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第69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1
「原來還真有這事!我聽我祖上說過,在我祖爺爺的那一輩好像也是干倒斗的,當時還有個名號,叫『管飽』還是什麼的!」錢團長說道。
二爺爺聞言,笑了笑,說道,「是觀山太保!」
錢團長聞言,拍了拍腦袋喊道,「對對對,就是觀山太保,我祖爺爺就叫觀山太保!」
二爺爺繼續說道,「觀山太保不是人名,而是業內門派的一種!」
「業內門派的一種?」錢團長聞言不解的說道。
「不錯,倒斗行業內其實分了很多門派,比如說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嶺力士,淘沙司馬,觀山太保,倒斗能成為一個行業,最早起源於三國曹操時,曹操當年軍餉匱乏,苦思冥想多日之後,靈機一動,遂創立摸金校尉一職。專司盜掘古墓,以墓明器充為軍餉。用以維繫軍供給。這才得以保證大軍南征戰,四方征討。
其後是擴充,另設丘郎將一職,籍以和摸金校尉相配合。大肆盜挖古墓。
歲月迭,流年變換,這摸金校尉和丘郎將也於亂世之傳承下來。後來經過唐宋元明幾代的演化,又分流出淘沙司馬和觀山太保幾類。每一類都有自己的擅長,各有專精,技藝不同,在業內我們稱之為『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淘沙有決,觀山有鏡』,我和我哥哥江山都屬摸金一派,而你祖爺爺所屬的是觀山太保一派!雖然門派有別,但論起入行輩分來說,你祖爺爺也算是我的前輩了!」二爺爺說道。
「原來是這樣,我有點明白了,我一直只知道我祖爺爺干倒斗是因為當時窮的沒辦法了才去倒斗,我以為做這一行是為了能吃飽飯所以才叫什麼管飽,原來全名是觀山太保,江司令……按照你的意思,倒斗這一行是曹操成立了你們摸金一派,然後又慢慢的演化出什麼管飽,死馬之類的呢?」錢團長問道。
二爺爺笑了笑點了點頭,「沒錯!」
「那為什麼摸金門派會分流出管飽呢,是因為派內鬥爭嗎?」錢團長的好奇心徹底被逗起,繼續追問道。
二爺爺搖了搖頭,否定道,「不對,不對,之所以門號不同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而並非派內矛盾的關係,就比如拿你祖爺爺所屬的觀山太保一行來說,最初起源於明朝初期朱元璋時代。這其中還有一段淵源,今日夜裡倒也空閑,我不妨說給你聽聽,也便你多了解下你的祖爺爺。
相傳在元末,朱元璋還未「面南背北」之時,劉伯溫就覺得此主是「真龍天子」,將來必有「九五之尊」,於是投到他帳下效力,由於劉伯溫談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問之,劉伯溫一向對答如流,屢獻良策奇謀。?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與元兵交戰,軍中糧草接濟不上,陷入苦戰,恰好劉伯溫求見,便以僅有的幾個燒餅款待,隨後二人說起當前局勢。?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眼下我軍雖然處境艱難,只因天時未到,等時機來臨,主公必定能成就一方大業。?
朱元璋隱隱聽出劉伯溫的話里話外,似乎在暗示自己將來能當「皇上」,再加追問,果然如此,便說:「當年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親自在河邊連拽了姜子牙八百單八步。結果周王朝一脈,得享了八百單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軍師說言,我朱元璋這輩子能有開國定基的福份,不敢奢求江山永保萬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聖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國運就很知足了。」說罷,便請劉伯溫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龍興的氣運能有多少年。?
劉伯溫見帳中正好有幾個燒餅,於是當即以此為「機數」,占驗得出「卦象」。但最後所獲的結果,卻遮遮掩掩地不肯對朱元璋明說。?
朱元璋說世間的得失成敗,都是天意,但講無妨,沒有什麼可忌諱的。劉伯溫這才說按此卦象來看,胡人雖將敗亡,但北龍氣數不衰,將來這錦繡河山,還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國運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聞言大驚。他倒不是為國運長短擔心,擔心什麼呢?主要是這些年南征北戰,曾經見過許多被盜毀的荒墳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諸帝的陵寢附近,如今只剩下幾個巨大的土坑,裡面雜草叢生,多有狐鬼出沒。?
在元滅南宋之後,這些帝陵都被胡人盜空了,南宋皇帝的屍體也慘遭蹂躪。都被與牛馬豬狗的骨頭混在一處,給埋在了「鎮南塔」下。看宋陵遺址,當真是「田豎鞭骷髏,牧童掃精靈;如今荒涼虛無地、昔日君王埋魂處」,其景象之凄慘,足令見者嗟嘆,聞者傷懷。?
朱元璋說,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幾百年後還能佔據天下,我即便真當了「皇帝」也高興不起來,怎麼呢?這世上沒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是能將胡虜逐回漠北,光復漢家河山,建立這等功業自是快事,可世上從來沒有不死仙藥,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終,「真命天子」恐怕也難逃馭龍歸天地一日。?
天子死後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麼下場?還不都被胡人所平,我當了皇上,在位的時候有「文臣武將」保駕,死後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區布置大軍守陵,卻早晚要有一日國破山河碎,改朝換代多是天道循環的定數,計較不得,這最要命的是將來要亡在胡人手中,咱們那現在蕩平胡虜,其輩子孫一但得勢,必要大肆報復今時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孫入葬在皇陵……還不都得被奸賊們一發掘出來鞭屍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寢陵的荒廢景象,再想想自己將來的下場,不免心生寒意,即便當著「皇帝」又有什麼滋味?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精通南龍風水,就問他世上有沒有什麼辦法,使「皇陵」永遠不會被胡人盜毀??
