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汝南孟建

第四十七章:汝南孟建

第四十七章:汝南孟建

劉備知道,靈帝和自己說的這些話還不是告訴王允的時候,只能等到王美人分娩之後才能說出來,不過也許那時木已成舟,劉辯已經順利的做了新皇帝。

想到這裡,劉備向王允苦笑著搖頭,「岳父目光如炬,備確有一事橫亘於心,然因此事已蒙聖囑不得泄露,故實難開口。」

王允諒解的拍拍劉備的手臂,「玄德不必為難,我知玄德乃是信人,必不違約,不過能讓玄德如此憂心,且陛下突降如此宏恩,我料此事必然牽連巨大。以玄德才具,必能分清是非曲直,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玄德只管放手去做,若需老夫相助,只需出言相告即可。無論如何,你我翁婿之情絕不會改變。」

聽王允說到「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時,劉備心**一動,暗忖道,「若是靈帝沒等到王美人分娩就死了,那時侯少帝做了皇帝,而我則擁戴以後的獻帝,那兩年後的黃巾起義一旦爆發,只怕不等董卓進京,大漢朝就徹底完了。」想到這裡,他小心翼翼的低聲問王允道,「敢問岳父如何看待當今皇子?」

王允一愣,也低聲答道,「性格諳弱而輕佻,非經琢磨而不得成明主。」

「岳父……」劉備遲疑了半晌,終於還是把話咽回到肚子里。

王允見劉備吞吞吐吐,心思電轉,頓時色變道,「陛下擬另定儲?便是王美人所懷的孩子?」

劉備靜靜的看著王允,既不說是也不說否。

王允倒吸一口涼氣,怔了半天,忽然輕笑道,「玄德且去汝南不妨,京師若有何不妥,老夫自當馳書以告之。」

身後馬蹄聲響,兩人回身看去,原來是師宜官與梁鵠這兩個鴻都學中著名的書法家,同時也是天子的新寵前來為劉備送行了。

**

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分為賞都尉。屬豫州。戶四十六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一百四十八。縣三十七,治平輿。

經過近十來天的奔波,劉備等人終於來到平輿城外。

「報」,一名小校飛快的跑了過來,「啟稟郡公,前方有一鄉民阻路,聲言定要郡公相請,他方會讓出道路。」

「鄉民阻路?」劉備腦海里第一個反應便是徐庶,但旋即啞然失笑,現在還是光和四年,徐庶應該還只是十來歲的少年吧。

「可曾問其姓名?」劉備興趣大失,隨口問那小校。

「問過,只是那人不肯說,還說定要郡公親自去請。」

「好一個無禮匹夫,待俺老張去捉了他來。」張飛氣呼呼的就要去。

「張將軍且慢,」戲志才急忙喊住張飛,轉頭向劉備道,「郡公,山野代出大賢,商末有呂望,中周有接輿。郡公不妨自去,若是一尋常之人,便由得他去,切不可疏賢絕路,使大才裹足不前。」

劉備點點頭,「先生說的是,備便與先生同去。」

兩人策馬來到隊伍的前端,果然看見一個鄉民打扮的年輕人,只見他面容清瘦古樸,身穿皂布長袍,年紀不過二十三四歲,神情極是瀟洒不群。這年輕人坐在路中間,對身旁大呼小叫的兵士置之不理,正好整以暇的拿草笠扇風,口中卻在低聲吟頌。劉備走近細聽,卻聽年輕人吟的是「……哀哉不能言,出入失伶仃,大夫無興邦,僚民甚為輕。辟言獨難信,邁邁遠行程,抱琴自相惜,不付無目人。」[注,作者潦草做了這麼一首,想要表達隱士惜才求主的意思,只怕不合孟建的品性,還請讀者勿要見怪。]

劉備上前先施一禮,「在下劉備,不知先生因何阻我去路?」

那年輕人沒想到劉備如此謙和,趕緊站起還禮道,「在下山野無知之徒,因慕將軍賢名,特來拜瞻尊范,阻軍之罪,伏乞寬恕。」

劉備一笑,「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姓孟名建,表字公威,便是這汝南人氏。」

劉備心道「孟公威,這不是諸葛亮的好友之一嗎?」想到這裡,他微微一笑,「備欲與孟先生做竟夜之談,不知孟先生肯賜教否?」

「固所願也,」孟建呵呵笑道。

【本章提到孟公威,這個人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出現,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曾謂孟建、徐庶、石韜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引《魏略》),演義中也提到諸葛亮與幾人遊學的事,因此很多讀者會認為孟建年紀很輕。作者說一下,龐德公長司馬德操十歲,龐統少司馬德操五歲,也就是說龐德公比諸葛亮大了十六歲。說這個的意思是,我認為士人交往未必以年歲論之,所以我設定了孟建的出場。】

