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終章
張正看到將軍很生氣,連忙說他來送糧。<>夫夫二人互看一眼,心想張正不可能自作主張開倉運糧
桃源縣儲存的糧食多,但三天兩頭下雪,萬一年後顆粒無收,倉庫糧少,屆時會很麻煩。
饒是葉將軍希望他手上糧草越多越好,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打下屬糧倉的主意。張正跟隨他幾年,即便稱不上將軍肚子里的蛔蟲,葉將軍所思所想他也知曉一二。
「回稟將軍,是三郎讓屬下送來的,對了,還有五缸花生餅。」張正鄭重地說。
端王和葉將軍同時邁開步子,大步流星走到門外,看到沿街百姓對一輛輛馬車指指點點。
葉將軍見那缸上裹著一層油布,「餅在裡面?」
「是的,還熱乎呢。」張正一頓,「將軍,你看,這些花生秧是從三郎家裡拉來的。」隨即又拆開封布,拿一塊餅遞給他,「也不知道吳三郎怎麼做的,可酥脆了。」
端王將信將疑地接過半塊,咬很小很小一口,還沒嘗出味,葉將軍的半塊就進肚子里了,「你們來的真及時!」葉將軍邊吃邊樂,好像晌午沒吃飯。
見他這麼丟臉,端王黑線,「葉子,先進去吧。」在大門口開吃,惹得來往行人駐足不前,小葉子也是夠了。
小葉子嘿嘿一笑,攬著端王的腰肢,在他耳邊低聲道,「我這個兄弟不錯吧。」
「是不錯。」此情此景,出身皇家,養了二十多年的硬心腸也被嘴裡淡淡的花生香軟化了。
而有了現成的乾糧,葉將軍稍稍收拾一下就帶著他的兵前往京城,這一去便是一年。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皇帝安詳駕崩,謝家人不知何故得了瘋病,謝老頭緊隨著皇帝入了謝家祖墳。
太子失去一條臂膀,葉家軍發力,端王外祖援兵支持,加上端王和二王爺做交易,拿下京城后太子交予他處理,多方合作,一年而已,端王登上皇位,葉將軍水漲船高,成了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而三郎和甄慶明依舊呆在桃源縣,一個到處查案,一個街邊賣餅,一個坐鎮公堂,一個回家燒飯。
自從吳梁氏夫婦倆住到縣裡,天下平定后三郎也沒讓他們回去。兩人是閑不住得主,早晚幫他賣餅,晌午就推著三郎給他們弄的小火爐,去縣裡最熱鬧的地方**蛋餅和蔥油餅。
三郎不指望他們賺多少錢,而是希望他們多和人交流,明白事理些,眼界不再局限於吳家村那麼豆腐塊大的地方。
事實也沒讓三郎失望。
甄慶明坐鎮桃源縣,縣裡沒有官逼民反的事,在京城動蕩不安時,桃源縣因環境和平,很多南來北往的客商便不吝嗇在桃源縣逗留一段時間。
別看只有一年,縣裡的人均收入比三郎剛來那會兒高了三成之多。
而縣裡那些愛八卦的人們,多數家裡都有點小生意,人家除了偶爾八卦,平時和吳梁氏聊天,那也是言之有物。
吳大明和吳梁氏聽的多看的多了,見識也慢慢上去了,除了必要的節日回吳家村一趟,陰天下雨也不誤兩口子拎著小馬扎去人家店裡串門子
這天下雨,三郎做好飯還不見他們回來,四妹搖著小腦袋無奈道,「咱爹娘越來越會享福了。」頓了頓,「我去喊他們來吃飯。」
「我去吧。」孫婆子從鍋門前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木屑道。
三郎披著撐起油紙傘,從堂屋裡拿出幾個蓑衣,「我去。」
「你去幹麼?」甄慶明從隔壁過來,身披蓑衣,衣服鞋也被雨水打濕了,不想三郎再弄一身水,奪過蓑衣,「我去接阿琛和小五放學,順便喊岳父岳母。」
四妹盯著甄慶明的背影,再次搖頭晃腦,「三哥,哥夫對你真好。」
「跟誰學的怪稱呼。」三郎哭笑不得。
「人家都這麼叫啊。」四妹理所當然說,「對了,早幾天娘問我,等大人任期滿了,你是不是和大人一塊走,我說不知道,沒說你會帶上我和小五。」
