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戰列艦防護革新簡史

(轉貼)戰列艦防護革新簡史

本文章完全來自sonicbbs.eastday.com

作者:Oct

特別感謝:西巴雷斯

無畏的衝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正是戰列艦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新一代的設計師們逐漸意識到從前無畏艦時代就一直沿用的傳統裝甲防護體系設計中的缺陷與不足。傳統設計中在基於習慣和傳統將長長的裝甲帶包裹戰艦的整個水線,除了輪機艙、彈藥庫等致命部位有重裝甲保護以外,船艏船艉部分也被設計有次厚度的裝甲保護。

依照傳統的設計思想,這種中等厚度的裝甲能有效保護戰列艦在遭到較小口徑火炮或者高爆彈攻擊后不至嚴重受損。至於水平上的防護則基本不需要考慮,因為早期的戰艦交戰距離有限,即使到了對馬海戰時期也僅僅在4000-5000碼距離又絲毫沒有來自於空中的威脅。但是這一切隨著『無畏『號戰列艦的出現而發生轉變。

1907年,當這艘鉛灰色的戰列艦『無畏『號出現在皇家海軍的序列中時就意味著對以往的海戰模式的徹底顛覆。『無畏『號的出現使得長期以來形成的戰列艦對抗乃至設計之準則必須進行徹底的修訂:

首先,隨著交戰距離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原本忽視的水平方向上的威脅越來越大。其次,由於火炮技術的發展以及火炮口徑的不斷增大,中等厚度的裝甲在海戰中顯得越來越無用。第三,新式的採用延時引信的新式穿甲彈被大量使用。這種炮彈採用了延時引信技術,設計目的在於能使炮彈穿透敵艦的裝甲之後再行爆炸,從而使破壞力成倍提高。同以往所有革命性的技術變革一樣的是,新的技術革新往往能促使更新技術的誕生和發展。

裝甲設計的一次革命

1912年,全面擴張中的美國海軍拿出了他們最新型戰艦的設計圖,這是美國海軍計劃中的1912年型戰列艦——內華達級。這種戰列艦採用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裝甲設計模式,讓人完全耳目一新。

人們發現,在內華達級戰列艦上原本像前無畏艦那樣覆蓋在早期無畏艦艦艏部和艉部的次厚度裝甲被取消了,而是採取細分隔艙、加強水密措施來起到保護作用,因為在新的圖紙中這裡屬於戰艦上可以放棄的『非致命部位『。而主裝甲帶和炮塔、炮座裝甲卻被明顯加厚了,同時主水平裝甲也被進行了適當的加強(儘管其厚度依舊無法盡如人意)。

這種令人咋舌的新設計區別於以往的設計思路,被人們稱為『重點防護概**『(All-or-NothingArmor),而傳統的裝甲防護設計則被相應的稱為『全面防護概**『(IncrementalArmor)。這一設計的主導思想的實質是為了能將戰列艦設計中分配給防護的噸位能更有效的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其根本目的在於能使戰艦上的裝甲在抗打擊中能更有效率。

那些天才的美國設計師們的思路很簡單:既然無畏艦上不再安裝次口徑的二級主炮甚至取消了副炮,那麼傳統裝甲防護體系中厚度只能用以抵禦較小口徑火炮攻擊、卻無法抵禦主炮打擊的次厚的裝甲就顯得毫無價值了。既然無法有效抵禦大口徑主炮的射擊,而其所防護的艏艉部位在海戰中的損傷又並不致命,那麼乾脆將其取消而將寶貴的噸位分配給那些真正重要且致命的部位——主裝甲帶、炮塔炮座、司令塔。

基於上述思路,內華達級戰列艦的水線甲帶達到了343毫米厚,雖然後來出現過不少遠比這厚的裝甲帶,但是在當時使用鋼質裝甲的新式戰列艦里這種厚度的水線裝甲帶卻是前所未有;炮塔正面更是厚達457毫米(雙聯裝炮塔的正面則是406毫米),炮座也有330毫米的裝甲所保護;雖然合計不足76毫米的水平裝甲依舊是設計上的重大隱患,不過在空中威脅幾乎沒有的當時也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這種厚度對抵禦12000碼內的交火可能帶來的打擊來說已經是足夠了。

