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背景一
單位介紹
關於工兵...
古代戰爭中,為了構築營地,築城,甚而破壞敵方營地、挖掘坑洞,軍隊中都配置有許多斧頭,這種基本的生產工具。斧頭並非實戰中常用的兵器,不過遇到有需要的時候,自然也可以臨時地當作兵器來使用。『三國風雲II』的工兵就是用斧頭這種工具,也由於在戰場中並不主動,通常頂多是防禦己方的建物,不適合作為戰場中的主力。
還有一段關於斧頭的軼事,是在《三國志?典韋傳》的記載,曹操接受張繡的投降,宴請張綉及他的部將,典韋拿著斧刃有一尺長的大斧站在曹操身後,曹操一一行酒,典韋就盯著被行酒的張綉軍將領;直到行酒完畢,張綉與部將們沒有人敢抬頭望一眼。長久以來斧頭的功用除了用在工作與行刑方面,其實主要是作為儀仗所用的兵器。尤其是「黃鉞」,這種黃銅所制,斧刃鍍金的大斧,是天子所用的儀仗,被賜有黃鉞的將領,則連對於授有天子符節,代表天子出征的「節將」,都擁有可以斬殺的無上權力;三國時代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大都督陸遜,曹魏的征東大將軍曹休,以及權傾一時的司馬氏兄弟,就授有黃鉞,位極人臣。
關於糧草車...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補給品絕大部份都是士卒、戰馬的糧食。尤其在沒有汽車、鐵路的時代,難以取得乾草、豆類等作為馬匹食糧的地帶,就增加了投入更多騎兵部隊的困難。糧食輸送,通常是以力氣較大,能夠耐久,同時能接受的糧食比馬要粗糙的牛來拉車。
《漢書?匈奴傳》記載,王莽剛篡位,希望樹立權威,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發動對匈奴作戰。將軍嚴尤勸諫說:「計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當自齎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餘糧尚多,人不能負,...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完整說明了古代運補的限制。在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里,糧盡的兩次,一次只有二十多天,一次大約也只有百日左右;最後使用流馬的五丈原之戰,諸葛亮卻在對峙半年之後,才因溘然長逝而結束了這次的北伐,因此有說法認為,諸葛亮這次必在糧食方面有所突破,並有可能支持更長期的作戰。
關於步兵...
從漢朝以後,刀取代了劍而成為兵器的主流,由於劍是以刺為主的兵器,刺入敵人身體再拔出,這在紛亂的戰爭中比不上劈砍的殺傷效率,而由於劍刃的厚度薄,在劈砍后容易折斷損壞;而刀只有一側有刀刃,可以有較厚的刀背,劈砍也不容易折損,加上製造時間短,成本低,適合大量生產,因此取代了雙刃的劍。『三國風雲II』的步兵就是使用刀的漢魏士兵。
覲見時佩刀也與佩劍一樣成為同等的禮節,例如在司空董卓欲行廢立,與司隸校尉袁紹發生激烈口角的時候,袁紹就拔出佩刀,「橫刀長揖而去」。《諸葛亮別傳》提到「亮欲鑄刀而未得」,當時屬官蒲元「性多巧思」,因而託付他在斜谷口,「鎔金鑄刀,特異常法」,替諸葛亮鑄造了三千口鋼刀。蒲元考慮到「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地江水純烈,這道理是「火金之元精,天分其野」,於是「乃命人入取涪水至」,在淬火工藝下了功夫,製成的寶刀,「以竹筒密儲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若剃水芻」,鋒利程度遠勝於同時代的鋼刀,所以得名為「神刀」。
關於戟兵...
刀是三國時代主要的短兵器,戟則是當時長兵器的主流。公元195年,獻帝出長安,準備回洛陽,郭汜軍攔路,「傕兵數百人皆持大戟在乘輿車左右」。戟可說是融合了矛與戈的特點而成的兵器,可作直刺的攻擊,也可作鉤拉式的攻擊。
三國人物用戟最聞名的,莫過於呂布,他還留下了轅門射戟的故事。除了長戟,短柄的手戟也相當有名,典韋喜歡使用的大雙戟就是手戟,孫策從太史慈背後搶到的也是手戟;董卓曾用手戟投擲過呂布,孫策更以手戟刺死嚴白虎的弟弟嚴輿。《三國志?張遼傳》有這樣的一段記載:「破曉,張遼披著鎧甲,手持鐵戟,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殺數十人,斬兩名敵將,大呼自己的姓名,沖入敵軍營寨,直至孫權帥旗下。孫權大為驚嚇,眾人不知所措,逃上一座山丘,持長戟圍成人牆保護。」恰好反映出當時步騎作戰人員使用長戟的情形。
關於重裝步兵...