劉伯溫說您想得太長遠了,現在要琢磨的是怎麼奪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業已定之時再籌劃不遲,此事儘管放心,到時候肯定給主公想個安穩的法子。?
由於當時大戰在即,這件事說完就完了,談論幾句之後,也就這麼過去了,以後南征北戰始終都沒機會再提過,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開國太祖的身份坐了龍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當了皇上先不幹別的,立刻就要著手籌備自己的皇陵,從選取龍脈,到陵墓規模格局,一絲半毫也馬虎不得,都是國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來劉伯溫,說起以前那件事來,這建造皇陵的重任,必須得由劉伯溫來策劃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絕不能讓胡人盜發。?
劉伯溫當年許了個空頭願,事到臨頭也是覺得心裡沒根,忽然雙眉一皺,計上心來,先請皇上寬容十天,十天之後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著性子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後,劉伯溫上殿來,行了君臣之禮,便取出一幅圖畫來:「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從此圖中來不可。」?
洪武皇帝還以為是貨真價實的「風水陵譜」,當即龍顏大悅,趕緊聽內侍取到駕前御覽,誰知展卷翻閱一番,竟是大為詫異,皇上根本看不懂這張畫是什麼意思,就開金口動玉言問道:「劉愛卿,你這圖中所畫……卻是些什麼名堂?」?
劉伯溫奏道:「陛下容稟,修造皇室陵寢非同小可,臣才疏學淺,恐有負聖望,其中若有些許差錯,實是萬死莫贖。」?
隨後劉伯溫為洪武皇帝保舉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懷異術,通天曉地,足可擔當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隱逸之輩,恐其找借口推諉,故獻畫一卷,等將他召至宮中,先明示其意,然後不論他答不答應,只要把這軸圖畫給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託。?
洪武皇帝將信將疑,就立刻遣人將劉伯溫保舉的「高人」請來,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禮」,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燒煉鉛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當,專門喜歡搜尋一些「丹砂異書」之類的古物。?
封王禮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讓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是極容易掉腦袋的事情,他哪肯答應,忙謊稱自己不懂「葬制」和「尋龍」之道,想要推託掉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劉伯溫所料,就讓人把那捲圖畫取出來,給封王禮當面觀看,封王禮看了圖中所繪,當時就驚得魂不附體,跪倒駕前,連稱:「皇上恕罪,草民實該萬死。」?
原來劉伯溫這幅畫,畫中所繪是一派險峻的懸崖絕壁,壁上掛棺而懸,藏了許多「懸棺」,畫中有幾個盜墓賊,其中一個賊人抱著松皮粗鱗的棺材蓋子正在用力挪動,顯然是剛剛揭開棺蓋;另有一賊攀在絕險的陡壁上,拿繩索套在棺中古屍頸中,把棺中老者的屍體拽得坐了起來;還有兩個盜墓賊蹲在棺材旁邊,從棺中抱出一塊塊「骨甲」,那骨甲上滿是「星圖」和「蝸蟲古篆」。?
畫幅旁邊注著一行字「觀山盜骨圖」,封王禮看此圖看得心驚肉跳,原來畫中所繪的盜墓場面,正是其先祖所為。?
「封氏」為地方上極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峽。那峽中地形險惡剝斷,藏有無數「懸棺」,封氏現任就曾經在「棺材峽」中盜取過許多「天書異器」,藉此發跡,習得了許多失傳已久的巫術,進而痴迷「爐火之術」。?
到了元末明初,傳到封王禮這輩,自稱「棺山太保」,仗著精通「棺山指迷術」。在各地秘密發掘古冢山陵,實際上封家有得是錢,其輩盜墓的動機,主要是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見了「觀山盜骨圖」,還以為自家的秘行敗露,驚動了天子,肯定逃不開滅門之禍,而且這件事從無外人知道,這說明皇上身邊有「高人」。對「棺山盜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時只好硬著頭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設計皇陵。?
劉伯溫當時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脫不開身,想起世上還有這麼一夥「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譜和遁甲之術,就把這件「皇差」推到了他們頭上,他還算留些情面,只把畫卷稱做「觀山盜骨」。並未明言實際是「棺山盜墓」。?
封氏專攻奇門異術,行事手段常人難料,而且從骨甲中掌握了許多風水秘術。對陵墓結構和選址都有獨到之處,使洪武皇帝十分滿意,御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以後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這便是觀山太保最早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歷史記載!」二爺爺一口氣為錢團長講了這麼多。
而此時,錢團長早已是聽的入了迷,因為在他以前的印象中,盜墓不就是掘墳拋屍取寶嗎,沒想到這裡面竟然還分了這麼多門派和蘊藏了這麼多典故。
「原來我祖爺爺這一派,在明朝的時候還是皇室御用風水師啊!」錢團長有些得以起來。
「哎……所謂風水堪輿,看是什麼人掌握在手裡,若是給了那有福之人,風水便會好上加好,若是給了那歹人惡人,好的風水便會立馬靈氣喪失白白葬送了一塊好地,要是給了那發丘摸金者,風水堪輿之術變成了壞人祖墳的工具,所以凡事不可一概而論,這世上之物有陰有陽,有利有弊,這也才是造物真諦啊!」二爺爺突然感概道。
錢團長雖然不是很明白爺爺剛才所說這段話的內涵,但是他覺得這肯定是是江司令一生經歷才總結出的一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