這個妹妹養值了。三郎揉揉小姑娘的腦袋,「如果爹娘捨得下家裡的四畝地,咱們全家人一起走,孫婆婆,屆時也跟我們走吧。」
「去京城么?」孫婆子這輩子沒出過桃源縣,難得遇到三郎這位不拿她當僕人的主子,心裡打定主意,只要三郎用得著她老婆子,無論去哪裡她都跟著。
三郎想一下,「不出意外會去京城。」
「大人說他不清楚,三哥咋那麼肯定?」其實不止吳梁氏問四妹,阿琛和小五也向她打聽過,畢竟兩個孩子去了書院,每天和三郎呆在一起時間最長的是四妹。
三郎微微一笑,沒有回答。這一年來他陸續往軍中送了上萬斤花生秧,兩千斤花生渣,一千斤花生油,還有兩萬斤糧食,桃源縣的富戶見他這麼支持端王,有時也會讓家中奴僕給將士們送衣鞋,細細算下來,端王可收桃源縣不少東西,明年該見成效了。
千里之外的京城,太子一脈被悉數拿下,官員大幅空缺,最嚴重的順天府尹居然找不到合適的人,就在這時,葉將軍提到了甄慶明。
已成為皇帝的端王有些猶豫,「順天府尹乃三品,他一個小小的桃源縣縣令直升那麼多級,列為臣工會有意見的。」
「順天府尹掌管京城民政、司法,民生要務,務必執法嚴明,清正廉潔,還要能體察民情,治理京畿,前一任順天府尹是太子的人,王謝兩家的子弟橫行霸道他也不管,京城被他弄得烏煙瘴氣,你說該讓何人來擔此要職?甄慶明沒去桃源縣之前也在刑部呆了好多年,相爺致仕,如今閑賦在家,他有什麼處理不了的事可以去請教相爺。」
皇帝細細一想,也是這個理,難得見一向不耐理朝政的人說這麼多,嘴角一彎,「要不要給你弟弟弄個職?」
「弟弟?」葉將軍沒反應過來,看到他眼裡的促狹,恍然大悟,「三郎不喜歡做官,他就喜歡搗鼓吃的。」說得好像他很了解三郎一樣。
「他來到京城總不能還買燒餅吧?」皇帝忙問。
葉將軍聳聳肩,「他對別的事也不感興趣,興許呢。再說了,賣燒餅又不丟臉,要不是三郎的燒餅,謝皇后他爹能死那麼快?」
皇帝聽到這話笑了,「那我回頭給他寫塊金字招牌,曰:三郎燒餅,美味無窮!對你弟弟夠好吧。」
愛人的好意葉將軍收下了,「你還可以對他更好點。」
皇帝想到愛人的帥才,可不會低看三郎,「只要你弟樂意,他可不會缺錢。」
「但他急缺一處宅子,等他們來到京城,你這位上司兼哥夫,總不能讓弟弟弟夫跟甄相擠一塊。」看來,三郎這個弟弟,葉將軍是認定了。
端王想到三郎這兩年送來的糧草,接著便命人去找一處三進出的院子,第二日議政時,就下旨令甄慶明火速進京。
傳旨欽差到達桃源縣那日,春花爛漫,三郎和甄慶明帶上三個孩子正在城外遊玩。聽到衙役急慌慌來報京城來人了,甄慶明以為他家裡出了什麼事。
到了縣衙,接到聖旨,甄慶明暗幸虛驚一場,一點也沒有連升幾級的興奮。
傳旨欽差見此,眼神一暗,不虧皇上看重的人,今日喚作是他也不能如此淡定,而就是他這麼淡定,欽差忍不住多一句嘴,「甄大人,順天府尹多日空缺,皇上希望大人立刻進京。」
「今天?」甄慶明眨眨眼,「有這麼急?」
連躍那麼多級,這位大人聽到這話不該放下聖旨即可去收拾行李么?欽差忍不住扶額,「大人也可以慢慢的過去,不過,我來時聽說順天府積壓了上百件大案要案。」
「......」甄慶明看他一眼,「恕本官失陪。小五,四妹,阿琛,去收拾你們自己的東西,三郎,喊岳父岳母,東來東寶,把馬車趕出來......」
吳梁氏和吳大明一聽說今天就去京城,身子一僵,「我,我們也去?」
三郎正從柜子里往外掏衣服,聽到這話連頭都沒回,「我們都去京城,爹娘留在這裡做什麼?捨不得爺爺奶奶一家?」
這一年多來,兩家幾乎沒怎麼來往,說實話,吳大明剛才真沒想到他叔叔嬸嬸。他們是覺得京城太遙遠,說走就走,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有些惶恐。
「哥,我們的東西收拾好了。」
小五突然跑進來,一見他爹娘還愣著不動,也沒多想,「爹娘是不是不知道咋收拾?我來教你們。三哥說了,有補丁的衣服都不要了,送給左右鄰居納鞋底,家裡的舊物件也送出去,咱只帶走要緊的.....」小五郎像個話嘮,絮絮叨叨把他爹娘拉到隔壁。