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著名的日德蘭大海戰在1916年5月的最後一個禮拜打響。當雙方海軍的主力艦隊滿帶創傷、懷揣海水回到各自的軍港后給了世界各國海軍檢驗現階段戰艦設計、製造技術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於受損和防護效果的分析就伴隨著戰艦修復的開始而開始了。現實的統計數據證實了那些天才的美國設計師們憑著明銳洞察力而作出的劃時代改變。

正在擴張中的美國海軍自內華達級之後所有的後續戰列艦全部被依照重點防護模式來進行建造,日德蘭會戰的結果更堅定了美國人對於自身戰艦防護設計優越性的信心。英國皇家海軍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漫天的戰火使得他們暫時無暇顧及,他們直到戰爭結束后才將經驗和教訓運用到了新一代戰列艦的設計中,採用了同美國人相類似的設計原則。遺憾的是,德國人還沉醉在通過改善彈藥庫防殉爆措施而獲得的戰術勝利上,絲毫沒意識到自身在戰列艦裝甲設計思路已經開始落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對於勝利的陶醉和自豪並不能消除列強們對於爭取更高利益和國際影響力的渴望,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消失所產生的力量真空需要急速填補,因此新一輪規模更為空前的海軍軍備競賽爆發了。各戰勝國為了謀取更高的國際聲望和戰略優勢,而投入了比一戰前更為瘋狂的造艦競賽。

美國國會在1919年批准了擴充海軍計劃,按照這一計劃的時間表美國人在1924年的時候將擁有36艘無畏艦和超無畏艦,超過了英國皇家海軍的32艘規模,並有著包括像列剋星敦級和南達科他級那樣新設計的超級戰列艦。不甘示弱的英國人立刻拋出了戰列艦『N3方案『和戰列巡洋艦的『G3方案『作為回應。野心勃勃的日本海軍開始了第三次修改的『八-八艦隊『方案,決心以1/3的年度預算來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快速戰列艦)組成的超級艦隊。至於法國和義大利也都跟風而動,公布了自己的海軍擴建計劃。一時間各海軍強國的造船廠里熱鬧非凡,氣氛甚至超過了大戰期間。

《限制海軍軍備協定》的來臨

但是這種瘋狂最終被遏止下來,1921年華盛頓《限制海軍軍備協定》的簽署使得無數尚在船台上建造的龐大戰艦最終淪為回爐的命運,新聞界這樣評價道:主持會議的美國國務卿休斯先生在35分鐘內擊沉的戰列艦,要比全世界海軍將領在幾個世紀內擊沉的總數還要多。

日本和美國都保住了各自擴軍計劃中先行完工的那幾艘幸運兒,毫不例外的是在大裁軍之下新建造的三級合計7艘新艦無一例外地運用到了『重點防護概**『。日本帝國海軍的長門級雖然在裝甲帶設計的細節上同美國人採用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是同『重點防護概**『追求的目的殊無二致。至於美國人在建造科羅拉多級時自然秉承內華達級的開創繼續堅持將裝甲集中布置在最有的位置上。

在談判期間,英國人並不像日本和美國那樣有新艦完成下水,因此為了公平起見,條約允許英國皇家海軍也獲得了建造兩艘排水量不超過3.5萬噸的戰列艦,以便使其擁有同美、日的新艦相抗衡的實力。於是英國人拿出了全新概**設計的戰列艦——納爾遜級。這種顛覆常規的戰列艦破天荒的將所有主炮均布置在前方,以便使防護儘可能的集中和有效,同時前所未有地在戰列艦裝甲帶的設計上引入了『傾斜『的概**。眾所周知的是,戰列艦之間的炮戰基本屬於間描射擊,主炮需要揚起一定的角度將炮彈射向敵艦,於是在炮彈落下時無可避免地將出現比射出時更大的落角,這勢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彈丸的穿透效果,而傾斜的主裝甲等同於將炮彈的落角進一步加大使得軍艦的防護效果得以進一步提高,更何況這樣作不會帶來額外的重量負擔。雖然後來無數人抱怨:這樣做就不怕一個主彈藥庫殉爆后殃及其餘嗎?但無數事實早已告訴了人們:對於戰列艦來說,一個還是兩個主炮彈藥庫的殉爆,其結局並不會有多少差別。

於是納爾遜級戰列艦堂堂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在該艦的服役生涯中一直被皇家海軍的敵人譏笑為『歷史上最強大的淺水重炮艦『,但是幾乎沒有人敢否認他是當時世界上防護能力最強的戰列艦。