從字義上簡單來看,「胄」指頭部的護具,「甲」指皮革作的戰衣,「鎧」則綴有金屬片。皮甲造價較低,特別是由於輕便,對戰鬥時的動作影響較小,因此即使出現了金屬鎧甲,皮甲仍繼續被使用著。《三國志?董襲傳》與《三國志?典韋傳》都記載了當時的敢死隊為了衝鋒陷陣,甚至需要穿戴兩件鎧甲。皮革或金屬都怕水所造成的腐銹,《三國志?呂蒙傳》就記載了與呂蒙同鄉的屬下,私取民家一頂斗笠來覆蓋鎧甲,雖然鎧甲是政府公物,呂蒙仍以違犯軍令擾民為由將他正法。
《三國志?武帝紀》、《三國志?袁紹傳》註記載了官渡之戰與界橋之戰中士兵使用楯的情形。古時的盾牌大多是由木製的,在三國時代的記載都稱為「楯」。《三國志?魯肅傳》注引《吳書》記載,魯肅舉眾前往江東避難,有男女老少三百多人隨從,引來了徐州官兵追趕,魯肅還曾親自拉弓射穿盾牌,嚇走了官兵;史實中的魯肅不僅體型魁梧,而且還是大戰略家。『三國風雲II』中,重裝步兵所持的盾是圓形的,在古代稱為團牌。
關於藤甲兵...
《三國演義》孟獲到烏戈國借藤甲兵時提到,藤甲兵的來源為「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晒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當時諸葛亮明了「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藤甲雖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見火必著。」藤甲兵的缺點,而大破三萬藤甲兵。
關於弓箭手...
「弩矢及石雨下,死傷者蔽地,血流盈塹」,這一段《三國志?諸葛誕傳》的記載,描寫了古代弓箭作戰時的戰況。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就扮演著今日槍彈的角色,在防禦戰與遠距離攻擊中,譜出死亡的序曲。
孫策曾經因大腿箭傷,連馬都不能騎;黃蓋在赤壁之戰中箭落水,差點因而凍死;夏侯惇被箭射瞎一眼;關羽左臂曾被箭貫穿,後來刮骨療毒;曹操在對抗徐榮與張綉兵變時都曾經中箭,在潼關時由於船夫被射死,也差點被馬超所擒斬。當時中箭當場身亡或者後來致死,而足以名留青史的人物,就有漢末時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平北將軍張燕以前追隨的張牛角,驃騎將軍張濟;曹氏軍團的廣魏郡太守王贇,南陽郡功曹應余,長水校尉曹泰,青州刺史孫觀,車騎將軍張合;孫氏軍團的九真太守儋萌,平虜將軍徐琨,破賊校尉凌操,偏將軍周瑜,破虜將軍孫堅;劉氏軍團的安漢將軍王嗣,軍師中郎將龐統等等。而前述的「箭如雨下」類似記載也不勝枚舉,三國史事中使用弓箭的作戰可說是相當慘烈。
關於火弓兵...
火弓箭,在史書中稱為「火箭」或「火矢」。在將近四千萬字的二十五史中,關於火箭或火矢的記載竟然只有五十條;在明朝以前,較能確定是火弓箭而非火器的記載則只有二十八條。
在極有限的文字中,三國時代關於火箭的記載更只有兩次。一次是發生在公元228年冬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進攻陳倉,陳倉守將是鎮守河西地方十多年,漢人胡人都敬畏心服的將軍郝昭。「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燃,梯上人皆燒死。」另一次是發生在258年春天,曹魏的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壽春兵變,孫吳派遣以前從曹魏來降的鎮北大將軍文欽、左將軍唐咨,支持諸葛誕,曹魏大將軍司馬昭親自統領二十六萬大軍圍城討伐。「誕、欽、咨等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而出。圍上諸軍,臨高以發石車、火箭逆燒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傷者蔽地,血流盈塹。」諸葛誕這次戰敗也決定了壽春城的不保。值得一提的,郝昭抵抗諸葛亮是二十五史中,有關「火箭」的最早記載。
關於弩兵...
