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隋末唐初東突厥與中原勢力的關係1
隋末唐初東突厥與中原勢力的關係
國學論壇『]5D+P『O5q『T,r/u7[
李方
『S6R#j)}&v-H.[
原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隋朝後期,由於煬帝不恤民力,連興大役,尤其三征高麗,搞得天下騷動,四方豪傑紛紛起義,天下大亂。東突厥趁機支持各地反隋勢力起兵,大肆進行分化操縱活動,不但加速了隋朝的滅亡,而且加劇了中原的戰亂,延緩了唐朝的統一。東突厥卻因此獲益不淺,由過去隋朝的附庸,一變而為東亞的霸主。《通典》卷197所謂「及隋末離亂,中國人歸之者甚眾,又更強盛,勢凌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稱尊號,俱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概括地反映了這個情況。不過,《通典》只列舉了八個較大的依附東突厥的割據勢力,實際上其數遠比這些為多,可以說,中原尤其是北方割據者大多都曾依附東突厥,見於史書記載的起碼有十幾個。這些依附東突厥的勢力,既有隋朝的官吏,又有布衣百姓;還有日後統一了中國的唐朝。本文首先論述東突厥分化操縱這些勢力的史事。
;i-B/M(g.[『}#m1z#`;`1x
一、東突厥分化操縱中原勢力
靈武郡(治今寧夏靈武)白榆妄大約是最早反隋連結突厥的勢力。《隋書·煬帝傳》載,大業九年(613)正月,白榆妄起兵反隋,「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其患」。大業十一年(615),又有上谷郡(治今河北易縣)人王須拔自稱漫天王,魏刁兒自稱歷山飛,起兵反隋,建國號燕,「眾各十餘萬,北連突厥,南寇趙」。
大業十三年(617),是中原勢力連結突厥起兵反隋最多的一年。國學論壇0~.z9@6U3S
國學論壇,C4p;n『m3K#`/_
大業十三年四月,金城郡(治今甘肅蘭州)豪強薛舉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建元秦興。數日間,連克抱罕、鄯州、廓州,盡有隴西之地。七月,稱秦帝於蘭州,遷都秦州(天水郡)。謀主郝瑗「勸舉連結梁師都,共為聲勢,厚賂突厥,餌其戎馬,合從并力,進逼京師」。薛舉於是厚賄突厥,合謀進取長安,莫賀咄設(後為頡利可汗)答應以兵相隨。長安作為隋朝都城,具有重要的政治、戰略地位,是反隋勢力共同覬覦的地方。太原李淵大業十三年五月起兵,七月率兵西進,一路過關斬將,已於十一月搶先一步佔據長安。次年四月,李淵登帝位建唐朝。面對薛舉的挑戰,李淵亦急忙遣使突厥,不僅賄以大量金帛,而且許諾割讓五原(治今內蒙五原南)及榆林(治今治今內蒙托克托南)二郡,與突厥以靈州為界,[1]條件是莫賀咄設不僅不援助薛舉,而且與臣服突厥的五原郡太守張長遜共助唐軍。五原、榆林地處河套,是中原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道天然防線,東突厥既得金帛,又將與中原的分界線向南推進數百里,自然更願意與唐交易,因此轉而支持唐軍。「(突厥)發兵舉長遜所部會秦王(後為唐太宗)軍」。[2]唐軍得突厥之助,幾經爭戰,終於在武德元年(618)十一月,徹底消滅了薛舉西秦政權。而突厥「遣處羅之子郁射設率所部萬家入處河南之地」,[3]也將勢力擴張到河套地區。
國學論壇『V5xQ4J(\#R!A#U%a6h-V