山雨欲來

當國際關係再次緊張起來的時候,已經是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5年之後的事情了。之前在《華盛頓條約》尚生效的這段被戲稱為『海軍假日『的時期內,航空母艦這種在不遠的將來把戰列艦趕出歷史舞台的軍艦興起了,戰列艦的黃昏彷彿就在眼前。但是伴隨著蒸氣輪機、火控、裝甲製造技術的全面成熟與進步,戰列艦這種歷史悠久的戰艦最後的輝煌時刻也即將到來。

20世紀30年代是個充滿了野心和擴張**的年代,列強們在平靜了15年後再次期待對舊有國際秩序進行重新洗牌。一戰被協約國打倒在地、心中滿懷復仇渴望的德國在一個極端化的政府領導下重新站了起來並磨刀霍霍,而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則不甘願充作國際事務中的二流角色,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那場席捲全球的經濟衰退更促使了各種野心和不滿的湧現。『戰爭『!『需要戰爭『成為極端主義國家轉移國內各方面矛盾同時強力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而戰爭之前則是狂熱的軍備競賽。

日本帝國海軍開始了他們早就計劃好的超級戰列艦計劃;美國海軍也和英國海軍一樣開始了新戰艦的設計與預研;被一戰結束后的《凡爾塞和約》壓制卻又從來不忘舊夢的德國海軍,也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崛起之後看到新的希望;義大利的『黑衫黨『奪取了政權並決心像羅馬時代那樣重新將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湖,因此幾乎迫不及待的開始海軍整備和擴建計劃;最後,感受到來自於東面和東南面強大威脅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也將建造高性能戰艦的計劃提上了議事日程。

可以預見的是,大量全新設計、擁有以往戰列艦所沒有的防護能力的新式戰列艦將要登上歷史舞台,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戰列艦建造萬花筒

縱觀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中葉到40年代早期的末代戰列艦,我們會發現這是一群前所未見的海上怪物:我們既能看見它們成為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思想的集大成者,也能發現一些冥頑不化堅持早已落伍的設計思路的頑固主義者,而後者之中,有些是處於對新技術的無動於衷,而有些是因為經驗和能力的缺乏。

我們不妨在瀏覽一下這些在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縱橫於歷史舞台上的力量象徵,並針對其防護設計的優缺點來作一番評述吧。

義大利與德意志

義大利海軍在一戰中並無多大作為,對於新技術的發展也並不怎麼感冒,所以他們的新型利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依照從『前無畏艦『時代的傳統來設計。不過新的設計思想依舊多多少少的影響到了義大利新一代戰列艦的設計,新艦的主裝甲帶卻採用了帶有10度傾角的傾斜式設計。

船艏和船艉被分別安置有99-248毫米和61-130毫米裝甲厚的全長度防護帶,側舷的主裝甲則有一層280毫米厚的基層裝甲,間隔安裝了一層約70毫米的間隔裝甲,主裝甲帶的上延部分厚度為100毫米,同露天甲板裝甲接合。整個水平防護由三層裝甲組成,厚度分別為36毫米、12毫米以及100毫米(為主水平裝甲),總厚度略低於152毫米。新的設計思想和落後的防護整體布置混雜是義大利新式戰列艦防護設計的主要特徵。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沿用傳統模式的義大利設計人員,卻將側舷裝甲帶從上緣卻向外傾斜10度的傾斜是式,但這不過是偶然的巧合而已而並非設計上的成就。

義大利戰列艦擁有比較獨特的防魚雷設計,他們的魚雷防護系統被稱為『普列塞『,是一種像啤酒筒一樣被縱向橫置在船體內部的圓形水密隔艙,在內層的水密艙內有一層40毫米厚的裝甲來進一步削弱魚雷爆炸的衝擊力。因此義大利的新式戰列艦並不像英國、日本戰列艦那樣兩舷出現明顯的突起。但是這種設計卻大量佔用船體內部空間,而且也造成了船體兩舷的裝甲帶被迫以傾斜布置來湊合普列塞隔艙上段的實際結果……

基於二戰中的實際戰例,普列塞這種水下防護的實際效果似乎有限的很。分析其實際狀況,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二:

1.普列塞隔艙對於魚雷打擊的承受能力非常強大(這點在薩蘭托夜襲中利托里奧被命中魚雷三條,卻沒有造成嚴重的船體結構破損上就能看出來),但是它的艙室容積實在太大了一些。船體結構可以在重雷后無礙,可是大量的進水卻也能造成嚴重後果。