連弩又稱「諸葛弩」,連弩兵的出現,是由諸葛亮在五丈原臨終時教授給姜維。《三國演義》,孔明曰:「吾有『連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長八寸,一弩可發十矢,皆畫成圖本。汝可依法造用。」維哭拜而受。
姜維在牛頭山被陳泰與郭淮擊退,途中遭司馬師襲擊,姜維立刻奔回陽平關,司馬師來到陽平關下,此時,兩旁伏兵使用弩箭齊發,擊退司馬師。此時使用的弩箭就是使用連弩。另外,還有兩場使用「連弩」的戰役,分別是再戰司馬師與伏擊鐘會。
由此就可發現連弩的使用以伏兵為主,因為連弩的攻擊力強大,運用於偷襲時,敵人的警覺性低、反應力差時,可收得震撼的效果最大。
關於騎兵...
三國時代最驍銳的騎兵,是幽州突騎。在幽州右北平郡起家的公孫瓚,就組織了以當時而言相當龐大的私人武力「白馬義從」數千,連異民族都忌憚。在界橋之戰時,公孫瓚投入的騎兵約有萬人,後來袁紹全師攻擊許都的官渡之戰,也投入騎兵萬人;可以說并吞了公孫瓚這支武力,對袁紹而言是霸業路上相當關鍵的轉折點。到了公元207年曹操擊破烏丸王蹋頓,烏丸族投降,與護烏丸校尉閻柔統領的幽州、并州烏丸,全部徙居國內,「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能與幽州突騎相媲美的,是涼州胡騎;諸葛亮之所以北伐,除了推進作戰基地改善糧食問題,吸收關西將才之外,獲得涼州畜馬也是實質的收益之一。另一個有精銳騎兵的地方是同在邊境的并州,呂布、張遼的兵馬就是并州精騎,趙雲也是并州出身的猛將。
將領在戰場上並不會常常單身涉險,而是有一群親衛騎士簇擁以策安全。《三國志?曹仁傳》、《三國志?張遼傳》、《晉書?世宗景帝師紀》分別記載了曹仁、張遼、文鴦帶領衛隊出入敵陣的情形。
關於弓騎兵...
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親自穿著胡服,頒布胡服令,倡導人民胡服騎射,攻取林胡、樓煩、中山國,正當親自襲秦,而在沙丘發生政變,父子身亡。趙國的大業雖然中斷,然而成功的經驗卻影響了戰國各國的軍事型態。善於騎射的游牧民族到了十三世紀,在鐵木真的雄心壯志與戰術天才之下,團結了蒙古民族,充份發揮了其民族優秀的騎射技術,建立了歐亞大陸的傳奇。
三國時代關於騎射的記載,主要集中在將領身上。除了在重裝步兵部份提到的魯肅的騎射功夫之外,《三國志?曹彰傳》記載曹彰北征烏丸,親自射殺胡騎,個個應弦落馬,追擊大破敵軍,觀望的鮮卑軻比能請求歸服,一舉平定北方。《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北海國相孔融被黃巾賊管亥圍城,希望向平原國相劉備求救,然而包圍網太密,使節很難通過,太史慈心生一智,帶領另外兩名騎兵,策馬出城,練習射箭,這樣子連續兩天,黃巾賊以為他們只是單純練習,都不再戒備,太史慈於是直穿包圍網而去。孫綝逼宮時,孫亮「上馬帶鞬執弓欲出」,也說明了古時騎術配合箭術的理所當然。
關於重裝騎兵...
東漢後半一百二十多年的羌亂,拖垮漢政府的財政,埋下了漢末大亂的遠因。在羌亂中,游牧民族常被大規模配有弩的政府軍所壓制,於是為行動輕便的馬兒披上了馬甲。馬甲後來也為漢人軍隊所用,並且由於弩繼續地發展普及,馬甲也越來越堅實,漢末三國時代,在輕騎之外,重裝甲騎兵也漸漸應運而生,更從兩晉南北朝開始成為戰場主力。一直到明清時代火器普及於實戰中,加上早期火器的粗糙,射擊間隔長,騎兵乘機攻擊時的速度重新受到重視,重裝甲騎兵才漸漸回到原本的輕騎姿態。
《三國志?閻溫傳》記載了敦煌郡太守逝世,功曹張恭代行郡事,派兒子張就前往京師迎接郡太守,佔有酒泉郡的黃華挾持張就,勸張恭一起造反。張恭不理,「別遣鐵騎二百,迎吏官屬,東緣酒泉北塞,徑出張掖北河,奉迎太守尹奉。」後來黃華投降朝廷,張恭父子平安,並受朝廷褒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也記載了曹操在渭水對抗馬超,馬超軍爭睹曹操容貌,曹操乘機「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耀日,賊益驚懼。」收到了心戰效果。
關於軍師...
