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背景二
關於攻城車...
這種在古代稱為「撞車」、「衝車」、「臨沖」的器械,顧名思義,是採用衝撞方式進行攻擊的攻城武器。1999年底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的「《三國演義》博覽會」中,就展出了孫吳時代的鐵制撞車頭。撞車也拿來守城,用以撞毀敵方的雲車、轒轀車。除了撞木型態之外,撞車另有其它型態,像是「對樓」、「雲橋」、「呂公車」等。
史上關於衝車的記載很多。《晉書?幕容超載記》提到公元409年,東晉中軍將軍劉裕對幕容氏的南燕發動滅國攻擊,次年,「張綱為裕造衝車,覆以版屋,蒙之以皮,並設諸奇巧,城上火石、弓矢無所施用」,最後南燕滅亡。這是衝車成功的例子。公元506年,北魏中山王元英率大軍圍攻鍾離城,梁朝冠軍將軍昌義之死守,元英與名將楊大眼都親自督戰,晝夜苦攻,「設飛樓及衝車撞之,所值城土輒頹落。義之乃以泥補缺,衝車雖入而不能壞」,最後元英撤退。這是防守衝車的例子。《三國志》缺乏對於當時衝車的直接記載,唯一的紀錄,仍是在郝昭防禦陳倉這一戰中出現。
關於投石車...
根據一本託名陶朱公范蠡所作的《范蠡兵法》所載,距離三國時代六百多年前,發石車拋出的石頭,石重十二斤,可飛三百步。發石車是在車上橫架一根可轉動的木軸,在軸中鑿孔,豎穿過去的長槓桿稱為梢,梢的一端有裝石頭的皮袋。在冷兵器時代,發石車是相當具震撼力的遠距離攻擊武器,大多稱為「炮」,炮是石字偏旁,因為最早的炮彈就是石頭;火字旁的炮則多在提到「炮烙」之刑時用到。除了攻城,炮也被守城方拿來摧毀敵軍各種攻城武器之用。
《春秋左式傳》提到:「旝動而鼓。」《說文》說:「旝,發石也。」東漢時的《春秋》經學家賈逵就持此說,這可能說是關於炮最早的記載;這位經學大家恰與另一位曹魏政治、軍事家賈逵同名。三國時代關於炮的作戰,除了官渡之戰中的「霹靂車」,在火弓箭兵部份提到司馬昭軍以發石車、火箭阻止諸葛誕軍突圍之外,公孫淵叛於遼東時,司馬懿率領的中央討逆軍「為發石連弩射城中」,最後公孫淵突圍被殺,城內十五歲以上男丁被屠殺七千餘人。
關於赤馬...
進入信史時代,《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夏,楚子為舟師以伐吳」;哀公十年,「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水戰到三國時代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說明戰國左右,舟船開始有了作戰的裝備。
赤馬在『三國風雲II』擔任巡弋偵察的角色。公元213年曹操攻打濡須,孫權親自乘船偵察:「權(孫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曹操)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值得注意的是這段後面提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的春水,可能是與《三國志?溫恢傳》「『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必進,必將有患。』於是有樊城之事。」中的「水生」是同一種水文現象;那麼,關羽北伐的時間可能不是開始於七月而是二、三月,也符合1999年長江大水患的時間。如此則關羽北伐,諸葛亮、劉備並無派出援軍的現象就可以解釋。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當時正是與曹操在漢中戰事吃緊的時候。
關於運兵船...
『三國風雲II』中的運兵船,三國時代稱為「走舸」,也類似於後漢時代的露橈。《三國志?周瑜傳》提到,黃蓋「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后」,黃蓋放船引火后,就是改乘這些走舸。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史中,《三國志》是第一個用「舸」這個字,更是唯一提到「走舸」這名詞的正史。
公元237年,割據幽州遼東郡將近五十年的公孫氏拒絕曹睿的召見,擊敗毌丘儉,正式叛變,改年號紹漢元年;次年238年,曹睿派大將軍司馬懿率兵馬四萬遠征,包圍遼東郡首府襄平縣。《三國志?公孫淵附傳》提到七月時,「霖雨三十餘日,遼水暴長,運船自遼口徑至城下。」士兵不安,部將打算撤退到高地,司馬懿不準。終於雨停,在投石車部份提到,司馬懿軍發動總攻擊,消滅了公孫氏。《三國志?孫權傳》也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計算起來,這次輕船的運量也與走舸相類似。
關於戰船...