2.另一個原因是這是基於普列塞系統本身的形狀和位置,無法保證處圓形隔艙的『中部『正好能處于于魚雷來襲的水深。如果運氣不佳魚雷定深過大或者過小,那麼命中船舭或者主裝甲帶同隔艙結合部位的魚雷,還是會造成嚴重破壞的。

總的說來,義大利人的設計屬於傳統的延續,但卻也結合了一些技術上的創新,甚至是設計中的巧合。所以從總體防護設計來說,利托里奧級戰列艦屬於中庸。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普列塞系統這種創新犧牲了軍艦的載油量,但是對於游弋於地中海的義大利戰艦來說,這中性能交換是合算的。

至於德國人,則比義大利人不幸的多,因為在十五年前的慘敗他們不僅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同樣輸掉了開始走向成熟的海洋意識,更使設計師們失去了汲取日德蘭教訓的機會。

當德國人能夠擺脫《凡爾塞和約》的束縛從新建造真正的戰列艦的時候,德國新一代的設計師卻發現自己有些無所適從。將近二十年的空白使得他們無法了解更無法理解現在的戰列艦將要面對怎麼樣的戰鬥將以如何方式展開、也無法認識真正認識到現有的打擊力量將如何摧毀一艘戰艦。第二帝國的遺產——公海艦隊塵封的設計圖被取了出來。

一戰未成戰列巡洋艦馬肯森級的圖紙成為了新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的設計基礎。代號為『G『的新式戰列艦,則基本參考了拜仁級戰列艦的設計藍圖,『G艦『最後成為了著名的戰列艦『俾斯麥『。

1935年六月,《英德海軍協定》簽署了,德國人終於能繞開那該死的和約來建造新戰列艦。第二年的一月,俾斯麥的設計圖被炮製了出來,六個月的工作與其說是一種設計倒不如說是一種改良——利用『拜仁級『戰列艦的設計藍圖進行的改良。

如果僅從俾斯麥級的裝甲代布局圖上,我們很難想象俾斯麥級是一種設計於二戰開始前不久的『新式『戰列艦。320毫米厚的主主裝甲帶從船艉布的III號艙段一直延伸到船艏的XIX號艙段超出了前後主炮塔各一個艙段、水線下方則僅僅有一層180毫米厚的裝甲且向水下延伸不足1.5米!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遠距離炮戰中敵艦炮彈在臨近水線處落下后穿過海水打穿無裝甲的船體,主裝甲帶向上部分是145毫米厚的裝甲一直向上延伸到露天甲板。船艏和船艉水線處分別被設置了60毫米和80毫米的裝甲,這種程度的裝甲甚至不能抵擋遠距離射來的8英寸炮彈,但是厚度卻剛好能觸發配備了延時引信的戰列艦炮彈……整個露天甲板除了艏艉的一小段艙段以外都被一層50毫米厚的裝甲所覆蓋並同主裝甲帶的上延伸部分結合。在前後主炮塔炮座部位加厚到80毫米。這種厚度的裝甲能抵擋6英寸炮彈在遠距離的射擊卻不能保證擋住8英寸炮彈的打擊,更別說戰列艦級別的主炮。往下兩層的『炮列『甲板上鋪有一層95至85毫米厚的主水平裝甲,但是水平裝甲帶的兩側卻呈現下傾方式,而且厚度增加到了110毫米。簡直就是防護巡洋艦時代一層『弩甲『保護水平和垂直射彈的翻版。

很顯然,設計師的腦袋依舊停留在公海艦隊大戰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日德蘭時期。全面而廣泛的裝甲布置、嚴密的隔艙化設計。對於15000碼內的炮戰來說,這些都是屬於中規中矩的設計。但是主裝甲帶卻並不足夠的厚,110毫米厚的拱型裝甲雖然能抵擋住炮彈穿透但是卻大可不必存在!因為與其讓炮彈穿透側裝甲帶損毀之後的船艙部分,不如適當削弱此處的裝甲板,將重量分配到側裝甲帶上去,設法使側舷裝甲帶厚到令敵艦無法擊穿!而且俾斯麥的設計上沒有依照當時流行的『裝甲盒『方式來設計。他的水平防護被分成兩層厚度接近但是都不夠『適度『的裝甲(露天甲板裝甲和炮列甲板裝甲),結果無法得到足夠保護的炮塔座圈甲板下部分,不得不安裝上220毫米的裝甲並一直下延到炮列甲板——也就是主水平裝甲帶的所在。要命的是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主水平裝甲帶卻又被設計的特別低,因此炮座裝甲需要下延相當的距離……這樣勢必就造成了防護重量的巨大浪費。

