策反丁原的部將呂布,呂布把丁原殺了,歸順於董卓。
當然關於張遼是在呂布殺了丁原之前歸屬董卓,還是是在呂布殺了丁原之後歸屬董卓,這個咱們無法考證。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丁原自從把張遼推薦給何進,張遼帶兵歸屬何進之時,從編製上來講,張遼已經脫離了丁原的并州軍系統,而歸屬於何進的中央軍。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張遼在董卓與丁原爭奪洛陽控制權時,張遼是屬於中央軍系統的,而此時董卓已經控制了中央軍,所以從編製上來將張遼是董卓的部屬,與丁原的關係之能是有舊交,頂多可以說張遼出身是并州軍,欠了丁原一個舉薦的人情,而不是丁原的部下。
即便是丁原被董卓所殺,張遼頂多是為自己的前上司或者好友感到可惜或者難過,基本上沒有任何理由為丁原報仇。更何況丁原是被自己的部將呂布所殺,這屬於并州軍內部的內鬥,雖然其中董卓的關係重大,但是董卓只是間接殺害丁原的兇手,呂布才是直接殺害丁原的兇手。
在這又得提到三國時期由於之前劉備攻取漢中時,麾下的大將黃忠殺了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而後夏侯霸立誓為父報仇,而後曹魏內亂由於曹氏宗族的領軍人物曹爽被司馬氏搞死了,大將夏侯霸在遭到司馬氏的迫害而領軍投降蜀漢時,蜀漢後主劉禪說的一句話:「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一句話盡消夏侯霸的怨恨和疑慮。
以劉禪和夏侯霸的事兒來分析張遼與董卓的關係,可以得出張遼絕對不會因為丁原的死而對董卓懷恨在心,而作為董卓的部眾會毫不遲疑地執行董卓的命令,畢竟軍令如山啊!
那李儒早把那一萬人馬調撥妥當,兵馬糧草都安排在城東的一處營盤裡,只等董守業前來檢閱。
到了軍營,那李傕領著一群人,早已在營門外等候,見董守業一到,趕緊上前迎接,正要向董守業介紹眾人,卻聽到董守業說,到營內再介紹不遲,當下不敢怠慢,趕緊迎自家公子入營內。
到了一路上,董守業將父親向自己傳授的經驗,一一與營盤內的情況對應比較,頓時安下心來,對即將而來的征戰又有了幾分把握。途中董守業若有所聞,李傕必將誠實回答,不敢弄虛作假,有所隱瞞。於是將與李傕的問答談話、營盤中的情況與自己父親對照,心裡漸漸有譜了。
到了點兵校場以後,董守業四處看了一圈,示意李傕想自己介紹營中的諸位將校。
李傕當先手指一人,道:「公子,此人便是公子的軍司馬,軍師口中的張遼張文遠。文遠,還不快來不見過中軍校尉董白董守業公子。」只見那人越眾而出,屈膝抱拳道,末將張遼張文遠,見過校尉。」
董守業一看此人國字臉,微紫面龐,面如紫玉,目若朗星。身高八尺有餘,形貌甚偉,一表人才啊!趕緊上前扶起,道:「文遠兄真是一表人才啊,不知年齒幾何啊?」
張遼連道不敢,回復說到:」回稟公子。張遼今年是二十一歲,正是虛度二十一個春秋!」
這哥們兒挺自謙的啊!
張遼也覺得公子此舉略顯輕浮,畢竟自己身份與董守業的身份差的太遠了。可惜張遼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有如何的牛逼,多麼的讓人側目,多麼的讓人不可忽視。別說說幾句客氣話了,就算把心肝兒掏給他看看,董守業都能下了決心。
董守業有道:「小弟今年一十七歲,文遠兄大我三歲,你我一見如故,從今以後,我當以兄侍之。」
張遼頓感莫名其妙,但是已經知道董守業身份高貴,當下也不敢得罪,口中卻連到不敢,答道:「承蒙公子不棄,張遼感激不盡但是上下尊卑,長幼有序,卑下不敢僭越。」
董守業笑了笑說道:「文遠兄不必過謙,我素知文遠兄在并州北方草原的大名,文遠兄勇武無匹,威震邊地石是難得的良將,我稱你為兄,反是我這無名小卒,高攀你這威震邊地的勇將了。」
張遼一聽此言,頓時豪邁大笑道:「些許小名,何足掛齒,承蒙公子不棄,必將與公子一起,蕩平蛾賊,建功立業。」
董守業這廝沒聽到張遼說什麼願效犬馬之勞之類的話,略微有點失望啊!不過也沒表現在臉上。
但是想想人家張遼張文遠作為千古名將,怎會被你簡簡單單的幾句客套話就能收服了呢?要真是這樣的沒骨氣的話,也成不了千古名將了。
看來以後還是得拚命努力,就跟曹操對待關二爺那樣上馬賜金,下馬賜銀,把他給伺候的舒舒服服的,讓他不斷的增加對自己的好感,爭取早點成功把張遼收服。這可是以後的一大保障啊!
從此二人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練兵,一起練武,一起喝酒,一起吃飯,朝夕相伴,形影不離,這是后話。(本來想寫像劉備那樣的食則同桌,寢則同席,同榻抵足而眠的,但是,想想兩個大男人睡在一張床上,也太是基情四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