張長遜原為隋五原郡太守,「天下大亂,遂附於突厥,與莫賀咄設結為兄弟以自固,突厥號長遜為割利特勤」。李淵建唐朝,長遜又以郡降唐,授五原太守。實際上與突厥、唐朝都保持臣屬關係。在薛舉聯絡突厥進攻長安的活動中,長遜積極阻止突厥支持薛舉,「偽為(唐)詔書與莫賀咄設,示知其謀,突厥乃拒師都等使」,[4]又與突厥共助唐軍討伐薛舉,因功授唐豐州總管。此後,唐遣右武候驃騎將軍高靜致幣於始畢可汗,至豐州而始畢死,詔留金幣,突厥大怒,欲南渡入寇,長遜又遣高靜出塞,以幣作為始畢賻贈之禮,消弭了一場戰事。由於長遜長期駐鎮豐州,與突厥有密切關係,朝廷擔心他仍首鼠兩端,與唐不利,因此武德四年(621)四月,長遜自請入朝,與突厥斷絕往來。國學論壇0H(A1\&y7Q『Z(f6M
bbs
武威郡(治今甘肅武威)李軌,因薛舉作亂,被眾人擁戴起兵,以護其郡。軌自稱河西大涼王,建元安樂。不久,攻陷張掖、敦煌、西平、枹罕,盡有河西五郡之地。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之弟闕達度闕設時在會寧川中,自稱可汗,率二千餘騎附軌。軌亦採取結援東突厥,連好吐谷渾的策略,[5]以鞏固河西之地。國學論壇,P6p:t9z5p6S,v8r
+Y%T+q-^7j1K6m
大業十三年二月,劉武周斬隋馬邑郡太守,自立為太守,成為割據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的地方勢力,遣使附於突厥。雁門郡隋軍合兵討武周,圍於桑乾鎮,突厥聞訊救援,與武周共敗隋軍。武周仗勢破樓煩郡,進取汾陽宮,以宮人賂突厥,始畢可汗回報以馬,武周兵威益振,又陷定襄等地。突厥立武周為定楊可汗,遣以狼頭纛。武周因此稱皇帝,建元為天興。武德二年二月,突厥以五百騎授武周,使攻太原,南向爭天下。武周率兵破榆次縣,陷介州,攻下唐根據地太原。接著又下晉州,取澮州,唐河東之地喪失殆盡。關中大駭。十月,唐盡發關中兵反攻,突厥轉而幫助唐軍,「處羅遣其弟步利設率二千騎與官軍會」。[6]武德三年四月,武周在唐軍和突厥的連手進逼下,棄太原,率百騎亡奔突厥,其部下宋金剛收其亡散以拒唐軍,人不從,亦率百餘騎奔突厥。此後,金剛欲回上谷,被突厥追獲,腰斬。武周謀歸馬邑,亦被突厥所殺。東突厥為何轉變態度,我們下面討論,此處不贅。,g(h6y『q8@0F
武周死後,突厥以苑君璋為大行台,統其餘眾,但加強了對馬邑郡的控制,令「郁射設督兵助鎮」。唐開始與突厥爭奪馬邑郡,高祖遣使諭降。君璋部將高滿政說:「夷狄無禮,本非人類,豈可北面事之,不如盡殺突厥以歸唐朝。」君璋不從。君璋在眾人的逼迫下奔突厥,滿政以城降唐。明年,君璋引突厥攻馬邑,盡殺滿政及其黨,退保恆安。君璋后因所部離散勢蹙,請降唐朝,唐許之,但因突厥頡利可汗遣使召之,又猶豫不決。其子孝政認為,劉武周之事足為殷鑒,突厥不可信,應趕快降唐;但另一種意見認為,恆安險固,「突厥方強,為我唇齒。據此堅城,足觀天下之變」。[7]君璋遂將唐使者送交突厥,並與突厥合軍寇太原北境。直到貞觀元年(627)頡利政亂,知突厥不足恃,君璋才率部降唐。
,{3b;S&{4v『T2u-u
大業十三年(617)二月,朔方郡(治今內蒙白城子)梁師都據郡反。師都代為該郡豪族,仕隋為鷹揚郎將。至此自稱大丞相,北連突厥。遣兵掠定雕陰、弘化、延安等郡,即皇帝位,稱梁國,建元為永隆。突厥始畢可汗遺以狼頭纛,號為大度毗伽可汗。師都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鹽川郡。武德二年(619),師都與突厥數千騎南下寇掠延安郡,被唐軍擊敗。武德三年(620)四月,唐軍打敗劉武周,師都部下人心渙散,大將張舉、劉旻相次降唐,師都大懼,因遣使勸處羅可汗南下侵唐,並表示願為嚮導。處羅可汗因此謀划兵分四路進攻唐境:莫賀咄設入自原州(今寧夏固原);泥步設與師都入經延州,處羅入自并州,突利可汗與奚、霫、契丹、靺鞨入自幽州,並與竇建德會師於晉州、絳州。后因處羅發病死,計劃未能實現,但西線莫賀咄設已寇涼州等地。唐決心教訓師都。高祖悉發邊兵進擊師都,拔其東城。師都退據西城,求救於突厥頡利可汗,頡利以勁兵萬騎救援之。此後,師都因錯斬來降的稽胡大帥,部眾疑懼,多叛降唐。