**

汝南城,郡守府邸。

戲志才與荀攸都在忙著整理汝南民政典策與錢糧物資,而關羽、趙雲都去點算郡內軍馬及城中四防,只留下劉備與孟建在廳中說話。

「郡公遠來汝南,不知有何教民之術。」孟建喝了口茶,悠然問道。

「備實無良策,還望先生教我。」劉備也想知道這個孟公威到底有多大本領,索性把問題踢了回去。

孟建看了看劉備,呵呵一笑,「公威不才,也知郡公昔於弘農之時治縣清平,深中黃老切要,非無策之人,奈何相戲?」

劉備被孟建說得不好意思,同時感受到「名士口舌」的犀利,不禁想到諸葛亮東吳論辯的事,自嘲的笑了起來,「備欲效弘農之法,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孟建搖頭道,「某以為不可。」

劉備奇道,「為何?」

孟建笑道,「弘農不過小縣,且地處京畿,農桑足用而商戶溝通,此黃老能治之本。汝南郡下三十餘縣,民過百萬,戶過十萬,然貧瘠之民數不勝數,饑寒之家十居三四,一至荒災,多半流離,豈能黃老而治?以某看來,郡公欲治汝南,當先使民得安於斯土。」

劉備眉頭直皺,但知道孟建不是誇大其詞嚇唬他。「先生高見,依先生看來,備當如何?」

「郡公莫急,汝南雖貧,然有三樣資本,若郡公善加利用,定能強郡安民。」

「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汝南有一山,名叫高陵山,山地多生草木,自古便多藥材,山下有一長河,名叫汝水,東南至新蔡入淮,此汝南名之來歷。郡公何不採山汲水以用之?」

「采山汲水?」劉備沒有反應過來,愣愣的看著孟建。

「采山者,將山中之藥材改置於官府,則藥商自此皆須向官府申購。水流而船至,這汝水過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河面甚寬,自古便為水運之道,郡公當可徵購船隻,以做上下販運。」

孟建的主意其實很簡單,就是將藥材與河運拉到鹽、鐵、酒專賣的體系中來,這在不少州縣都已經這麼做了,比如益州與揚州。

「先生適才言有三資,不知那第三樣是何事?」

「便是郡公,」孟建笑眯眯的說道,見劉備臉上露出詫異的神色,接下去說道,「某嘗聞郡公與北海於則、徐州糜綱相熟,此皆一方之富。汝南下有西平一縣,此地頗有鐵礦,可惜當地鐵官無能,竟不能用,若得鉅賈至於西平,則其地自當獲重利,郡公何不馳書於北海並徐州求之?」

劉備哈哈大笑,「聞先生之言,則備茅塞頓開。」心中卻想這孟建倒是個治理地方的好手,很會想點子為地方賺錢。

「不敢,」孟建笑道,「此小術爾,何能當郡公如此勝贊?」

劉備笑著說道,「非先生之言,備猶如盲人,自當深謝。備欲請先生為輔,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孟建毫不猶豫的答道,「自當為公驅馳。」

「既如此,這藥材一事,便有勞先生。只是藥材依山而生,若是採掘過度,難免涸澤而漁,先生切不可輕忽。」

孟建笑道,「郡公寬心便是。」

劉備想了想,又道「備尚有一事,望先生為備籌之。」

「還請郡公賜教。」

「備思汝南非無糧之地,然先生適才曾言汝南饑寒之家十居三四,備欲於秋時廣購糧食,而於春夏發售於民,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孟建一愣,「朝廷早有此舉,郡公只需切令而行便是,何必另行?」

劉備搖頭道,「朝廷廣購四海之糧,皆以州縣之資予民,中間層層盤克,錢能到百姓手中者不過三五成,如何敷用?備此番購糧時價不下於市,發售時也為購置之價,甚或可以更低,則民眾自可安於本土。」

「比購價更低,」孟建詫異的看著劉備,「則其中所差之錢從何而來?一郡之地非少,此數絕非少,公當熟思。」

「不妨,」劉備笑著說道,「備所急著為農不忙田耕。實不相瞞,備更欲設立農館,以農家少年子弟充實其中,並遍求精熟農耕者,備當另謝財帛,請其將技藝傳授於農館之子弟。如此一來,三五年後,汝南田耕之得便非今日可比。備還將漢犁和鐵搭推行於汝南,農館子弟若有能改進農具者,以軍功論。至於所差之錢,便以藥材、船運與鐵業三項得來。」

劉備說這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想為農業發展樹立一個模式,首先便是為農業的研發設立專門的機構,同時使用經濟手段提高農產品價格,但又能保證無田的手工業者也能買得起糧。而孟建適才說的船運在將來也會拉到這個計劃中來,那就是整頓糧食儲備運輸系統,清理陳糧,改漕運為海運。當然,要想實在第三步就必須通過朝廷,而不是象現在這樣由他說了算。

孟建愣愣的看著劉備,他忽然發現,眼前這個汝南公不但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還非常的超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我是劉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我是劉備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汝南孟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