杜佑《通典》:軍師「凡諸軍皆置之,以為常員,所以節量諸宜,亦監軍之職也。」是源自「監軍使者」一職。《後漢書?隗囂列傳》記載,公元23年,隗囂被推舉為上將軍,響應漢軍對抗新莽軍,隗囂「遣使聘請平陵人方望,以為軍師」。到漢末時代,曹操成為丞相后,設置中、前、左、右等軍師,分別由荀攸、鍾繇、涼茂、毛玠等人擔任。魏延、費禕則分別擔任過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前軍師、后軍師;在拔擢魏延成為前軍師后,共同策劃出的五丈原之戰,更是諸葛亮軍事事業上的顛峰。
軍師也是一種正式的官銜,三公、將軍以上有必要時都有自己的軍師,像是大司馬曹真有大司馬軍師趙儼;大將軍司馬懿有大將軍軍師辛毗;丞相諸葛亮有丞相前軍師魏延。有些謀士並不僅止於軍師,還建立了更高的勛業。諸葛亮事業的顛峰,是在擔任丞相,「統領步騎二十萬眾」的時候;周瑜事業的顛峰,是以中護軍身份,擔任赤壁之戰左都督的時候;司馬懿事業的顛峰,是以太傅身份,都督中外諸軍事的時候。
關於攻城梯小組...
中國的城與外國城堡的差別,是中國城池將平民的住宅區也全部以城牆圍繞;最明顯的,「城市」這個名詞在現代的中文裡仍被使用著,就是與他國文明的不同點之一。一座城中人口眾多,在史料中也每每看到城池被久攻而將百姓放出,或百姓就漸漸在城內死去的敘述;一座城的攻陷,也就代表附近的地域都被平定。甚至進入火器時代20世紀的國共戰爭中,城池都發揮了不容忽略的屏障力量。無怪乎攻城戰不能說不是中國古代戰爭的典型之一。
在火弓箭兵部份談到諸葛誕軍突圍失敗,後來發生內鬨,諸葛誕殺死文欽,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逃出,司馬昭不僅免其死罪,還表薦為將軍,於是出現了《三國志?諸葛誕傳》「大將軍乃自臨圍,四面進兵,同時鼓噪登城,城內無敢動者」的心戰效果。姜維煽動野心勃勃的鐘會,密謀復國,事泄被攻,《三國志?鍾會傳》「門外倚梯登城,或燒城屋,蟻附亂進,矢下如雨」,生動地刻劃了攻城的情景。而三國時代攻城戰的代表,則正是火弓箭兵部份談到的陳倉之戰。
關於運兵車...
這種攻城用的運兵車,在春秋戰國時代到宋朝,稱為「轒轀」(念作「焚溫」)車,在宋朝以後,稱為「洞子」、「洞屋」;依形狀的不同,也有稱作「木驢」的,但用途都相同。轒轀車以厚木製成,並覆蓋了牛皮,在接近敵人的城牆時,用來保護己方士兵免受弓箭等各種反擊。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太原,在《宋史?李漢瓊列傳》留下了這樣的記載:「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士卒蒙之而進,謂之洞子。上欲幸其中,以勞士卒,漢瓊極諫,以為矢石之下,非萬乘之尊所宜輕往,上乃止」,說明了轒轀車(洞子)的作戰型態。《三國志》中「轒轀」唯一出現的一次,還是在255年陳泰引用了《孫子》一段談話中。《孫子?謀攻》的這段說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身為征西將軍的陳泰引用這一段,說明不能讓來攻的蜀漢衛將軍姜維持續太久,應該迅速進擊,最後果然使姜維撤軍。
關於雲梯車...
雲梯車是將雲梯組合在車座上面,這種登城用的攻城器械有許多型式、名稱,例如《宋史?陳規傳》「李橫圍城,造天橋,填濠,鼓噪臨城。規帥軍民御之,炮傷足,神色不變,圍急糧盡,出家財勞軍,士氣益振」中的天橋,《後漢書?光武帝紀》「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十餘丈,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中的雲車,及大部份正史中記載的「雲梯」、「飛梯」等。
《後漢書?盧植傳》提到了在公元184年黃巾賊張角等退守廣宗縣,盧植築牆掘溝,「造作雲梯,垂當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詣軍觀賊形埶,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結果被讒言所害押回宮,由董卓頂替討伐。這位軍事家,同時也是漢代經學大師盧植,是劉備的老師。《晉書?陸機傳》陸機所寫的〈辨亡論〉也提到「非有工輸雲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築室之圍,燕子濟西之隊,軍未浹辰而社稷夷矣」,說明孫吳人才雕零,即使外敵不是太強也難以抵抗。在八王之亂中遇害的西晉名文學家陸機,是陸遜的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