為了挽回頹勢,報復唐朝,師都又面見頡利,獻計入侵唐地,「自此頻致突厥之寇,邊州略無寧歲」。[8]唐武德九年(626),突厥頡利可汗入寇,一直打到長安西郊渭橋,唐朝幾乎滅亡,也是師都的計謀。唐太宗為了消弭師都之患,採取了各種辦法,如勸降、反間計、毀其稼禾、大軍討伐等等。貞觀二年(628),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軍討之,劉旻、劉蘭率勁卒直據朔方東城逼之。頡利可汗又遣兵援師都,唐軍破之。最後,師都堂弟斬師都,詣唐軍降。師都自起至滅凡十二年,是與突厥勾結最密切,割據時間最長,對唐朝統一事業阻礙最大的一個割據勢力。
隋末唐初,劉季真、郭子和屯據北邊,勾結突厥,與劉武周、梁師都遞為表裡。國學論壇4^.[9|%l0~,[/G
劉季真是離石胡人。其父龍兒隋末擁兵數萬,自號劉王,以季真為太子。龍兒為隋將所斬,其眾漸散。李淵起兵,季真與弟六兒復舉兵,引劉武周之眾攻陷石州。又北連突厥,自稱突利可汗,以六兒為拓定王,甚為邊患。后被唐軍所殺。0x9f6C$H1T3f『Y1J%^;N
『r/r!l(E-d
郭子和大業末為左翊衛,犯罪徙榆林。見郡內大飢,引敢死之士斬官吏,開倉賑窮乏,自稱永樂王,建元為正平。有眾二千餘騎。因人少勢弱,南連梁師都,北附突厥始畢可汗,送子為質,以求自固。突厥以子和為平楊天子,子和不敢當,改署屋利設。武德元年(618),李淵建唐於長安,子和遣使歸唐,授榆林郡守。實際上亦採取南北兩屬的辦法求自保。武德二年(619),子和襲梁師都寧朔城,克之。又探聽東突厥消息報告唐朝,為處羅可汗候騎抓獲,囚其弟。子和得罪突厥及師都,孤立危殆,武德四年(621)率眾南徙。唐置於延州故城,賜姓李。
大業末年,滄州人高開道隨河間人格謙起兵反隋,謙死,開道進陷北平郡、漁陽郡,以漁陽(治今河北薊縣)為都,自立為燕王。竇建德圍唐幽州總管羅藝,開道救之,因隨藝使者入朝,唐授蔚州總管、上柱國、北平郡王,賜姓李。武德五年,幽州大飢,開道以給粟為誘餌,扣留羅藝三千兵馬,與羅藝決裂,因而北連突厥以為後盾,重稱燕王。開道頻繁引突厥南下寇掠,恆、定、幽、易等州皆罹其患。突厥頡利可汗攻馬邑,以開道兵善為攻具,又與之共陷馬邑。待天下大定,開道欲降唐,自覺翻復無信,又恃北面突厥勢眾而不降。最後,被部將張金樹等逼自殺。
,_1k*Xs:H
羅藝本為隋虎賁郎將,大業末自稱幽州總管。武德三年(620),奉表歸唐。曾率兵與唐太子建成擊劉黑闥及突厥於洺州,因功拜左翊衛大將軍。「時突厥屢為寇患,以藝素有威名,為北夷所憚,令以本官領天節軍將鎮涇州」。但藝自以為功高位重,無所降下,無故毆擊李世民的手下。待世民即皇帝位(太宗),藝懼不自安,矯稱奉密詔勒兵入朝,率眾入據豳州。唐軍攻之,「藝大潰,棄妻子,與數百騎奔於突厥」,[9]在寧州界被左右執殺。可見突厥是中原反叛者的避難所,像羅藝這樣威震突厥的名將,一旦有難,亦投奔突厥。8\『f0|!t4_(p.p:v%F
王君廓亦曾欲以突厥為避難之所。君廓為唐幽州都督,驕縱不法,貞觀元年(627)被征入朝,疑長史李道玄告發自己,殺驛吏,逃奔突厥,道中被百姓所殺。[10])O7t,j1M0J『l『o0l+y(V
5b&z:R『{:h#E(k
竇建德大業十三年(617)正月在河間(治今河北河間)自稱長壽王,年號丁丑,割據河北。武德二年(619),引兵討伐弒隋煬帝的宇文化及於聊城,得勝入城后,先謁隋蕭皇后,與語稱臣。時王世充奉隋越王侗於洛陽,建德又與王世充結好,遣使朝拜侗。武德二年(619)四月,世充廢侗自立,建德亦自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下書言詔。追謚隋煬帝為閔帝,封煬帝之孫政道為鄖公。建德亦依靠突厥以壯兵勢。突厥可賀敦隋義城公主,遣使迎蕭皇后及孫政道,建德勒兵千餘騎送之入蕃,又傳化及首以獻公主。突厥後封政道為隋王。建德既與突厥相連,兵鋒益盛。后因兵援王世充,武德四年(621)七月被唐軍消滅。
