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兄弟相爭

第三十章 兄弟相爭

孫策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孫權則雙眼盯著橫樑之上,一副努力思考的樣子:「我的意見是反正也要做戲,咱們就做全套,讓袁術對我們更加放心。我記得舅父(吳景)在擔任督軍中郎將之前就是丹陽太守,如今我們就請舅父代領丹陽都尉。這樣我們丹陽的太守和都尉都是當年袁術自己推薦的人,他袁術總不好立刻就把兩人都更換了吧?否則不是擺明了他信不過我們嗎?我們再反對他就可以讓世人更加的理解了。」

在劉繇把吳景和孫賁排擠出曲阿之前,吳景擔任的是丹陽太守,孫賁擔任丹陽都尉。現在孫權故意繞了一個圈,建議吳景為丹陽都尉,而沒有提及孫賁。孫權一直對試圖和兄長孫策爭奪領導權的孫賁懷有一定的敵意,不願讓他重新獲得軍權再次壯大能夠威脅到孫策的地位。

在坐的所有人都是精明的像狐狸一樣,就算是沒有見過孫權和孫賁那次針鋒相對的互相擠兌,也都恍恍惚惚的聽聞過孫賁的想法,了解孫策為什麼一直不敢放權給孫賁。如今又聽到孫權的話,哪能不明白孫權這番話的背後意思,轉念間就明白孫權的意思。他們都是孫策心腹,自然是全力支持孫策的,尤其這種孫家自己人關於軍隊最高領導權的鬥爭中更是絕對不能站錯了隊,否則在孫策軍中一輩子都難翻身了。權力的鬥爭從古至今都是最血腥的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什麼父子兄弟親情都一樣,失敗了就意味死亡,即使僥倖活下來也是一輩子被壓制被懷疑對象。

如今孫權突然把這個事情當眾拋了出來,眾人心中都是一顫,腦中飛快的算計起來。自己站在那邊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考慮,肯定是孫策這邊,否則就是腦袋壞掉了。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孫權這話是不是出自孫策的授意,但如今孫策已經取得了絕對的主導權根本沒有必要如此匆忙行事,所以應該不是孫策的授意。下一個考慮的就是:如果不是孫策的授意,那孫權為什麼現在把這個問題拋出來。難道連孫權已經感受到孫賁的圖謀,不願再忍耐下去了,要接著現在這個機會把這個潛在的危險直接解決了?現在倒是個機會,如今孫策軍節節勝利勢不可擋,孫策的威望也是水漲船高正是在如日中天。趁著這個機會掃除內部潛在危機,整理一下軍隊,也是在情理之中。

孫策聽了孫權的話之後卻多少有些不高興,他不希望孫權的氣量如此的狹小,成大事者應該有包容四海之胸懷。如今孫策在軍中威望極高連老將們都歸心了,就更不用說是普通的士卒和那些孫策的親信將領了。反正如今孫賁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不如就把他留在身邊,何苦把他趕走,讓天下人一位孫策是個不能容人之主。

短短的一轉瞬間,甚至連掛在臉上的笑容還沒消失,這群人精就已經打定了主意。張紘和孫策的交往的最久也最的他的信任,所以這種比較忌諱的話只能由他來說了:「明公,在下一位仲謀所言有道理。吳將軍本就是袁術當年任命的,如今我們再把他推上前台和袁術虛與委蛇一番,以吳將軍的身份相信明公和袁術都可以接受,應該不會起什麼波瀾,增加了我們穩定丹陽郡佔領吳郡的時間。」

張紘先要了個小彎子,輕咳了一聲后徐徐轉進主題:「如今明公深得士民百姓愛戴,在江東的威望一時無兩,來投奔明公的人士絡繹不絕,正是整頓軍備厲兵秣馬以圖平定江東的大好機會。明公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將我軍重新整編,使軍令暢通令行禁止,提高我軍的戰鬥力。如此一來,明公一聲令下何人敢不從命?這樣我軍就能獲得一個長期的穩定的發展機遇,待日後明公討伐有不臣之心的叛逆之時後方也會安寧。」聽著張紘好像什麼都沒有說明,其實他要說的都已經說明白了:如今正是驅除孫賁這一孫策軍隱患的大好時機,孫策應該動手了。

孫策表情凝重眉頭不停的跳動,心情複雜:孫賁心中的想法孫策也不是不清楚,孫策也知道現在的這個機會不錯,隱隱的有些解決問題的衝動。但孫賁畢竟是孫家兒郎,又隨同孫堅征戰多年為孫家立下過不少功勛,身為熱血男兒怎麼能沒有些功名之心呢?估計孫賁現在看到孫策的地位已經無法動搖應該熄了那份心思了吧,只要孫賁不再有異心,孫策倒是不介意再給他一次機會。

