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劉虞身死
「公孫瓚為人忠義,降陳儀賊子,乃不得已而為之。」說話者是劉虞謀士魏攸,「太尉若討陳儀,可先著人約公孫瓚為內應,再帥軍討之,裡應外合,賊眾可破之。」
「太尉,不用如此麻煩,小將願領軍三萬,直取北平,將逢紀首級獻上!」說話者正是劉虞手下大將麴義。
「恩,二位除賊之心甚佳,魏攸之策與吾所想暗合,衝鋒陷陣,麴將軍汝當仁不讓。」太尉劉虞道,「魏攸便以你所說快去辦理,麴將軍則稍安務燥,待公孫瓚回報,再計議未遲。」
公孫瓚接到魏攸之信不由大笑,以書示逢紀,逢紀觀之,書中大讚公孫瓚往日為朝廷效力之時,掃蕩異族,功大莫焉。而後筆鋒一轉,說賊擒住公孫瓚家屬,乃不得爾而降,太尉劉虞知之甚詳,今若在太尉劉虞攻北平之時,公孫瓚於內呼應,他日太尉劉虞必在皇上面前保薦公孫瓚,請公孫瓚放心。
「伯珪以書示吾,足表真心,然笑之為何?」逢紀明知故問,但為其策出自己口,實示自己薄情寡義之徒爾。
「軍師你看,魏攸既約我為內應,何不將計就計,引劉虞入內,一鼓而擒之,幽州則再無抵抗之人也,到時順勢取幽州,易如反掌,豈不快哉。」公孫瓚道。
「伯珪計謀是好,但劉虞非無能無智之輩,應於機密行事。近幾日,將軍可著本部屬下與吾部下起些爭執,選許心腹,吾罰之,縱其投劉虞,以為細作內應,探劉虞動向,方為萬全。」逢紀補充道。
「軍師仔細,我這就去辦。」公孫瓚施禮而退。
「顏將軍,這幾日,北平安危全系將軍一人啊,將軍可得用心。」逢紀含深意的對顏良道。
「軍師但為放心,有俺在,劉虞打不過來,俺就滅了他!」顏良道。
「恩,這個我放心,我說的是公孫將軍雖然真心助主公,但手下眾將軍難保全為此心啊。」逢紀看顏良不明白自己說什麼,乾脆挑明。
「誰敢作反,俺斬了他!」顏良明白過來一臉憤色。
魏攸接到回信,公孫瓚道,當日降賊,便盼今日啊,太尉劉虞大軍至北平之日,便是公孫瓚重歸大漢之時。
「看來公孫瓚確是未忘吾大漢。」劉虞有些感嘆道。
「公孫瓚既然願為內應,北平可下,太尉宜速速發兵,以免事情有變,」魏攸道。
「不然,雖結公孫瓚為內應,但逢紀素有機智,豈能不防,吾應派出細作,以觀北平動向,趁虛而擊,逢紀措手不及,方能一鼓而下。」劉虞道。
「太尉高明,我這就去辦。」魏攸轉身而出。
不提太尉劉虞與北平細作往來,卻說朝廷,發生了一樁大事。
二月前,靈帝崩,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當日未殺確宦官,心頭一直悶悶不樂,如魚刺在喉,不吐不快。
當下召眾議事,何進道「吾曾欲殺盡宦官,奈何太后不許,此事擱之於今,眾人可有計議?」
當下,一人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
何進道「此計大妙!」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
曹操進言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怒曰:「孟德懷私意耶?」
操退道「亂天下者,必進也。」
曹操遂棄官投陳留而去。
卻說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先為破黃巾無功,朝議將治其罪,因賄賂十常侍倖免;后又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是時得詔大喜,點起軍馬,陸續便行;使其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卻帶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提兵望洛陽進發。
張讓等知外兵到,共議道「此何進之謀也;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入告何太后道「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太后道「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張讓道「若到相府,骨肉齏粉矣。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諭止之。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請死。」太后乃降詔宣進。