王世充是隋朝官吏,深受煬帝寵信。宇文化及弒煬帝,世充奉隋越王侗於東都洛陽。武德二年(619)四月,廢侗,自立為皇帝,建元開明,國號為鄭。武德三年(620),突厥為了實施四路侵唐的計劃,主動與世充聯繫。五月,「突厥遣阿史那揭多獻馬千匹於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並與之互世」。七月,唐軍東征王世充,突厥又遣使與王世充暗中聯繫,被唐潞州總管李襲譽擊斬,突厥使者牛羊萬餘也被唐軍獲得。[11]世充參觀派使者王文素勸頡利扶植隋煬帝之孫政道:「昔啟民為兄弟所逼,脫身奔隋,賴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孫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孫,可汗宜奉楊政道以伐之,以報文皇帝之德。」[12]頡利因此每年入寇唐境。武德四年(621)六月,世充在唐軍的進逼下降唐,同年被仇家所殺。1Z&?-g0m3?c3b5U$A0Y
劉黑闥是竇建德的舊部。建德敗,武德四年(621)七月,故將擁黑闥起兵於漳南縣,自封大將軍,移書趙、魏,建德將士殺官吏以應。黑闥北連高開道,兵鋒甚銳。又遣使北連突厥,頡利可汗遣俟斤宋耶那率胡騎從之。黑闥藉助突厥的力量,半歲悉復建德故地。徐圓朗舉齊、兗之地附於黑闥,其勢益張。五年(622)正月,黑闥以洺州為都,稱漢東王,建元為天造。唐太宗等率大軍擊黑闥,黑闥等二百人亡奔突厥。山東平定。六月,黑闥向突厥借兵寇山東,旬日悉復故地,復都洺州。六年(623)二月,終被唐軍打敗。-z『w5Q8q%b
bbs.guoxue.com!@)i&p)S『S#B)t
李仲文為唐并州總管,信惑妖邪,以為有龍附己,當得天下,因此與突厥通謀,可汗許立為南面可汗,處河北之地,仲文則引突厥從太原攻長安。但因事泄,未成。武德三年(620)二月,仲文被征入朝,伏誅。[13]bbs.guoxue.com!z6|6F%E3k&x
國學論壇8X9f)]!C;u『S2z
李淵太原起兵之初,劉文靜勸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李淵遂與始畢可汗手書,願與突厥連合,以迎隋主名義,向南擴張,「徵發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始畢可汗回稱,「唐公自作天子,我則從行」,「唐公欲迎隋主,共我和好,…我不能從」。於是,李淵決定「改旗幟以示突厥」,遣使報始畢。始畢遣柱國康稍利、級失、特勤、達官等送馬千匹到太原交市,許諾遣兵隨李淵攻長安,「多少惟命」。李淵認為突厥多來無用,數百即可,一防劉武周引突厥為邊患,二借突厥的聲勢。於是遣劉文靜往聘,「始畢使特勒康稍利獻馬二千、兵五百來會。」[14]突厥不僅在李淵起兵之初促其公開易幟,而且在李淵攻取長安時提供了軍事援助。此後,在唐消滅薛舉的決戰中,討伐劉武周的戰事中,突厥都曾助唐戰鬥。不過,一旦唐朝顯現出一統中國的氣象,突厥馬上轉而為敵。唐與突厥的關係,將另篇詳述,此處從略。
綜上所述,隋末唐初,白榆妄、王須拔、魏刀兒、薛舉、李淵、李軌、劉武周、苑君璋、張長遜、郭子和、劉季真、梁師都、高開道、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十幾個軍閥勢力都曾結援突厥,隋朝後裔楊政道也曾在突厥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權,羅藝、王君廓叛唐雖未逃到突厥,但曾以突厥之地為避難之所,李仲文起兵割據雖未成功,也曾與突厥籌劃通謀。東突厥是隋末唐初中原軍閥勢力的後盾,也是內地戰亂兵爭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