船體的水線下部分也看不出有專門的魚雷防護設計,僅是依靠全艦嚴密的水密設計和小隔艙,唯一可見的明顯防護措施是鍋爐艙外側有一層45毫米厚的垂直裝甲來抵禦魚雷爆炸後進一步衝擊,雖然在該艦的設計要求中明確的提出舷側必須能禁受住一枚裝藥量250kgTNT魚雷的打擊。但是因該指出的是,這種裝葯規模的魚雷攻擊對於一艘經過嚴密隔艙化設計的戰列艦(德國戰艦一戰就有的傳統)來說並不算太大的威脅,硬挨都沒什麼問題,更何況英、美的航空魚雷裝葯遠比這個數字來得小,甚至早期的艦射魚雷都不足250kgTNT的裝葯。於是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俾斯麥沉沒之前能禁受住那麼多魚雷的打擊了[註釋]。

俾斯麥級的總體防護設計並不適合於二戰新的戰場環境,堪稱失敗。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些優點的話,它的炮塔座圈防護比較堅固,因為即使320或者145毫米的側舷裝甲被擊穿(但是卻無法保證被直接命中后內部機構不扭曲變形,實戰中德國人的主炮防護設計中,往往是炮座中彈即使不被穿透也必定卡住失去戰鬥力),那麼穿透露天甲板裝甲的炮彈也勢必無法進一步穿透220毫米的炮塔座圈裝甲,進而傷害到主炮彈藥庫。因該說俾斯麥級是一艘主炮彈藥庫絕對安全的戰列艦,但是其為了保護彈藥庫作的設計近乎可以用『偏質『來形容!這種偏質浪費了寶貴的重量,使得它的防護設計缺陷遍布。

綜上所述它裝甲防護上的這種落後設計,卻絕對不是一艘現代化戰列艦所應有的面貌。

英國皇家海軍

二戰前的英國皇家海軍同它最強大的時候相比已經是宛如夕陽一般,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舊擁有可畏的實力和足夠的威懾能力。

英國人的新式戰列艦喬治五世級則可以說是一種極其『紳士化『的戰列艦,在它還處於設計階段時就嚴格遵守即將到期的《限制海軍軍備協定》所規定的3.5萬噸排水量上限和不超過356毫米口徑主炮限制,為了遵守這個並沒有多大價值的規定,英國人甚至不惜在超重時犧牲火力,將一座四聯裝主炮塔改成兩聯裝來降低艦體排水量……

英國為了能在這種限制中造出一種符合自身需要的戰列艦可謂絞盡腦汁,尤其是在如何利用有限的噸位儘可能提高防護能力,新的戰列艦將擁有非常厚的主裝甲帶,但是整個裝甲防護體系卻非常的簡單:延伸到水面以下的主裝甲帶厚達381毫米、艏艉處則不再設置裝甲而僅僅進行了大量隔艙化設計。水平防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總厚度達到178毫米的水平裝甲防護能為它提供比較有效的對空防護,並且使其對於敵艦在遠距離上射來的大角度落彈打擊不再那麼提心弔膽。但是該艦的水平裝甲覆蓋全艦的面積較大,同完完全全的『重點防護概**『還是有所區別的。不過這無關緊要,就其設計而言,對於炮彈和炸彈打擊來說,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還是擁有很強防護能力的。不過遺憾的是,英國人並沒有將自己在納爾遜級上首創的傾斜裝甲設計繼承下去,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對設計和安裝帶來不小的麻煩,同時近距離炮戰中的『水漂彈『會直接命中這些向外張開的裝甲並造成穿透。

英國戰列艦的防魚雷隔艙一般被安裝在軍艦兩舷,這裡有明顯的突起,但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卻不是這樣的,而是被安裝在軍艦內部。這種戰列艦擁有兩層防魚雷隔壁:在中間建造有水密隔艙,水密隔艙內有一條一條的金屬管被縱向安置著,以提高抵禦爆炸衝擊力的能力,並能顯著提高艦體的儲備浮力。但是這種防護措施對於魚雷防護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實際使用中應該同義大利的普列塞系統類似。不過英國人另一個版本的防魚雷隔艙(外部化附加隔艙)對於改造皇家海軍大量老式戰列艦卻是非常有價值,因為這種額外焊接在兩舷的隔艙不僅能提高軍艦的抗魚雷能力,同時不增加太多重量。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浮艙在提高船體抗雷擊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加浮力。於是改造舊式戰列艦時最令人頭疼的一個問題——添置新設備以增強作戰能力的同時,新增加重量會將原本處於水線的側裝甲帶壓低到水下——得以解決。由於上述的作用,皇家海軍後來為這些戰列艦都安裝了類似的防魚雷隔艙。

