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張勸誡
縣南城內的喊殺聲依舊沒有停歇,孫策軍已經在城下整齊列隊做好了攻城的準備。一隊隊扛著雲梯的士兵緩緩地向城牆而去。雖然剛開始他們有些疑惑:不是說好了明天攻城的嗎?怎麼又突然又改成了連夜攻城?但攝于軍令還是一肚子不滿的趕到了城牆下,到了城牆下之後這些人聽到城內的喊殺聲立刻就明白了。原來對手今天晚上竟然發生了內亂,這可是攻城的大好時機。
就這個時候,城門緩緩地打開,孫策軍的一幹將領現在是驚訝異常,他們現在真的不理解了:如果對手要哄騙我們攻城的話,那也不用打開城門啊?這樣一來我軍就可以直接殺人城中了,莫非對手在城中設好了伏兵,等著一舉將我們全殲在城內么?可他們那來的這麼多兵啊!眾人在不解中,死死地盯著越開越大的城門。隨著城門的一點點打開,喊殺聲從城門傳了出來,一群士兵在跳動的火苗的照射之下,影子不停地抖動著,透露出一種極度的慌亂。
這群打開了城門的士兵並沒有順勢出城,而是緊緊地守衛住了城門,幾個騎兵快速的沖了出來,不顧頭頂上傾斜下來的箭雨,直奔著孫策軍的戰陣而來。不時的有人中箭落馬,其他人則不管不顧,依舊埋頭打馬疾奔。
來到陣前之後,這幾個騎兵不顧平緩一下呼吸,立刻放聲高呼:「我等是薛禮將軍的部下,現在特來投降孫將軍,請將軍速速派兵攻入城內!」
聽到了他們呼喊的孫策,並沒有一絲懷疑,立刻跳上了戰馬準備帶領騎兵突入城內。張紘眼疾手快,幾個健步就沖了過去,一把拉住孫策的韁繩,高聲的勸解道:「明公不可魯莽行事,這幾個騎兵之言並沒有得到證實,城中如今還是情況不明,明公絕對不可以妄入險境!」張紘過於著急,這個時候根本顧不上平日的風度,話說得又急又快。
孫策也是高聲喊道:「張先生不要阻攔我,我帶著騎兵一路突入,就算這群跳樑小丑有什麼陰謀,又能把我的大軍怎麼樣?又能把我怎樣?」
張紘依舊緊緊地抓住了韁繩不鬆開,也是快速的反問道:「明公手下難道就沒有先登陷陣的勇士了么?就要靠明公帶兵衝鋒才能獲得勝利?你是定製計劃指揮全軍的主將,不是衝鋒陷陣的斗將。你身上背負著整個軍隊的希望,一旦有事就算三軍將士奮勇拼殺獲得了勝利又有什麼用?史記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現在明公身負家族未來、三軍期望、天下安危,怎麼能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性命呢?你要是有事,那我們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張紘現在是真急了,話語中再也沒有了平常時候的溫文爾雅,更顧不上措辭是否恭敬了。
一旁的韓當聽了兩個人的爭論,衝到了馬前,大聲答喊道:「大公子,讓我帶領騎兵去衝鋒吧!我雖然沒有大公子這麼英勇,但自從跟隨了破虜將軍(孫堅)以來,也算是久經沙場多次先登陷陣,讓我帶兵去,大公子帶兵隨後接應。我現在就立下軍令,如果我沒有完成任務任憑軍法處置!」
孫策這時也算被張紘教訓的想明白了一些,看了看韓當,知道他是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也就點了點頭,說道:「韓將軍你帶兵先行殺進,我帶著大軍隨後接應將軍!」
接到命令的韓當翻身上馬,帶著九百名騎兵奔著城門而去。張紘依舊抓著韁繩沒有鬆開,還大聲的發布著命令:「程將軍周將軍以及眾位將軍聽令,我現在以將軍府長史的身份命令諸位將軍。程將軍率領三千大軍入城接應韓將軍作戰,周將軍率領三千兵馬隨後入城接收俘虜,其餘諸位將軍則帶著本部兵馬入城分頭作戰。鄧當將軍率領本部兵馬駐守中軍,防止敵軍反撲。」原來張紘對敵情不明甚為忌憚,害怕孫策貿然進城中了埋伏發生了不測,乾脆當著孫策的面『奪了孫策的權』,直接命令起孫策軍的一幹將校了。
眾人對這一情況很是驚訝,面面相覷之後又看了一眼坐在馬上干著急卻沒有任何辦法的孫策,紛紛拱手領命而去,一邊走還一面紛紛搖頭苦笑以示不解。
孫權站在一邊看著眼前這一幕,不由得暗自心驚:這張先生平素固然是個謙謙君子,但這一旦『發飆』,威力果然不同反響。看來自己以後一定要多多用心在課業之上。否則一旦自己那天惹得先生當眾『發飆』,那自己的這張小臉還不丟個乾淨啊。這可不划算,還是用心讀書為妙!