《三國志?周瑜傳》提到曹操得到劉表的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後來火攻曹操,「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發動奇襲。《三國志?賀齊傳》記載,后將軍?徐州牧賀齊:性奢綺,尤好軍事,兵甲器械極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鏤,青蓋絳襜,干櫓戈矛,葩瓜文畫,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沖鬥艦之屬,望之若山。」有人上告他與前將軍?揚州牧呂范奢侈簡直比擬君王,孫權說:「此適足作軍容,何損於治哉?」後來曹休等敵軍忌憚賀齊軍容壯盛,便率軍撤退。
漢末三國時代的實戰中,主力艦種可說相當活躍。《三國志?于禁傳》記載,公元219年關羽北伐,「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于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是壓倒性的戰況。《三國志?孫權傳》注提到在226年,「權於武昌新裝大船,名為長安,試泛之釣台圻」,當時起了大風,孫權的親近監谷利冒死要求航向樊口避風,孫權此後相當敬重。這位谷利,就是215年逍遙津之難中拿馬鞭抽打孫權坐騎,使馬一躍到南岸,拯救孫權性命,冷靜果敢的侍從官。
關於樓船...
《史記?主父偃列傳》中徐樂的上書提到:「及至秦王,...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從「樓船之士」的稱呼可知,最晚在秦代就有了樓船。也有說法指出在伍子胥的春秋時代就已有樓船。「樓船」之得名,是船上能起高樓之故。
三國時代關於樓船的記載,幾乎都在意外事件中。曹操攻打濡須,孫權派董襲督管五樓船駐守濡須口,夜晚突然起了暴風,五樓船翻覆,左右紛紛登上走舸,乞求董襲逃出,董襲怒曰:「受孫車騎將軍委任,在此防禦賊人,怎麼可以逃走,敢再這樣說的人斬!」沒有人敢強拉;當天晚上船沉,董襲捐軀,孫權換上素服親臨喪禮,厚待他的家屬。曹魏尚書僕射杜畿,奉詔令製造御用樓船,遭遇暴風而沉沒,文帝曹丕因而落淚,追贈太僕。杜畿的孫子杜預,就是後來攻滅孫吳的征南大將軍。另外「龍舟」也是樓船的一種,這種龍舟並非現在競速用的龍舟,而是指天子御用的船艦,上面也有數層樓閣;公元224年,曹丕乘坐龍舟到國境的廣陵,適逢暴風,龍舟失控,差點飄向南岸。從古至今,風浪對船艦的影響一直相當顯著。
關於天燈...
胡曾〈五丈原〉:「長星不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三國志?諸葛亮傳》注提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在《三國演義》所謂的「將星」,有學者持說法認為這是至今雲南少數民族仍在施放的「孔明燈」。「赤」色的「星」,是天燈的外型;「自東北西南流」,是陜西省五丈原在秋天的季節風向;「三投再還」,是燃料將盡所造成熱氣球不安定的情形。至於在五丈原施放天燈的理由,正是為了乘載士兵來偵察敵情所用。
對天燈的製作,專家提出種種考證。除了天燈營部份會詳細述及,能到達巴蜀地方的火浣布之外,從《後漢書》一直到《清史稿》,全國唯一提到有「火井」的臨邛縣,正是在益州蜀郡境內;而「火從地中出」、「以竹木投取火」、「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無炭也」的火井,被認為即有天然氣之類的氣體。三國時代唯一擁有這項資源的蜀漢,正好加以利用。至於後漢時中常侍蔡倫已發明紙,更使天燈產生成為可能。
關於風箏兵...
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般制木鳶以窺宋城」。
在歷史上風箏的運用,是在楚漢相爭對峙的最後階段,漢兵先包圍楚營,漢將張良借大霧迷濛之機,從南山之隱放起絲制的大風鳶,並讓吹蕭童子卧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時命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營官兵思鄉心切,不戰而散,楚王項羽也自刎於烏江邊。至今留下張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傳說。
在我國古代,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藥」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
關於象兵...
從《史記?大宛列傳》中的身毒國,一直到《明史?劉鋌列傳》中的緬甸,都有騎象作戰的記載。三國時代,見於當時史學家魚豢所作的《魏略?西戎傳》:「車離國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其地卑濕暑熱。其王治沙奇城,有別城數十,人民怯弱,月氏、天竺擊服之。其地東西南北數千里,人民男女皆長一丈、八尺,乘象、橐駝以戰,今月氏役稅之。」《三國演義》的乘象人物則是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與烏戈國國主兀突骨。
魏晉時代,象是交州地區特有的產物。稱雄交州,後來隸屬孫權的衛將軍士燮,就年年進貢給孫權「翡翠、玳瑁、犀、象之珍」;相信就是後來孫權向曹丕稱臣,接受吳王封爵時進貢「象牙、犀角、玳瑁」的來源。此外曹沖秤象的故事更膾炙人口,曹沖字倉舒,是曹操的愛子,十三歲時就病逝,曹丕就常感嘆說:「我大哥曹昂是孝廉出身,繼承權自然是歸他的份;倘若讓倉舒還在世,我也繼承不到天下。」
關於獸兵...