法蘭西與美利堅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毫無疑問是為取得一戰勝利而付出代價最高的一個,儘管它在德國陸軍被限制后號稱擁有歐洲大陸最強的陸軍(當然沒有算上蘇聯)。當義大利和德國人開始了各自雄心勃勃的海軍擴軍計劃后,共和國政府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了。

早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人根據《凡爾塞和約》的上限建造了1萬噸規模的襲擊艦(即所謂的『袖珍戰列艦『),法國人應對之策是設計並建造了2.5萬噸級的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這種相對小型的高速戰艦擁有足以制服德艦的實力。為了講究追殺效率,該艦將全部兩座四聯裝340毫米主炮塔布置在艦艏,這樣做還讓需要防護的區域高度集中起來。239毫米厚的垂直裝甲呈傾斜布置,使得防護效果接近279毫米的垂直裝甲水平,對於抵擋德國襲擊艦上的279毫米主炮來說綽綽有餘,同時合計170毫米的水平裝甲防護使這種小型戰列艦擁有非常強的對空防護。這種戰列艦能很從容對付其預定作戰對象——德國的襲擊艦與義大利的老式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能從容應付德國人的襲擊艦,但對義大利和德國尚在醞釀中的新式戰列艦卻顯得力不從心。於是一種由敦刻爾克級放大而來的戰列艦出現了,法國海軍將其命名為黎塞留級。這種新式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遠超過了條約型戰列艦的範圍達到了38500噸,因此在軍艦各方面的設計上設計師們不用再像條約級那樣束手縛腳。黎塞留級擁有類似集大成式的裝甲設計,330毫米厚的主裝甲帶比義大利海軍的新式戰列艦薄一些,但是17度的傾斜使得實際防護效果超過了368毫米的等效垂直裝甲;雙層、合計191毫米的水平裝甲使得其水平防護能力擠身世界一流行列。同時新艦採用和斯特拉斯堡級戰列艦一樣的兩座前置四聯裝主炮,配備8門380毫米主炮,防護區域的集中能節省下大量寶貴的重量分配給其他部位。

法國戰列艦的防魚雷設計也是一絕!厚重的艦殼就是一層水密隔艙,對於爆炸的魚雷隔艙能起到緩衝作用,在這層隔艙到輪機艙之間安裝有三層縱向的裝甲隔壁,並在最後一層隔壁上安裝了一層122毫米厚的裝甲,同時用雙層艦底構造加強水密隔艙、強化了要害部位的艦肋強度以此來抵禦魚雷攻擊造成的破壞。法國人是用整個艦體而不是某一部分的艦體結構來吸收魚雷攻擊造成的衝擊,這樣能使得損害減小到最低程度。採取如此的魚雷防護設計的好處是艦體無突出,因此對線型影響幾乎沒有。法國人的思路其實等於是依靠加強了的艦體結構、層層隔艙以及最後的厚裝甲結合水密措施,用『硬挨『的方式來承受魚雷帶來的損害,畢竟當時魚雷技術發展實在太快,一戰以後成為傳統的防魚雷措施已無法跟上形勢了,而且磁觸發引信的出現使得魚雷能從艦底通過然後引爆,一般的兩側魚雷防護完全無效,而黎塞留級戰列艦連同艦底防禦也考慮到了,這種思路後來得到了海軍界的廣泛認同。

