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仁義之師
如此慘敗令李允大怒,下令總攻,誓要踏平安州!大軍得令,架起雲梯、衝車、敵樓、石炮四面圍攻。
王彥章城頭督戰,城中三軍用命(安州屬朱全忠,士兵們這是守衛家園!李允治民有德政,朱全忠當然不會替他宣傳,相反《大唐義報》在朱全忠地盤上列為**,收藏傳閱者全家處死,朱全忠更以其人之道反治,大力宣揚黑甲軍都是孫儒舊部改編,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所以老百姓對黑甲軍視若寇讎!),守御得法。
戰到天黑,李允傷亡近萬人,被迫收兵。李允對這一天的進攻十分失望,因為他發現在這們時代所有的攻城器具都沒太大的用——敵樓常常不等靠近城牆就被敵人火攻燒毀,衝車在犧牲無數壯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撞破城門后,才發覺城門洞早被巨石塞填,真正實用的只有古老的雲梯,幾次登上城頭也都是通過雲梯,但是衝鋒爬梯消耗了戰士過多的體力,,而且長槍陣、陌刀陣全然用不上,單兵作戰汴宋軍不弱啊,幾次都被敵人反衝鋒打下城來,傷亡比幾乎是二換一!這麼打下去勝也是慘勝,慘勝如敗啊!李允不禁想起哪位大佬說過:「將不勝其怒,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災也!」要是有火藥就好了,弄個幾千斤,還不把城牆炸上天去?從火藥想到飛艇,半夜用飛艇空降奪城,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可是李允並不准備用——這種辦法用得多了,不知什麼時候會暴露,萬一敵人知道我軍是少量幾個人空降奪城,則不但不能成功,反而要搭上空中突擊隊的戰士們。所以李允決心只用飛艇奪取蜀之成都、梁之汴州等都城級的重鎮,小小安州,不值得牛刀一割。
守軍抵抗如此激烈,也大大出乎李允所料:朱全忠對百姓求索沒有個盡頭,本王是救民於水火的正義之師,怎麼會遭受到如此抗拒?請教被俘的汴將劉知俊,劉知俊苦笑道:「大王仁義,天下盡知,唯汴宋百姓不知!相反,東平郡王向百姓們宣傳:丹旗黑甲軍都是南蠻和孫儒的兵組成,兇惡無比,捉到老人活埋,捉到女人污辱到死,捉到小孩煮著吃,唯有捉到壯丁不殺,運到南荒之地當奴隸!大王是想,百姓哪有個不拚死抵抗的?!」媽的,這可真是反動宣傳啊!李允連忙令戴笠馬上派人(最好是汴宋降兵)深入敵後,展開反宣傳!
然後李允招眾將討論軍情,副參謀長王審知建議:築長壘圍困,困死王彥章!軍師杜讓能道:「麥收剛過,從現在直到秋收,城中當不乏糧食,而要想困死守軍,至少要需要一年。大王真得想鈍兵挫銳,耗時一年,最後得到一座百姓全部餓死的空城嗎?」太可怕了,怪不得古代攻城動輒一年,而守方常常殺人為食,原來是這麼回事!李允當即道:「本王伐朱賊,原為解民倒懸,怎忍餓死百姓!可是現在退兵,恐惹朱賊恥笑!」杜讓能笑道:「此事不難,可以築壘圍之,密請皇上下詔和解,我軍遵旨退兵,如此,大王將得到尊敬朝廷的美名,足為四方楷模,皇上亦得示恩與朱,這對穩定朝局有莫大好處,兩相有利!」昭宗這顆死棋子,還可以作出這麼多文章!李允真是佩服:我這軍師真是高人啊!下令築壘,二十萬人一齊動手,十幾天的工夫,安州長圍闊五步,高與城齊,箭樓更高出三丈,城頭俱在射程之內,守軍俱得負盾鴨行,城內大恐!而隨著箭支一起射進來的還有大量傳單,宣傳李允如何仁義愛民,治下百姓如何富裕幸福等等,城中軍民將信將疑。
圍城一月,王彥章下令收繳城中所有糧食,按人頭統一發放。
兩個月後,城中除士兵外,百姓糧食減半供給。