袁渙看見孫策已經意動但還是先不了決心的樣子,笑著加了把火:「明公,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袁術更加輕慢我軍。明公帶領大軍離開壽春時是奉了袁術討伐劉繇命令,而吳、孫二位將軍也是如此。現在我軍已經擊敗劉繇,自然要有人回去向袁術稟報。而吳將軍現在身為都尉不可輕離職守,明公更是要坐鎮丹陽防止劉繇反撲、震懾其他心懷不軌之徒,更是萬難離開,那就只能委託孫伯陽(孫賁)將軍辛苦一番了。如此,袁術一定會相信明公依舊是在為他征戰,高興之餘只會想著派一個親信來接掌丹陽。等他的親信到了丹陽,又沒有兵將也沒有民眾的支持,能有什麼作為?還不是我軍手中的提線木偶,隨便我們欲與欲求。等袁術發現之時不知道要過多久。如此一來二去必定需要很多時間,那我軍早已穩定丹陽佔有吳郡了。」

眾人紛紛出聲附和,但孫策依舊凝神不語。孫策在袁術陣營很久,看了太多袁氏兄弟不和自相攻伐的事情,他實在是不想看到父親孫堅一力托起的孫家也出現這種骨肉相殘的事情來。

孫堅故去之時孫權只是一個懵懂小年並不了解父親的辛勞和苦衷,所以孫權依舊是毫無憐憫孫賁之情:「兄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今大爭之世豪傑並起,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慈不掌兵,兄長身負家國大任,決不可存婦人之仁,否則日後悔之不及。兄長斷然可讓機會從手中劃過,辜負了父親的遺願、使四方敬仰之士哀嘆、讓天下民眾繼續陷於水火!」

孫策心中糾結在一起,一方面是父親平定江東的遺志,一方面是父親善待族人的傳統,哪一個都不是可以輕易放棄的。孫策原本還想著能和孫賁和睦相處,但如今的結果卻是孫策手下的所有人都對孫賁窺探之心無法容忍,權利鬥爭歷來沒有和平結束這種說法。孫策嚴厲的目光緩緩的掃過了眾人,每一個人都沒有絲毫的怯意用堅定的目光回望著孫策。

良久,孫策苦嘆了一聲:「咳~,這樣吧,我去和他談談,如果他依舊是固執己見,我就請他回壽春;如果他認識到了之前的錯誤,我一定會把他留下來。諸公也不要再提起這個問題,畢竟他也是我孫氏血脈。至於舅父(吳景)那裡,我也要和他談談,畢竟當年父親過世之時,是他接納了我們孫家這些孤兒寡母,如今我們要立足江東還是要依靠他的大力支持。」

孫策已經做了決定,眾人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自然沒有人會在這種問題上繼續糾纏。尤其是孫權心中更是得意:兄長既然這麼說了那就意味著他要和孫賁攤牌了,依照孫賁的高傲的個性怎麼可能在孫策面前低頭,所以孫賁的出走必然會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除掉了內部的隱患孫策在軍中的位置就會更加的不可動搖。一手導演了這件事令孫權得意洋洋,臉上不免顯露出來,直到孫策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之後才收起自滿之色換上了一幅洗耳恭聽的表情聽著眾人的討論。

大家已經說道了孫策軍未來對吳郡的攻擊計劃,統軍之人固然非孫策莫屬,但顧忌到袁術的嫉恨、同時為了防止其他勢力的干涉,孫策軍的行動還是需要一個『完美』的借口。弔民伐罪固然是一個萬世不易百用百靈的借口,但在如今的豪門大族之中沒有多少人的關心這些『賤民』的生死,所以孫策軍還需要一個『朝廷大義』的名分。反正這些年大漢朝堂上是政出多頭,不論是當年的董卓還是如今的西涼軍閥都是控制了小天子,以朝廷的名義開出了太多的空頭支票。至於袁紹更是自立為車騎將軍,還頻頻的對各處勢力發出種種『旨意』,借口天子陷入奸人手中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不管什麼事情直接蓋上自己刻的『車騎將軍』的大印就當成聖旨發出了。還有袁術更是奪了太傅馬日禪的持節,利用它發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亂命。而各處的軍閥也不管是真的聖意還是矯詔,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宣稱是朝廷的旨意,手舉武器、口稱天憲、眼中是錢糧、心中想的卻是明晃晃的利益。天下由此陷入了不停的攻伐之中,百姓流離失所,大漢也是每況愈下。偏偏是豪門大族對朝廷的『旨意』推崇有加,現在孫策軍就是要找到這樣的一個大旗,把它高高舉起以還得各種勢力的支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一樣的孫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不一樣的孫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兄弟相爭

%