美國海軍擁有歷來『求新求變『的設計師群體,因此從20世紀第一個10年開始就逐漸走在了世界前沿,他們追求新思想的愛好再一次在新一代的戰列艦——北卡羅萊納級上得到了體現。美國人設計的戰列艦都被一個重要的問題所困擾——巴拿馬運河。由於這種先天的地理條件所限制,美國海軍設計的戰列艦都必須設法將舷寬限制在33米之內,這使得新艦設計難度倍增,不過這難不倒那些天才的設計人員。原本美國海軍的歷代戰列艦都是以重視防護、輕視航速為代表的『鐵甲巨炮烏龜『,但是這一次美國人卻來了個180度的轉彎,首次將火力放到了第一位,而航速則得到了兼顧,至於防護卻被放到了最末位。但這同戰列巡洋艦概**又有明顯的不同,航速並不像日德蘭海戰中那些脆弱的戰列巡洋艦那樣被擺在第一位而得到最大重視,新艦航速僅為28節。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因為美國海軍的這種新型戰列艦用來針對的主要對手是日本帝國海軍那些裝有356毫米炮的戰列艦,要求能在20000碼內抵擋其射彈,對付這種口徑的炮彈,305毫米厚的的側裝甲已經能應付從容。但是同垂直防護相比,北卡羅萊納級對水平防護的加強屬於空前級別的,在最要害的部位,美國海軍的設計師安置了數層總厚度接近203毫米厚的水平裝甲,防護級別可謂空前規模。但是美國海軍並不滿足於現有的這些成果,對於新艦在垂直防護薄弱的修補,使得美國海軍的設計人員再次回到辦公桌前書寫和作圖,新的設計方案被稱為南達科他級。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可謂戰列艦設計史上的一項傑作,設計的宗旨是將排水量限制在3.5萬噸級別的同時儘可能將軍艦的性能發揮到極至。同北卡羅萊納級相比,南達科他級的全長被縮短了將近15米,全長的縮短為縮短防護區域、提高集中防護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但這樣一來也將勢必造成艦體線形的惡化,使航行阻力大為增加。這同樣難不倒那些天才的美國人,他們對新艦的水下線形經過了精心的修訂和巧妙的改變,最終在總功率僅提高僅9000馬力的情況下實現了航速達到27節的設計目的。南達科他級的舷側裝甲比北卡羅萊納級提高了5毫米,但是裝甲被從垂直狀態改為上緣向外傾斜19度,因此防護效果倍增!雖然該艦的標準排水量超過3.7萬噸,但對於活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相近的戰列艦來說,該艦在綜合性能屬於無可爭議的最強。但是遺憾的是,該艦同北卡羅萊納級一樣因為排水量的限制而缺乏足夠有效的魚雷防護能力,不過這種問題在衣阿華級上得到了解決。

在《華盛頓條約》失效后,美國海軍立刻開始了非條約化戰列艦的設計和研製,新的戰艦後來被稱為衣阿華級。這種新戰艦雖然在艦體長度上遠遠超過南達科他級,排水量更是超過了4.5萬噸,但是在防護構造上卻大同小異,不過衣阿華級的防護更為完善和強大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

在主裝甲帶之前的艦殼上設置了一層12.7到38.1毫米厚的輕薄裝甲,主裝甲帶的厚度提高到了329毫米。這樣的厚度配合19度的傾角使得主裝甲帶能有效的抵禦來自於20000碼之外406毫米炮彈的打擊。

主裝甲帶向下延伸到了艦底,下延部分厚度為221毫米,同時在水線下艦體增設兩層水密艙(一層在艦殼上,另一層在傾斜向下延伸的主裝甲帶之前)。而在那層221毫米裝甲之後還有一重水密隔艙……如此防魚雷設計雖然不比法國的簡便可靠,但是確實能起到超級的保護。

本來按照衣阿華級那樣完善和先進的設計,完全可以成為世界最強的戰列艦,但是就在該艦尚在建造的時候,一艘可以稱為『瘋狂『的日本戰列艦卻幾乎全面超越了它。

日本

世人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日本人這一項傑作,事實上任何辭彙對於這樣一艘戰列艦來說都顯得貧弱無力。這就是著名的大和級超級戰列艦。

日本海軍要建造超級戰列艦的想法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早期,但是日本人真正有能力將之附註實施的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1937年,當超級戰列艦的藍圖最後完成的時候,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艘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軍艦。大和級的防護設計可謂集中了一切以往的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從『重點防護概**『、重型水平裝甲到傾斜式主裝甲帶乃至一直向下延伸到艦體底部的側裝甲,要害部位的防護可謂面面俱到。

