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下的十二銅人

第二章 地下的十二銅人

玄武邊走邊道:「秦皇既要復生,為何送葯的通路竟會設在死門上?這可是大凶之兆啊!」

我淡淡地道:「你的羅盤,是按照一般皇陵風水設計所制。但秦始皇陵,與其他皇陵坐北朝南的架構不同,它是唯一一個坐西面東的。這也許與秦始皇多次東巡、欲在東海仙山上求不死葯而未得的遺憾心態有關。所以,真正的生門,應該是在這個方向上。」

玄武恍然,不再言語,背著身後的那個大包,亦步亦趨。很快,我們四人便到了封土堆下。

如果我沒有猜錯,入口,就在封土堆上面。

當我隱約堪破了「異瞳」的含義,腦海中迅速閃過一些史料中記載的內容: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

又有《正義》引《漢書五行志》記載道:「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余,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

《史記?索隱》引《三輔舊事》記載:「銅人十二,坐高三丈,各重三十四萬斤。」

《正義》引《三輔舊事》記載:「聚天下兵鑄銅人十二,各重二十四萬斤。」

根據上述正史記載可以斷定,秦始皇時期曾經有一些非常高大的外族人士,穿著少數民族的服裝,到了臨洮這個地方。秦始皇為了」紀念」他們,收集了天下的兵器,統統融化掉,根據那些異族人士的模樣,鑄成十二個巨大的坐姿銅人。

如果按這麼說,所謂「異瞳」的意思,不是「怪異的眼珠子」,而是「異族的眼珠子」,也就是這十二銅人其中之一的眼珠子!

想到這裡,還只是我的猜測,我需要證據,進一步的證據。更多的數據,在我的腦海中電光火石般地計算著:

首先,是關於史料中銅人重量的記載。不難想象,這麼大的銅人也是無法一一去稱的,重量只能估計;而且每個銅人的重量應該是不同的。所謂「各重千石」的說法只是泛指。不過真要說起來,「石」是秦時的重量單位,一石為一百二十斤。秦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56.26克,一千石,約合今天的30715.2千克。如果按照按二十四萬斤計,合今61502.4千克;按三十四萬斤計,合今87128.4千克。這就是說,最小的一枚銅人重也在30噸以上,大的則在87噸以上。

我在大腦中地運行著這些計算,但是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如果銅人如史書記載那樣「高三丈」,按照秦朝的長度單位換算,一丈就是今天的231厘米,三丈就是7米左右。如果銅人是實心的,根據估算出來的重量結果,結合銅的比重進一步計算,最大的重量87128.4千克,體積為應該是9.8立方米;最小的重量30751.2千克,體積約為3.5立方米。這比「高三丈」的記載少得太多了。由此可見,銅人一定是空心的。

而且,史料中有關這十二銅人的稱謂很多,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它們經常被叫做「鍾」。將銅人稱作「鍾」,不但因為銅人是空心的,它很有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正兒八經有胳膊有腿、像兵馬俑一樣的「銅人」,而是一口口超大的銅鐘,只是外表做成了銅人的模樣。可以想象,銅人的頭部,就是常見的銅鐘頂端用於懸挂的那個把柄。只是,這麼大的銅人大鐘,沒有繩子能掛得起。

這十二銅人的去向,有些史料說是在三國時期被董卓所毀,用於鑄造銅錢和兵器。但是那都是野史所載,不足為信。大部分人還是認為,秦始皇十分喜愛這十二銅人,將其搬進地下寢宮,作為死後的冥界守衛。

更重要的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之前利用先進儀器探測秦始皇陵封土堆時,發現下面竟然有巨大的「銅環」,重量接近千噸。如果按照我之前計算的銅人重量,十二個全部加起來,可不就是千噸之重么?十二個銅人若是呈環狀排列,均勻分佈在封土堆之下,那不就是一個巨大的「銅環」么?

古人對有生命之物,最為重視的就是眼睛,認為眼睛是活力與生命的象徵。梁代更有著名的「畫龍點睛」之典故。也許,那個名曰「異瞳」的銅質圓盤,就是銅人大鐘之中某種機關的鑰匙,只要將其放在某個銅人的頭部,就能啟動機關,使地下的十二個空心銅人活動起來,按序排列,首尾相連,中間便會出現一條通往地底的路。