三郎好笑的搖搖頭,喊來東來,「吳家村還有我們的四畝地,你去找村長,問他那些地值多少錢,當作我爹給爺爺奶奶的贍養費,如果不夠二十年的,二叔還種我家好幾畝田,從那裡面扣。
走的時候去找我娘拿地契,把家裡的三間宅基地過到吳蔡氏名下,謝謝她這麼多年的照顧,隔壁房裡的鍋碗瓢盆也一塊送給她。」
「那位大嬸如果不要呢?」東來見過吳蔡氏一家,對他們感官還不錯。
三郎想一下,「直接和她說我們去京城,東西帶不走也是便宜別人她就收下了。對了,可不能讓爺爺奶奶知道咱們去京城,至於為啥突然把地給他,她如果不問就算了,要是問,你就拿大人嚇唬他。」
「少爺越來越好用了,對吧?」說著沖他眨眨眼。
三郎也不知想到了什麼,臉倏然紅了。頓時惹來東來一頓大笑。
在東來的笑聲中,三郎雷厲風行,把家裡的羊和鴨子全賣了,雞蛋鴨蛋煮熟,小雞殺掉煮熟,貴重物品偷偷放到空間里,只留上百兩銀子在身邊,用來路上花費。
全家總動員,欽差大人晌午頭到的,他們申時便收拾好了。
此時,縣衙里的所有人也知道縣令大人要走了。
回想著這兩年的好日子,上至王縣丞,下到門口的皂吏,皆不捨得甄慶明離去,可又說不出挽留的話。
甄慶明還未到二十五歲就成了三品大員,多少人做夢都不敢想啊。
三郎看著依依不捨的眾人,「京城雖然有點遠,但也不是在天上,各位如果想去京城玩,到時候儘管去找我們,我就算沒時間,也讓小五郎陪你們把京城耍一遍。」
甄慶明也沒料到一向大大咧咧的漢子們有一天會兒女情長,對象還是自己一家,「是呀,三郎剛才還說他到京城會繼續賣燒餅,你們要是找不到我們,儘管問誰家的燒餅最好吃。對了,逢年過節,如果有時間,我們也會陪岳父岳母回來看看,又不是一去不回返了。」
眾人被他那句「誰家燒餅最好吃」逗笑了,眼看著時間不早了,欽差大人還等著,甄慶明也同王縣丞交代好了,王縣丞帶頭說,「大人,下官祝您一路順風,節節高升!」
「借你吉言,希望到京城一切順利。」甄慶明這才有那麼一點衣錦還鄉的感覺,「我們天黑前應該能到青州府,青州知府認識我,回頭我跟他說一聲,也別派什麼縣令了,王縣丞,這縣令之位就由你來當吧。」
「啊?」王縣丞愣一下,於主簿推他一把才反應過來,「撲通」一下跪在地上,「下官謝謝大人!」
「起來,起來,你只是在斷案一事上有些短缺,王峰跟我學了一年多,一般案件他都能處理。」說著一頓,「三郎,去把我的斷案手札拿來。」
王峰跟他父親一塊來送三郎,聽到這話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甄慶明不在意的笑了笑,「如果有遇到實在破不了的案子,可以寫信到順天府,我會讓門人留意的。」
「大人......」王縣丞此刻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甄慶明擺擺手,意思他太多禮了,「於主簿,於偉不喜讀書你也不要再強迫他了,當今是明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於偉,想做什麼就認真,努力去做,總有一天會成為那個行業中的翹楚。」
「謝謝大人,下官記下了。」於主簿父子兩人向甄慶明道謝。
東來見太陽快下山了,縣令大人還嘮叨個沒完,「少爺,再不走咱們就進去不青州了。」
「好,諸位留步。」甄慶明登上馬車,沖他們揮揮手,縣衙門口的四輛馬車同時發動。
沿街的百姓還不有些不明所以,交頭接耳,「三郎這是搬家么?」
等他們走了好一會兒,縣裡眾人散去,沿街的商戶拉住他們熟悉的衙役,這才知道甄縣令走了......受過他們恩惠,真心佩服他們為人的民眾抬腳就去追他們,不能和縣令大人說句話,目送他們一程也是好的。
等他們緊趕快跑追到城門口,甄慶明的馬車已經出城了,只留下一地餘暉,和多年以後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