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何進手下見其進良久未出,乃於宮門外大叫「請將軍上車!」讓等將何進首級從牆上擲出,宣諭「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赦宥。」袁術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何進部將吳匡,便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
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衝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去內省,從后道走北宮而遁。
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正是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領軍而至,遂斬張讓、段珪、曹節、侯覽,扶帝還朝。由此董卓主政。董卓收呂布,殺丁原,廢少帝,立獻帝,大亂朝政。(抄書偶不想啊,但不提這些,下面怎麼寫也連慣不起,望諸書友諒解。以後怕是沒有整段抄書的可能了)
此事傳至南皮、鄴城、陳留、幽州劉虞處,皆大驚。
陳儀暗忖道,真正亂世來臨了,遂拚命令文丑、魏續、侯成拚命練軍。
袁紹處,手下謀臣都進言道,現今天下即將大亂,討賊為次,清君側為先,主公應濾之。袁紹遂不以討陳儀為念,出兵並平原,北海為己地。劉備三兄弟遁至徐州,於太守陶謙下謀事。
陳留曹操豎「忠義」旗,召集義士。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劉虞則大痛之,不數月間,已換二帝,漢室天下,不再為劉氏所有。於是,劉虞來日起軍,帥軍抵北平城下。
三更時分攻城,約公孫瓚舉火為號,開門接應。
公孫瓚接之,與逢紀商議,逢紀道「將軍可接劉虞入城,但防劉虞順勢麾軍掩殺,可令顏良於城門斬殺劉虞,軍無主將,不戰自亂。」
「軍師之言,甚為有理,但若劉虞自己不入城,派一將入城,則又如何?公孫瓚問道。
「無妨,陷一軍,劉虞軍士氣必然大受打擊,將軍那時可率本部人馬出城擊劉虞,顏將軍率騎卒專斬劉虞,劉虞一亡,大事可成!」逢紀定計道。
「好,就依軍師所言,我等必潰劉虞軍!」公孫瓚、顏良、公孫越等一干眾將齊出。
三更,劉虞令魏攸舉火,北平城門果然緩緩而開,劉虞大喜,命大將麴義率軍而進。
麴義引軍至城門,火光中見公孫瓚提刀縱馬率眾將士迎過來,道「可是公孫瓚公孫將軍?」
「然,太尉劉大人何在?」公孫瓚問道。
「大人自守中軍,止有小將一人而來。」麴義答道。
「太尉不信吾乎?」公孫瓚怒道,「顏將軍何在!」
顏良大叫「匹夫,你已中我家逢紀之計,還不下馬受降,更待何時?」
麴義聽聞大怒,揮刀砍顏良,可惜麴義不看看形勢,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分量,敢與顏良爭鋒?
麴義戰未數合,遮攔不住,撥馬便逃,到弔橋邊,城上公孫范亂箭射下,麴義眾軍死傷無數。麴義只得繞城而走,顏良趕上,手起一刀,砍麴義於馬下!
公孫瓚看顏良已斬麴義,復振手大喊,「眾將士努力向前,破劉虞就在眼前!」說完麾軍沖奔而出,直突劉虞中軍。
劉虞正待著麴義攻入城門,自己便帥軍隨後而進,那料麴義已被斬,公孫瓚殺至眼前了。忙道「賊寇不多,眾軍向前,定可破之!」
話未及完,身後繞過一軍騎兵,領頭之將,勇不可擋,自己將校紛紛被斬落馬。劉虞怒道,「諸將誰為吾斬之!」
身前幾個將領隨即拍馬而上,迎擊顏良。
可憐幾個無名之輩,刀槍尚未相向,自己大好頭領已被斬下,身軀還跨坐馬上。
顏良砍翻幾人後,隨即沖向劉虞。
劉虞大急,「諸將援我!」
未待將校上前,顏良縱馬掠過劉虞,大刀一擺,劉虞身軀頓時分成上下兩段。
顏良割下劉虞首級,望劉虞軍大呼道「劉虞俺已斬殺,你等無辜,快快投降,以免死罪!」
於是,諸軍倒戈投降。未降者被公孫瓚等諸將率軍誅殺。
(高順偶有安排,創天神帝你看下去就知道了。謝謝你的評論,偶希望有多多的諸如你那樣的評論啊,謝謝各位書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