三個月後,士兵減半,百姓一天三兩,城中連樹皮、老鼠都剝光吃盡,狗肉一斤值五百錢,百姓都瘦弱不堪,餓死人是遲早的事。王彥章天天愁眉不展,剩餘糧食存量正常吃也就一個月的量,就這麼省之又省,估計也吃不了五個月,援軍是沒有指望的:三十萬大軍出征,幾乎折損一半,一年之內無法發動對李部的反擊。沒有援軍,死守就等於守死啊!這時忽然有人報告:「皇上下詔和解,丹王殿下將要退兵,請將軍城頭回話!」王彥章驚喜交集,穿戴整齊,爬上城頭,只見李允大軍正在開拔,而李允引數員將,三千騎,立於城下大叫道:「王將軍,聖上下旨講和,只好下次再和將軍見個高低了!」
王彥章官服下拜,大叫道:「一城百姓得能活命,皆出於殿下仁慈,小將米粒之珠,豈敢與皓月爭輝!」
李允大笑:「本王估計城中糧盡,生怕餓死百姓,所以棄此而去,你可為你主善保此城,本王早晚來取!」一揮手,騎兵每人從馬鞍上取下一個米袋,丟在地上。李允向王彥章道:「這些是十萬斤大米,是本王送予安州百姓的,你替本王向百姓致歉,就說丹王苦了他們了!」城上將士聞言,皆大哭羅拜——事實勝於雄辯,給敵人送糧,千古未聞,丹王是真的是仁義無雙啊!城上軍民直到李允大王的背影完全看不見了,這才敢爬起身來。
朱全忠龜縮汴州,拚命搜羅各處人馬,復得兵馬三十萬,然而新敗之餘,人人喪膽,不敢去救安州,聽得王彥章守城,三月不失,暗中高興:李允小兒久攻不克,師老兵疲,或者有機可趁!正招集文武議事,忽得王彥章書報:皇帝下詔和解,丹王奉詔解圍而去。書上同時為廬州守將劉知俊開脫,說道:劉知俊據守廬州,殺死李兵允兵卒數以萬計,使得李允不敢攻城,安州才能守住,請大王開恩,贖回劉知俊。
朱全忠把來信遍示手下,說道:「本王正想大起馬步三軍,報揚州之仇,李允小兒卻先溜了!不過不管是李允要求贖回劉知俊,還他奉令承教,乖乖退兵,都透著詭異,當中有什麼陰謀?大夥說說。」聽得李允退兵,各人都鬆了一口氣,跟著朱全忠吹牛,都有說要不是李允識相溜得快,這次定殺他個片甲不留云云。朱全忠不是想聽這個,一揮手,眾將連忙禁聲。
副使李振進言道:「李允此非陰謀,乃是陽謀也!」
朱全忠忙問其詳,李振言道:「不管是要求我們贖回劉將軍,還是奉詔退兵,不外乎一個『收買人心』!這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李允不想和我們決戰,因為他清楚地估計了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戰則兩敗俱傷,徒使河東、四川得利!如果下官所料不錯,李允收兵后必奔鄂岳而去,說不定還想把荊南也一併鯨吞!這叫做避強擊弱,擴張實力,當有一天他的實力大大超過我們,那時才會主動尋我決戰!」
朱全忠忙問:「我當何以應之?」
李振言道:「劉將軍當然要贖回,贖回后令他到北方和李克用作戰就是了。」
朱全忠道:「此言正和我意!劉將軍是我汴宋名將,本王雖窮,十萬緡還是拿得出的!你且往下說。」
李振道:「現在河東李克用大破吐谷渾,殺赫連鐸。又復得幽州故將劉仁恭(劉仁恭原是李匡威部下,因為不服匡籌領幽州,起兵反抗,兵敗后依附李克用)慫恿,大舉進攻李匡籌,拔武州,進圍新州,無暇顧及我們。李允馬上就會進攻鄂岳,他一動手,我們也當藉機擴張地盤,補強實力,如此,李允打李允的,我們打我們的,各得其所。」
朱全忠大喜道:「副使所言真是長久之計也,只是眼下我們對何處用兵為上呢?」
李振言道:「北有李克用,南有李允,西邊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是李克用的兒女親家,只有東邊可以攻取。」
東邊天平軍兗鄆朱瑾是朱全忠的干兄弟,不過朱全忠這人無全無道德上的顧忌,開始專心算計起朱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