這無疑也就能解釋剛才的地震感和隆隆聲是怎麼來的,那就是銅人在地下轉動抬升的聲音。

我這麼想著,腳下步伐不停,仔細觀察著封土堆的周圍。沒繞多久,便發現草木有被踐踏過的痕迹。想必陳子奇一行人就是從這裡上去的。

我向玄武道:「要從這裡爬上去,你背著那個,沒問題吧?」

「沒事,」玄武堅決地道,「走吧,駐防的人很快就要圍過來檢查了。」

我們抓著草木攀上。爬了不多時,便看到一塊土堆已經被推開,露出一個僅容一人爬過的洞口,直徑大約一米多點。上方的長草葉垂下來,遮蔽了洞口,若不仔細,還很難發現。看旁邊那些剛剛拱出來的泥土形狀,這洞口此前顯然並不存在,卻像是自己從地下冒出來的一般。

陳子奇到底在哪裡、啟動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機關,才會有這樣的效果,我著實不得而知。

我不敢貿然行事,先小心翼翼地將頭伸進去,拿手電筒四處照了一下。

洞口的風不小,呼呼地向裡面吹著,讓我感覺這裡面竟似一個無底的黑洞,或是住著一隻洪荒巨獸,此時已經蘇醒過來,伸了個懶腰,便開始貪婪地吸著外界的新鮮空氣。

這並不奇怪。秦始皇陵密封於地下,不見天日。在封閉之前,裡面點著的長明鯨油已經燃盡了所有氧氣,使裡面形成了負壓空間。此刻一與外界相連,空氣便自動向低壓的地方猛湧進去。

這個封土堆,雖然當初建造時被勞工們用力地夯實,但經過了千年歲月的風吹雨打日晒之後,已經消減了不少,下面的銅人已經非常接近表層土了。我探手摸了摸,洞壁入手冰涼,是金屬。從孔洞壁上的銅銹和灰土痕迹來看,應該就在不久前,有許多人從這裡爬過。

我一陣興奮,剛才的推論果然沒錯。於是與其他人一同,魚貫而入。

入口處雖然狹窄,但爬過一米半的長度之後,便豁然開朗起來,空間足夠我們直立行走,也不至於碰到腦袋。看來,現在我們是在銅人大鐘的「肚子」里。剛才爬過的那個孔洞,就是銅人的「頭部」了。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這個銅人大鐘是以真人為模特鑄造的,應該會符合人體的比例。秦陵兵馬俑們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大概都在1:7.5左右,如此說來,身高五丈(秦制尺度單位)、坐下之後三丈的人,頭部長度換算成今天的長度單位,應該是1.5米左右。這與剛才我們爬過的孔洞長度相符,進一步證明了我的推論。

整個通道的方向是傾斜向下的,後面的人踉踉蹌蹌地跟了上來。我轉身悄聲道:「你們都小心些,估計十五六米之後,通道還會收窄。」

這個長度,是我根據銅人的長度算出來的。

果不其然,隨著我們悄然前進的步伐,通道又逐漸收窄起來,最後變成了只夠一人爬過去的孔洞,長度是我們之前爬過的孔洞長度的一倍左右。據此推算,「異瞳」機關啟動后,十二個銅人大鐘的排列方式是頭部與頭部相連、鍾腹與鍾腹相連,由此形成了一個土壤中的通道。

按照十二個銅人的長度來算,水平相連起來大約有130、140米左右,再加上銅人在土堆中傾斜程度,根據三角函數計算,總共垂直向下距離大約在50米上下。而最外面那個洞口,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目測差不多20米。也就是說,等我們把這些銅人全部走完,就已經進入了地表平面以下30米的地方。

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好消息還是銅人的連接方式。要知道,這些喇叭形的銅人大鐘,本身就是最好的集聲器。如果最下面的大鐘是鍾腹向外,我們這裡稍許有些動靜,經過聲波的反射傳導,下面的陳子奇便能聽得一清二楚,而他們的動靜,我卻聽不見。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最下面一口鐘,是細口向外的。這樣一來,聲音就會被包在鐘體之內,陳子奇除非趴在細口上仔細傾聽,否則便不會聽到我們的動靜。(見下示意圖)

銅鐘排列方式:

入口——()()()()()()——出口

但是,話雖如此說,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我舉著手電筒,用特種兵的作戰手勢指揮著所有人,盡量悄無聲息地向深不見底的秦始皇陵深處,慢慢摸去。終於進到這千古一帝的超級墓穴之中,我的心情,百味雜陳。

一邊走,一邊看著這些排列整齊、嚴絲合縫的銅人大鐘,讓我不禁對古人的智慧,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在那樣的條件下,他們居然能設計出這樣巧奪天工的機關,只是不知道,這些機關會不會在忽然之間,變成殺人利器,要了我們的小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家冰櫃里有個女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我家冰櫃里有個女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地下的十二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