《三國演義》的獸兵,只出現在諸葛亮的南征中。孟獲的小舅子帶來洞主,「常有虎豹豺狼、毒蛇猛獸跟隨」;後來蜀軍與其交戰,「一聲畫角響,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乘風而來,張牙舞爪,沖將過來。蜀軍如何抵當?往後便退。蠻兵隨後便殺」,吃了敗仗。後來諸葛亮使用假獸,擊破木鹿大王。
『三國風雲II』獸兵以老虎代表。虎在古代象徵勇猛,當時有虎牙、虎威、虎賁等字型大小的官職。與老虎有關的故事,大都發生在打獵的時候。在戟兵部份提到孫權用雙戟擊虎,孫權很喜歡親身獵虎,被張昭勸諫,改坐射虎車中,用弓箭射虎,張昭再勸,孫權則樂此不疲。曹真曾經在打獵時,「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鷙勇」,後來讓曹真統領虎豹騎。最後曹真成為曹魏的大司馬。孫禮擔任尚書的時候,曹睿曾經「獵於大石山,虎趨乘輿,禮便投鞭下馬,欲奮劍斫虎,詔令禮上馬。」相當愛護孫禮;後來曹睿臨終託孤,希望曹真有好的人才輔佐,於是遺詔拜孫禮為大將軍長史。最後孫禮成為曹魏的司空。
關於法師...
三國時代,作法、卜卦的記載有許多來自於宮廷。孫皓找術士問天下之事,卜出「庚子歲,青蓋當入洛陽」,孫皓大喜;後來果然在庚子年,前往洛陽歸降。後主寵幸宦官黃皓,深信巫師,貽誤軍機,致使蜀漢亡國。這些都是《三國演義》也有引用,較有知名度的故事。在《三國演義》關羽走麥城時,孫權也有找呂范卜卦;至於史實中,這時替孫權卜卦的人則是虞翻與吳范。古時另有一種術士叫做「望氣者」,這種人的話也常被迷信的君王所採信,像公元265年孫皓時,「望氣者雲,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孫皓就遷都到三千裡外的武昌;到了266年,又還都建業,勞民傷財,終於使天怒人怨。
在上位者求神問卜,但居下位的小兵則是少說為妙。偽托諸葛亮所作的《將苑?逐惡》中提到軍國之弊,有五害,其中有一害是「虛誇妖術,詭言神道」的人,對於這種「奸偽悖德之人」,是「可遠而不可親也」。到了唐朝,李筌的《太白陰經》中的軍禁,第一條就是「誑惑訛言,妄說陰陽卜筮者斬;妄說鬼神災祥以動眾者同。」軍中談論神異,已經是要問斬的重罪。
關於骷髏兵...
骷髏兵在現實中自然不會有,至於有關「骨」的敘述則不乏其事。曹丕在《典論》的〈自敘〉中提到:「黃巾盛於海、岱,山寇暴於並、冀,乘勝轉攻,席捲而南,鄉邑望煙而奔,城郭睹塵而潰,百姓死亡,暴骨如莽」,刻畫出了人民在亂世的慘狀。嚴重的程度,在曹魏司空陳群的口中是:「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時,不過一大郡。」值得一提的是戰亂之餘,還有疫疾,公元217年一場大疫,連建安七子孔融、阮瑀之外其它五人都在此疫中逝世。
此外也有關於骷髏的靈異故事,主角是《三國演義》中的管輅:「安平太守王基,知輅神卜,延輅至家。適信都令妻,常患頭風;其子又患心痛;因請輅卜之。輅曰:『此堂之西角有二死屍:一男持矛,一男持弓箭。頭在壁內,腳在壁外。持矛者主刺頭,故頭痛;持弓箭者主刺胸腹,故心痛。』乃掘之。入地八尺,果有二棺。一棺中有矛,一棺中有角弓及箭,木俱已朽爛。輅令徙骸骨去城外十里埋之,妻與子遂無恙。」這段故事確實是取材自《三國志?管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