由於噸位巨大,大和級在裝甲防護上不再像以往的任何一艘軍艦那樣顯得束手縛腳。厚達410毫米、帶有20度內傾的裝甲帶嚴密保護著自艏部第一個炮塔到艉部炮塔之間的全艦所有要害部位,主裝甲帶到了水線以下大約2米處開始變薄,在防魚雷隔艙后的裝甲大約在200毫米,向水線下方一直延伸到艦體底部的裝甲(這是一層80到50毫米厚、位於三座主炮塔底部艦艙的裝甲)並與之接合。而為可能來自於水平方向的打擊提供保護的是兩層合計超過254毫米厚的水平裝甲。這樣的裝甲布置,連同主炮的炮塔、炮座裝甲一起將大和級的全部要害部位包裹起來,使得裝甲層構成了一個匣子結構(當然並不是完全密閉,在輪機艙底部並沒有裝甲保護,但是建造了加強隔艙化的艦底),防護系統的嚴密性可以說是前所未見。除了主裝甲防護區以外,艦體艉部舵機艙也同樣擁有重裝甲保護。

雖然後來的海軍專家們沒有給予大和級的防魚雷措施以高度評價,但是仗著延伸到防魚雷隔艙後面的主裝甲帶,給予了這級戰列艦以非常不錯的抗魚雷能力。而且由於艦體底部致命部位也擁有裝甲保護,因此對於通過敵艦底部然後引爆的磁引信魚雷威脅也並不嚴重,雖然輪機艙位置的艦底依舊是一個隱患。

需要指出的是,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中同樣有一個非常麻煩的制約——長度問題。由於戰列艦的設計主功率為15萬馬力左右,而且要求航速能達到27節,因此對於艦型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如此大噸位的戰列艦若是想靠延伸船體長度來優化線形,那麼拉長到300米也是沒問題的。但是日本設計師卻不能這麼作,因為這樣勢必要延長裝甲防護區域,造成艦艇超重,因此最終的設計圖中長度被限制在了260米範圍內(實際為263米)。鑒於『大和『號戰列艦後來試航開出了超過27節這一結果,使人不得不承認大和級在艦體線形設計上的優秀,可以說和南達科他級不相上下。優秀的艦形設計最終使得上文所述的空前規模的防護得以成為現實。

完成後的總結

筆者不想在這裡給上述這些軍艦的防護能力作一個排名,因為上文已就各國的設計思想和優缺點作了一下比較系統的論述,相信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判斷。唯一需要指出的是,在戰列艦設計中,往往是一些敢於突破傳統思維的人能促進技術發展與革新的到來。限於篇幅,本文也沒有介紹那些未能建造完成的戰列艦以及在二戰之後服役的英國皇家海軍前衛級戰列艦。

海戰史告訴我們:技術是決定,謀略是輔助,火炮會不斷改進,越打越遠!越打越准!越來越致命!同樣伴隨著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防護體系也會不斷地改進和取捨,裝甲會越來越硬、越來越厚、越來越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依舊活躍在海洋中的各個角落裡並創造了許許多多輝煌戰績和神話傳說,遺憾的是這些最後都成為了無限燦爛的夕陽。隨著航空母艦的崛起,海洋被天空所戰勝,戰列艦這種曾經叱吒風雲數百年、歷經變革的傳奇艦種終於淡出了歷史的舞台,能夠抵擋住大口徑炮彈打擊的厚重裝甲最後敗在了炸彈和魚雷之下。但是只要有海軍這個兵種還存在,那麼戰列艦就不會被徹底遺忘,因為這個艦種幾乎包含也一樣見證了20世紀30年代以前幾乎所有的海軍發展史。只要戰列艦的英名長存史冊,那麼戰列艦的設計師、建造者們在追求更有效、更完善防護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也將同樣留存於史冊之上!

綜觀海戰史,戰列艦的裝甲與裝甲帶設計,不外乎就是保存自身的戰鬥力的一種手段,相對的,不沉只是一種結果而不是目的。戰列艦必須能夠有效摧毀,而有效摧毀的先決條件就是儘可能的保有戰鬥力!當一艘戰列艦的所有主炮都無法開火、輪機也不幸停止轉動的時候,即使這艘戰艦多麼頑強的繼續漂浮在水面上,那麼它唯一的價值也僅僅是作一艘靶船……

註釋

俾斯麥在沉沒前表現出比較強的抗魚雷打擊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其在兩天時間內左右舷遭到的魚雷打擊數量對等。俾斯麥在沉沒前先後8跳魚雷,這8條魚雷雖然命中的時間不一,但是被陰錯陽差的平均分配到了左右兩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清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回到清末
上一章下一章

(轉貼)戰列艦防護革新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