張紘並不知道自己今天的舉動竟然成了孫權刻苦讀書的『動力』,他現在的心思都在孫策身上。雙手握住孫策戰馬的韁繩,直到孫策軍的部隊紛紛進城參加戰鬥后才鬆開了韁繩,伸手扶著孫策下馬。在把十分不情願的孫策請下馬後,張紘立刻俯身跪地向孫策請罪:「張紘今夜狂妄無禮,舉止言語中多有冒犯明公,請明公責罰。明公勇猛無敵,但不可再親臨戰陣與此小寇廝殺。只要明公能顧及到父母和上天賜給明公的寶貴身體,不讓四海民眾失望,不讓全軍將士惶惶不可終日,張紘死而無憾!」
孫策哭笑不得,心想:這那是請罪啊,分明就是等我冷靜下來再勸誡我一次。但孫策也明白張紘的一片苦心,孫策深知自己在軍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一旦發生了不測,那麼這支軍隊就立刻無所適從了。孫策心裡雖然是苦笑不得,但臉上的笑容依舊燦爛,一把扶起張紘,帶著歉意的說道:「張先生何罪之有?分明是孫策孟浪了,先生勸誡的對,孫策應該感激先生,哪能怪罪你呢?孫策本性輕狂,以後還請張先生以及諸位先生多多提點!孫策在這裡先行謝過諸位先生了!」說完之後,孫策對著眾人行了一個團揖之禮。張紘等文人連忙側身讓過半禮,然後口中說道不敢當明公之禮,心裡卻暗自讚歎孫策的寬宏大度和從諫如流。
袁渙心細如髮,早就派人把那幾個騎兵帶了過來盤問,袁渙還擔心這些人可能做出不軌舉動,特意命令軍士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又從裡到外的仔細的搜查了周身上下,沒有找到任何利器之後才把他們帶過來間孫策。
在眾人的盤問中,幾個騎兵結結巴巴的說出了他們所知道的事情。這幾個騎兵是薛貴的親衛,被薛貴依為心腹手足,而薛貴則是薛禮的族人,素來被薛禮所信任,在薛禮軍中擔任校尉。薛禮昨天進城后就被笮融請去喝酒接風,但一去不復返。後來就有笮融部的軍官來到薛貴處,要整編薛貴所率領的部隊,把他們編入笮融軍。薛貴當時就意識到薛禮被笮融殺害或囚禁在笮融的大營了。薛貴不甘心被笮融所吞併,就和笮融的軍官虛與委蛇趁機拖延,試圖解救薛禮后殺出城去。正好今天下午孫策軍就到了,於是薛貴就利用這個機會召集薛禮部將,要帶著他們反擊笮融。但不知道為什麼被笮融所發覺,笮融馬上動手剿滅薛禮軍。薛貴則立刻帶著手下的士兵開始舉事,打開了城門派這幾個騎兵出城通知孫策軍入城殺賊。
聽了幾個騎兵的不太連貫的敘述,眾人基本上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原來薛禮率兵到了縣南之後,笮融一定是妄圖吞併薛禮部,久病複發恢復了屠夫的本色,對自己的同盟者薛禮舉起了屠刀,隨後就開始吞併薛禮的部下。讓笮融沒有料到的是孫策軍這麼快就趕來了,慌亂之間笮融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整頓好薛禮部的軍隊。結果薛禮的部將為了給薛禮報仇並反抗笮融吞併,就利用孫策軍在城外機會反擊笮融。而城中的廝殺聲就是薛禮部和笮融部在火拚。
弄清楚了城內情況的眾人,眉頭自然的都舒展開來了,心中暗道:照目前這種情況下去,孫策軍利用城內的混亂一定能夠一舉佔領縣南。如此一來,孫策軍就可以避免一場血戰,節約了孫策軍將士的很多生命。笮融的貪婪註定了他的失敗,而孫策軍的運氣也是實在不錯。孫策軍一路而來,上天也是極力的加以弗照。
張承慨嘆了一句:「明公順天討逆,上合天意下順民心。所以自從明公起兵以來,上天不斷的降下吉兆,給予我軍扶持。我軍定然能夠佔有江東,明公定然能夠成為匡扶我大漢的天選之人。」聽到了這句話后,眾人紛紛點頭,會心而笑。孫權心中不由得感嘆:天命是什麼?天命就是天下的人心!我軍為了平定江東還天下人的一個安定的世界,毅然進兵江東討伐無德無才之徒,一路上嚴守軍紀秋毫無犯,江東父老民心大悅,慰勞大軍者不絕於途,加入軍隊者更是每天數以百計,如今更是多次得到上天的協助。我軍砥定江東之日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